云南省农村信用社
云南农村信用社
2005年3月28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正式成立,开启了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崭新纪元。
发展历程
2005年3月28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正式成立,开启了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崭新纪元。 从1952年11月,我省首家农村信用社——宜良蓬莱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至今,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已走过了60年风雨历程。2005年3月28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云南农信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三农”宗旨,践行“诚信服务、合作共赢”的服务理念,始终发扬信合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勇于拼搏的精神,从较小较弱的“草根金融”发展成为云南银行业中机构网点分布最广、存贷款规模最大、支农服务功能最强的金融机构。在实现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全省农信社通过服务“三农”、支持中小微企业和重大民生工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金融支撑作用。
有效的信贷投入支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农信社始终坚持“立足‘三农’,服务城乡,支持中小企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市场定位,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紧扣省委、省政府发展经济和“三农”发展的决策部署,不断调整信贷结构和投向,加大对“三农”、实体经济、民生工程和就业促就业的信贷投入,确保了我省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移民安置、城镇化、产业扶持和省级重点工程及项目的信贷资金需求,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截止2012年12月末,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3958.2亿元,比年初净增791.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15.1亿元,比年初净增368.6亿元,存贷款存量和增量稳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位;上缴税金29.17亿元,对云南经济发展贡献度持续加大。
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了干部员工的工作热情。全省农信社始终把组织存款作为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人人是经营、个个做营销”的理念,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绩效挂钩,充分调动全员营销的积极性。各地农信社充分发挥点地缘人缘及网点连接城乡的优势,以“走千家、访万户、送服务、助‘三农’”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推介农信社的产品和服务,增进与客户的沟通合作,广泛寻找储源,拓宽吸储揽存渠道,挖掘存款增长潜力。
创新的金融产品满足了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全省农村信用社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充分发挥小额信贷的优势,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抗旱应急水利建设贷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农户建房小额贷款、企业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等30多个新业务新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三农”、中小微企业等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先进的科技引领提高了农信社的服务水平。省联社高度重视科技信息化建设,树立“科技领社”理念,举全省农信社之力,从人、财、物、政策等各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建设“金农网”工程,推动农信社金融服务实现电子化、多样化、现代化。建成了综合业务系统,加入了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银联系统和全国农信银资金清算系统,实现了跨省、跨行资金汇划即时到账。发行了金碧卡,实现了“一卡在手、神州任你走”;开通了96500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并加快推广ATM机具、POS机、自助警银亭、惠农支付服务点等自助服务渠道,让各类不同资源的客户随时随地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截止2012年12月末,全省农信社银行卡发卡量达1360万张,中间业务品种达37个,自助银行近500个,自助设备近2900台,POS机达2万台,惠农支付服务点7256家。
强烈的社会责任树立了农信社的良好形象。多年来,全省农信社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为贫困地区修路、建桥、助学、灾后重建等捐款达200多万元,较好地承担了社会责任,体现了农信社强烈的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2012年,省联社还捐助“爱心水窑”建设250万元,着力帮助改善边远山区人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因农信社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被云南金融博览会评为“最佳社会责任奖”。
2013年,全省农信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省委、省政府“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战略目标,以存款突破4000亿元为新的起点,全面落实“八个坚持”治社方略,深入实施“8761”发展战略(到2017年末,存款达到2000亿元、贷款达到6000亿元、利润实现100亿元、税收实现70亿元),努力攻坚克难,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三农”、中小微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和重大民生工程的信贷投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10月14日,云南农信社拟发布具体实施细则调整存量房贷利率,10月31日前对存量房贷利率实施批量调整。
社会责任
多年来,全省农村信用社除承担办理了许多政策性金融业务,较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外,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贫困地区修路、建桥、助学、灾后重建等项目建设捐款累计达1200万元。体现了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抗震救灾
为支持“5.12汶川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单位和个人累计捐款570.8万元;在2010年我省遭遇到百年一遇的旱灾中,全省农村信用社干部员工捐款达715.92万元;同时,加大抗旱救灾贷款力度,积极采取减息、缓息、开辟“绿色通道”等金融服务措施,为全省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做出积极贡献,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扶危济困
省联社整合扶贫资源、创新扶贫手段、加大扶贫力度,对挂钩扶贫点的文化教育家居改造道路交通特色产业等方面给予扶贫资金和信贷优惠等大力支持,省联社直接投入普洱墨江县景星乡扶贫资金68.3万元、信贷资金3200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工投劳)91.5万元,进行科技、劳动技能培训,修建进村道路和连户水泥路,改造家居、厨房、厕所、猪厩,建立科技文化活动室,极大地改善了挂钩扶贫点的村容村貌、生产生活条件和观念意识。扶持了养猪、茶叶等一批特色产业,有力促进了挂钩扶贫点的自主“造血”能力。
●捐资助学
省联社高度关注和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在普洱市墨江县景星乡成立了“景星扶贫教育奖励基金”,于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开展献爱心活动,机关各部、室、中心、办事处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奉献爱心,三年分别捐款41000元、75575元和81000元,对考上高中、大学的景星乡贫困学生分别给予每人一次性500元和2000元的奖励,鼓励和帮助景星乡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极大地激发了贫困学子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
发展战略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村信用社将实现以下发展战略目标
●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按照股份制方向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体制和市场化经营机制
●核心监管指标和财务健康度明显改善。合理增扩股金,优化股权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提足拨备,做实利润,提高经营效益,人均指标有明显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
内控有效加强,经营依法合规。实施“流程再造”,在全面流程化管理、全面风险化管理和全面效益化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内控制度体系有效建立,各项业务安全稳健运行。
●科技信息化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重构安全、高效的科技网络平台服务体系,为业务创新、管理决策、客户服务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促进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
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在体制、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核心竞争力提高较快。
●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作用明显增强。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加强班子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全省农村信用社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团委被拟授予“2021年度云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参考资料
农信社概述.云南省农村信用社.2011-03-31
农信概述.云南省农村信用社.2010-06-08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5 11:39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