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是30年代前后
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留在北京活动的一个
自由主义作家群的一个独特的
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
周作人、
废名、
沈从文、
汪曾祺、
李健吾、
朱光潜等。
基本介绍
“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主要是指
新文学中心南移到上海后,30年代继续活跃在京、津等地的作家群所形成的一个特定的
文学流派,是强调宽大、强调审美、强调
民族文化精神重造的
纯文学流派。
“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就是
京派小说,其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所显现的是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其统一的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
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
艺术手法。代表作是《
边城》《
萧萧》《
长河》《
桥》等。
基本特征
京派的基本风貌、特征:赞颂纯朴、原始的人性美、人情美;扬抒情写意小说的长处,熔写实、记“梦”、象征于一炉;平和、淡远、隽永的风格;简约、古朴、活泼、明净的语言。
与京派相对于的是海派。
京派作家
人员分类
京派作家基本由三部分人组成:
一是20年代末
语丝社分化留下的偏重讲性灵、趣味的作家。
二是
新月社留下的或与《新月》月刊关系较密切的一部分作家。
三是清华、北大、燕京等大学的师生,包括一些当时开始崭露头角的
青年作家。
其中主要的小说作家有
汪曾祺、
废名、
凌叔华、
沈从文、
芦焚、
萧乾等。
代表人物
“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而《边城》则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因此,可以说,沈从文不仅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着人生理想的“希腊小庙”,而且,在这座小庙里还供奉着他的文学理想。在这座小庙里,不仅有他崇拜的代表着自然人性的理想人物,也不仅有他向往的代表着自然人性的理想生活,而且,还有他追求的代表着自然天性的理想文体。在这些理想人物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的光辉,体现着人性中原本就存在的、未被现代文明侵蚀和扭曲的庄严、健康、美丽和虔诚。
在《边城》等描写湘西生活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该叙事就叙事,该抒情就抒情,散文的笔法和诗歌的意境成为小说的主体,现实与梦幻,人生和自然,就这样随着简单的故事发展而水乳交融地掺和在一起。也许,
沈从文正是在这不经意间创造出了自己的理想文体:诗化
抒情小说。
废名(1901年—1967年),原名
冯文炳,湖北
黄梅人,小说家。曾为
语丝社成员,师从
周作人的风格,在
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1929年出版的《
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属
乡土文学。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
桥》及《
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曾任
北大中文系教授,是30年代颇具影响的京派作家。
废名是个名气很大的作家,但读他作品的人却不多,因为他的文章曾被人们认为是第一的难懂,只有周作人和
俞平伯是他的知音。他写的都是大部分人摸不着头脑的丈二散文,这又使一小部分人越发地想站到板凳上去摸它。废名承认他在写作
表现手法上是“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废名的小说以“
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对其后的
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在40年代的
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
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
戏剧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所作《
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
受戒》《
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
艺术世界。自觉吸收
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汪曾祺所作的画,也是他小说中描绘的意境
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贡献,就在于他对“
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解构,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
艺术特色
京派小说大都疏离政治,与
政治斗争保持一定的距离,但看重人生,关注平民性,追求静穆的艺术境界。
第一,着力描写淳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如
沈从文所描写的湘西世界人物,都那么淳厚、真挚、热情、善良、守信用、 重情义,自己
生活水平很低却那么慷慨好客,粗犷到带点野蛮却又透露出诚实可爱,显示出一种原始古朴的人性美、人情美。京派作家注重人性美、人情美,还表现在他们喜欢用儿童的视角来写成人的世界。从
凌叔华的《弟弟》《一件喜事》,
林徽因的《吉安》《文珍》,到
萧乾的《篱下》、
汪曾祺的《
戴车匠》,
儿童视角的广泛运用,真切地表现出京派作家的拳拳童心。这既说明他们对美好童年的深情眷恋,也反映了他们对未来
人类社会、人性完美的无限向往。
第二,
京派小说把东方情调的诗情画意融合在乡风民俗的从容隽逸的描述中,形成了一种洋溢着古典式的和谐和浪漫性的超越的人间写实情致。这种乡土抒情小说,结构上以舒卷自如代替严谨拘束,情节上以故事的疏淡代替因果的坐实,它把小说的传统特征的一部分让位给诗和散文的因素,因而削减了小说的史诗力度,却增添了小说的抒情神韵。
第三,语言上,形成了简约、古朴、活泼、明净的
语言特色。既能吸收
欧美文学语言的长处,又能吸收
古典文学语言的营养,出色地运用自己的
民族语言。
主要刊物
京派的主要刊物有以下数种:
《骆驼草》周刊
1930年5月至1930年11月。实际由
周作人主编。主要撰稿人有周作人、
俞平伯、
废名、
冯至、
徐玉诺、程鹤西等,是《
语丝》的继续,但减退了战斗锋芒而趋于“冲淡”和“闲适”。《发刊辞》表明态度宗旨:“文艺方面、思想方面,或而至于讲闲话,玩古董都是料不到的,笑骂由你笑骂,好文章我自为之,不好亦知其丑,如斯而已。”
1933年9月
杨振声、
沈从文接
吴宓的手主编之。1935年9月始由沈从文、
萧乾主编。1936年《大公报》
亦在上海出刊,由萧乾一人负主编之职。但即使是在上海,在上面发表文章亦多为
北方作家。常供稿的有
朱自清、
俞平伯、
周作人、
废名、
凌叔华、
何其芳、
李广田、俪尼、
陆蠡、
蹇先艾、
靳以、
冰心、
老舍、
张天翼、
沈从文、
杨振声、
萧乾、
芦焚、
陈梦家、
林庚、
冯至、
卞之琳、
朱光潜、
李健吾等。1938年8月停刊。
1934年1月至1935年12月。主编
郑振铎、
章靳以,
冰心、
朱自清、
沉樱、
吴晗、
李长之、
林庚等人参编。办刊宗旨可概括为:整理旧的,创作新的,评析国内创作,译介世界文学,“以忠实恳挚的态度为新文学的建设而努力”。(《发刊辞》)该刊是30年代中期最有影响的大型文学刊物之一,十六开大厚本,与上海的《文学》《现代》齐名,该刊作者阵营庞大,创作、理论、译介都极为宏富。在该刊发表小说的有
吴组湘、
老舍、巴金、
张天翼、
叶紫、
靳以、
冰心、
蹇先艾、
凌叔华、
芦焚、
杜衡、万迪鹤、
王任叔、
鲁彦、荒煤、
欧阳山、
蒋牧良、
陈白尘、
艾芜、
吴奚如、
周文、
萧军、
姚雪垠等;发表散文的有
何其芳、
丽尼、
李广田、
丰子恺、
沈从文等;发表新诗的有
卞之琳、
孙毓棠、
臧克家、
废名、
林庚,此外还有
曹禺的剧作,
李健吾、
朱自清、
王淑明的书评,
朱光潜的美学译介,
李长之的
古典文学批评,
郑振铎、
吴晗的旧文学整理等。
1934年10月至1935年6月。它实际上是《
文学季刊》的一个“副刊”,因为有“同一个菜源,只需一副炉灶,一副人手”,但比《文学季刊》更为偏重京派作家。撰稿人主要有
周作人、
李健吾、
废名、
蹇先艾、
沈从文、巴金、
郑振铎、
何其芳、
李广田、
卞之琳、
萧乾、
芦焚等,风格淡泊致远。
《学文》月刊。1934年6月创办。清华的
叶公超主编,
闻一多、
余上沅参编,虽只出四期,但水准很高。
李健吾、
季羡林、
闻家驷、
何其芳等都撰文于此。
叶公超的《从印象到评价》、
林徽因的《
九十九度中》皆发表于此。
1934年8月创刊,只出二期,由杨丙辰、
李长之主编。主要撰稿人有
郑振铎、
李长之、杨丙辰、
季羡林、孙荃等。杂志目标是:“从
文艺创作之根本原理原则,建设
文艺美学,以文艺美学的应用,而致力于
文艺批评,又以文艺批评的应用,贡献于文艺教育。”杂志的立场是:“第一我们愿意是健康的;儿嬉是我们所不屑,胡闹是我们所不肯,消闲是我们所不忍,所以第二,我们愿意是严肃的;尽管有的刊物是为的‘党’,为的‘派’,为的‘帮’,但我们认为文学是人类的,所以,第三,我们愿意是公正的。”
1937年5月创刊,同年8月停刊,1947年6月复刊,至1948年终刊。由出道不久的
朱光潜主编,旨在“振作京派”。八人编委中还有
杨振声、
沈从文、
周作人、
俞平伯、
朱自清、
林徽因等,
胡适、
常风也出力甚多。本刊坚持“纯正文艺”取“自由生发、自由讨论”的原则,主张“多探险,多尝试,不希望某种特殊趣味或风格成为正统”。朱光潜在
创刊号上所发的《我对本刊的希望》几乎包涵了京派文学观念的全部主要的观点:阐述了京派文艺观中关于文艺与时代、与人生、与政治、与商业的关系,提出建设纯正文学的使命和纠正不良文风的责任。刊物前期的主要撰稿者有
卞之琳、
沈从文、
老舍、
李健吾、
林徽因、
周作人、
废名、
梁宗岱、
萧乾、
何其芳、
朱自清、
林庚、
曹葆华、
冯至、
蹇先艾、
俞平伯、
孙毓棠、
凌叔华等。
另外,1948年全年的天津《民国日报》副刊“文艺”旨在“以最庄重最热忱的态度引导中国
文艺界”,也算是一份京派刊物。
京派聚会
读诗会
比较有影响的京派聚会是经常在北京安门里慈慧殿三号
朱光潜家举办的“读诗会”。朱光潜1933年与
梁宗岱合住一园子,亲自组织发起该“读诗会”,每月一至两次,参加的人当中,北大有
梁宗岱、
冯至、
孙大雨、
罗念生、
周作人、
叶公超、
废名、
卞之琳、
何其芳、徐芳等;清华有
朱自清、
俞平伯、
李健吾、
林庚、
曹葆华等;此外还有
冰心、
凌叔华、
林徽因、
周煦良、
萧乾、
沉樱、
杨刚、陈世骥、
沈从文、张兆和等。他们在一块论诗、读诗,并直接促成了《
大公报·文艺》副刊的“诗
特刊”出版,对浓郁京派氛围、培养京派文风起了重要作用。
其他
其他的还有如,在北平东
总布胡同梁思成家里由林徽因组织的“客厅沙龙”、在
八道湾周作人的“苦雨斋”以《骆驼草》撰稿者为主的“骆驼同人”聚会、还有在北平
中山公园来今雨轩由
萧乾主持的每月一次的《大公报·文艺副刊》
约稿会等。
作品文集
京派的文学创作、评论的作品文集主要有:
开明书店出版的
朱自清的《背影》、
俞平伯的《杂拌儿》、
蹇先艾的《
城下集》;
北新书局出版的
周作人的《
苦茶随笔》、朱自清的《
剪拂集》;商务印书馆印行的
沈从文的《
湘行散记》、
李广田的《
画廊集》、
萧乾的《
篱下集》;
文化生活出版社的
何其芳的《
画梦录》、
丽尼的《
鹰之歌》。此外还有
废名的《
莫须有先生传》《桥》、
芦焚的《
江湖集》《
里门拾记》、
刘西渭的《
咀华集》、
朱光潜《谈美?谈文学》、
艾芜的《
南行记》、
曹禺的《日出》等等。
其他表征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存在其他表征,如文学评奖、作品选辑、同道间互作
书序、异类间相互论争,京派也大量的存在着。1936年林徽因编辑出版了《〈大公报文艺选刊〉小说选》。1936年9月身在上海的
萧乾组织了《大公报》文学奖评选活动。这是一次比较纯粹京派文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京派的文学主张。据萧回忆说,因怕左联作家不屑,所以只邀请了
杨振声、
朱自清、
朱光潜、叶圣陶、
巴金、
靳以、
李健吾、
沈从文、
林徽因和武汉的
凌叔华作评委,他们大多数是京派的骨干。最后在1937年5月评出结果,
芦焚的《谷》、
曹禺的《
日出》、
何其芳的《
画梦录》获奖。
京派论争
就文坛论争,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除京海论争外,还有因
沈从文1935年8月在《谈谈上海刊物》一文中批评文坛不能只剩下一些“精致的对骂”而卷入的“文人相轻”论争。
鲁迅再次出手,七论《文人相轻》,肯定了在斗争年代里讽骂的
合理性。他说:“在‘私’之中,有的较近于‘公’,在‘骂’之中,有的较近于‘理’”,“在这可怜的时代,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能爱,才能文。”可以说京派不识时务的温柔敦厚、冲和淡雅,因此大为受挫。再就是“反差不多”论争。这次也是由沈从文因疾愤文坛风气而挑起的又一次文坛聚讼。他在《作家间需要一个新运动》一文中把当时文坛出现的题材方法“差不多”现象归结为作家们“记着时代,忘了艺术”,从而引起时代感极强的左翼作家的强烈反弹。为此《
大公报·文艺》副刊竟于1937年2月21日发表了“讨论差不多运动”专刊,后来
朱光潜与茅盾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卷入。但此时大概由于鲁翁既逝,论争大都
缺乏深度,场面亦不复京海对垒时混乱,京派左翼直接
二元对立。其深刻的矛盾也终于在
解放战争时期文艺界爆发的“第三种力量”的论争中全面展开,左翼以其强大的
历史理性所支撑的自信,对京派作了充满政治火药味的阶级定性与革命批判。以1947年6月《文艺杂志》副刊为阵地,这次论争乃是京派的最后一次挣扎,一线孤悬,竟如缕斯绝,终成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