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陶瓷是古老的传统制瓷技艺。始于明朝
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简介
唐山陶瓷装饰的主要技法是雕金、
喷彩、
釉中彩等,形成了唐山陶瓷的独特风格。
骨瓷瓷质润泽、光灿莹洁、胎质细致,
白玉瓷瓷质细腻、釉面光润、白中泛青,是唐山陶瓷的代表。目前唐山陶瓷主要产品有
日用瓷、建筑瓷、
卫生瓷、工业理化瓷、高新技术瓷、美术陈列瓷等,品种多达五百多种。
产地:中国河北唐山。品种:产品有餐具、
茶具、酒具、瓶、盘等日用
细瓷和
陈设品,共500多种。装饰方法不 断革新,如新彩、喷彩、雕金、雕金加彩、
结晶釉等。此外,还有工业瓷、建筑卫生瓷和
工艺美术瓷。
特点:唐山陶瓷具有造型新颖、装饰多姿、品种齐全、刻意求新之特色。
陶瓷,中国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产的
陶瓷器。唐山地区煤藏丰富,作为
陶瓷器原料的耐火
矾土,硬质、软质(可塑)粘土以及石英、
长石等无机
非金属矿产资源充裕,是理想陶瓷产区。
历史背景
陶瓷,是唐山的传统
特色产业。唐山陶瓷历史悠久,是中国的
北方瓷都,也是我国主要陶瓷产区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生产陶壶、陶具。至明朝的永乐年间,唐山陶瓷已有一定规模。据清代撰写的《
滦州志》风俗篇中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惟 唐山多缸窑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当时,多是以
劳动组合为基础的小作坊式的
生产方式。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初
开滦煤矿的建成和外资的进入,至三十年代末期,机器和电力在陶瓷
生产制造中得以较为普遍的应用,唐山陶瓷渐渐兴旺起来。唐山陶瓷器装饰技术和风格对北方陶瓷产生较大影响,首创了
氢氟酸腐蚀出花纹再填描金色的雕金装饰和用喷枪或喷笔作画的喷彩装饰等。 解放后,随着国家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唐山陶瓷有了长足发展,
企业规模及生产力水平开始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逐步纳入了
国家计划。1976年唐山大地震,有近20%的职工在地震中遇难,90%以上的厂房建筑被震坏,70%以上的窑炉设备受损,使唐山陶瓷行业遭受到毁灭性打击,但英雄的唐山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全行业职工以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迅速恢复了生产,震后一个月就生产出产品。在震后恢复建设中还适时地对工艺布局、
技术装备重新进行了设计,提高了
机械化程度,使
生产能力迅速达到了震
前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唐山陶瓷工业将企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争创名牌、
节能降耗、增加效益上来。整个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不断壮大。
截止到,全市共有陶瓷企业近百家,
日用瓷以中、西餐具、
咖啡具、茶具、
酒店用瓷为主,
年产量5亿件以上,
卫生陶瓷以各种便器、
面盆为主,年产量约1500万件。
建筑陶瓷约400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与煤炭、水泥、铁路、机车一道成为唐山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是唐山陶瓷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它秉承唐山陶瓷悠久的历史和先进的工艺,集传统和现代、
科工贸、产供销于一体,是我国陶瓷产品重点生产和
出口企业。公司现有职工两万余名,
资产总额11亿元人民币,有五个
控股子公司、五个分公司和1个研究院,
主导产品为日用瓷、卫生陶瓷、
特种陶瓷、
建筑陶瓷、工艺美术陶瓷和耐火材料。其中,
日用瓷年产能力1.6亿件。“
红玫瑰”牌高档无铅
骨质瓷是全国同行业高档瓷种中唯一的中国
名牌产品。卫生陶瓷生产能力200万件。特种陶瓷年产能力1000万件。耐火材料20万吨。年
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出口基地。是全国仅有的大型综合陶瓷企业之一。
特点介绍
唐山素有“北方瓷都”之称。唐山陶瓷始于明
永乐年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品有日用品、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理化瓷、高新技术瓷、美术陈列瓷等,品种多达500多种。成套瓷产品有:中、西餐具、茶具、
咖啡具、酒具、文具、烟具、杯、碟、碗、盘,供陈设观赏的遥挂盘、座盘、瓷板画、各种花瓶、
花插;各种
瓷塑、
瓷雕;可供
建筑装饰用的大型瓷砖壁画等实用陶瓷和
艺术陶瓷。明代永乐年间,
山西省
介休和
山东省
枣庄等地居民先后移居唐山,带来制缸技术,群集于市区东北的两个地段,利用就地原料和燃料生产缸类产品。两地分别取名为东缸窑和西缸窑。清代
光绪年间,开始生产棕釉
粗碗,并有施
化妆土的灰胎白瓷和少量
仿古瓷应市。以后在
近代工业影响下,启新瓷厂、德盛瓷厂及东西缸窑各陶瓷厂先后采用
机械设备和新技术。20年代,启新瓷厂开始生产不施化妆土的白瓷,并有各色
地砖、瓷砖出口。1935年,卫生瓷开始销往
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地。40年代唐山陶瓷业衰落,50年代得到恢复,并形成综合性的陶瓷生产体系,进入全国陶瓷大型生产基地行列。
日用陶瓷于1956年开始出口。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陶瓷工业全部被摧毁。但在国家和各地支援下,不久生产便得到迅速恢复。1979年
唐山瓷开始进入
国际市场。
唐山瓷属于
K2O-
Al2O3-SiO2系列 ,所使用的原料除本地产的
高铝矾土、
硬质粘土、
软质粘土(紫
木节等)、石英、
长石外,还有本省及外省出产的
高岭土、
瓷石等原料,如唐山陶瓷章村土、
宽城土、
徐水土、衡水土、大同
砂石和镁质原料及海城滑石等。唐山研制成功两次
烧成的
骨瓷、
白玉瓷。50年代以后生产大型陶瓷产品,如浴盆、
电镀槽等。80年代采用了塑性挤压
陶瓷器成型方法,试制成功
隧道窑微机自控烧成新技术。
在中国有上万年的历史,一般以一种易熔粘土制造。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粘土中加入熟料或砂与之混合,以减少收缩。这些制品的
烧成温度变动很大,要依据粘土的化学组成所含杂质的性质与多少而定。
以之制造砖瓦,如
气孔率过高,则
坯体的抗冻性能不好,过低叉不易挂住砂浆,所以
吸水率一般要保持5~15%之间。烧成后坯体的颜色,决定于粘土中着色
氧化物的含量和
烧成气氛,在
氧化焰中烧成多呈黄色或红色,在还原焰中烧成则多呈青色或黑色。我国建筑材料中的
青砖,即是用含有
Fe2O3的黄色或红色粘土为原料,在临近止火时用
还原焰煅烧,使Fe203还原为FeON成青色,陶器可分为普通陶器(cmmon,
pottery)和精陶器(Fine
earthenware)两类。普通陶器即指
土陶盆.罐、缸、瓮.以及
耐火砖等具有多孔性着色坯体的制品。 陶姓概要陶承陶唐虞舜源起
陶丘虞城。
发展
从明朝永乐年间至解放前夕,虽然中国的制瓷业极为发达,但唐山的陶瓷制造业只有田家窑、秦家窑、赵家窑等10余户
手工作坊,农工二百余人,分布在的缸窑路两侧,产品均为
粗陶、
粗瓷。鸦片战争后,在西方
工业技术的刺激下,特别是开滦煤矿出煤后,一些新的陶瓷作坊相继出现,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机器和电力的应用,提高了
生产效率,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生产出了日用白瓷,电瓷器件,卫生陶瓷等。形成了唐山陶瓷工业的雏型。其中卫生陶瓷是国内首创,唐山是中国
卫生洁具生产的摇篮。
解放后稳步发展时期(1949年—1976年)
解放后,党和政府带领广大陶瓷职工经过快速医治战争创伤,使唐山陶瓷生产步入正轨。经历了实施
公私合营、大跃进、文革等阶段。产品也由内销逐步实现了内外销并举,成为唐山的创汇大户,唐山陶瓷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山陶瓷的崛起,离不开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关怀,1961年10月唐山市政府在首都
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唐山陶瓷展览会。展期29天。朱德委员长亲临展会并题词:“充分发挥你们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有利条件,生产更好更多的生活和工业用瓷,满足内销和出口的需要,成为第二个景德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快速发展时期(1977年以后) 党的十一届全会以后,唐山陶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经受了新的考验。
改革开放初期,一方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国家进入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使卫生瓷、建筑瓷供不应求,唐山陶瓷厂、唐山建筑陶瓷厂蒸蒸日上,生产以20%—30%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由于
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特别是
外贸体制的改革,使得多年来依赖外贸出口的日用瓷厂家被迫经受外贸停止收货,大量出口瓷厂家不得不转向内销,
国内市场产销平衡受到冲击,大量产品积压。使日陶厂家在
计划经济刚刚
转轨时期第一次尝到了不能自主面向市场的苦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国家各项改革政策相继出台的情况下,唐山陶瓷工业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第一个在全市工业企业中争得了外贸
经营权,彻底改变了多年来依赖
外贸公司的状况,直接的面向了国际市场。第一个在唐山市属企业中创办了
中外合资企业,首次将外资引入了传统的产业中,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一个在全市工业企业中推行了
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日用瓷
产品结构中,形成了被誉为“四朵金花”的
红玫瑰牌骨质瓷,白玉牌
白玉瓷,
木兰花牌
玉兰瓷和白兰牌白兰瓷。同时,唐山陶瓷工业又适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装备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现状
唐山陶瓷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绵长的发展历史,造就了唐山 丰富的
陶瓷文化资源。陶瓷
产品品类丰富,主要有日用瓷、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理化瓷、 高新技术瓷、美术陈列瓷等,品种多达五百多种。其中成套瓷产品有:餐具、茶具、咖啡具 、酒具、文具、烟具,供陈设观赏的遥挂盘、座盘、
瓷板画、各种花瓶、花插;各种瓷塑、 瓷雕;有可供建筑装饰用的大型瓷砖壁画等实用陶瓷和
艺术陶瓷。其中骨质瓷瓷质润泽、光 灿莹洁、胎质细致,
白玉瓷瓷质细腻、釉面光润、白中泛青,最为著名。唐山陶瓷装饰的主 要技法是雕金、喷彩、
釉中彩等,形成了唐山陶瓷的独特风格。新技术的开发,使唐山陶瓷 拥有了一系列的辉煌:“
红玫瑰”,中国
日用陶瓷第一品牌;“
惠达”卫生瓷,同时拥有中 国
驰名商标、
中国名牌、
国家免检产品三大称号;“隆达”
骨质瓷,上海
APEC会议专用 瓷;“
国家火炬计划陶瓷材料产业基地”,为唐山增添了熠熠光彩;无铅骨质瓷,突破国际
贸易技术壁垒,开拓了高档
日用瓷的
世界市场。最早诞生于唐山的我国卫浴瓷和骨质瓷,经 多年努力,今天又把它们推向了新的巅峰。1960年、1979年和1988年,唐山陶瓷曾经先后三 次赴京展览,获得成功,产生广泛影响。唐山又是开展陶瓷专业教育和陶瓷专业研究比较早 的城市,1958年成立河北省轻工业学校,设置有陶瓷美术、陶瓷工艺、陶瓷
机械专业。1999 年并入
河北理工大学建立艺术学院,使
传统陶瓷专业得到更大发展。1958年,唐山陶瓷研究 所成立(现已改为唐山陶瓷研究院),专门从事陶瓷技术和艺术的开发研究。
陶瓷文化
唐山陶瓷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但与
陶瓷文化三种形态的要求相比较,也还存在着 明显不足或欠缺,与国内一些陶瓷城市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有待于整体水平的提升。
第一, 陶瓷文化
产品形态上眼界还不够宽阔,需要进一步放开与扩展?〖HT5”SS 〗
唐山陶瓷文化在产品形态上,主要地还集中在产品的实用功能上,对于产品价值增值功能和
审美功能的体现与完成还有比较大的距离。在
日用陶瓷产品的装潢上,体现共性的 瓷品多,体现个性的瓷品少,特别是缺乏高水平的能够传世的艺术类瓷品。提高产品形态的 陶瓷文化水平,唐山需要大力提升
日用瓷的科技和文化的含量,增加其
市场价值;同时,唐 山艺术瓷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提高工艺陶瓷产品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扩大自己的市场 空间,变展品为商品,成批量地投放到市场上去。当今
市场经济体制下,
陶瓷文化产品形态 应当完整地具备实用、经济和审美三方面功能,才完备地具有了陶瓷
产品文化。
第二, 企业对于陶瓷文化功能的理解和发展,大多还局限于如何实现陶瓷价值和 增加企业
经济收益上,而对陶瓷文化如何纳入
社会文化整体并为之服务的作用发挥不够。〖 HT5”SS〗
就是说,在陶瓷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断裂现象。对于陶瓷企业而言,尤其是对于 陶瓷业的领导人而言,所朝思暮想的不外乎如何提高产品的科技和文化含量,从而增加其价 值,在市场上获得优厚回报。陶瓷企业要通过自身产品的销售及陶瓷
环境文化形态的建设, 提升城市
整体文化含量和素质,将
陶瓷文化与
城市文化结合起来,既提高城市文化的整体素 质,又为陶瓷行业及陶瓷企业创造更好的文化的、人文的
社会环境。当然,城市陶瓷文化环 境的建造,不能单纯依靠陶瓷企业,作为
公共产品,政府也要承担起相当责任。?
第三, 在环境形态陶瓷文化上,无论在社会范围内,还是企业内,都还缺乏陶瓷 城市应该有的陶瓷文化气氛?
地震前的东西缸窑是
唐山陶瓷生产最为集中的地区,从而成为唐山市陶瓷氛围最为浓厚 的社区。但随着陶瓷业布局的变化,那里陶瓷文化意味淡漠了,正在逐步成为与其他
居民区 区别不大的
城市社区。近20年来,唐山
城市环境中,陶瓷文化的意味、形象似乎也在淡化。 今天走遍新华道、
建设路、文化路等主要街道,游览过纪念碑广场、
凤凰山、大城山、
南湖 等代表性公园,基本上见不到与陶瓷相关的雕塑、标志、装饰等这是不正常的,改变起来也 并不难。?
第四,唐山人的陶瓷意识走低的趋势,需要扭转,提高唐山人的陶瓷观念, 培养一代陶瓷新人?
由于随着陶瓷工业在整个经济中比重下降,从业人员在职工队伍中所占比重的相 对减少,陶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有所减弱;由于塑料日用品、外来陶瓷品大量进入,以 及其他廉价装饰品,如前几年风行一时的
人造革、
化纤地毯等,在人们心目中就造成一种印 象,陶瓷产品已经或正在离开我们而远去;陶瓷行业中多年来经营人才、艺术人才、制作人 才等专业人才出现短缺现象,献身陶瓷事业,代代相传的陶瓷行业传统在逐渐失去。以陶瓷 为家传职业、以继承祖先技艺为荣的传统也在消失。这一切都使得唐山原有的
陶瓷文化传统 在淡出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再加城市陶瓷文化氛围的淡化,这一些就使得人们的陶瓷意识也 呈现出弱化趋势。这种状况极待改变,否则唐山陶瓷文化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 一旦造成断档,恢复起来将十分困难,更不要说再度辉煌。?
对于唐山陶瓷文化的发展,需要另外的题目进行剖析和论述,我在这里,只是简要地提
出几点框架性的建议。首先,唐山陶瓷文化与
滦河文化的融合。这包括唐山的
传统艺术,民 风民俗、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隆达已经将皮影纳入陶瓷装潢艺术,是一个良好开端。?
其次,
陶瓷文化一条街的建设。有条件地逐步开发和恢复东西缸窑
窑厂、商店等与陶瓷历史 相关的陶瓷建筑、设施等;大力发展附近现有陶瓷企业,使之成为唐山市的陶瓷工业园区, 展现唐山陶瓷历史和现代风貌。再次,广泛开展唐山陶瓷
文化研究。唐山陶瓷文化 研究状况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史料上有关唐山陶瓷业、特别是关于陶瓷文化的记载缺乏; 陶瓷文化载体相对贫乏。1949年,仅唐山市东西缸窑,就有陶瓷企业70家,从业人员达1625 人,规模最大的德顺隆新记
职工人数为119人。这些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陶瓷业的发展, 更为唐山累积了丰富的
陶瓷文化资源,并在后来唐山陶瓷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扩展 陶瓷文化研究的内涵,既发展现有的陶瓷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开展陶瓷人文方面 的研究,挖掘唐山陶瓷文化的人文社会方面的内容。组织力量编写涵盖全部陶瓷发展内涵的 陶瓷发展史;编辑出版唐山陶瓷传世作品集,编辑出版唐山陶瓷人物传记。最后,积极创造 条件,筹划开展唐山
工业旅游,其中应当包括陶瓷文化旅游。开发
传统陶瓷作坊、
陶吧、陶 瓷的生产线、观看
工艺美术大师瓷塑现场表演等独特魅力的
旅游项目。
博览会
自1998年举办首届
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以来,现已成功举办八届,受到海内处各界朋友、特别是陶瓷界朋友的欢迎,展会规模逐年扩大。展位数由首届的350个发展到超千个,
成交额由2.5亿元
人民币发展到15.2亿元人民币。唐山、
景德镇、
淄博、
醴陵、
宜兴、
潮州、
德化等国内著名陶瓷产区和美国、英国、
意大利、韩国、中国
香港地区等国家及地区的著名陶瓷厂商参展。
采购商到会逐年增加,有经营陶瓷的专业公司、超市、
中国酒店协会、
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德国、韩国、中国香港地区、中国
澳门地区、中国
台湾地区等
国家和地区的陶瓷采购商到会参观、洽谈。
唐山位于北京东南方向,是
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北依巍巍燕山,南临滔滔渤海,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
重工业城市。工业以煤炭、钢铁、发电、建材、陶瓷、化工为主,农业、养殖业、旅游业等也十分发达,是全国最具活力的18个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