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是国民革命军主力之一,为
新桂系嫡系部队。其前身为
李宗仁、
黄绍竑领导的广西定桂讨贼联军。自1923年11月至1925年4月,定桂讨贼联军以六千之众先后将
陆云高、
陆荣廷、
沈鸿英等旧桂系军阀六万军队消灭。自1925年2月至7月,以不足两万人击溃
唐继尧滇军7万人,统一广西。
李宗仁时期
统一广西
1925年10月初至12月7日,全军入粤,协助
广州国民政府,将
熊克武、
邓本殷、
林俊廷、
申葆藩等3万余叛军消灭。
1926年3月,受广州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李宗仁任军长,
黄绍竑任党代表,
白崇禧任参谋长,全军4万余人。中国共产党员
黄日葵一度出任第七军
政治部主任。
北伐时期
1926年5月初,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七旅(旅长
钟祖培)北上湖南衡阳,支援受到北洋军阀
吴佩孚攻击的湖南军阀
唐生智,由此打响北伐第一枪。6月5日,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宣言出师北伐。李宗仁率第七军12个团的兵力组成北伐部队,计2万余人。因
白崇禧升任北伐军代参谋总长,故另委
王应榆为第七军
参谋长。改任
黄日葵为第七军广西留守部队政治部主任,委任
麦焕章为第七军北伐部队政治部主任。广西留守部队计8个团,由
黄绍竑指挥。
1926年5月初至9月初,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与第四军、第八军作为北伐军主力,经过衡阳、长沙、
汨罗江、汀泗桥、贺胜桥诸战役后,消灭了北洋
直系军阀吴佩孚20万主力,围困武昌。
1926年9月10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蒋中正命令第七军进军江西,对新直系军阀
孙传芳作战。历经箬溪、德安、王家铺、九仙岭四场血战,击破军阀孙传芳的10余万主力部队,为国民政府控制江西奠定了基础。
江西之连场血战,第七军阵亡团长3名:
吕演新、
陆受祺、吴铁英,下级军官伤亡三分之一,士兵两万人伤亡四千余人。
战果:
箬溪之役全歼孙传芳三大主力中的
谢鸿勋第四师2万人,谢鸿勋重伤身亡。
德安之役击溃包括孙传芳三大主力之首的
卢香亭第二师在内共3万余人。
九仙岭之役击溃卢香亭、
上官云相、李俊义等部3万人,俘虏敌旅长2人:杨赓和、崔景贵。
江西之战后,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获得蒋中正之通电嘉勉,被国民政府及民间称为“钢军”。
1927年2月,第七军转战安徽,3月初攻克安庆,中旬进占芜湖。敌安徽省长陈调元率所部2万余人投诚。
1927年4月,爆发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七军奉命在南京以西
采石矶将企图暴动之
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缴械,第六军军长
程潜,党代表
林祖涵(即
林伯渠)潜逃武汉。第七军随后在第一军第二师(师长
刘峙)中逮捕中国共产党员,并监视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十一师,使得蒋中正顺利撤销
薛岳、
严重之师长职务。
192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渡江北伐,进攻孙传芳和直鲁系军阀
张宗昌,李宗仁任国民革命军第三路军总指挥。5月11日,第七军占领巢县,13日于柘皋大破
直鲁联军。15日晚,直鲁军宿将
马济率精锐4万余人并1千余名白俄骑兵在合肥梁园与第七军展开决战,北军大败,马济战死。20日,第七军攻克凤阳,22日,占领重镇蚌埠;6月2日,克复徐州。第七军第一师师长
夏威因战功接任第七军军长。
夏威时期
蒋中正下野
1927年6月23日,第七军进攻山东,25日占领
峄县,27日,在
临城全歼直鲁军精锐
马玉仁师。7月初,武汉
汪兆铭派
唐生智、
张发奎两部20余万大军东征南京,欲打倒蒋中正。李宗仁遂率第七军自山东前线兼程南下,驻防芜湖、安庆一线。
第七军撤离后,直系孙传芳,直鲁系
许琨、
徐源泉等组成联军向徐州反扑,因蒋中正指挥错误,北伐军大败,徐州失守。北洋军趁势追击,北伐军全线溃败,8月5日,蒋中正率败军退回江南,江北除个别据点,皆被孙传芳军占领。
李宗仁得悉友军徐州惨败后,遂放弃安庆,第七军全军向
芜湖、南京收缩,汉方唐生智军遂进占安庆,集结东下。同时,李宗仁得悉驻南京下关的第27军军长王普与孙传芳勾结,意图叛变后,遂令第七军第二师
李朝芳部将27军全军缴械。
1927年8月12日,蒋中正下野。其后,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二师、第三师分别扩编为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原二师师长
胡宗铎任十九军军长,第十三军军长则由白崇禧自兼。第七军广西留守部队整编为
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
黄绍竑亲任军长。
栖霞龙潭战役
1927年8月24日,孙传芳动员11个整建制师又六个混成旅的部队,倾巢南犯,自南京
乌龙山、
栖霞山、
龙潭三处渡江,部队渡江后,船只悉数开往北岸,以示破釜沉舟,有进无退之决心。8月25日至9月1日,第七军、第十九军与
何应钦第一军通力合作,经一周血战,将南渡10万之敌全歼,孙传芳仅以身免,此后淡出中国政坛。而国民革命军伤亡亦达八千余人,系中国近代内战史罕有之剧战。此战后,夏威因此役战功晋升上将。栖霞龙潭战役系北伐战争中最具决定性的一役,此战决定了国民政府之生死存亡。
宁汉战争
1927年9月,汪兆铭指使唐生智第四集团军7个军又10个暂编师东下,企图推翻南京国民政府。10月19日,国民政府发布“西征讨唐令”,西征军由8个军组成,李宗仁任西征军总指挥,
宁汉战争爆发。10月25日,第七、十九军克复安庆,全歼
高桂滋19军。11月初,第七、第十九军攻入湖北,在蕲春、兰溪与敌
何键第三十五军、
刘兴第三十六军激战,唐军卒被击破,向武汉溃退。11月11日,唐生智通电下野,流亡日本。11月15日,第七军进驻武昌,十九军进驻汉口。唐军尚有7个军又7个独立师退往湖南,李宗仁派参谋长
张华辅入湘洽商,希望唐军投诚。同时,李宗仁将留驻
武汉三镇之唐军改编为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由原第十九军第一师师长
陶钧任军长,此项人事任命成为日后新桂系大失败的重要原因。
胡宗铎、陶钧两人均为湖北人,皆毕业于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分任十九、十八两军军长后,清一色使用鄂籍保定官校背景之干部,在新桂系中形成鄂系军事团体。
1928年1月初,国民政府与驻湘第四集团军之谈判全面破裂。1月15日,国民政府下令讨伐。1月17日,第七、十九军在白崇禧指挥下进占通城,21日,攻占平江,27日,经激战后克复长沙,随后,攻占
宝庆、衡阳。唐军余部请和,接受改编。
第一次蒋桂战争
1928年7月,
北伐战争胜利结束,国民政府立即着手裁减整编军队。10月,第七军按照南京国民政府指定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师,隶属第四集团军,夏威任师长,辖四旅:第四旅旅长
李明瑞,第五旅旅长
李朝芳,第六旅旅长
尹承纲,第七旅旅长杨腾辉。
1929年2月20日,因驻湖南之第四集团军第1十八师师长
鲁涤平绕过集团军总司令部,秘密从蒋中正处得到大批军械,夏威、
叶琪遂率第十五师、第五十二师,向第十八师及
谭道源第五十师发起进攻,2月21日,第十五师攻占长沙,将第十八师缴械,鲁涤平逃往江西,谭道源师则被叶琪师赶往湘西。此事件史称湘变、湘案。
李明瑞之表兄
俞作柏原任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校长,因左倾亲共,“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潜逃香港;其弟
俞作豫原在第七军任团长,其兄逃港后,他亦从南京逃往香港,1927年10月正式加入
中国共产党。1928年底,俞氏兄弟伙同中共中央代表
张云逸、中共广西省委书记
朱锡昂等游说李明瑞,望其叛变南京国民政府;因竞争第十八军军长一职不敌陶钧,李明瑞本亦感到不满,在中共劝说下,遂同意合作,并安插中共党员梁君始等在其军中任职。“湘案”爆发后,蒋中正派
杨永泰联系俞作柏,贿赂俞60万银元,授
上将军衔,并许以广西省主席官衔,望其去武汉离间分化新桂系将领,俞遂将计就计,同意与蒋合作;同时蒋中正派
郑介民利用和杨腾辉系故交的关系,与杨联系,游说杨叛桂投蒋,而俞作柏、李明瑞亦同时与杨腾辉联络共同谋叛,但并未告知杨腾辉最终目的是要联合共产党,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1929年3月21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免去李宗仁、白崇禧、
李济深本兼各职,武力讨伐
新桂系。3月29日,蒋中正在九江亲任总指挥,指挥
刘峙、
顾祝同、
朱绍良、
蒋鼎文、
胡宗南、
张发奎各部展开进攻。夏威因患严重喉疾,遂委托李明瑞代理总指挥。4月2日,李明瑞、杨腾辉通电拥护南京国民政府,率领其本部军队,及第十五师第五、六旅各1团倒戈。4月3日,西北军阀
冯玉祥部10万人由河南攻入湖北,赣军
朱培德由江西攻入湖北。夏威仓惶率残部逃离武汉,退往鄂西,后因与胡宗铎、陶钧就应敌策略分歧较大,遂丧失抵抗信心,于4月21日通电下野,避居香港;其第十五师余部一部分由李明瑞收编,一部分由张发奎、薛岳收编。
李明瑞时期
回师广西
1929年4月7日,蒋中正任命李明瑞为第十五师师长,杨腾辉为第五十七师师长。5月,因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率领第十五军6个师在广西继续抵抗,蒋遂命李、杨率军回桂,
陈济棠、
陈铭枢率
粤军,何键率湘军全力配合。6月2日,李、杨率军由广东攻入广西,半个月后攻抵南宁,李、黄、白见情势已无可挽回,遂通电下野流亡香港、法属安南(今越南),将余部约三个师交由
吕焕炎统领,嘱其向俞作柏、李明瑞投诚,后被国民政府编为新十六师,吕焕炎任师长,另编
蒙志独立旅。
联共反蒋
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后,随即引入
邓小平、张云逸、
陈豪人等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活动,宣传
苏维埃革命;解散国民党各级党部;并将关押在监狱中共产党员全部释放;在广西各地组织农民武装自卫军;任命张云逸为南宁警备司令。1929年10月1日,俞、李二人在南宁发表宣言,公开反蒋。南京国民政府立即将俞、李二人免职,任命吕焕炎为广西省主席,第十五师第四十四旅旅长黄权为第十五师师长,10月7日,命粤军陈济棠部三个师入桂平叛。
李宗仁归来
此时,黄绍竑、白崇禧潜返广西表示李宗仁即将回桂,且既往不咎。消息传播开后,第五十七师师长杨腾辉,第十五师的两名旅长周祖晃、黄权表示欢迎李宗仁回桂主持军政。10月14日,俞作柏见大势已去,遂潜逃香港;李明瑞则率领忠于他的南宁警备队1千余人与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俞作豫等人退往
百色和龙州,不久举行了
百色起义和
龙州起义,建立了左右江根据地和
红七军与
红八军。此时,吕焕炎尚留恋广西省主席的职位,不肯表态是否效忠于李宗仁,然其部旅长梁朝矶、
许宗武均表示不愿与李宗仁再度为敌,吕也觉自己声望难以号令广西;而此时自华北、华中逃返广西的桂军官兵越来越多,到处奔走联络,形成“李宗仁返桂”的大风潮,黄绍竑、白崇禧几已半公开活动,吕焕炎遂发表通电欢迎李宗仁回桂主持大局。
杨腾辉时期
第二次蒋桂战争
1929年11月中,李宗仁由越南
海防出发抵达南宁,时参加“湖北讨桂之役”的张发奎、薛岳与新桂系联络共同反蒋,遂决定组成桂张联军,首先攻粤以解后顾之忧。李宗仁委任杨腾辉为第七军军长,辖3师:第一师黄权、第二师许宗武、第三师
梁重熙。另以黄绍竑为第十五军军长,吕焕炎为副军长。11月26日,联军分路东下,“
第二次蒋桂战争”爆发。12月10日,张发奎部进抵广州西郊花县,广州市区已闻炮声;因张发奎、薛岳决心要以自己力量击败陈济棠、
陈铭枢(张部在北伐战争时称“前线第四军”,陈部称“后方第四军”),而拒绝第七、第十五军助战,最终大败,所部伤亡过半;14日,张部撤退,桂军随后撤退;粤军
蔡廷锴部跟踪追击,进占桂东重镇梧州。
此时,蒋中正命中央军
朱绍良、谭道源、
毛炳文等部由粤北向桂林进攻。
12月下旬,第十五军蒙志师的团长
梁瀚嵩向李宗仁密报,驻军玉林的吕焕炎勾结黄权、蒙志两师长意图叛变投蒋,李宗仁随即在
平乐将黄、蒙两师长拘押,以副师长接任。命黄绍竑、张发奎渡江进击吕焕炎,吕部大半不战而降,12月底吕焕炎只身逃往广州。
1930年1月,李宗仁命白崇禧率第七军及第十五军梁瀚嵩师在桂林迎击朱绍良中央军,命黄绍竑第十五军、张发奎第四军在桂东迎战陈济棠粤军。白崇禧命杨腾辉第七军在
漓江西岸设伏,令梁瀚嵩师过江佯攻诈败,谭道源、毛炳文中计,倾巢追击,结果遇伏大败,白崇禧率部追击,在马岭、栗木、龙窝、八步四战四胜,2月10日,朱绍良中央军全部撤出广西。但2月16日,桂东的黄、张联军却在北流战役中被
蒋光鼐、
蔡廷锴、
余汉谋、香翰屏四师击溃,伤亡惨重。至此,“第二次蒋桂战争”双方一胜一负,形成对峙局面。
中原大战
1930年5月,第七军北上参加
中原大战,李宗仁对此次北伐信心十足,专门委托香港印钞厂印制大批中国国民银行钞票,准备占领武汉后公开发行。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初期大捷,自桂林北上后势如破竹,6月初即攻占长沙、岳阳,迫近武汉。但殿后的黄绍竑态度犹疑,造成第十五军行动迟缓,在衡阳被粤军蒋光鼐截断。此时白崇禧提议不顾一切,北上直取武汉;薛岳提议东下进攻南京;黄绍竑连电要求迅速回援,此时李宗仁作出了也许是其一生中在军事上唯一的错误决策--回攻衡阳。6月18日,开始了艰苦的衡阳攻坚战,至月底尚不能克城。7月1日,陈铭枢率蔡廷锴、
李扬敬两师援军到达,蒋光鼐部遂出城与桂张联军决战,血战三昼夜,桂张联军伤亡惨重。第七军第八师师长
梁重熙阵亡,军长杨腾辉重伤,张发奎部师长李汉炯阵亡。此时,逃往湖北的中央军朱绍良、
钱大钧、
夏斗寅等部,逃往湘西的何键部,逃往江西的鲁涤平部从四面八方扑向桂张联军,为免全军覆没,李宗仁下令分路突围。
撤回广西后的7月13日,白崇禧、张发奎、薛岳要求严惩黄绍竑,为战死在北伐征途的数万将士讨还公道;黄故作疯癫,痛哭流涕,触发李宗仁想起曹植的七步诗“相煎何太急”,感念携手打天下的旧情而黄绍竑使逃脱死难。
新桂系、冯玉祥、
阎锡山三大派别在中原大战中都被蒋介石击败。蒋介石自此战后,彻底削弱了国民党内部其他军事派别,获得了国民政府之中央名义,其嫡系部队又被称为
中央军。
第三次蒋桂战争的失败并未动摇新桂系在广西的统治。但是,二号人物黄绍竑是年底脱离了新桂系,在作出不出卖团体利益的承诺后,投向蒋介石,新桂系“李黄白”三人体系瓦解。此后黄绍竑一直是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拥护者,但出乎黄的意料,直到1949年新桂系仍是中国政坛的主要力量。
廖磊时期
1930年3月,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等通电拥汪反蒋时,将第8路军第7军改编为“护党救国军”第7军。同年4月,改编为中华民国陆军第1方面军第7军。5月,该军参加中原大战,挥师入湘被粤军打败后,撤回广西。1931年5月,桂系均等恢复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番号,该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廖磊任军长,周祖晃任副军长。下辖第19师,周祖晃兼任师长;第24师,
覃连芳(后
程树芬)任师长。1936年6月,“
两广事变”爆发,桂系、粤系军阀联合反蒋后,粤系瓦解,桂系投靠蒋介石,第4集团军番号撤消。在此期间,将新组建的第21师编入第7军,
杨俊昌任师长。
周祖晃时期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军长廖磊升任第21集团军总司令。第21集团军下辖第7军,第48军。周祖晃任第7军军长,徐启明任副军长,下辖三个师,第170师,徐启明任师长;第171师,杨俊昌任师长;第172师,程树芬任师长。
10月中旬,奉令参加
淞沪会战,接替
胡宗南军阵地,给予日军以重创。我171师511旅旅长
秦霖阵亡,牺牲兵员达2/3。170师510旅少将旅长
庞汉祯阵亡。
170、172师于11月中旬开赴吴兴、南浔布防,掩护上海友军,与日寇血战旬余,172师副师长
夏国璋于吴兴阻击战中阵亡,1043团长
韦健森阵亡,1016团代团长
谢志恒阵亡,兵员伤亡逾十分之七八。
徐州会战
在五战区战场上,新桂系第31军(军长
刘士毅)1937年底-次年2月参加了淮河战役,1938年3-4月参加
台儿庄会战的外围作战,第七、第四十八军则在合肥、滁县阻滞南京方面日军
荻洲立兵第13师团北上增援,3月,一度克复江浦,震动南京。徐州大突围中,李宗仁成功指挥60多万大军有条不紊安然突围,日军竟然未能察觉国军战略意图,国军未出现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撤退时的混乱景象。5月19日,日军进入徐州后,已是一座空城。
张淦时期
吴兴失守后,军长周祖晃、副军长徐启明调走,由
张淦任军长,
王赞斌任副军长,下辖第170师、第171师、第172师编制不变。同年7月,参加
武汉会战。8月4日,桂军主力第7军、第48军、第84军与日军
第六师团展开黄广会战(黄梅广济),8月26日,
李品仙指挥第31军克复太湖、潜山,切断第六师团退路,日军据险死守,并施放大量毒气,新桂系第11、21两集团军虽顽强进攻,但牺牲惨重;30日,稻叶师团得到
冈村宁次派出3200余生力军补充后,遂发起反攻,白崇禧在预备队用尽后,被迫于9月6日下令撤退。9月中旬,李宗仁病愈归任,继续指挥战斗。期间,最惨烈的是田家镇战役。10月21日,广州失守,10月24日,蒋介石下令武汉会战参战各军撤退,弃守武汉。11月中旬后,该军随第21集团军留守大别山进行游击作战。1939年11月,该军第170师调归第46军建制。1939年至1941年间,该军相继参加了
随枣会战、1939年
冬季攻势、
枣宜会战、
豫南会战、第2次
长沙会战。1941年初,第84军第173师拨归第7军建制,
粟廷勋任师长。
徐启明时期
1943年7月,张淦升任第21集团军副总司令,徐启明任军长,程树芬、漆道徽任副军长,
马拔萃任参谋长。下辖:第171师,
曹茂琮任师长;第172师,
钟纪任师长;第173师,粟廷勋任师长。同年11月至1945年春,该军先后参加了常德会战和豫西、鄂北会战。
钟纪时期
1945年8月,军长徐启明调走,钟纪任军长,程树芬、漆道徽任副军长。同时,第173师被裁减,部队并入第171师。同年冬,该军由安徽调至
徐州地区担任受降任务,不久又调回合肥地区担任守备任务。
1946年6月至9月,蒋介石发动全面进攻后,该军为策应苏中作战,配合主力向
淮北解放区进攻,先后进占
灵壁、
泗县、泗阳、淮阴等地。1947年4月,蒋介石对
山东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后,该军调至
鲁南,隶属陆军司令部,先后参加了
泰蒙战役、
孟良崮战役。同年秋,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第7军改编为整编第7师,钟纪任师长。原所属第171、第172师依次改编为整编第171旅,马拔萃任旅长;整编第172旅,
朱乃瑞任旅长。该军改编完成后,先后参加了
津浦路战役和对刘邓野战军
挺进大别山的追击作战,以及对大别山区的“围攻”与“清剿”作战。
李本一时期
1948年春,钟纪调任第8绥靖区任副司令官,由
李本一任军长,隶属第3兵团。担任鄂东地区守备。同年9月,国民党军重新统一番号,整编第7师恢复第7军番号,李本一任军长。下辖整编第171、第172旅依次恢复为第171师,莫放(后
张瑞生)任师长;第172师,
凌云上(后
刘月鉴)任师长。1949年春,该军为阻止解放军渡江南进,调至黄陂、孝感、汉川一线组织防御。同年5月,
第四野战军由武汉渡过长江后,该军逐步撤至湘赣边地区、
赣西地区组织防御。第4野战军发起
湘赣战役后,该军弃阵南撤湖南衡宝地区重新组织防御。9月中旬,第4野战军发起
衡宝战役,该军军部及所属部队被全歼,参谋长
邓达之、师长张瑞生、刘月鉴被俘,军长李本一率其残部逃入广西后,又奉命重组第7军和所属171师和172师以及把在衡宝战役中未受损伤的224师编入在列,同年12月,该军在
广西战役中再次被人民解放军全部歼灭,军长李本一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