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攻势(The Easter Offensive),
北越方面称之为1972年春夏攻势(The 1972 Spring - Summer Offensive ,
越南语:Chiến dịch Xuân Hè 1972),这次攻势在
南越有“火红之夏”(Red fiery summer ,越南语:Mùa hè đỏ lửa)的称号。复活节攻势是在1972年3月30日至10月22日间由北越人民军(People's Army of Vietnam, PAVN)发动的一系列针对南越军队(Army of the Republic of Vietnam, ARVN)和驻越美军的攻势的统称。
战役背景
计划
南越方面的蓝山719行动失败以后,
河内的领导层在1971年初的第19次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讨论了一个可能的进攻方案。在1971年12月以前,政治局已经决定在次年初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197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其结果可能会提升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美国政府亦可能决定从越南撤军。如美军真的撤走,南越武装力量将在其长达600英里(966公里)的边界线上被撕扯至崩溃点,从南越军队在入侵
老挝时(蓝山719行动)的拙劣表现来看,北越军队会取得一个轻松的胜利。
这个决定标志着政治局内部两派长达三年的政治内讧的结束:当时
长征(Trường Chinh)一派认为,应当持续中国式的低激烈度的游击战和重建北方;由总书记
黎笋(Lê Duẩn)支持的国防部长
武元甲(Võ Nguyên Giáp)的“南方优先者(southern firsters)”一派则认为,应该进行
苏联式的大规模进攻。虽然1968年
春节攻势(Tet Offensive of 1968)的失败降低了武元甲的个人声望,但挫败南越入侵老挝的企图给他带来了战略上的优势。黎笋授权武元甲负责筹划行动和负责后勤事宜,委派北越军队总参谋长
文进勇(Văn Tiến Dũng)来指挥这次行动。
行动的核心问题是进攻的地点、方式和要达成的目标。北越方面已经利用老挝和
柬埔寨的边境向南越输送人员和补给长达十年之久,那些地区已经成为南北越之间的的非军事区。在非军事区,交通线是最短的(越南国土中部较之南北部最短),北越的军事力将集中于此,而南越方面在此的力量很弱。北越的部署是在北部发动一次进攻,以吸引南越方面的注意力和资源,于此同时发动进攻南越中部高地把南越一分为二,以及由柬埔寨向东进攻以威胁
西贡。
这次进攻受到了一些越南历史的影响。1773年,阮氏三兄弟(
阮惠与兄长阮岳、阮侣,也叫西山三兄弟,three Tây Sơn brothers)在内战中灭亡了
广南国,三兄弟中年龄最小的阮惠(Nguyễn Huệ)在1788年击败过入侵越南的清军。
这次战役北越最终投入了14个师的兵力,但其目的不是取得决定性胜利,而是相当有限制;歼灭或者重创大量的南越军事力量;迫使南越总统
阮文绍(Nguyễn Văn Thiệu)的被罢黜;使美国对支持南越失去信心并宣告越南战争的越南化是失败的;夺取南越的省府,并把它宣告为临时革命政权(Provisional Revolutionary Government),这对北越来说是有诱惑力的。1972年北越的党刊上面刊载了北越领导层的态度:“不论是立即结束或者拖延下去都无所谓,两者都为将来埋下了伏笔,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直到收获的时刻(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the war is promptly ended or prolonged...Both are opportunities to sow the seeds; all we have to do is towait for the time to harvest the crop)”。
1971年7月份,北越领导层感觉到形势不妙,因为当时
基辛格秘密访华后中美政府发表了公告,宣布美国总统
尼克松将于1972年5月前访华的事情。中国方面为了安抚盟友,便在1972年加大了对北越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力度。苏联方面察觉到了北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对立情绪在加剧,为了从中渔利,苏联方面同意对北越军队进行更多的“无偿援助”。
中苏的军援给北越带来了大量的现代化装备,包括400辆
T-34、
T-54、59式中型坦克,
PT-76轻型两栖坦克;其中包括具有热追踪功能便携式
SA-7防空导弹在内的数百枚防空导弹;包括有线制导的
AT-3反坦克导弹在内的反坦克导弹,以及大口径的远程火炮。为了驾驭这些新式武器,25,000名北越军人为此在国外接受了特别训练,他们当中的80%被派往苏联或者
东欧受训。一个高级别的苏联军事代表团也随即抵达越南,参与进攻的准备工作直到1972年3月。
失算
1971年末,美国和南越的情报机构对越共方面的意图推断含糊不清,他们认为,一场进攻已经在倒计时当中,但是地点和规模不能确定。越共曾在1968年于南越发起过武装进攻,但那是由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Viet Cong,以下简称VC)发起的,进攻最终被挫败。缺少VC在南越的支持,由北越正规军单独发起大规模进攻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就连北越军队攻破非军事区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历来的渗透和进攻都是由老挝、柬埔寨的领土内发起,而对非军事区的进攻则会公然违反
日内瓦协议(也叫
印度支那停战协定,Agreements on The Cessation of Hostilities in Indo-China),北越方面对此曾极力辩解。
12月份,情报机构有了结论,北越军队在柬埔寨支持
红色高棉(Khmer Rouge)的行动,已经开始退回边界地区。在老挝和柬埔寨,渗透行动正在不断升级。在北越国内,政府正加紧募兵。1972年1月份,
美国国防情报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的官员向国防部长
梅尔文·莱尔德(Melvin Laird)作了简报称,北越正规军会在春节之后发起进攻,并且会大量使用装甲部队。莱尔德听后不信,1月份他在
美国国会报告说,越共的大规模进攻“不太可能(was not a serious possibility)”。
美国和南越的情报机构对越共的意图没有达成共识。在另一方面,MACV(U.S. Military Assistance Command, Vietnam,美国军事援助越南司令部)起了怀疑,派了几支侦查队到穆吉亚关口(Mụ Giạ Pass,越南中部和老挝的一个边界关口)和班卡莱关口(Ban Karai pass ,越南中部和老挝的一个边界关口)等地侦查,发现当地北越军队的人数和装备都在增多。MACV判断北越正准备进攻南越的中部高地和北部省份。如果进攻发起的话,首当其冲的将是南越军队,因为当时驻越美军已经锐减至69,000 人,而且其中大多数单位是支援部队,美军的数量将在当年的11月30日前减少至27,000人。
驻越美军总司令
克赖顿·艾布拉姆斯(General Creighton W. Abrams)认为进攻是可能的,也认为进攻将在春节假期期间开始。他向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托马斯·摩尔(Admiral Thomas Moorer)海军上将通报道,北越方面打算”复刻一次类似1968年那样有影响力的进攻,但规模可能会小一些,目的不是战场上的胜利而是为了影响美国民众的情绪(duplicate the effects of the 1968 offensive, perhaps by a limited operation aimed less at inflicting defeat on the battlefield than in influencing American public opinion)”。MACV的共识是,北越会对驻守中部高地的第二军(II Corps)发起进攻。但是进攻并未如期发生,因此艾布拉姆斯和他的司令部被舆论大肆奚落,媒体说这是一个
狼来了(crying wolf)的故事。危机的时刻似乎已经过去,到三月底,美军及其盟友又一次努力恢复到平静当中。美国驻南越大使埃尔斯沃思·班克(Ellsworth Bunker)去了尼泊尔,驻越美军总司令艾布拉姆斯则带着家人去
泰国享受
复活节假期。
最早遭到北越军队进攻的南越守军被击溃,包括驻守
广治省(Quảng Trị)和承天省(Thừa Thiên)的南越第1师(1st Division)和第3师(3rd Division),在更靠南部的第2师(2nd Division)也没能逃过一劫。这些南越部队得到了第147(147th Marine Brigade)和第258(258th Marine Brigade)两个海军陆战旅、第51步兵团(51st Infantry Regiment)、南越别动军第1突击队(1st Ranger Group,别动军成员受过美军特种部队和游骑兵的训练,是一种负责到渗透敌军防线后,进行搜索和歼灭的轻装步兵部队)和一些地方武装,一共大约30,000人的支援。以上的部队都被用作静态防御,缺少足够的机动预备力量。
最先遭到进攻的是南越第3师,该师在1971年10月份组建,它替换撤离了的美军,负责驻守非军事区附近的前哨站。为了组建第3师,司令部从南越第1师(被认为是南越最好的部队)的预备队当中抽调第2团(2nd Regiment),又从南越第1军(I Corps)的预备队中抽调第11装甲骑兵团(11th Armored Cavalry),这两支都是经验丰富、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指挥有方的部队。除了以上的部队,第3师编制里还有两个团,分别是第56(56th Regiment)和第57团(57th Regiment),这两个团的士兵来自捕获的逃兵、监狱里释放的犯人和一些地方民兵,指挥岗位由一些被其他单位解雇的军官和士官担任。跟那个时候其他很多南越部队一样,第3师饱受缺乏美军顾问之苦,因为后者只服务于南越的团、旅、师三级的指挥部。
由于南越方面一贯都认为北越军队不敢冒犯他们神圣的边界(sacrosanct boundary),这些部队都被派驻到靠近非军事区的相对“安全”的地区。第3师的师长是是新晋准将巫文解(Brigadier General Vu Van Giai),他曾经是第1师的副师长。第1军军长黄春览中将(Lieutenant General Hoàng Xuân Lãm)是一个在西贡指挥系统里典型性的优柔寡断的、效率低下的军官(an officer who epitomized the indecision and ineffectiveness of Saigon's command structure),他的缺点在蓝山719行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时黄春览专注于行政事务而把战术决策丢给他的下属指挥官,当然这也只是在那些师级指挥官们没有遇到大的困难时才能如此敷衍。
美国的情报机构为了北越可能发起的进攻已经争吵了几个月,直到进攻前夕。国防情报局的分析人员“谨慎地”预测了进攻,但是
CIA对此却轻描淡写。黄春览的美国顾问也同意他的看法,认为北越应该不敢明目张胆地违反
印度支那停战协定。在1972年复活节的那个周末,巫文解计划让他麾下驻守在非军事区中心地带的第56团和驻守在西面的卡罗尔营地(Camp Carroll)附近炮兵基地的第2团换防。因为缺乏卡车,所有的单位在同一时间时都杂乱无章地行动。3月30日11点30分,为了换防所有的指挥部都关掉了无线电。一时间通讯时断时续,所有的单位都挤在一起,而且当时的气象情况使得空军无法出动。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南越第3师成了位于北面的北越大部队的绝佳目标。
广治战役
一触即溃
主条目:
第一次广治战役(First Battle of Quang Tri)
1972年3月30日中午,当第一波密集的炮弹砸到南越军队在广治省最北端的前哨站时,北越军队的攻势开始了。
北越第304师(304th Division)和308师(308th Division)的大约30,000人在超过100辆坦克(2个装甲团)的支援下,向靠近非军事区的最北端的五个省内的南越军队发起了猛攻。308师和2个独立团突袭了位于非军事区以南的有“钢铁之环(ring of steel)”称号的南越军阵地。
在西面,北越的312师(312th Division )和一个装甲团一起沿老挝的9号公路出动,经溪山(Khe Sanh),进入广治河谷。很明显,美国和南越的情报机构没有能预见到如此规模和方式的进攻,北越的进攻带来了“出人意料的震撼效果,给那些不想打仗的守军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the inestimable benefit of shock effect, a crucial psychological edge over defenders who had expected something quite different)”。
4月1日,南越守将巫文解命令第3师撤出越门河(Cửa Việt River)以南地区,以便重新整队。次日早上,南越的装甲部队暂时迟滞了北越的一次进攻,与此同时南越海军陆战第3营(3rd Vietnamese Marine Battalion)的顾问约翰·里普利上尉(Capt. John Ripley)下令炸毁了横跨越门河的关键通道QL - 1公路桥(Highway QL-1 bridge)。北越的先头部队得到了320B师(320B Division)和325C师(325CDivision)的加强。
同一时间,北越的324B师(324B Division)从阿肖山谷(A Sầu Valley)出动,直接向东往巴斯托涅基地(Fire Bases Bastogne)和奇克梅基地(Fire Base Checkmate)进发,这两个基地负责防御古都
顺化(Huế)的西面。
北越军队行动的时候恰逢季风,美国空军在超过500英尺(152米)的空中因为云层遮挡基本无作为。北越军队行动迅速,且有
ZSU-57-2式自行高射炮和便携式
SA-7防空导弹伴随,这两种武器对美国空军的低空轰炸相当有威胁。
卡罗尔营地(Camp Carroll)是一个位于老挝边界到海岸道路中部的炮兵营地,也是南越军队北部和西部防线的关键点,还是北越军队进入广治市之前的最大障碍。4月2日,驻守卡罗尔营地的南越56团团长彭万丁上校(Colonel Pham Van Dinh)带领1500名下属在几乎未发一枪的情况下投降了。同一天的晚些时候,南越军队弃守西部防线最后一个基地梅禄(Mai Loc),北越军队由此得以通过位于东河(Đông Hà)以西11公里的坎露桥(Cam Lộ bridge)。至此,北越军队在几乎没有遭到抵抗的情况下推进到广治省西部的石汉河(Thạch Hãn River)北岸地区。
北越军队的攻势在接下来的三周内因为行动迟缓而被拖慢,南越军队趁机发起了数次反击。在4月27日,北越军队卷土重来,对东河发动了多路进攻,东河于次日被攻克,北越军队推进至距离广治市不足1.5公里的地方。南越第3师师长巫文解计划从广治市分阶段撤出部队,以便在石汉河以南巩固防线,但是他的部队同时从黄春览那里接到了相反的命令,结果被相互矛盾的命令弄得晕头转向的南越守军溃散了,把大部分的广治省和北部的广治市让给了敌人。4月29日,巫文解下令全体往南撤退至13公里外的迈占河(My Chanh River)。在广治省的美军顾问团紧急呼叫直升机撤离,在5月1日有132名生还者从广治省撤退,其中有80名美国军人。
撤退的南越军队混入成千上万逃离战场的难民一起逃跑,往南的1号公路因此拥挤不堪,这成了北越炮兵的绝佳目标。北越步兵也很快加入战斗,他们从侧翼进攻人潮,南越军队则在一无指挥二无建制的情况下根本不能组织起来抵抗。巴斯托涅基地和奇克梅基地也失守了,但南越守军凭借顽强抵抗和
B-52轰炸机的密集轰炸给北越军队造成了大量伤亡。
4月21日,艾布拉姆斯在给美国国防部长的通报中写道,“总的来说,…压力越来越大,战斗越来越残酷…高级军事指挥官(心理)开始疲软,有些时候会被压垮。在逆境中,(他们的内心)没了毅力,所以不能指望有任何作为来支撑和战斗下去了(In summary...the pressure is mounting and the battle has become brutal...the senior military leadership has begun to bend and in some cases to break. In adversity, it is losing its will and cannot be depended upon to take the measures necessary to stand and fight.)。”
5月2日,北越占领 了广治市,巫文解撤出了他剩余的兵力。同一天,第1军军长黄春览被总统阮文绍召去西贡开会。在会上黄春览被解除了第1军军长的职务,其职务被第4军军长吴光长中将(Lieutenant General Ngô Quang Trưởng)接替。吴光长接到的任务是守住顺化,防止更大的损失以及收复失地。尽管手头上只有新兵,并且一直被上级撤销着职务,巫文解还是组织了一条相当不错的防线。吴光长得知此事后去找阮文绍求情,希望继续由巫文解指挥第3师。但是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巫文解作为所部溃散的替罪羊,以“临阵逃脱(desertion in the face of the enemy)”的罪名被判处5年徒刑。
坚守顺化
北越B-4前线(B-4 Front)指挥官陈文光中将(Lieutenant General Trần Văn Quang)希望打破北线僵局,他从4月1日带领324B师自阿肖山谷向顺化进攻,攻势被南越第1师挡住,随后实际进度就跟日程有了偏差。
4月28日和29日,北越第803团(803rd Regiment)夺取了顺化西侧最坚固的据点巴斯托涅基地。此举使得奇克梅基地难以支撑下去,于是守军在夜间撤离。两个基地的失守使得北越军队可以沿547号公路(Route 547)可以不受阻拦地直抵顺化。5月2日,北越军队开始尝试包围顺化城。
北越军队也尝试着沿1号公路南下,跨过迈占河进入顺化城,但不巧的是,新上任的南越守将吴光长手上有南越海军陆战第1师,并有从空降师调来的第2和第3空降旅(2nd and 3rd Brigades of the Airborne Division)支援,重新整编好的南越别动军第1突击队也参加了战斗,在顺化的南越军队兵力增强到35,000人。巧合的是,这一整个星期天空都是晴朗的,美国轰炸机得以实施密集轰炸,北越军队的攻势在5月5日被挡住。
收复失地
主条目:
第二次广治战役(Second Battle of Quang Tri)
到了5月中旬,吴光长认为手上的已经积攒了足够的实力,为了使局势向己方倾斜以及扩大己方在顺化外围的防线,使敌人失去机动的时间和空间,他策划发动了一系列有限的进攻、并辅以佯攻和代号为海啸(raids codenamed Song Than(Tsunami))的突袭行动。在5月15日至20日期间,巴斯托涅基地和奇克梅基被南越军队收复。
北越军队在5月21日发起一次旨在占领顺化城的进攻,结果在过程中损失了18辆坦克和大约800人。
5月25日,北越军队发起第二次进攻,意图跨过迈占河进入顺化城,但是遭到南越守军的激烈抵抗,北越军队被迫在5月29日后退,这是北越军队最后一次尝试攻城。美军少将弗雷德里克·J·克罗森(Major General Frederick J. Kroesen)当时是南越第1军的高级顾问,他认为广治省的陷落就意味着顺化城的陷落,但是北越方面没有能够抓紧时间扩大优势。克洛森评价道:“他(北越指挥官)没能完全的抓住时机乘胜而进,这可以被归类为广治战役当中又一个重大失误(That he failed completely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moment must be classed as another great blunder of the Quảng Trị campaign.)”。
6月中旬之前,晴朗的天气允许美军实施更加精确的空袭和海上战舰的炮击。6月14日,吴长光向阮文绍简报时称,他和MACV已经计划发起反攻夺回广治省。阮文绍听完后不同意,他觉得行动的规模更小一些比较好。但是坚持不懈的吴长光强调说,一切的努力可以达成目标,我们可以“利用美国盟友的强大火力(employing the superior firepower of our American ally)”,最终阮文绍同意了这一计划。
吴长光于6月28日发起“蓝山72”行动(Operation ''Lam Son 72''):南越第1师继续向西往老挝方向推进;空降师、海军陆战师、别动军第1突击队以及第7装甲骑兵团(7th Armored Cavalry)向北推进收复广治省。空降师负责依靠空中机动开路,他们慢慢地把北越守军调离防御阵地。空降师在10天之内推进到了广治市的外围,吴长光计划绕过广治市,随后快速推进到柯越河(Cua Viet River),以期孤立广治市的北越守军。但阮文绍总统干预了行动。阮决定要尽快夺回广治市,并将该城视为任内的“一个象征和挑战(a symbol and a challenge)”。
然而,收复广治市这个任务对吴长光来说绝非易事。南越军队的攻势在城市外围被北越守军迟滞,为了反扑,北越的第304师和第308师被调往西边,同时也为了躲避美军对广治市的密集空袭。
广治市的城防和有围墙的城堡被北越军队让给了后备部队和民兵。一个亲历者回忆道:“那些新兵在黄昏时抵达,还没到第二天的凌晨就死了…没有时间去了解他们从哪里来的,或者谁负责指挥他们。”其他一些人描述称,这种防御是“毫无意义的牺牲(senseless sacrifice)”,而广治市成了“汉堡市(Hamburger City,编者注:那些充当炮灰的新兵成了被北越军队和南越军队夹在中间,就像夹在汉堡两片面包之间的肉饼)”。无论如何,北越军队在城堡之内很好地构筑了工事,并且占有地利和炮兵支援。南越军队没法像早先那样轻易取胜了,战斗一直非常激烈地继续着。
6月11日,南越海军陆战师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HMM-164、HMM-165两个直升机中队和美国第4骑兵团(U.S. Army's Troop F, 4th Cavalry)的 支援下采用机降突袭的方式对广治市的北面和东面发起进攻,意图切断守军与北越大部队的路上联系,迫使北越方面不得不依靠石汉河给守军提供支援和补给,而这种方式非常容易受到空袭。北越320B师的第48团(48th Regiment of the 320B PAVN Division)经过三天激战后被打跨并逐出了广治市。
6月27日,南越海军陆战师受命接替空降兵部队作为先头部队参战。但是由于需要逐屋争夺以及双方不间断的炮击,进展依旧缓慢。9月份,南越军队开始了对重兵把守的城堡的最后冲击,并最终于9月16日拿下了它。吴光长的部队因为数月激战已经伤亡惨重且疲惫不堪,根本无力推进到东河,所以推进到石汉河南岸就停止了。
在7月份,美国空军出动了2054架次的B-52轰炸机和调动了5艘航空母舰来支援南越军队的反击作战。
安禄战役
主词条:
禄宁战役(Battle of Loc Ninh)、
安禄战役(Battle of An Lộc)
北越军队从4月5日自柬埔寨向西贡东北的平龙省(Bình Long Province)发起了最初的进攻,其目的是夺取禄宁、库吕(Quần Lợi)和安禄等地的城镇和机场。北越军队也可能打算顺道进攻南越第3军(III Corps),所以一开始就可能对其发起试探性进攻,如果得手,就加强这方面的力量。
进攻由北越正规军B-2前线(B-2 Front)所属的拥有越共游击队的第5师(5th PAVN/VC Division)和第203装甲团(203rd Armoured Regiment)自柬埔寨人的708基地(Cambodian Base Area 708)发起,沿9号公路(Highway 9 )到达禄宁地区的边界前哨站。南越方面在那里驻有第9团(9th Regiment)的2000人和别动军的1个营,他们在4月7日被击溃之前打退了北越方面的5次步兵及装甲部队的协同进攻。北越军队随后孤立了西宁省(Tây Ninh Province)的南越第25师(25th Division),并派2个团去攻击那里的前哨站。
南越第3军军长阮文明中将(Lieutenant General Nguyễn Văn Minh)感觉安禄省首府会是北越军队的下一个目标,便把第5师(5th Division)部署到那里,在4月7日增派了别动军的两个营,4月10日及11日又增加了两个步兵营。原驻湄公河三角洲(Mekong Delta)的南越第21师(21st Division)奉命驰援驻守忠诚营地(Chơn Thành Camp)的南越第9师(9th Division)的一个团。上述部队全部归第5师师长黎文兴准将(Brigadier General Lê Văn Hưng)指挥。与南越军队的针对性调动相巧合的是,北越军队也正继续向东往安禄推进。与此同时,北越第7师(7th Division)绕过了安禄,随后沿13号向南行进,意在阻击从忠诚营地出发的南越援军。北越的目标是把临近西贡的安禄镇宣告成临时革命政权。可惜的是,尽管北越一时可以得手,但在随后美国空军的反扑下也支持不住。
4月13日之前,北越第9师及其越共游击队(9th PAVN/VC Division)包围了安禄,并以其装甲部队、步兵、炮兵对其发动进攻。北越军队冒着美国和南越方面施放的有如暴雨般的子弹、炮弹、火箭弹、炸弹和
凝固汽油弹攻入安禄镇内。在镇内,美军顾问团对防御至关重要,因为顾问团是一个独立的能够组织火力、空袭、后勤和情报的组织。美军上校威廉·米勒(Colonel William Miller)作为高级军事顾问之一,他对第5师师长黎文兴迟迟不同意部队发动反击及其过分依赖美国空军的做法相当不悦。米勒上校在其报告里描述黎文兴犹豫不决和缺乏主动的作风时写道“他累了,累得反复无常、毫无逻辑、暴躁易怒、愚不可及、难以接近(He is tired – unstable – irrational – irritable – inadvisable – and unapproachable.)。”
北越军队虽遭重大伤亡但仍顽强进攻,最终杀出一条血路到达镇里,并夺取了机场,南越防区因此减少了1平方公里。4月23日,北越的坦克部队发起猛攻,一路突入南越防线直到被海湾所阻,随后被南越方面的反坦克武器和直升机机炮歼灭。北越步兵曾经拿下镇北部的大部分南越防区,并开始就地修筑工事(经常和南越守军隔街对峙)。北越坦克带给南越部队早先的震撼力正在快速减弱,因为南越士兵发现北越军队的步坦协同很差:步兵经常跟不上坦克,使得坦克很容易成为南越反坦克武器的猎物;有时候就只看见大量北越步兵在没有坦克的支援下发起冲锋。这种拙劣的战术配合是北越军队在进攻当中的主要弱点之一,南越军和美军很快就利用这点来对付他们。
因为没能快速夺取安禄镇,北越第9师师长因此被谴责,在安禄当地的北越军队指挥被交由北越第5师(含越共游击队)的高级军官负责。除了缺乏战术配合之外,北越军队的主要困难是美国和南越空军持续施放的弹雨,这给他们造成大量伤亡和补给困难。
4月21日的进攻失败以后,安禄战役变成了围攻战,北越部队每天向守军发射1200至2000发的迫击炮弹、火箭弹及其他各种炮弹。,这是一支4月初从冲绳岛快速部署至此的部队,在此期间执行了448架次的任务,累计空投了2693吨的食品、药品和弹药。
从4月22日到5月10日这段时间里, 战斗的双方重复着各自先前的战术,1972年7月5日的《
巴黎竞赛画报(Paris Match)》报道说,南越第3军称之为“
斯大林格勒战役或者
凡尔登战役那样的形势(a Verdun or a Stalingrad)”。
5月11日早上,北越军队在炮击后发起了进攻,在那天结束之前至少有8300枚炮弹被打到已经压缩至仅有1000至1500码(910至1400米)的南越防线里面。北越军队再次攻入安禄,但是所有的努力在敌机狂轰滥炸面前都徒劳无功,北越方面损失了40辆坦克和超过800人。北越失败的原因显而易见:从5月11日凌晨5点30分开始的连续25个小时之内,美军的B-52轰炸机每55分钟就飞去支援南越守军一次。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每当北越军队集结起来要发动进攻的时候,美军的炸弹就会落到他们的集结地域。
安禄战役的高潮发生在5月14日,那天北越军队欲直捣黄龙。美军少校沃尔特·乌尔默(Colonel Walt Ulme)当时是南越第5师的高级顾问,他描述北越军队失败的进攻时说道:“他们只是简单地一而再,再而三地蜂拥而上,这种做法使他们损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they were simply trying to pile on and pile on and pile on. They frittered away an awful lot of manpower)。”
南越第21师(21st ARVN Division)试图为安禄镇解围,但他们最终也没能到达那里。该师在三个星期里一直沿13号公路(Highway 13)缓慢北进,但是他们一直被比他们规模更小的北越军队阻滞。但即使未能达成解围的目的,但是南越第21师的行动还是吸引了几乎整个北越第7师撤了围城去对付他们,也算是无意中支援了被围的安禄镇。
虽然北越军队依旧在猛烈炮击安禄镇,但其攻势的锐气已惰。6月12日之前,最后一批北越军队被从安禄镇及其周边地区逐出,超过1000名南越伤兵也因此得以撤离火线。受到重大损失的北越军队交替掩护下缓慢地向北和向西撤退。6月18日,南越第3军司令部宣布安禄围攻战结束。西贡政府宣布有在安禄战役中南越军队的伤亡为12,500人。根据美军的统计,北越正规军和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NLF)在安禄战役中的伤亡为25,000人,但这个数据从未得到(北越方面的)确认。
昆嵩战役
主词条:
昆嵩战役(Battle of Kon tum)
北越军队在阮惠攻势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夺取昆嵩市及波来古镇(Pleiku),进而席卷中部高地。这次攻势可能会一路向东打到海岸平原,进而把南越一分为二。4月5日,NLF在靠近1号公路的平定省(Bình Định Province)海岸地区为即将开始的高地攻坚战开始了牵制行动:他们夺取了南越军队的几个基地,把南越军队的注意力从西面吸引过来。负责指挥高地攻坚战的北越指挥官是B-3前线(B-3 Front)的黄明陶中将(command of Lieutenant General Hoang Minh Thao),其麾下有负责进攻高地的第320师(320th Division)和第2师(2nd Division),负责进攻低地的第3师(3rd PAVN Division),共计约50,000人。
北越方面要面对的南越第2军下辖第22和第23师(22nd and 23rd Divisions),2个装甲骑兵中队和第2空降旅(2nd Airborne Brigade),指挥官是区俞中将(Lieutenant General Ngô Du)。有证据表明早在1月份北越方面就在越老柬三国交界处为了日后的进攻而集结,但遭到多次的B-52轰炸机空袭后这个过程变得十分缓慢。南越军队也采取前出边界的部署,目的是迟滞北越军队的进攻并依靠空袭削弱北越的人力和后勤。北越在平定省的进攻开始以后,区俞惊慌失措,由于北越先前的部署及牵制策略,他手下的军队已经被调离了高地,区俞觉得失败已经不可避免。
美国第2地区援助团(U.S. Second Regional Assistance Group)团长约翰·保罗·范恩(John Paul Vann)为了打消区俞的疑虑,对他说这只是越共的诡计,让他安下心来对付北越的从老挝西部发起的重点进攻。范恩虽是一介平民,但是被授权指挥其辖区内所有美军顾问。范恩夜以继日地工作,利用他在民间和军方的关系联络其辖区内的支援事宜(特别是空军支援)。美军少将约翰·希尔(Major General John Hil)当时是区俞的高级军事顾问,描述范恩的特别行动时说道:“我们其他人都被组织在范恩的个人努力周围以及集中精力把资源集中起来,利用他的领导权跟越南人一起努力(The rest of us organized around Vann's personal efforts and concentrated on getting the resources marshalle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leadership he was exerting with the Vietnamese)。”
为了应对可能来自西面的威胁,区俞部署了第22师(22nd Division)的两个团到坛灿(Tân Cảnh Base Camp)和达苏(Đắk Tô Base Camp)两个基地,又派了两个装甲中队去本赫特基地(Ben Het Camp)。4月12日,北越B-3前线的第2师、第203坦克团一部(elements of the 203rd Tank Regiment)及其他几个独立团攻击了南越军队在坛灿的前哨站和附近的达苏基地。南越装甲部队在离开本赫特基地前往达苏时,于半路上被设伏歼灭。南越军队的溃败使得昆嵩西北侧的防线濒临崩溃,亦将南越第3军军长置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南越第22师的残部布满了海岸,只有一小股部队留下来守卫昆嵩省首府。
不可思议的是,向南的北越军队突然停止推进达三个星期之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当北部的危局缓解后,南越第2军军长区俞却开始崩溃了,他越来越难以做决定。范恩见状,也不管这位南越军长找的任何借口,直接取而代之,并开始发布命令。范恩把守卫昆嵩市的任务交给第23师师长李松柏上校(Colonel Ly Tong Ba, commander of the 23rd Division)。范恩用大批B-52轰炸机把北越军队挡在一臂之遥(at arm's length),在削减敌人数量的同时也试图寻找其他部队来巩固防线。
5月14日之前,北越军队已经抵达昆嵩市并对其发动重点进攻。北越第320师、第2师的第1和第141团(the 1st and 141st Regiments )及第203坦克团一部从昆嵩市的西、北、南三个方向发起进攻,当时昆嵩市的守军只有南越第23师和几支别动军突击队。北越军队耽误的三个星期来报复他们了:在5月14日之前南越第1军和第3军的惨烈战事均已告一段落,大批的B-52轰炸机得以抽身来支援中部高地的战斗。在北越军队的攻势下,南越第44团和第45团(44th and 45th ARVN Regiments)被击溃,但是布置得当的B-52轰炸机群直接把炸弹丢在北越军队的突破点上。次日,当南越军队毫无阻拦地回到先前阵地时,发现了400具尸体和7辆被击毁的坦克。
在范恩的坚持下,阮文绍总统通过人事调动来振奋南越第2军,他用阮文全少将(Major General Nguyễn Văn Toàn)接替了区俞的职务,阮文全是个看起来充满自信并且富有主见的人,这两点跟区俞完全相反。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昆嵩地区战斗的特点是,首先是大批北越军队发起进攻,随后是B-52轰炸机和直升机机炮对准北越的攻击部队狂轰乱炸,最后由南越守军出击把北越军队剩余的进攻能力彻底打垮。5月26日,北越的四个团在装甲部队的支援下在南越防线上打开一个突破口,但扩大战果时被美军直升机火力和新式的
陶式导弹阻止了。在接下的三天里,有24辆北越T-54坦克被陶式导弹击毁,突破口也由此被封住。
在美国和南越的空中支援下,尽管受到一些损失,南越军队还是设法在余下的战事里守住了昆嵩市。和安禄战役一样,昆嵩市的空运补也给由美军的第549军需空运R连队负责。在6月初,北越军队向西败退,他们在战场上留下了超过4000具尸体。根据美国情报机构估计,北越军队在中部高地的战斗当中共计伤亡20,000至40,000人。范恩没有太多机会去品味这场胜利,因为他在6月9日乘直升机去西贡的途中因坠机身亡。
空中支援
主词条:自由列车行动(Operation Freedom Train)、后卫行动(Operation Linebacker)
北越方面选择的进攻时机相当巧妙,因为那段时间刚好是每年东季风结束的时候,云层很低并伴有雨天。这些气象条件都很好地保护了北越军队在发动攻势的时候免受美国和南越联军的空袭。在那种情况下,只有全天候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可以发动空袭,因为那些飞机可以用指向雷达或者远距离无线电导航系统(LORAN)来穿透云层以保证其武器的命中率。
这些空袭任务由位于南越和泰国的美国第七和第十三航空队(U.S. Seventh Air Force and Seventh/Thirteenth Air Force)或者位于
南中国海的美国海军77特遣舰队(Navy's Task Force 77)发起。除了天气因素以外,美国空军最大的掣肘是早先四年里军力的削减,很多有价值的对地支援飞机及其保障人员被裁掉了。在1972年春,美国空军在南越仅有3个
F-4战斗机中队和1个
A-37“蜻蜒”攻击机中队,共计有76架飞机。其他的114架战斗轰炸机被部署在几个泰国的空军基地。83架B-52轰炸机在泰国乌塔保空军基地(U-Tapao RTAFB)和
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Andersen Air Force Base)。77特遣舰队编制内有4艘航空母舰,但北越攻势开始时只有珊瑚海号(USS Coral Sea)航母和汉考克号(USSHancock)部署在附近海域,它们共载有140架攻击机。
为弥补飞机数量的不足,从4月7日至5月13日有176架F-4战斗机和12架
F-105轰炸机在永远的守卫1至4行动(Operation Constant Guard I-IV)期间被从韩国和美国本土调至泰国。2月5日至5月23日,
战略空军司令部(Strategic AirCommand ,简称SAC)在弹射行动(Operation Bullet Shot)期间将124架轰炸机增派到关岛基地,使该基地的可派遣的轰炸机数量增至209架。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United States Navy Seventh Fleet)得到了
小鹰号(USS Kitty Hawk)、
星座号(USS Constellation)、
中途岛号(USS Midway)、
美国号(USS America)和
萨拉托加号(USS Saratoga)等5个
航空母舰战斗群的增强,这样5艘航母随时可以执行空战任务。南越空军(VNAF)在此期间拥有9个中队共计119架的
A-1攻击机、
A-37“蜻蜒”攻击机、
F-5战斗机。此外还有2个中队共计28架的
AC-47炮艇机和
AC-119炮艇机。
天气条件使美国和南越早期的空对地支援相当混乱,而推进到前线的北越防空力量亦加大了这方面的困难。北越军队把85至100毫米的雷达制导炮群移动到非军事区以南,2月17日,北越从非军事区发射了81枚
SA-2防空导弹,击落了3架F-4战斗机,这预示着推进到最南端的北越SA-2导弹部队已经介入了冲突。当肩扛式
SA-7防空导弹加入后北越方面的防空网有了典型的高低空覆盖能力,这种情况下美国和南越的空军进行空中支援是十分危险。
在南越第1军在北越刚开始进攻不久就丢掉了北部的基地,使得美国海军的舰炮对该地区进行炮火支援。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炮火观察员乘飞机到达目标上空,为军舰提供海岸目标的坐标。在北越的攻势高潮期间,美军有3艘巡洋舰和38艘驱逐舰提供了炮火支援。
随着天气的晴朗,飞机的出动架次亦随之猛增。4月到6月期间南越军队得到了18,000架次的空中火力支援,其中45%来自美国空军,30%来自海军和海军陆战队,25%来自南越空军。B-52轰炸机也增飞了2724架次。期间有10架美军飞机和3架南越飞机被
萨姆防空导弹和其他防空火力击落。
4月4日,为了应对北越的猛攻,
尼克松总统授权对从非军事其往北至北纬18度线之间的北越狭长地区发动战术空袭。这次空中阻滞行动是继1968年
滚雷行动(Operation Rolling Thunder)之后对北越发动的首次系统性轰炸。4月5日,秘密代号为自由列车的行动(Operation Freedom Train)开始,旨在空袭北纬20度线以北地区。4月10日,第一批B-52轰炸机参与了上述行动。随后尼克松决定把空袭行动扩大至
河内和
海防(Haiphong)。从5月1日至6月30日,B-52轰炸机、战斗轰炸机和炮艇机对北越执行了18,000架次的空袭任务,期间损失了29架飞机。
5月8日,尼克松授权发动零花钱行动(Operation Pocket Money),旨在对海防和其他北越港口进行
空中布雷。尼克松跟苏联赌了一把,他正执行与后者在
战略武器限制谈判(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SALT I)时达成的相关协议,苏联则答应抑制自身的消极反映,以换取与
西方关系的缓和。尼克松赌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不会对任何可能加剧与西方对抗的措施公开表态。中苏的表态壮了尼克松的胆子,他在5月10日决定发动后卫行动(Operation Linebacker),意在对北越的交通、仓储设施和防空系统发动系统性空袭。在行动期间,美国的海空军及海军陆战队损失了104架飞机,北越方面则损失了63架飞机。
战役结果
主条目:美越巴黎和谈
在南越军队的反攻结束时,双方都筋疲力尽,但都认为自己赢得了胜利。南越和美国认为越南化的政策已经证实,南越内部脆弱的指挥体系在情况紧急时已有所好转,一旦事情过去就会恢复原状。整个攻势期间,南越平民的伤亡超过25,000人,并有差不多1,000,000人沦为难民,其中的600,000人被政府安置于难民营里。美军在整个1972年的战斗伤亡仅为300人,大部分发生在攻势期间。
河内方面有14个师和26个独立团参加了攻势,共遭到了约100,000人的伤亡,其所属的装甲部队亦损失殆尽(损失计有134辆T-54坦克、56辆PT-76坦克和60辆T-34坦克)。作为回报,北越方面永久地占领了一半的南越最北部四省,包括广治省、承天省、广南省和广信省。北越占领地区都在南越第1军和第2军防区的西部(大约10%的南越国土)。可以确信的是,北越领导层低估了南越军队的战斗力,后者已经在1972年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装备最好的军队之一,而北越军队在常规战斗中又无法顶着美国空军的毁灭性火力去消灭敌人。综合这些战略失误,北越的指挥官也没有利用他们在当地的人数优势,去进攻那些重兵把守的地区因而招致伤亡惨重的结果。然而,根据北越方面自己估计,他们也造成了南越军队超过200,000人的伤亡(相当于整个南越军队的1/3),这是后者自开战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伤亡。越共的非正规部队(负责收集情报及配合正规军作战)和政治特工(负责煽动和劝降南越士兵)也借进攻的时机从南越防线的突破口渗透南越军阵地,从而进一步将口子撕开。河内方面毫不犹疑地利用了夺来的土地。北越军队马上开始拓展他们从老挝、柬埔寨通向南越的补给通道。北越军队占领东河市后很快扩建了港口设施,在一年之内运往南部战场的物资里有超过20%需从此港口经过。
在巴黎,和平谈判在此期间仍在继续,双方都希望对方让步。美国首席谈判代表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提出,停火,西贡政府承认
越南南方共和国(由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在被北越攻占的南越领土上建立的过渡政权),并将美军全部撤出南越作为激励措施。上述条件基本满足了北越领导层在进攻前要达到的胜利标准。但唯一协议的阻碍来自南越总统阮文绍,他的政府不同意一切协议。因为阮文绍个人的不妥协(他要求美国在达成协议以后不能抛弃南越),以及河内方面又提出了新要求,和谈在1972年12月停止。尼克松以此为由发动后卫2行动(Operation Linebacker II),意在轰炸北越的交通网,特别是河内和海防附近的。1973年1月27日,参会各方签署了《
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Agreement on Ending the War and Restoring Peacein Vietnam),确保了北越对已攻占南越领土的继续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