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宙(
太古宇)(英语:Archean 简写:AR),是
地质时代中的一个宙。太古宙起始于
内太阳系后期重轰炸期的结束(对月岩的
同位素定年确定为38.4亿年前),地球岩石开始稳定存在并可以保留着。太古宙结束于25亿年前的
大氧化事件,以
甲烷为主的
还原性的太古宙原始大气转变为氧气丰富的
氧化性的
元古宙大气,并导致了持续3亿年的地球第一个
冰河时期——
休伦冰河时期。
简述
太古宙是古老的
地史时期。从生物界看,这是
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当时只有数量不多的
原核生物,如细菌和低等
蓝藻,他们只留下了极少的化石记录。从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个地壳薄、地热梯度陡、
火山—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岩层普遍遭受变形与变质、
大气圈与
水圈都缺少
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积物的时期;也是一个硅铝质地壳形成并不断增长的时期,又是一个重要的
成矿时期。
地质年代参照表
地质年代
生物进化
太古宙就是距今约38亿年到25亿年,大约十三亿年时间。这一段时间,又可以分为
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和
新太古代,这四个时期。在太古宙时期,已经出现了数量比较多的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
(英文名:Prokaryotes),是由
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包括
蓝细菌、细菌、
古细菌、
放线菌、
立克次氏体、
螺旋体、
支原体和
衣原体等。
原核细胞
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可见的
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
核膜和
核仁, 只有
拟核(
核质体),进化地位较低。
蓝细菌
(英文名:Cyanobacteria):也称
蓝藻或者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
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
叶绿素和
藻蓝素(但不形成
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
光合作用的大型
原核微生物。
古细菌
(英文名:archaea、archaeobacteria):又可叫做
古生菌、
古菌、
古核细胞或原细菌,是一类很特殊的细菌,多生活在极端的
生态环境中。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及
内膜系统;也有
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
甲硫氨酸起始
蛋白质的合成、
核糖体对
氯霉素不敏感、
RNA聚合酶和
真核细胞的相似、
DNA具有
内含子并结合
组蛋白;此外还具有既不同于原核细胞也不同于真核细胞的特征,如:
细胞膜中的
脂类是不可皂化的;
细胞壁不含肽聚糖,有的以蛋白质为主,有的含
杂多糖,有的类似于
肽聚糖,但都不含
胞壁酸、
D型氨基酸和
二氨基庚二酸。
放线菌
(英文名:Actinomycete):因
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它是一个
原核生物类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以孢子繁殖。
立克次氏体
(英文名:Rickettsia):因1909年,美国医生H.T.Ricketts(1871-1910年)首次发现
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独特
病原体,并被它夺取生命而命名。立克次氏体是一类
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是介于细菌与
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一般呈球状或杆状,是专性细胞
内寄生物,主要寄生于
节肢动物,有的会通过蚤、虱、蜱、螨传入人体、如
斑疹伤寒、
战壕热。
螺旋体
(英文名:pirochaeta):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运动活泼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全长3~500微米,具有细菌细胞的所有内部结构。由
核区和
细胞质构成
原生质圆柱体,柱体外缠绕着一根或多根
轴丝。轴丝的一端附着在原生质圆柱体近末端的盘状物上,原生质圆柱体和轴丝都包以外包被,轴丝相互交叠并向非固着端伸展,超过原生质圆柱体,类似外部的鞭毛,但具外包被。用
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含活菌的新鲜标本,可看到运动活泼的螺旋体。运动有三种类型:绕螺旋体的长轴迅速转动、细胞屈曲运动以及沿着
螺旋形或盘旋的线路移动。横断分裂繁殖;
化能异养;好氧、兼性
厌氧或厌氧;自由生活、
共栖或寄生,有些种是
致病菌。
支原体
(英文名:mycoplasma):又称
霉形体,为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
细胞器是核糖体(支原体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细胞器只有
核糖体)。
衣原体
(英文名:Chlamydia):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在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它没有合成
高能化合物ATP、
GTP的能力,必须由
宿主细胞提供,因而成为
能量寄生物,多呈球状、堆状,有细胞壁,以一般寄生在
动物细胞内。从前它们被划归病毒,后来发现自成一类。它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呈球形,直径只有O.3-0.5微米,它无
运动能力,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
哺乳动物及
鸟类,仅少数有
致病性。
原核生物特点
原核生物具有以下的特点:
②
遗传物质是一条不与组蛋白结合的
环状双螺旋
脱氧核糖核酸(DNA)丝,不构成染色体(有的原核生物在其
主基因组外还有更小的能进出细胞的质粒DNA)
④没有
性行为,有的种类有时有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将
部分基因组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的准性行为(见
细菌接合)
⑤没有由肌球、
肌动蛋白构成的微纤维系统,故细胞质不能流动,也没有形成
伪足、
吞噬作用等现象
⑥鞭毛并非由
微管构成,更无“9+2”的结构,仅由几条螺旋或平行的蛋白质丝构成
⑦细胞质内仅有核糖体而没有
线粒体、
高尔基器、
内质网、
溶酶体、
液泡和
质体(植物)、
中心粒(
低等植物和动物)等细胞器
⑧细胞内的单位
膜系统除蓝细菌另有
类囊体外一般都由细胞膜
内褶而成,其中有
氧化磷酸化的
电子传递链(蓝细菌在类囊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其他
光合细菌在细胞膜内褶的膜系统上进行光合作用;
化能营养细菌则在
细胞膜系统上进行
能量代谢)
⑨在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核糖体散在于细胞质内,核糖体的
沉降系数为70S;
⑩大部分原核生物有成分和结构独特的细胞壁等等。总之原核生物的
细胞结构要比
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简单得多。
研究成果
70年代
分子生物学的资料表明:
产甲烷细菌、极端
嗜盐细菌、极端耐酸耐热的
硫化叶菌和嗜热菌质体等的16S
rRNA核苷酸序列,既不同于一般细菌,也不同于真核生物。此外,这些生物的细胞膜结构、细胞壁结构、辅酶、
代谢途径、
tRNA和rRNA的翻译机制均与一般细菌不同。因而有人主张将上述的生物划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外的“第三
生物界”或
古细菌界。
与真核生物的种类相比,已发现的原核生物种类虽不甚多,但其
生态分布却极其广泛,生理性能也极其庞杂。有的种类能在饱和的
盐溶液中生活;有的却能在蒸馏水中生存;有的能在0℃下繁殖;有的却以70℃为
最适温度;有的是完全的无机化能营养菌,以
二氧化碳为唯一
碳源;有的却只能在
活细胞内生存。在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中,有的
放氧,有的不放氧;有的能在pH为10以上的环境中生存,有的只能在pH为1左右的环境中生活;有的只能在充足供应氧气的环境中生存,而另外一些细菌却对氧的毒害作用极其敏感。有的可利用无机态氮,有的却需要
有机氮才能生长;还有的能利用分子态氮作为唯一的
氮源等。
原核生物构造
原核生物,乃拥有细菌的基本构造并含有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以及鞭毛的细胞。
原核生物的呼吸方式:原核
生物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有的原核生物,如
硝化细菌、
根瘤菌,虽然没有
线粒体,但却含有全套的与
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这些酶分布在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因此,这些细胞是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有的原核生物如
乳酸菌、
产甲烷杆菌等,没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只能进行
无氧呼吸。总之,大多数原核
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
原核生物基因
原核生物基因分为
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的定义及位置:所谓的编码区就是能转录为相应的
信使RNA,进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能够编码蛋白质。
非编码区则相反,但是非编码区对
遗传信息的表达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非编码区上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
核苷酸序列。
非编码区位于编码区的上游及下游。在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中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游的
RNA聚合酶
结合位点。RNA聚合酶是催化DNA转录为RNA。,能识别
调控序列中的结合位点,并与其结合。
原核生物的
细胞骨架: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细胞骨架仅为真核生物所特有的结构,也有研究发现它也存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中。人们已经在细菌中发现的FtsZ、MreB 和CreS 依次与真核细胞
骨架蛋白中的
微管蛋白、
肌动蛋白丝及
中间丝类似。FtsZ 能在
细胞分裂位点装配形成Z 环结构,并通过该结构参与细胞分裂的调控;MreB能形成螺旋丝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有维持细胞形态、调控
染色体分离等;CreS存在于
新月柄杆菌中,它在细胞凹面的细胞膜下面形成弯曲丝状或螺旋丝状结构,该结构对维持新月柄杆菌细胞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在距今约3800百万年到3600百万年,这一段时间,就是太古宙——始太古代。
蓝绿藻
开始于约3600百万年前,结束于3200百万年前,就是太古宙——古太古代时期了。在这一段时间中,就出现了最早的大型生物——
蓝绿藻。
现代的人们对于蓝绿藻的定义:蓝绿藻(又称蓝藻),由于蓝色的
有色体数量最多,所以宏观上现
蓝绿色,是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原核生物,也是最基本的生物体,为自养形的生物,它的
适应能力非常强,可忍受高温,冰冻,缺氧,干涸及高盐度,强辐射,所以从热带到极地,由海洋到山顶,85℃温泉,零下62℃雪泉,27%高盐度湖沼,干燥的岩石等环境下,它均能生存。
科属分类:蓝藻属
蓝藻门,分为两纲:
色球藻纲和藻殖段纲。色球藻纲藻体为单细胞体或群体;
藻殖段纲藻体为
丝状体,有藻殖段。
已知
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淡水产,少数海产;有些蓝藻可生活在60~85℃的温泉中;有些种类和菌、
苔藓、蕨类和
裸子植物共生;有些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介壳中(如穿
钙藻类)或土壤深层中(如土壤蓝藻)。
蓝藻是
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
核物质,通常呈
颗粒状或网状,染色体和色素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该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和细菌一样,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它和具原核的细菌等一起,单立为
原核生物界。
时间划分
在距今约3200百万年到2800百万年,就是太古宙——中
太古代。
在距今2800百万年到2500百万年,就是太古宙——新太古代。在新太古代中出现了地球上的“第一次
冰河期”。
这次的冰河期,没有为国际上公认,就是因为距今太过遥远,不好判断,关于这段时间的辨认也相差了几亿年。
一部分人认为,
隐生宙分太古代(距今4500百万到2400百万年)和元古代(距今约2400百万年到570百万年),冰河期是在元古代(距今约2400百万年到570百万年)中的一段时间内发生的。这一段时间,就是隐生宙——元古代——震旦纪,时间也是在距今大约25亿年。
冰河世纪对生命的影响非常大。
冰河期的成因,有各种不同说法,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与
太阳系在
银河系的运行周期有关。有的认为太阳运行到
近银心点区段时的光度最小,使行星变冷而形成地球上的
大冰期;有的认为银河系中物质分布不均,太阳通过
星际物质密度较大的地段时,降低了太阳的
辐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其他信息
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作
椭圆轨道运转,绕着
银河系中心运行一圈的时间,大约是2.25亿年到2.50亿年这一段时间。
四太古代
始太古代
太古宙始太古代-古太古代界线以 War ra woo na群的出现( 3500M a)为标志、古太古代—中太古代的界线( 3100M a)和中太古代—
新元古代的界线(~2850M a)则以重要的
不整合面为标志。
古太古代
古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二个代,前一个是始太古代、后一个是中太古代,时间介于36~32亿年前。此时出现第一批
蓝绿藻,也是最古老的化石年代。距今约36亿-32亿年前。
中太古代
中
太古代是太古宙的第三个代,前一个是
古太古代,后一个是
新太古代,时间介于32~28亿年之间。太古代是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始于迄今46亿年前(地球出现),结束于迄今24亿到38亿年前。之所以如此模糊,一是因为有人把迄今38亿年前早期岩石还没有形成的时期单划分成
冥古代;二是由于年代久远,太古代的保存下来的地质纪录非常破碎、零散。地球的
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和生命的形成都发生在这一重要而又漫长的时期。
新太古代
新太古代,时间:从距今约2800百万年——2500百万年前。在对生物产生
大的变化方面,就是出现了第一次对生物有大的方面影响的“
冰期”。新太古代是太古宙的最后一个代(第四个时期),前一个是
中太古代,后一个是
元古宙的的第一个代“
古元古代”。
地质
地史时期最早的一个时代,属
前寒武纪早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岩)层称
太古宇。按广义的
时间概念来说,它包括自地球形成至距今25亿年前为止,持续时间约20亿年。已测定公认的最古老岩石
同位素地质年龄为38亿年或略大,在西澳杰克丘陵的变质砾岩中碎屑锆石年龄可达43亿年。太古一词是1872年美国
地质学家J.D.丹纳首先提出的,并用其大致代表
北美的
前寒武时期。1977年
国际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第四次会议将太古的上界放在25亿年,并称之为太古宙。
1979年,这个组织的第五次会议曾提出过太古宙三分的意见,其年代界限分别为35亿年和29亿年。但1983年、1985年和1988年第六、七、八3次会议均认为太古宙的进一步划分依据尚不够充分,并定于1991年第九次会议时重新讨论太古宙的再划分问题。第八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前寒武纪划分的建议,其中包括太古宙的上界为25亿年和称为太古宙的意见,并在1989年和1990年先后为
国际地层委员会和国际地科联执行局所通过。
1979年,中国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提出的中国地层指南仍称太古代;而1989年底
全国地层委员会晚前寒武纪专业组开会的纪要中,已明确建议改称为太古宙,上界放在约25亿年。中国有少数年龄大于30亿年的古老岩石,其中已知最古老的岩石是产于
迁安县曹庄-黄柏峪附近的
斜长角闪岩,其年龄约为35亿年,并发现更老的碎屑锆石,附近以及其他地区还有年龄约29~30亿年或稍大的岩石。对中国太古宙虽然有三分的趋势,根据东北、华北等地区的年代资料,上部的年代界限可暂时放在29~30亿年,下部界限依据尚不够,故暂以采用两分方案为宜(下部称中、下
太古界)。
地层分布区特点
在世界上一些太古宙岩石的分布范围内,一般可分为变质较深的
麻粒岩-片麻岩区(又称
高级变质区),和以
绿岩带为代表的
低级变质区。
麻粒岩-片麻岩区的
变质程度多属
麻粒岩相到高级
角闪岩相。主要岩石为含少量
黑云母、
角闪石、
紫苏辉石或
透辉石等
暗色矿物的
长英质片麻岩,它们的
化学成分相当于
花岗闪长岩或云英
闪长岩,对其原岩性质,有属侵入、
火山和
火山沉积等成因的争论。有一部分岩石含有
铝硅酸盐矿物,大致由泥质-半泥质原岩变质而成;另有一些
辉石麻粒岩和
角闪岩,其成分大多相当于
基性火山岩;浅色
长英片麻岩主要相当于
酸性火成岩成分;而
斜长岩则一般认为属层状侵入体。这类地区构造一般复杂,往往有多期
构造叠加,并受到一次以上程度不同的
混合岩化作用叠加。其典型地区有
北大西洋陆核、
西伯利亚东部的
阿尔丹地盾和
非洲南部林波波带等地。
绿岩多属低级角闪岩相到
绿片岩相。在不少地方主要由3部分岩层组成,大致下部由超镁铁-镁铁质熔岩组成,部分或主要为
科马提岩;中部为钙碱系列的
基性到
酸性火山岩;上部由沉积的
浊积岩以及
化学沉积的条带状含铁层和
燧石等组成。绿岩带多为
向斜构造,可被花岗岩侵入。典型地区有
南非巴伯顿山区和
津巴布韦,此外还有
加拿大地盾、
西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和芬兰东部等地。而
印度南部的达瓦系绿岩带由北向南
变质程度递增,可达麻粒岩相。
中国太古宙地层主要分布在北方。东经105°以东,北纬31°~43°之间,基本上为
华北地台基底出露区。太古宙
变质岩石,主要由属于角闪岩相的黑云斜长片麻岩、
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等组成。其北带自
宁夏吉兰泰,经
内蒙古乌拉山、河北
燕山,东延到
辽东和吉林南部,有麻粒岩相岩石(辉石麻粒岩、
黑云辉石斜长片麻岩等)分布。上述岩石构成太古宙岩石的主体。另外还程度不同地出现一些镁质
大理岩、
夕线石片麻岩、
云母片岩、长石石英岩、条带状石英
磁铁矿层(条带状磁铁贫矿)、
石墨片麻岩和
石墨片岩等变质的
沉积岩夹层。这些夹层可分别反映不同地区的原始沉积条件和
沉积环境的某些差别。上述岩层大都经过一次以上的混合岩化作用和
构造变形的叠加。在同一地区内,其
区域变质作用,往往表现为
变质程度高的地层比变质程度低的地层要老。以上情况表明,华北地台基底的太古宙岩石
分布区,主要相当于高级变质区,局部如辽东、
鲁西等地有小范围的低级变质岩出现。对于太古宙高级变质区岩层能否建立
层序和划分问题,国内外都有不同意见,结合中国的、特别是上述具有层状岩层出露的地区,许多是可以根据详细的工作,特别是
地质填图,进行地层层序的建立和划分。但有些地区(如泰山等),主要由古老的
侵入岩所构成,则难以进行
地层划分。
在中国东经105°以西的
西北地区,出露的古老变质岩层,分布在
北纬35°~45°之间。由于
地质工作程度不高,所测得的
同位素年龄数据少,许多地段的太古宙岩石和
古元古代的岩石尚未划分,除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等外,尚有相当数量的云母片岩、
角闪片岩、
大理岩、
石英岩等。许多地区还难于截然划分出上述两大区带。
华北地台基底北带太古宙岩层出露较好,其二分的可能
地层界线,暂以阴山的
集宁群和乌拉山群,燕山的
迁西群和
八道河群(或
滦县群),辽吉地区的龙岗群和
鞍山群(或
下鞍山群和
上鞍山群)之间的界线为代表,大体反映两个火山沉积
巨旋回。由于太古宙之下尚未建代,现仍称下、中、上太古界。下、中太古界往往以含有麻粒岩相岩石为代表,上太古界以角闪岩相居多,其他如太行、
淮阳、
秦岭北坡等地区,有麻粒岩相岩石零星出露,因而上太古界和中太古界不是以用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来分界的。对中国上太古界上限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应放在
五台群及其相应地层的顶界或中间。最近的一些岩石年龄资料,证实山西和河北出露的一些古元古代早期的
火山岩年龄,均约在25亿年(误差不超过5000万年),说明华北地台基底的某些部分上太古界顶界,可能略大于25亿年。
从中国太古宙岩层的
原岩建造、
火山活动、
构造变动及其
地球化学特点,结合它的地壳演化历史等初步分析,中国太古宙岩石的某些特征,不同于
北半球的西部和
南半球,而与毗邻的
苏联大部分地区,有某些类似之处。
大气圈、水圈及
生命形式 根据一般推测,太古宙原始大气圈的密度较大,主要由
水蒸气、二氧化碳、
硫化氢、氨、
甲烷、
氯化氢、
氟化氢等成分组成。这些气体成分,可能来源于频繁的火山活动。总的趋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氧化碳减少,这是由于
碳酸盐沉淀时二氧化碳被固定在
碳酸盐沉积物中。
原始大气圈缺少自由氧,氧的出现是由于
光化学作用的结果。 根据各地沉积岩层的
相似性,推测当时地球大部分地区为海洋所覆盖。原始的海洋可能并不深,富含
氯化物,但缺乏
硫酸盐,这是由于在水圈中同样缺乏自由氧。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气圈的
透光性增强,为生物光合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从
化石记录,太古宙晚期出现大量的
菌类和低等的蓝藻。如以35亿年为早、中太古代之间的界限,则在中太古代已有低等的蓝藻和
叠层石存在。
构造运动
太古宙的
构造运动研究得还不够清楚,世界范围内可能有3期主要的构造运动。早期的发现较少,如
非洲南部,终止于34亿年(或35亿年)前,而北美则终止于33~35亿年前,在印度则可能为32亿年前。中期是相当于非洲中南部的
达荷美运动,在
美洲、美国、
澳大利亚、印度和中国等地均有表现,大约终止于29亿年前。晚期相当于在加拿大地盾中表现明显的肯诺雷运动,大约是在距今27~25亿年之间。看来各地太古宙
地壳运动的发育情况和时间有一些出入,而且只有晚期构造运动曾在许多地方找到它的证据。一些人主张
板块构造最早发生于古元古代,特别是在
北欧和北美取得一些有力的证据,也有一些人认为太古宙时就已有板块构造运动。
中国北方太古宙晚期的
阜平运动(或称
铁堡运动),是一次比较明显的构造运动,可能与肯诺雷运动相当。另外在太行山区,还可见到
龙泉关群和
阜平群之间的
不整合,但只有局部性的意义。
矿产
太古宙是一个重要的
成矿期,形成的矿产很丰富。主要有铁、金、镍、铬、铜、锌、
稀有元素和一些
非金属矿产等。同其他时代比较,许多矿产居于前列,而镍、金、铜、铁等矿产特别引人注目。如
苏必利尔区、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西部等地区太古宇中,均蕴藏有丰富的上述矿产。
中国
鞍山、
本溪、
冀东、
吕梁等
地大铁矿,吉南、
辽西、冀东、
小秦岭等地的金矿,均产于太古宙岩石中,但尚未获得金矿成矿期为太古宙的证据。
麻粒岩-片麻岩区的矿产,主要有铁矿和
非金属矿床,以及少量铬、
镍矿床等。绿岩带中矿产尤为丰富, 其中铬、镍等主要产于下部的超镁铁岩流和侵入岩中,金、银、铜和锌产在中部的镁铁质和长英质火山岩之间,条带状铁建造等则产于上部沉积岩中,而
稀有元素等是产于与花岗深成岩相伴的
伟晶岩中。
太古宙的矿床,大部分属于层控或层状矿床,小部分与各种侵入岩或伟晶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