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灯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汉
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始于东汉,
盛于隋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纱圆灯、
罗汉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等等,尤以
红纱灯最为有名,“珑玲世人叹,艺绝神仙惊”。
发展历史
宫灯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宫灯作为我国手工业制作的特种工艺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直到在一些豪华殿堂和住宅里仍能发现宫灯造型装饰。
相传,东汉光武帝
刘秀建都洛阳、统一天下后,为了庆贺这一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宫灯”之名,由此而生。
隋炀帝大业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阳陈设
百戏,遍布宫灯,饮宴畅游,全城张灯结彩、半月不息。隋唐之后,每逢元宵节,家家宝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漫游,盏盏争奇斗艳。这种风俗,传至全国,波及海外。宫灯制作技术也由宫廷传入民间。
1279年,江门
新会崖门发生了一场改朝换代的宋元大海战,自此
南宋灭亡。大战后宫廷里的艺人、御师逃难流落到江门沿海一带。此后,汉人常于
元宵、中秋等节日张挂花灯,以示怀念并祝愿。自此,江门地区更增添了中原生活
饮食文化色彩。这些风俗,传至全国,波及海外。
明清的宫灯主要以细木为框架,雕刻花纹,或以
雕漆为架,镶以纱绢、玻璃或
玻璃丝。清
檀萃所著《
滇海虞衡志》里有“
料丝灯”(即玻璃灯)的制作、传入京城,以及在民间兴衰的详细记载,“料丝灯出永昌,言取药料煎熬,抽丝织之为灯,故曰料丝。其药料则
紫石英、钝磁、
赭石之属,不一类也。始出于
钱能,以此进上,不使外人烧造。能去,始习为之;顾更精,长大几二三倍,价甚昂,烧造者死,其子传其法,人竞烧之,价益贱,为之者遂不能精矣。宦游者罔不取之。”
南宋流落到江门新会的
李姓宫灯御师,及其后代们一直操起祖业制造宫灯,约在
光绪年,其后人李希焱在江门长堤开设了宫灯瓷业行。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江门被定为
通商口岸,商业日催繁荣,对外交往更加频繁, 宫灯行业兴旺发展。1930年,李希焱儿子李发继承祖业,流传下来的宫灯重新开始焕发光芒。40年代中期,出生于印刷世家的李发太太有感于多年内战,担心祖国的
文化遗产渐渐流失,于是冒着风险来到北京,用了两年时间流连于故宫
紫禁城,用最直接的
白描手法将大部分的宫廷饰物一一描绘下来,并记录注释。
40年代后期,李发先生将生意渐渐转移到香港,并按太太描绘下来的宫廷用品图案加以改造,制成现代宫灯。并于1949年获得英国结构
专利证书,据悉是中国照明工业史上最早的专利。在参加的十二届香港工业展览会中,
东艺宫灯由于其做工精致,巧夺天工,六次获得金奖,蜚声海内外。
种类
传统的宫灯多燃蜡照明,为防风,用水胶刷过的纱布当罩,上面绘制各式各样图案,各含不同寓意,各有不同功用,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
宫灯种类很多,有一团和气灯、哈哈二仙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
五子夺魁灯、六国凤祥灯、七才子路灯、
八仙过海灯、九子登科灯、十面埋伏灯等。人们通过这些不同内容的灯笼,寄托心中的愿望。如
家庭和睦多挂“一团和气灯”,家人出门在外的就挂一盏“四季平安灯”,家里有学生的可以挂“九子登科灯”等等。
工序
传统工序
传统宫灯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共有56道工序,包括挖竹篾、洗竹竿、钻座眼儿,样样靠手工作业。过去一般老艺人思想比较保守,手艺基本不外传,所以时间长了,会做宫灯的艺人越来越少,
生产量也不多。
现代工序
现代宫灯主要以钢丝为骨架,
塑料成型的上下座,和空心铁杆为支撑,颜色绚丽的布料为主要原料手工制作完成。
1.将特制的钢丝上下两头插入上下两个塑料座多个小孔内,骨架初见雏形。
2.将两根铁杆穿入刚做好的骨架上下两个塑料座的两个
大孔内,尺寸合适后用气
钉枪固定一端的铁杆与塑料座,骨架制作完成。
3.将布料裁剪成类似长椭圆形的布片,将布片绣花、烫金或者彩印出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再将几个片布的边缘用缝纫机扎好,这样灯笼套就完成了。
4.将灯笼套套入骨架,再把骨架向下压,听到“咔”的一声,说明
灯座已经被铁杆的铁销卡住了,此时把灯笼套上每片布片拼接起来的缝推到钢丝上,把所有的钢丝按一样的距离拨整齐,宫灯已经初见原型了。
5.把刚支起来的宫灯躺在支架上用
手工操作的
金条机在布料上每根钢丝上履上带有
白乳胶的金条,然后晾干。
6.金条晾干后接着在灯笼的上下座的周围贴上金色
祥云图案(当地人俗称云子),然后晾干。
7.灯笼晾干后用
钳子将灯杆上的铁销按下,灯笼就合起来了。在灯座与灯笼套交接的地方再缠上一圈金色胶带,灯笼制作完成。
8.做好的灯笼可以直接在下座上粘上黄色
排须就是一个较完整的宫灯了,也可在上下的灯座上配上大圈,上圈贴金色
镭射胶带,下圈带上一圈
绣球,这样做的宫灯更加的美观。
9.最后再把挂灯笼的铁丝按在灯杆的最顶端,一个漂亮的宫灯就完成了。
各地传统
藁城宫灯
宫灯始于东汉、
盛于隋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1990年,
藁城人民在传统宫灯的基础上,开发了大型电动彩灯,并自主研制了国内独创的
旅游纪念品“中国民间
纸雕彩灯”,已获得国家三项
技术专利,被
河北省人民政府指定为对外交流礼品。其主体用高档
玻璃卡纸敷彩,手工刻制而成,框内画面系著名的
蔚县民间
彩色剪纸。主体框架有龙凤、鱼水、
熊猫、雄鹰、花卉、
中国结、松鹤等,成为新一代宫灯的代表。
藁城宫灯传说是明代藁城县屯头村李师傅
手工制作的
纱灯,以美观明亮、耐风耐用为特色,遐迩闻名,州府县署、豪门富户多有悬挂。及至清代,
乾隆南巡,目见其灯,喜其工艺精湛,遂命侍从精选数盏,悬挂宫廷。宫灯因此得名,生意愈发兴隆,其艺传世而不绝。
自1981年开始,屯头村宫灯老世人李老硕再展其技,与村民一起,结合现代技术,进行研制开发。当年该村制作宫灯户发展为150个,以后其生产规模逐年扩大。至90年代初期,屯头村形成宫灯生产
专业村。如今全村95%以上的农户从事宫灯
生产经营,年
生产能力达500万对。
其品种主要有圆宫灯(门灯)、六角宫灯(
室内灯)、走马灯、花灯四大系列,规格齐全。小的如一个核桃,大的像一栋房子。
屯头宫灯以其独特工艺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还出口
俄罗斯、日本、
新加坡、
泰国等国家。
传统工艺制作的藁城屯头宫灯,工艺复杂,效率低下。将现代工艺嫁接到传统宫灯制作中的是屯头村村民李洛硕,
上个世纪80年代起,他与乡亲一起,结合现代技术,进行研制开发,开始了系列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使屯头村成为“大江南北独一村”的宫灯生产专业村。
宫灯不仅让屯头人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还让屯头人在全国各地出尽风头。村民
李小军扎的宫灯挂到了中南海的新华门上,他本人也连续多年负责为
新华门维修宫灯。
宫灯大王苏振英制作的产品,一对灯笼每只高9.8米,直径8.6米,挂在山东
淄博市张界公园,迄今为止是全国之最,
村民们说,集剪纸、宫灯、纸雕三项工艺为一体的全手工“藁城纸雕彩灯”,已正式被推荐为2008年
奥运会专用礼品及纪念品。在程翠霞家做工的秦永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村里人每每想到2008年
奥运会,都很振奋,因为所有人都感到,在村子里流传了几百年的宫灯,一旦和奥运连在了一起,将会是商机无限。
当今,在
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发展宫灯产业,振兴藁城经济”的精神鼓舞下,现以一跃成为宫灯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居全国第一,每年
春晚用的挂的喜庆的灯笼就是藁城生产的。全国宫灯销量第一的宫灯
产业基地。藁城宫灯远销国外。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质地上,藁城宫灯都独占鳌头,因此每逢过节需要挂灯笼,人们都会从市面八方亲自去藁城购买灯笼。
北京宫灯
据传,当时全国宫灯艺人云集北京,形成了以宫纱灯为主的传统特色工艺。与此同时,北京民间灯彩的制作也很精美,北京
灯市口曾有盛极一时的
灯市。清朝末期,
北京宫灯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牌。
北京宫灯制作精美,选料细致、框架一般用
红木、
檀木、
花梨木等贵重木料精制,加上彩绘玻璃丝纱绢的装饰,典雅华贵。
红纱灯用金色云朵和流苏烘托,显得格外艳丽端庄。每当吉日良辰、华灯高悬,倍增欢乐吉庆的气氛。
“六方宫灯”是北京宫灯的主要形式,是用
紫檀、红木、
花梨等贵重木材做骨架,再镶上玻璃或纱绢的
画屏而制成,有6个对立的面,分为上扇、下扇两层。上扇宽,六角有6根短立柱,上边雕有6个龙头或凤头,六角悬
有彩色穗坠,短立柱之间还镶着6块小画屏;下扇窄,有6根长立柱,立柱外侧都有镂空花牙,内侧镶着6块长方形画屏。
“
八方宫灯”为宫灯经典款式之一,使用花梨木、
乌木等
硬木作为灯具的主体框架,镶以琉璃玉石等材料的画板,彰显优雅华贵,此类型多分为三层以上结构或吸顶式,在八个对外面上分别绘制有八仙过海等寓意富贵吉祥的图案,做工精美,既可以作为室内装饰照明,又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品欣赏。
花灯大部分也是用红木、
紫檀木、花梨、
楠木等贵重木材作框架,再镶上纱绢、玻璃而制成。花灯在制作上要求技艺更加全面、雕、镂、刻、画,缺一不可。其造型是在六方官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既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又有实用价值。
潍坊宫灯风筝
宫灯风筝不同于
世界各地的任何宫灯灯具,是灯具艺术与风筝
工艺美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表现出
东方艺术和我国
民族风格与
民俗艺术的完美结合,富于文化
艺术鉴赏价值。各种款式宫灯风筝,色彩分明,漂亮的宫灯造型,如果在晚上加上灯,那将是怎一个漂亮了得。且易放飞。设计时注重天空放飞效果。
潍坊风筝无论题材,造型,绘画等方面,都带有独特的地点方色彩,潍坊风筝造型优美,
扎工精巧,形象逼真,色彩鲜明,起飞高,稳, 深受中外各界人士的喜爱。
潍坊人放飞风筝历史悠久,自1984年以来成功举办三十届
潍坊国际风筝会,被誉为“
世界风筝都”。使潍坊风筝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