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结构
贸易结构
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包括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对外贸易模式结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 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即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一定时期内,各种类别的进出口商品占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的份额。 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然资源状况和贸易政策决定的。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以进口初级产品为主,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商品结构的特征则是以出口初级品为主,进口工业成品为主。
基本概括
多年来,经过一系列改革和政策调整,中国已经初步奠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新型外贸调控体系。外贸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已经上升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单一、封闭的外贸经营格局已经改变,经营主体多元化为外贸发展带来了活力,成为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这些已经是正在构成中国未来对外贸易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另一方面,正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的那样,中国的对外贸易还存在发展不稳定、结构调整缓慢、缺乏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等许多问题和矛盾。这些以进出口贸易质量等外在形式表现出的不足,有着外贸调控和经营机制不够完善等体制性原因,其根源在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的影响。
机遇与挑战
从国际环境来看,在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将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稳定增长,中国将在优势互补和水平分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国际贸易的有利条件;其次,日趋活跃的国际资本流动必将带动世界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为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良好机会。但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蓬勃发展、南亚经济的崛起和拉美地区经济的上升将会进一步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发展出口形成强烈竞争,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也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程度。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外贸调控体制和经营机制,培育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进出口贸易的较快增长,为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应该成为跨世纪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的重要课题。
有效措施
加快改革,逐步建立外贸调控体系
多年来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靠行政手段和计划经济方法决定外贸经营的现象依然存在,尚未完全形成有效运用汇率利率税率经济杠杆的外贸调控体系,外贸宏观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不够高。因此,今后几年中,加快外贸体制“两个转变”的进程,推动汇率、利率和关税税率市场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外贸运行机制,仍然是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政府的管理职能应当进行彻底转换,而且需要加强商业外贸中介机构以及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市场协调机构服务功能,促进管理、经营、服务三方面的配套改革和协调发展
按照政策和原则,促进外多元化发展
逐步实现外贸经营权制度向外贸登记制度的转变。传统外贸专营体制的打破,为近几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活力。但是,由于外贸经营权以及市场准入方面的种种限制,外贸经营还未形成充分、自由竞争的多样化格局。长期垄断经营的优越环境也造就了专业外贸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内在“体质”。为此,完善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创造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跨世纪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当赋予更多的生产企业外贸经营权,促使各种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有必要逐步实行商业外贸的跨行业综合经营,最终建立外贸经营登记制。专业外贸公司应当加强自身改革,完善经营机制,逐步走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道路,提高企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和规模经营效益。总之,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和各类外贸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将在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提高外贸经营的质量、效益、信誉和优化产业结构商品结构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发展主导产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反映了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即使是出口比重正在逐渐上升的机电产品,也大多数属于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一般性工业制成品,由此造成中国的出口长期面临东南亚国家等发展中国家的强烈竞争,很容易受到国际汇率等成本因素变动的影响,难以创造稳定的出口发展环境。所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是提高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当务之急。为此,首先必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充分利用产业扶持、政策优惠等手段,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出口提供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出口商品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当通过信贷等手段支持机械、电子、交通运输设备等高技术产业扩大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
利用国外资源,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80年代以来日趋活跃的直接投资是促使整个世界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近十几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作用。但是,中国企业向海外的投资发展缓慢,在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发展国民经济、通过国际化生产扩大进出口、开拓新的国际市场方面只是刚刚起步。应当看到,中国和南亚、非洲、南美洲、东欧、中亚地区各国之间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比较优势,而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急需的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正是其中一些国家的优势所在,这些充分说明了中国发展海外投资生产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企业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国的技术和机械设备出口,有利于实现部分面向西方市场而在国内已经失去成本优势之出口型产业的转移,同时有利于开发海外资源、增加有效进口以满足国内日益扩大的生产需求。可以预见,随着面向上述地区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增加将会大大提高中国同这些地区之间双边贸易的市场份额,并为下一世纪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加快贸易方式转化,促进地区开发
加工程度较低、附加值含量不高的加工贸易出口在全部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是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如果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实现加工贸易中间投入进口替代,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并以逐渐成熟的整体性生产和技术能力保持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将可能使加工工业成为一种“无根工业”,随时由于劳动力成本和政策性优势的消失而导致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严重下降、丧失加工产业的发展条件和贸易机会。因此,促进贸易方式结构的升级转换应当是跨世纪时期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方面政策引导的作用不容忽视。目前情况下,造成贸易方式向加工贸易倾斜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内上游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产业政策过多向下游产业倾斜,一般贸易出口商品含税,信息、中介功能薄弱等几个方面。由此可见,制订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上游工业的技术进步实行鼓励政策,尽快调整贸易政策,解决出口商品含税问题,支持和鼓励各种信息、中介商业机构的发展和壮大等应当说是行之有效的政策选择。贸易方式的转换有利于原材料等上游工业的发展和成熟,不仅如此,由于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富集、劳动力丰富的相对优势,中国的资源性加工产业也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对国内资源和资源加工产品的巨大需求,将促使上游加工产业链条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带动中西部地区开发,并为该地区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开辟新的途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必要构筑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地区开发政策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形成促进上游加工产业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深化进口体制改革,建立市场运行机制
。中国进口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最终建立以汇率关税等经济手段为主、以幼稚产业扶持等产业政策为辅、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统一规则的进口体制,为中国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通过引入激烈竞争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创造条件。按照这些目标,中国已经在开放国内市场、逐步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多次大幅度自主下调进口关税,短短几年时间使平均关税水平降低到了17%,同时还取消了许多非关税贸易壁垒,服务领域的市场开放也在逐步展开。但是,目前中国在世界各国仍然属于关税较高国家的行列,关税水平甚至高于发展中国家15%的平均水平,由于进口增长缓慢而带来的巨额贸易顺差已经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过多的非关税壁垒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还在成为影响多边或双边贸易谈判顺利展开的负面因素。因此,今后几年内中国开放商品和服务贸易市场的任务仍非常艰巨。应提前实现将关税降低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市场开放目标,加快撤销非关税壁垒和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步骤,促进进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消除新的贸易不平衡,强化中国在参与多边或双边贸易谈判方面的有利地位,争取在本世纪内实现加入世贸组织的愿望。在开放市场的同时,必须注意建立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反不正当竞争等法律制度,创造公平、合理的自由竞争环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3 05:09
目录
概述
基本概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