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证直诀
北宋钱乙撰写的中医典籍
《小儿药证直诀》是一部中医儿科学专著,是北宋钱乙的弟子闫孝忠收集他的临证经验编成的,成书于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专论小儿脉、因、证、治,收列儿科常见病证治80余条,中卷收载典型病案23则,下卷列载方剂124首。全书论治始终遵循“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这一生理、病理特点,遣方用药寒温适度,补泻并用,扶正祛邪兼顾,以柔养脏腑为本。其中不少良方,如六味地黄丸、导赤散、泻白散等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成书背景
自古中医儿科便有“哑科”之称,因小儿正值呀呀学语之际,不便交流,且小儿在诊查时经常哭闹,给诊断增加了难度,即阎季忠在《小儿药证直诀》序言中所说,“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为尤难”。中医儿科自南北朝以来逐渐发展,到了北宋,钱乙以丰富了临床经验著成《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确立了中医儿科的诊疗体系。
流传版本
《小儿药证直诀》现存仿宋本、聚珍本、互校本、加注本四种版本。仿宋本是照宋本影刻,现有康熙年间起秀堂影刻本,清光绪年间有重校复刻本,即为这种版本;聚珍本是清代纪昀等人从明《永乐大典》中的辑佚本,名《小儿药证真诀》,清乾隆年间有三原李氏校惜阴轩从书本,清光绪年间惜阴书局重刻本,都是这种版本;互校本是清代周学海取仿宋本与聚珍本互校后的版本,保留了宋本原貌,又参考了聚珍本,所以较为全面,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此本影印出版;加注本是对《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的内容加以注释的版本,如明代薛己《校注小儿药证直诀》、清代张骥《小儿药证直诀注》等。
校注、整理
《小儿药证直诀》为宋代阎季忠根据钱乙著作整理而成,明代薛己《校注小儿药证直诀》、熊宗立《类证注解钱氏小儿方》将原文重新归类后加以注释,清代张骥《小儿药证直诀注》按仿宋本原文次序加以注释,近人张山雷小儿药证直诀笺正》按互校本加以注释。
作者简介
钱乙(1035~1117年),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其父颖(亦作“颢”)善医,然嗜酒喜游。钱乙母早丧,姑母哀而收养,长而随姑父吕氏学医。其业医以儿科见长,至京师视长公主女疾,授翰林医学,任太医丞,后因病辞归故里,专业儿科六十余年,是杰出的儿科医学家。除《小儿药证直诀》外,还著有《伤寒论指微》 《婴孺论》等。
书评、序言
原序
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为尤难。自六岁以下,黄帝不载其说,始有《颅囟经》,以占寿夭死生之候。则小儿之病,虽黄帝犹难之,其难一也。脉法虽曰八至为和平,十至为有病,然小儿脉微难见,医为持脉,又多惊啼,而不得其审,其难二也。脉既难凭,必资外证。而其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悲啼喜笑,变态不常,其难三也。问而知之,医之工也。而小儿多未能言,言亦未足取信,其难四也。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又所用多犀、珠、龙、麝,医苟难辨,何以已疾?其难五也。种种隐奥,其难固多,余尝致思于此,又目见庸医妄施方药而杀之者,十常四五,良可哀也!盖小儿治法,散在诸书,又多出于近世臆说,汗漫难据,求其要妙,岂易得哉!太医丞钱乙,字仲阳,汶上人。其治小儿,该括古今,又多自得,著名于时。其法简易精审,如指诸掌。先子治平中登第,调须城尉识之。余五、六岁时,病惊疳癖瘕,屡至有殆,皆仲阳拯之良愈。是时仲阳年尚少,不肯轻传其书。余家所传者,才十余方耳!大观初,余筮仕汝海,而仲阳老矣。于亲旧间,始得说证数十条。后六年,又得杂方,盖晚年所得益妙。比于京师,复见别本。然检著旋传,皆杂乱,初无纪律,互有得失,因得参校焉。其先后则次之,重复则削之,讹误则正之,俚语则易之。上卷脉证治法,中卷记尝所治病,下卷诸方,而书以全。于是古今治小儿之法,不可以加矣。余念博爱者、仁者之用心,幼幼者、圣人之遗训,此惠可不广耶!将传之好事者,使幼者免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此余之志也,因以明仲阳之术于无穷焉。
宣教郎大梁阎季忠序
臣等谨按:《小儿药证真诀》三卷,宋大梁阎季忠所编钱乙方论也。乙,字仲阳,东平人,官至太医院丞。事迹具《宋史·方技传》:乙在宣和间,以巫方氏《颅囟经》治小儿,甚著于时。故季忠集其旧法,以为此书。上卷论证,中卷为医案,下卷为方。陈振孙《书录解题》,马端临文献通考》并著录。明以来旧本久佚,惟杂见诸家医书中。今从《永乐大典》内掇拾排纂,得论证四十七条,医案二十三条,方一百一十有四,各以类编,仍为三卷。又得阎季忠《序》一篇,刘跂所作《钱仲阳传》一篇,并冠简端,条理秩然,几还其旧,疑当时全部收入,故无大佚脱也。
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如六味丸方,本后汉张机《金匿要略》所载崔氏八味丸方,乙以为小儿纯阳,无烦益火,除去肉桂、附子二味,以为幼科补剂。明薛己承用其方,遂为直补真阴之圣药。其斟酌通变,动契精微,亦可以概见矣。
阎季忠,《永乐大典》作阎孝忠,然《书录解题》及《通考》皆作季忠,疑《永乐大典》为传写之讹,今改从诸家作“季”。刘跂,字斯立,东平人,挚之子也。有《学易集》,别著录所撰乙传与《宋史·方技传》略同,盖《宋史》即据传为蓝本云。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恭校上。
光录寺卿臣陆锡熊
纂修官翰林院编修臣王嘉会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学海初读武英殿聚珍本《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仰见圣天子抚育至德,被及萌芽。岂第宣以圣少怀之义,而当日诸臣搜采之勤,亦可谓能上体皇仁,而不遗余力者矣。急将付梓,以广其传,庶几薄海呱呱脱于夭枉,亦儒生穷居草野,宣布德意,上酬高厚之一端也。旋复于书肆得所为仿宋刻者,其次第颇异。而后附有阎季忠《小儿方》,董汲《班疹方》各一卷。夫当诸臣搜采之日,天下藏书之家,莫不争献秘笈。卒未得是书真本,而今乃复见于世,岂非古人精气有不可磨灭者欤?是书原刻阎名作“孝忠”,“真诀”作“直诀”,今未敢易也。“聚珍本”往往有阎氏方论误入钱书者,令依朱本,则各得其所矣。其药味分量间有不同,今各注于本方之末。至《薛氏医案》本已为薛氏所乱,不足引证云。
光绪十七年辛卯长夏内阁中书周学海谨记
章节目录
原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钱仲阳传
卷上 脉证治法
卷中 记尝所治病二十三证
卷下 诸方
附方
阎氏小儿方论
董氏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内容简介
《小儿药证直诀》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论述脉证治法,介绍小儿脉法变蒸五脏所主五脏病等八十一脉证,为全书之核心;中卷记载了所治典型病案二十三例;下卷载方一百二十余首。卷末附《阎氏小儿方论》及《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二书钱氏继承《颅囟经》之成就,博采诸家之说,并结合己之经验撰成本书,书中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作了精辟论述,如谓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强调小儿病论治以脏腑辨证为宗旨,为中医脏腑辨证理论做出了贡献。书中所载方剂,既有前人已效之良方,又有钱乙之临证经验方和化裁古方而成之新方,其中不少方剂,如六味地黄丸泻白散泻黄散导赤散异功散白术散泻青丸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影响评价
对其后儿科学发展以及后世医家均深有影响,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9 17:51
目录
概述
成书背景
流传版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