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直
明朝大臣
尹直(1427-1511年),字正言,号謇斋,江西泰和县人。明朝大臣。
人物生平
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年),中进士,殿试第九十九名。
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尹直从正五品跃升为正三品礼部右侍郎
成化十五年(1479年),尹直被吏部尚书尹旻发放到南京,与皇帝、万安李孜省彭华结盟,反对大太监汪直和尹旻,同仇敌忾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李孜省劝说明宪宗,把尹直被召回北京。李孜省提出让尹直任兵部侍郎,吏部尚书尹旻表示反对。尹直和彭华指控吏部尚书尹旻纵子贪污,导致尹旻下台。事后,彭华担任了这个职务,尹直成为大学士,京师举行宴会,官员前来祝贺。南京兵部尚书王恕在宴会上,祝贺尹直升官,才有所用。
明孝宗即位(1470年 ),内阁首辅万安被逐、李孜省入狱后,尹直告老还乡,在泰和县闲逸地渡过14年。
弘治九年(1496),尹直祝贺皇帝的生日,并且提出回京任职,被拒绝了。
个人作品
北征事迹》、《名相赞》五卷、《皇明杂录》
主要成就
尹直阐述了明初官学理论。明初的三个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合称为“三杨”。“三杨”理政时期,大明王朝比较稳定。尹直则指出:
第一,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制定了法律税收制度,大力发展经济,与“三杨”无关。
第二,“三杨”的基础,是老乡关系、地方派系。
第三,“三杨”不讲斗争、一团和气,致使大太监王振当权。
亲属成员
曾祖名,举贤良,不就;祖,用荐,入翰林,纂修《永乐大典》,授福清河泊所官;父,号遥庵。
史料记载
明史·列传第五十六》记载:
尹直,字正言,泰和人。景泰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成化初,充经筵讲官,与修《英宗实录》。总裁欲革去景泰帝号,引汉朝昌邑王(刘髆)、更始(汉更始帝刘玄)为比。尹直辨曰:“《实录》中有初为大臣,后为军民者。方居官时,则称某官某,既罢去而后改称。如汉府以谋逆降庶人,其未反时,书王书叔如故也。岂有逆计其反,而即降从庶人之号者哉。且昌邑旋立旋废,景泰帝则为宗庙社稷主七年。更始无所受命,景泰帝则策命于母后。当时定倾危难之中,微帝则京师非国家有。虽易储失德,然能不惑于卢忠、徐振之言,卒全两宫,以至今日。其功过足相准,不宜去帝号。”时不能难。既成,进侍读,历侍读学士。
六年,上疏乞纂修《大明通典》,并续成《宋元纲目》,章下所司。十一年迁礼部右侍郎,辞,不许。丁父忧,服除,起南京吏部右侍郎,就改礼部左侍郎。二十二年春,召佐兵部。占城王古来为安南所逼,弃国来求援。议者欲送之还,直曰:“彼穷来归,我若驱使还国,是杀之也。宜遣大臣即询,量宜处置。”诏从之,命都御史屠滽往。贵州镇巡官奏苗反,请发兵,廷议将从之。直言起衅邀功,不可信。命官往勘,果无警。是年九月改户部翰林学士,入内阁。逾月,进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尹直明敏博学,练习朝章,而躁于进取。性矜忌,不自检饬,与吏部尚书尹旻相恶。尹直初觊礼部侍郎,而尹旻荐他人。尹直以中旨得之。次日,遇尹旻于朝,举笏谢。尹旻曰:“公所谓简在帝心者”。自是怨益深。后在南部八年,郁郁不得志,属其党万安彭华内召,尹旻辄持不可。诸朝臣亦皆畏直,幸其在南。及推兵部左、右侍郎吏部何琮等八人。诏用琮,而直以安、华及李孜省力,中旨召还。至是修怨,与李孜省等比。乃陷尹旻父子得罪,又构罢江西巡抚闵珪,物论喧然不平。刑部郎袁清者,安私人,又幸于内侍郭闰。勘事浙江輘轹诸大吏,吏部尚书李裕恶之。比还,即除绍兴知府。清惧,累章求改,裕极论其罪,下诏狱。安、闰以属直,为言于孜省,取中旨赦之,改知郧阳。
孝宗立,进士李文祥,御史汤鼐、姜洪、缪樗,庶吉士邹智等连章劾尹直。给事中宋琮及御史许斌言:尹直自初为侍郎以至入阁,夤缘攀附,皆取中旨。帝于是薄其为人,令致仕。弘治九年,表贺万寿,并以太子年当出閤,上《承华箴》,引先朝少保黄淮事,冀召对。帝却之。正德中卒,谥文和。
赞曰:《易》称内君子,外小人,为泰;外君子,内小人,为否。况端揆之寄,百僚具瞻者乎!陈循以下诸人,虽不为大奸慝,而居心刻忮,务逞己私。同己者比,异己者忌;比则相援,忌则相轧。至万安、刘吉要结近幸,蒙耻固位。犹幸同列多贤,相与弥缝匡救,而秽迹昭彰,小人之归,何可掩哉!
墓志铭
《明故资善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谥“文和”尹公神道碑》
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知制诰经筵玉牒、国史总裁、新都杨廷和撰;
荣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同知制诰、修玉牒、经筵官门生、东莱毛纪书丹;
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掌詹事府事、侍经筵门生、藁城石瑶篆额
孝宗皇帝临御之初,励精万几与天下,更始一时。辅弼之贤,奉承德意,罔弗尽力,惟时泰和尹公实以机务旧臣受遗在任,咸协赞襄乃请汰罢,内除诸文武官,斥浮屠、法王、佛子、番僧坐食者数千人,及诸贵近,进奉宝玩交易官帑,冐请国课者罪,各有差罢,诸营作之无,益及法令,不便于民者,皆先皇意所欲为,而孝宗皇帝首踵行之,令下人心抃动至,有感泣垂涕者,事甫定,公乃抗疏求退,章再上,不允,方因宫僚推恩,拟进公太子太保改武英殿大学士,忌公者沮之,遂不俟,进楷求退益力,诏许致仕,给绎,仍给宝镪三千贯,为行资,缙绅之士以公之进退,合古今之义云。
公名直,字正言,别号謇斋,世为泰和洪富里人。宋景德间,有名绛者举进士,卒官衡州通判。至国初,曾祖名天传,举贤良,不就;祖子源,用荐,入翰林,纂修《永乐大典》,授福清河泊所官;父奂重,号遥庵。公既贵,推封祖祢,于是河泊遥庵俱同公官。祖母陈氏;母萧氏,皆为夫人。初萧夫人娠公,梦螭入室,及诞有异气,缠于所居,邻族惊赴救火,至则,公在蓐矣。比长,器识英畅,博极经史,文思丰蔚。
景泰癸酉乡试中式,甲戌试礼部第二名,廷对赐进士出身,改翰林庶吉士,寻奉诏纂修《寰宇通志》,丙子书成,除编修。继修《四书直解》。戊寅同修《大明一统志》,庚辰同考试礼部,甲申宪宗皇帝初,御经筵充讲官兼纂修《英宗皇帝实录》。时史臣书景泰年事,欲黜帝号,用汉昌邑更始事例。公力辨其不可,会总裁官亦因以请,卒如公议,丙戌复同考会试,丁亥实録成进侍读,己而,校正《贞观政要》。戊子秋,主考应天府乡试。己丑,署翰林,篆请续修《宋元纲目》及《大明通典》事下,中止,三月秀王偏,谒四陵,公当陪礼官,循旧制,分遣陪官,公曰:“常祭遣,两大臣分陪固宜,今王偏祀,尚可分耶”。众愕然从之。辛卯秋,主考顺天府乡试,壬辰,以翰林久缺学士,上属意于公,及众拟公讲学,又拟礼侍,上注公为侍讲学士,而忆公常有续修《纲目》之请,因命校正考论入梓,颁赐公亦与焉。他日,进讲洪范九畴,反覆剖折,引宋仁宗与王洙问答,及**与刘三吾论洪范事以讽。公音吐畅,词意诚切,每讲上辄感动,目送归班。
乙未充读卷官,应制重阳秋田,诸诗称旨,赐宝镪三千贯,俄升礼部右侍郎。时方议复景泰帝谥号,公悉书修史时前议,以进士从其议,丙申南京地震,公会诸大臣陈修少二十余事,语多触讳,或请少易。公毅然独任其责,疏入,上嘉纳焉,陕西边将请补给入贡,遗赏公曰:“给据彼册、耳册有遗名,其咎在彼,若遽从之,人将效尤。”奈何未几,果有继请者,众乃叹服。宣府清度僧行百余人。公曰:“是皆边戌,岂可以归闲情,惰哉力乞罢,还乃通饬边禁之。”丙,上以公疏示近习,其事遂寝。又议僧官阴袭之弊。量为减革。他日将复度僧令中贵。奉旨询度。僧额数公曰:“额数公诚有之,今已十倍矣,尚论额数哉,事竟不行。”丙申冬丁外艰,遣官祭葬,盖特恩也,己亥释吉,众忌者沮公改南京吏部右侍郎。甲辰转南京礼部左侍郎,请汰除钦天监生,徒之冗滥者,适岁旱越狱当事者立意为刻公谓以矜刑宜用,宽恤不然,岂罪疑,惟轻之意耶,众乃从公言,丙午召为兵部左侍郎
盖简在圣心久矣,公乃与大司马公马文升感智毕力謇,谔匪躬期有裨益。初贵州守臣言,苗众猖獗,宜用川湖兵,夹攻事,将报可。公疑其妄请,遣官勘量,已而果然。九月,敕改户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参预机务,寻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赐麒麟服一袭。时冢宰公耿裕、司徒公李敏俱以微误,拟南调少司徒李公嗣,失仪被劾。公力争其不可,且言不宜,以小失进退大臣,譬如室之栋梁,频仍换易,势将倾压矣,乃悉宥之。公知于,上又以首相万文康公为知已,故遇事奋发不少,假借典章、制诰多出公手,有古相之风焉。丁未主考礼部士,已而,上以贵妃万氏薨欲用后礼葬,公与同事者力争乃止,占城王子古来为安南所迫,弃国来求援,礼部议用藩臣卫送还国,公言穷意来愬,恃我为主,若徒,遗之失向化心,宜命大臣至南海,询谋审处责安南虐邻之罪,兴古来已灭之国荐者,御史屠公庸以往,事竟有序焉。夏四月不雨,时方建永昌寺。公言土役不休,人心恣怨,诏即辍其工,复请罢,齐醮省,妄费并出宫女三百人。逾二日而雨,上出宫扇绘魏徵像,书御制良臣,赋者一柄赐公,寻以五皇子冠礼,充宣祝使加赐玉带。
宪宗奄弃天下,孝宗皇帝嗣登大宝,重华恢贲,光于上下,惟公旧学耆,俊毗实深。公感激遭逢展布,必尽一时人心赖焉。异日,奉旨起用,中监旧臣在南都者。公沮之不可,因上章求去,不许,章再上,始从之,得怡然南归,更号澄江居士并以号其别墅,深居静适飘然有遗世之意,然独以著述自娱,晚虽逾耄望,期而神视,精完体气,昌逸缙绅之上候,公以占时盖雍容泉石者几,三十年成,功完名眉,寿遐福可,谓造物之所厚矣。
今上嗣位之初。优礼遗老。事下抚臣。存问暨。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十二月十二日以疾不起,上闻讣哀悼,遣官谕祭者,四命有司营葬事,赐谥文和,又明年癸酉乃葬于本里城岗之下,原公生于宣德二年(1427年)丁未十月十五日,卒于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十二月十二日,为(岁)八十五年,初配曾氏及副室丁氏,俱先公卒,有男子三人,长逵,南京中军都督府都事;次达,浙江嘉兴府通判;次通,议宫,俱丁出。女一,曾出适方伯王用之子绍,孙男十五人:伯、偕、伾、侜、佋、伟、儋、伉、伋、儯、供、佃、胶。孙女九人,曾孙男十一人:播、扩、掀、掇、振、抱、撝、操、揖、摈、提。曾孙女八人。公所著有《澄江诗文集》、《名相赞》、《澄江别集》、《南宋名臣言行录》、《琐缀录》、《皇帝名臣言行通录》、《明良交泰录》、《积成录》,今并传云。
公以钟毓间,异之气而生,际蔚盛之时感,会遭逢,历跻保傅,抗言论,遇事不挠,嘉谋显猷,直道自植,晚登相位,仅一载而两朝,授受之际,一德底于成功,旧学保于新政,虽海内人心未满其望而,公所以周旋其间,调和均剂之功,亦甚劳矣,光绍之烈,既宏而成,功之居自抑,出处进退之义,于公诚无憾焉。公之门人其甚著者,若谢文庄、罗一峰、程篁墩、吴文定诸公皆以文章、德望振耀一时。至于身没而其道益显春,他穆穆在位,功业方盛者,又不可以更仆数。昔欧阳文忠公汲引人才恐不及,已而群贤向用掉鞅奋庸,而其效遂,著于治平、元祐之间。然则公之相业无穷,虽与欧公异时而同功可也!鸣呼!可谓宏且远矣,达文雅,敏易不失,世守顷。尝请余铭诸神道,属余屡忧不果,今乃固申前请余及见公,每叹其德器之盛,又亲睹其出处之详,公既殁矣,九泉可作,尚有典型焉。铭其可辞乎!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1 11:2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