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信
汉代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广信,即广信县(今广东封开、广西梧州一带),古代地名。两汉时期的苍梧郡广信县地处离水与郁水的交汇处,取汉武帝诏曰“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广信县即是岭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汉代统治者对此地亦颇为重视,将交趾刺史部始建于此地。同时,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广信县成为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点,对岭南地区的开发及岭南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融产生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汉代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历史沿革
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岭南地区已出现的最早苍梧古国,其分布范围主要在湖南湘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广西的东北部和东部地区,广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包括今广西的梧州市、贺州市、桂林市东北部、湘东南、粤西北。
苍梧古国后被楚国攻灭,纳入楚苍梧郡。“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今湖南永州),是为零陵。”《山海经·海内经》也有记载:“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苍梧县是秦朝苍梧郡辖地,汉朝广信县就是广西梧州至广东封开一带。
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象”3个郡。南海郡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郡治番禺(今广州)。(据《汉书》记载)
汉武帝在距今两千多年前,平定了南越国,完成了南中国归中原汉朝的统一大业,重赏立功将士,下令将原南越国地区设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九郡,治赢娄县(今越南河内市西北)。辖地包括今之广东、广西、云南南部、海南、越南。
西晋王范《交广春秋》曰:“交州治赢娄县,元封五年移治苍梧广信县,建安十五年移治番禺县,诏书以州边远,使持节并七郡皆授鼓吹,以重威镇,加以九锡六佾之舞。”
汉顺帝,“交趾太守周敞求立为州,朝仪不许,即拜敞为交趾刺史”。据此,交趾刺史部治所尚未设在广信县,交趾刺史部未改州。
汉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张津为刺史,士燮为交趾太守,共表立为州,乃拜津为交州牧”至此交趾刺史部始称交州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吴国的孙权任命步骘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
三国东吴,264年(吴景帝永安七年)把南海、苍梧郁林高凉4个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州治番禺,广州由此得名,广东、广西中的“广”字即源于此。
西晋太康三年,广信、端溪、元溪、高要、新宁、临允6县隶苍梧郡;谢沐、封阳隶临贺郡;统属广州。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479年),设置高要、广信、封兴、武化、端溪、晋化、都城等38县,分隶南海、苍梧、晋康、新宁、绥建、宋隆(原宋熙)、临庆7郡,分属广州、湘州。
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655年以后,五府皆隶于广州。唐朝中期潮州汕头一带曾经隶属福建,属闽州都督府和福建节度使等。756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东道治广州,广东属岭南东道;西道治桂州。
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今广东省境包括广南东路14州和广南西路境内的7州,共61县。宋朝对唐制有所继承与调整。粤西及海南岛裁撤8个州,而粤东、粤北除循唐制外,仍保留南汉所增置的4个州。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东路治所在广州,西路治所在桂州,广东大部分属广南东路,“广东”即广南东路的简称。宋朝开始以“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来规范南海诸岛,并划归广南西路管辖。
据明朝《封川县志·城邑总论》有“江口,古广信治地”的记载。唐以后,封川县和苍梧县分属不同行政区域。因此才有后来广信县治地在封川县和苍梧县的争端。
古广信”的主要区域是粤语区域,其中西江流域是粤语的主要分布区域。汉武帝平南越后,在苍梧故地建立苍梧郡,郡治广信,领十县,其分布范围包括今梧州市、贺州市、桂林市东北部、湘东南、粤西北。今广东封开县南部,汉时均为广信县辖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隋炀帝初年(公元581年),此一带都属于同一行政区域内。
文化发展
广西地区最早的古国,见诸文献记载的是《商书·伊尹朝献》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苍梧古国,是岭南地区较早的古国,在距今五千年前后(相当于传说中的中原尧舜时代)出现的苍梧古国,势力到达今湖南洞庭湖区与三苗人接垠交错而居。其分布范围主要在广西的东北部和东部地区,广东的北部和西北部,湖南湘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岭南地区的社会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特别是在广东地区,从古国时期开始,就是多种文化汇合并存的地方。就某种意义而言,春秋战国时期,广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可能要高于广西地区,主要原因是那里是多族系、多文化汇集的地方。文化只有交流才有进步提高,生产技术的交流就必然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正因为是多族系、多文化汇合地带,就没有统一的思想,没有一个权威的、能号令各小方国的政治实体,整个社会是松散的方国林立格局。
先秦时期,岭南属百越之地,分属的南越西瓯骆越等部落,就是壮族侗族黎族布依族傣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壮侗语族少数民族的祖先。
《汉书·武帝纪》元鼎五年(前112年)秋,汉武帝所遣的十万大军分四路进攻南越王国,一路由伏波将军路博德率领,从桂阳溯耒水而上,跨越骑田岭入连江;一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溯赣江而上,跨越大庾岭入浈江;一路由戈船将军郑严及下厉将军田甲率领,由零陵出发后,沿漓江而下至苍梧;一路由驰义侯何遗发巴蜀兵及夜郎国兵,沿北盘江而下。计划最终四路大军在南越国首都番禺会师。
西江文化
西江文化作为一个地域文化,产生于西江流域特定地理环境之内。西江流域在广东境内包括封开、郁南、怀集、广宁、德庆、罗定、云浮、新兴、高要、四会、肇庆等县市,分属西江及其支流贺江、新兴江、罗定江、绥江等流经范围。以广信(封开)为中心的这个水陆交通网络,非常利于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先进文化,融合、吸收为西江文化。
1988年9月,位于广东省封开县南丰镇利羊墩墓葬群,清理古墓葬58座、灰坑1个,出土各类遗物280多件。这一件件陶器、原始瓷器、青铜器、铁器,不仅为人们了解古代封开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直接的物证,更是贺江乃至整个西江流域在早期岭南社会历史重要地位的见证。
争议
广府人广州府人的简称。广府民系是指广东省珠三角广州府地区使用粤方言的汉族居民。“”在岭南的设置最早可追溯到东晋南北朝所设的广州都督府,隋唐时期设置总管府和广州都督府。都督府是官署,是一个机构,不是行政区的名称。因此,这一时期不存在“府”的地方行政区划,不能将一个地区称之为“府”,不存在“广府”的区划概念。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划上也不存在与“广府”名称相关的情况,直到明代开始设广州府。
后来一些学者提出广义的广府人应该是泛指以粤语为母语的汉族族群,认为“广府”即“广信县”,提出了“封开是‘广信首府’”。此提法的依据是:汉武帝统一中国, 在岭南设交州,下辖两广交趾地区,刺史治就设在古广信,即今天的广东封开与广西梧州一带,所以封开是中央政权在岭南粤语区域最早的行政首府。“广信府”历时长达近400年,诞生了辉煌的“古广信文化”。
粤方言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汉代至唐宋,中原汉人源源不断地迁徙岭南,促进了粤方言的发展和定型。元明清以来,粤方言的变化较小。广府文化是粤方言地区之中的一个地域文化,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粤方言地区的地域文化还包括西江流域的西江文化、粤西地区的高凉文化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1 15:1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