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类型
必要劳动时间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部分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必要产品或必要价值。与“剩余劳动时间”相对。
概念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价值量
定义
按个别企业的劳动效率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劳动生产率。以全社会的平均劳动效率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全社会范围内生产先进和落后的根本尺度。个别劳动生产力高于社会劳动生产力,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量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反之,则高于社会必要劳动量。劳动生产力同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量成正比,即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量越多;而同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成反比,即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产品包含的劳动量越大。
有效无效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价值量的决定,还存在着一个有效劳动无效劳动的问题。只有有效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价值;相应地,高效劳动可以转化为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较多的价值量;而低效劳动则只能转化为较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较少的价值量。认识这个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过去在论证按质论价的理论依据时,往往将质量差价说成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是一种价格偏离价值的表现。但价格偏离价值怎么能够相对固定化?如果说产品质量高是因为付出了较多的劳动(生产费用),但实际生产过程却表明劳动(生产费用)并没有增加。因此,只有肯定高效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量,才能为论证质量差价提供理论依据。从国际角度看,在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中,国际价格的基础是国际价值,其价值量是由国际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或者说,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来计量的。马克思指出:“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因此,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而这又表现为更多的货币。”也就是说,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运行中同样起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认识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它要求我们根据世界必要劳动量来考虑我国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降低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区别
首先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而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首批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社会生产
分类
1.社会生产条件,既不是指过去的,也不是指将来的,而是指现在的。
2.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生产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
3.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绝大多数同类产品的生产者的劳动技能水平和劳动紧张程度。
含义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一种含义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以一个工作日中1个标准人生理活动耗费的使用价值为界限的劳动时间。例如,一个工作日的劳动时间是16小时,劳动者(包括他的家庭)的生理活动耗费的使用价值是小麦6公斤,生产这6公斤小麦的劳动时间是8小时,则以6公斤小麦为界限的劳动时间8小时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在这个例子中,就是1.33小时/公斤小麦。
这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论述的形成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人的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的劳动时间。
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二种含义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是:以一个工作日中劳动者生产的使用价值为界限的劳动时间。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工作日中劳动者生产的(而不是耗费的)使用价值。例如,一个工作日的劳动时间是16小时,劳动者生产了12公斤小麦,那么,这16小时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作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还是1.33小时/公斤小麦。
解释
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说起来从封建社会就有了,不过那个时候每个人生产都是独立的。简单说来,必要劳动时间,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什么企业,组织生产什么东西,比如说生产200个面包,需要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就是对于这个人或者组织的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化内又称个人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产生于社会化生产的条件下,个人生产已经结合社会了,这时候比如还是生产那些面包,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有十个地方,都生产,他们的生产的时间通过加权的方法平均下来比如是半个小时,这时候对于这个社会来说,生产那些面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半个小时。这时候对于个人,或某一个组织,最终目的就是要做到自我的个人必要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短,所以要推动科技和效率进步等,如果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长,就可能不适合市场生产而被淘汰。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为维持自己及其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时间即一天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用提升来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由劳动力价值决定。
个别劳动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个别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论第一种含义和第二种含义)又每每不一致。这对商品生产者有很重要的意义。他的个别劳动时间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收入和在竞争中的地位。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如果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劳动耗费能全部得到补偿;如果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得到额外收入;如果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部分劳动就得不到补偿。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迫使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生产上的个别劳动时间。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劳动者
定义
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活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劳动者的人员构成男女不限,行业不限,包括本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现时社会条件下,劳动分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主要依靠四肢、体力活动获取劳动报酬的,一般属于体力劳动;主要依靠知识、信息、处理问题获取劳动报酬的,一般属于脑力劳动。工人、知识分子都是劳动者,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人员也是劳动者。
合法劳动
并不是所有自然人都是合法的劳动者,要成为合法的劳动者必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取得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如偷渡者打工)。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它是公民参与劳动法律关系成为主体的前提条件。从社会学和哲学的角度上来看,劳动这个概念包括所有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有意识地从事的创造性的过程。劳动的意义来自于劳动的人在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中的需要、能力和世界观 劳动的意义和目的劳动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和目的。但不论是在哪一种社会体系中,抽象地来看劳动一般有以下的目的:个人以及社会作为个人的集合劳动来生产和制造其所需要的生活的物质基础,以及来满足其需要。 劳动作为保证或改善劳动的人或其家庭成员、朋友、团体、集团或阶级的社会地位的手段。 参加创新、文化和艺术创造的过程,参加科学知识的领会和发现,参加对政治或社会的改革。 劳动的历史意义通过劳动和劳动所创造的文化和技术的发展人类不但能够在自然界幸存下来,而且能够不断地加强社会的生产力以至于这个似乎无限的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威胁到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本身的存在。从20世纪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开始注意到劳动的这个历史意义。劳动过程随着社会的规则和法律的不同而变化。而一个社会的规则和法律又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可以看做是调整一个社会的劳动资源的供给、分布及劳动结果的方式。也就是说,劳动随文化和社会的变迁和差异而不断地变化。生产关系决定劳动的经济和政治目的和意义。每个文化时期和历史时期都有其特有的劳动形式。劳动有一个与社会和国家体系不十分相关的方面,这就是技术水平。虽然每个人和每个社会的能力和经济可能不同,但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尽可能地使用最有效的和新颖的技术来保证和提高其劳动的质量和生产力,来保证其劳动结果符合社会的需要。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的体力在劳动过程中越来越不重要了。其结果是体力劳动不断地被机器取代,而为了维护和发展现代化的生产系统的运行,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需要更好的教育和训练,新的劳动产生。虽然如此在一些发展国家中甚至于可以达到三分之一的人不直接参加劳动而是通过社会福利或其它方式来享受劳动产生的结果。对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来说这个现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和非常棘手的社会问题。一些哲学家(比如卡尔·波普)认为只有从独立的意识中产生的劳动才会对社会带来最大的财富,因为奴隶或士兵式的劳动者没有或只很有限地可以选择其最有效的劳动方式和工具。
劳动时间
定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区别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其区别有三:第一,两者的含义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第二,两者的对称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相对于个别劳动时间而言的;必要劳动时间是相对于剩余劳动时间而言的。第三,两者的属性不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消亡而消亡;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劳动权
任何制度都必须确立在劳动权这个基本人权之上,只有这个基本人权获得了保障,才有可能为进一步的社会政治权益,如受教育权基本医疗福利等提供基础。劳动权其实就是生存权,因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希望、都必须劳动才能生存。不能提供、保障劳动权的制度就是不合理的、不道德的,也是反人类的制度;与奴隶制度一样,这样的制度应该被废止、被摧毁。
世界人权宣言第23条中称劳动为人权
(1) 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
(2) 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
(3) 每一个工作的人,有权享受公正和合适的报酬,保证他本人和家属有一个符合人的生活条件,必要时并辅以其它方式的社会保障。
(4) 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劳动者和工人劳动者,即指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的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2 17:06
目录
概述
概念
价值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