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就篇
西汉史游撰字书
《急就篇》是西汉史游字书。该书是中国古代教学童识字、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字书,在古代常被用作识字课本和常识课本。
内容简介
西汉元帝时(前48~前33)黄门令史游作。汉代教学童识字的书,如《仓颉篇》《训纂篇》《凡将篇》《滂喜篇》等都已亡佚,只有《急就篇》流传下来。全书为三言、四言、七言韵语。三言、四言隔句押韵,七言则每句押韵,以便诵习。
篇中分章叙述各种名物,如姓氏人名、锦绣、饮食、衣服、臣民、器物、虫鱼、服饰、音乐以及宫室、植物、动物、疾病、药品、官职、法律、地理等,不仅为识字而设,还有传布知识、以应实际需要的意思。原书可能是用隶书写的(考古有实物可证),名《急就篇》。东汉时草书盛行,书家喜用草书书写,而用草书书写的名《急就章》,名其体曰“章草”。魏晋时期钟繇索靖卫夫人王羲之都有写本,但都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三国吴国皇象的写本流传下来。此字书旧分32章,相传皇象写本为3l章,宋太宗所写为34章,不同传本文字也略有异同。
现在所见有元代书家赵孟頫邓文原写本,有明代杨政松江府学古刻本,各有优劣。注本有唐代颜师古注和宋代王应麟补注,《小学汇函》和《学津讨原》都有刻本。
《急就篇》由于实用性强,容纳的知识量多,作识字课本兼常识课本,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正因为如此,它一经出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从深宫到边疆,从贵戚到工匠,都采用它作为启蒙学习的教材。顾炎武说:“汉魏以后,童子皆读史游《急就》习甲子。《魏书崔浩表言太宗即位元年敕臣解《急就章》,刘芳撰《急就篇续注》、《音义证》三卷。陆暐拟《急就篇》为《悟蒙章》。”宋欧阳修编《州名急就章》、王应麟编《姓氏急就篇》,均仿《急就篇》。《姓氏急就篇》,以姓氏诸字排纂成章,以便记诵。虽以记录姓氏为主,而胪列名物,组织典故,意义贯通。每句之下分注姓氏之源,贯穿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篇末有自跋一章,为小学识字之书,兼取常识教学之功。另外,明王祎撰《急就章》共三篇,取禹贡、诗、周官、山川、草木、鸟兽、六官之名为之,以示诸子,实属常识课本。诚如经学家称,自《急就篇》问世以后,“蓬门野贱,穷乡幼学,递相承禀,犹竞习之”。
《急就篇》为西汉人史游所著,以63字为一章。
第一部分列举了396个姓,全部为单姓,三字成句,句意贯通,而且大部分姓氏多不常见,以便学童识字学习、开阔见识;第二部分“言物”,依次叙述了锦绣、饮食、衣物、臣民、器物、虫鱼、服饰、音乐、形体、兵器、车马、宫室、植物、动物、疾病、药品、丧葬等方面,七字一句,有韵,读来顺口;第三部分写的是职官方面的字。全书最后用四字句歌颂汉代的盛世。
全书编成三部分:一是“姓氏名字”,400多字包括了100多个姓;二是“器服百物”,1100多字,包括400多种器物,100多种动植物,60多种人体部位器官,70多种疾病和药物的名称;三是“文学法理”440多字,包括官职名称和法律知识等。据当代学者沈元统计:全篇内关于工具及日用器物的名词凡100个,关于武器、车具、马具的名词凡70个,关于衣履和饰物的名词凡125个,关于建筑物及室内陈设的名词凡52个,关于人体?砑凹膊∫皆嫉拿?史?40个,关于农作物的名词凡36个,关于虫鱼鸟兽及六畜的名词凡77个。由此可知,教材所体现的自然及社会知识非常丰富。儿童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当时历史条件下比较全面的生产及生活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书开始是:
“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
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
勉力务之必有喜。”
此后以三言陈说姓名,如:
“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
朱交便,孔何伤,师猛虎,石敢当……
姓名讫,请言物。”
此后用七言介绍各种杂物品类,包括丝织品、植物、动物、农产品、疾病药物、官职等等。例如:
“豹首落莫兔双鹤,春草鸣翘凫翁濯……
青绮绫谷靡润鲜,绨络缣练素帛蝉……”
关于农作物的,如:
“稻黍秫稷粟麻秔,饼饵麦饭甘豆羹”
关于动物的,如:
狸兔飞鼯狼麋麀,麇(jun)麈(zhu)麖(jing)麀(you)皮给履。”
关于疾病的,如:
“寒气泄注腹胪(lu)胀,痂疕疥疠痴(hi)聋盲。”
关于乐器的,如:
“竽瑟空侯琴筑筝,钟磬(qing)鞀(tao)箫鼙(pi)鼓鸣。”
关于身体器官的,如:
“肠胃腹肝肺心主,脾肾五藏膍(pi)齐乳。”
这些应用字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人们在这里可以见到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草木鸟兽虫鱼的名目,可以了解当时人们对于人体生理和疾病、医药的知识。这里列举了各种农具和手工工具、各种谷物和菜蔬、各种质地和形式的日用品、各种色彩和花纹的丝织物,表现了铁器时代的人们向自然界作斗争的规模。这里还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基本范畴,歌颂了大一统帝国的繁荣强盛,也描述了汉族与边疆兄弟民族互相影响和融合的进程。
《急就篇》介绍了儒家典籍,并反映出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诸物尽讫五官出,宦学诵《诗》、《孝经》、《论语》,《春秋》、《尚书》律令文,治《礼》掌故砥砺身。智能通达多见闻,名显绝殊异等伦。超擢推举白黑分,积行上究为贵人。”这也就要求统治阶级的子弟“学而优则仕”,积极地谋取政治上的地位。这是“独尊儒术”以前的字书所没有的。结合班固扬雄《训纂篇》使“六艺群书所载略备矣”来看,儒学的内容已渗透到汉代的启蒙教育之中。
作者简介
史游,西汉人,生卒年和生平事迹不详,汉元帝时曾任黄门令,精字学,善书法。《汉书·艺文志》记载:史游著《急就》一篇,或称《急就篇》;至《隋书·经籍志》上又称《急就章》,后世因此称他所书为“章草”。“章草”在秦汉时代变篆为隶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散隶体,为后世书家效法。
汉史游撰。《汉书·艺文志注》,称游为元帝时黄门令,盖宦官也。其始末则不可考矣。是书《汉志》但作《急就》一篇,而《小学类》末之《叙录》则称史游作《急就篇》,故晋夏侯湛抵疑称“乡曲之徒,一介之士,曾讽《急就》,通甲子”。
北齐书》称李铉“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或有“篇”字,或无“篇”字,初无一定。
《隋志》作《急就章》一卷。
《魏书·崔浩传》亦称人多托写《急就章》。是改“篇”为“章”在魏以後。
然考张怀瓘书断》曰:“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王愔云(案此盖引王愔《文字志》之语):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然则所谓“章草”者,正因游作是书,以所变草法书之。後人以其出於《急就章》,遂名“章草”耳。今本每节之首俱有“章第几”字,知《急就章》乃其本名,或称《急就篇》,或但称《急就》,乃偶然异文也。其书自始至终,无一复字。文词雅奥,亦非蒙求诸书所可及。
玉台新咏》载梁萧子显《乌栖曲》,有“帬边杂佩琥珀龙”句,冯氏校本改“龙”为“红”。今检此书,有“系臂琅玕虎魄龙”句,乃知子显实用此语,冯氏不知而误改之。则遗文琐事,亦颇赖以有徵,不仅为童蒙识字之用矣。旧有曹寿崔浩刘芳颜之推《注》,今皆不传,惟颜师古《注》一卷存。王应麟又补注之,厘为四卷。师古本比皇象碑多六十三字,而少“齐国”、“山阳”两章,止三十二章
应麟《艺文志考证》,标“真定常山至高邑”句,以为此二章起於东汉,最为精确。其注亦考证典核,足补师古之阙。别有黄庭坚本、李焘本、朱子越中本,字句小有异同。应麟所注,多从颜本,盖以其考证精深,较他家为可据焉。
作品鉴赏
(1)生字的密度大;
(2)整齐押韵,便于记忆;
(3)知识比较丰富。
《急就篇》中很多字词一直沿用至今,这说明汉语源远流长,也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急就篇》,西汉史游编撰,成书时间约在公元前40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与常识课本。关于“急就”二字的意思,宋人晁公武是这样解释的:“杂记姓名诸物五官等字,以教童蒙。‘急就’者,谓字之难知者,缓急可就而求焉。”现在看来,“急就”二字并不是指“字之难知”,而是“速成”的意思。
《急就篇》由章句组成,其文三言、四言、七言都有韵,共2144字,据前人考证,最后的128字是东汉人补加的。在识字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教给儿童常识。
作品影响
一本教学童识字的字书。西汉元帝时(公元前48~前33)黄门令史游作。汉代教学童识字的书,如《仓颉篇》《训纂篇》《凡将篇》《滂喜篇》等都已亡佚,只有《急就篇》流传下来。全书为三言、四言、七言韵语。三言、四言隔句押韵,七言则每句押韵,以便诵习。“急就”是很快可以学成的意思,所以开头说:“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篇中分章叙述各种名物,如姓氏人名、锦绣、饮食、衣服、臣民、器物、虫鱼、服饰、音乐以及宫室、植物、动物、疾病、药品、官职、法律、地理等,不仅为识字而设,还有传布知识,以应实际需要的意思。儿童学书,写在三棱木上,上小下大,所以说“急就奇觚”,一般也写在简牍上。原书可能是用隶书写的,东汉时章草盛行,书家喜用草书书写,魏晋时期钟繇、皇象索靖卫夫人、王羲之都有写本,所以一直流传不废。后人于末尾也有所增改。旧就分32章,相传吴皇象写本为31章,宋太宗所写为34章,不同传本文字也略有异同。现在所见有元代书家赵孟頫、邓文原写本,有明代杨政松江府学古刻本,各有优劣。注本有唐代颜师古注和宋代王应麟补注,《小学汇函》和《学津讨原》都有刻本。
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光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发展,在语文规范化工作方面也颇多建树。秦统一后,一方面以小篆为正字规范,推行文字的统一,当时学童识字的课本——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等——都用小篆书写;另一方面,隶书的出现揭开了汉字书写体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它打破了篆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结构的基础,提高了汉语书面语书写的效率。
两汉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语文规范化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识字教育被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秦代流传下来的《仓颉篇》等三本识字课本在汉代合称“三仓”;又新编了新的识字课本,计有司马相如凡将篇》、史游《急就篇》、李长《元尚篇》、扬雄《训纂篇》和贾鲂《滂喜篇》,可见当时对语文规范、识字教育的重视。只是八部字书仅史游的《急就篇》流传下来(现有《四库丛刊》本),《仓颉篇》有残简,其他都亡佚了。
参考资料
急就篇.豆瓣读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1 22:05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