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分别是湖北
武昌凤凰山麓一座木构牌楼的名句和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副对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
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的典故。下联“于斯为盛”,出自《
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
孔子盛赞
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
上联“惟楚有材”,出自《
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即楚材晋用的典故。
民国时期
李权(中国考古学之父
李济的父亲)著《钟祥金石考》中收录清
康熙年间安陆知府杨绿绶《创建阳春书院记》有“词擅白雪,句赓阳春,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名句,此碑文雕刻于清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集句为联,最著名者,莫过长沙岳麓书院联。
岳麓书院大门联即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该联作者在许多联书中均署名袁名曜,其实还有一位张中阶,所以此联应是两人合撰之作。因袁名曜名头大得多,
嘉庆进士,岳麓书院山长,故张名为袁名所掩。
该副
集句联,上联出自《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后此句演变为成语“楚材晋用”,沿用。下联语出《
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不少读者乃至一些
新闻媒体对岳麓书院的这副
门联有些误读,关键在于对“惟”字的理解。今天,“惟”的解释,一般为“唯一”,“只有”,但在此处,却非此义。据《
辞海》关于“惟”字的第四种释义为:语首助词,无义。《
论语》:“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所以,上联的正确解释就是“楚有材”,而非“只有楚有材”。
上联“惟楚有材”,典出《
左传》。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本为
孔子盛赞
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全联的意思或可理解为;楚国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此地更是英才齐聚之会所。
在早于
岳麓书院袁名曜张中阶八九十年前,已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说法。它出自
康熙四十八年
安陆知府杨绿绶撰写的《创建阳春书院记》,见之于李权《钟祥金石考》卷五。钟祥为
郢中故地,留有宋玉阳春台遗迹,从宣传和弘扬当地历史和传统
文化角度看,打通文脉,激励莘莘学子见贤思齐,把新创办的书院命名为阳春书院,的确是个金点子。杨知府认为创建书院的目的,“一以仰古人,一以开后学,欲使肄业其中者,词擅《阳春》,文赓《白雪》,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文章第一次把“惟楚有材”和“于斯为盛”两个成语组成一个新的词组,并赋予了新的意境。
清
嘉庆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
袁名曜任
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
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1933年该联曾移挂
湖南大学新图书馆,后毁于日机轰炸。1984年,湖南大学又根据原件照片复制,复挂于书院山门。
据《
湖北通志》记载:顺治十二年(1655年)
林天擎到
武昌府学祭孔时,学子们反映
武昌府学为鄂省
乡学之冠,但校舍破败。在林天擎的支持下,修葺工程于两年后完成。新府学落成后,
林天擎记下两年前学子谒见之事,并发出由衷感叹:“余思惟楚有材,自者艳羡。”
康熙年间,此语题于
武昌凤凰山麓
贡院牌坊。清
雍正十年(1732年),巡抚
王士俊说“
楚材号天下久矣”,并希望“从此楚材辈出”。咸丰三年,贡院毁于
太平天国运动,牌楼不能幸免。咸丰八年,官文、
胡林翼重修贡院及牌楼,并请
曾国藩重写了“惟楚有材”。二十世纪初,
武昌实验中学在贡院旧址建立,牌坊立于校门之前。1948年第5期上海《
联合画报》中一组名为“历史名城武昌市容”的摄影报道,收录了这座牌楼的照片,照片上的牌楼造型却清晰可辨,四柱三门,飞檐
翘角,“惟楚有材”四个大字历历在目。1958年此牌楼因大风而倾覆,谈出人们的视野。据武昌实验中学校史载:1958年前,离校门百步之遥的
楚材街199号门前,有一座闻名荆楚大地的牌楼。由于年久失修因大风而倾覆。它是一座高约3.5米、宽约8米的四柱三门双层飞檐翘角
琉璃瓦的木制牌楼,北面书“惟楚有材”、南面书“辟门吁俊”,为红底斗大金字。相传这八个字的书写者是清朝的
曾国藩。
2010年10月6日,消失52年的“惟楚有材”牌楼重立
武昌凤凰山麓。这座牌楼的木柱呈黄色,灰瓦飞檐,位于
武昌实验中学大门
内数百米处,宽10米、高8.7米,牌楼正面匾额写有“惟楚有材”四个大字,背面写着“辟门吁俊”四个大字。门楼由
印尼菠萝格木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