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背景介绍
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
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
曹魏的战争。他命令
赵云、
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
汉中市北),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任命参军
马谡为前锋,镇守
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
秦安县东北)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
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
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
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辞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固执己见,将大军布于山上。
发展
魏明帝
曹睿得知了
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
蜀军交锋的
曹魏名将
张郃领兵抗击,张郃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
粮道,将马谡部队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结果,张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原因
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调度,在山上扎营,是丢失街亭的主要原因,而
街亭的丢失,让
蜀汉军队丧失了继续进取陕西的最好时机,作为将领,马谡需要负主要责任。
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犯的军法,但马谡的死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一战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
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而当时蜀汉政权的组成是荆州系和蜀地本土系构成,如果执法不严,不仅难行军令而且难以平衡
政治关系。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人心惶惶。诸葛亮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把个人凌驾于
国家利益之上,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蜀国还能争霸天下。其次,马谡的死虽与诸葛亮也有一定关系,但不能简单地说,诸葛亮用人不明或失察,因为,人在特殊数情况下是会变得难以预料,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导致整个形势急速扭转的主要原因是马谡违亮节度,不仅打乱了
军事部署,而且丧失了
战略要地。诸葛亮为了做到令行禁止,不得不杀马谡来起到威慑作用,这是必须的,马谡被斩,是必然的。
结果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典故
据《襄阳记》载,马谡临斩之时,对诸葛亮说:“丞相待我如子,我视丞相如父,惟望丞相能念平生之交,顾及我的家小,则我马谡定会死而无憾。”军中将士无不为之流涕,蒋琬也劝谏诸葛亮不可于用人之时而杀智谋之士。诸葛亮垂涕道:“孙武所以能每战必胜,正在于执法严明。方今四海分裂、干戈频动之时,轻废军法,又何以讨贼!”马谡被斩,时年三十九岁。
主要影响
据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说道:马谡被推走了。诸葛亮拭干眼泪,又宣布一道命令:对力主良谋,临危不惧,英勇善战,化险为夷的副将王平加以褒奖,破格擢升为
讨寇将军。善于自省的诸葛亮斩马谡,升王平之后,多次以用人不当为由,请求自贬三等,一品丞相为三品右将军,仍尽心竭力辅佐后主
刘禅,欲图中原,成就大业。
相关争议
马谡的结局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遂戮谡以谢众。”军士损失惨重,马谡自然是非杀不可。
《马良传》中则记载:“诸葛亮判马谡下狱监禁,不久死于狱中,诸葛亮为之感伤流泪,”这里没有讲明马谡被斩杀,但下狱不久后死去。
《资治通鉴》根据两者说法﹐再加上《襄阳记》中有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临祭的记载,表示:“诸葛亮将马谡下狱而后杀之﹐亲自吊祭·为之落泪,并且抚恤扶养马谡的遣孤,恩赐如同马谡生前。”
马谡的才华
马谡的才华在历史上一直存有争议,《三国志》中刘备曾说:“言过其实,不可大田,君其察之!”但是在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南征。马谡提出了“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这一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理论。
史书记载
蜀大将
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遣大将军
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
右将军张合击亮于
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三国志·曹叡传》)
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
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南安、天水、
安定郡反应亮,郃皆破平之。(《三国志·张郃传》)
(建兴)六年春,扬声由
斜谷道取眉,使
赵云、
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
关中响震。
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
汉中,戮谡以谢众。(《三国志·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
魏延、
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邰战于街亭,为邰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三国志·马良马谡传》)
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干人鸣鼓自持,魏将
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三国志·王平传》)
人物简介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
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
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
阳都(今山东
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
诸葛丰曾在
西汉元帝时做过
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
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
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
诸葛均一起跟随由
袁术任命为
豫章太守的叔父
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
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
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河南南阳
卧龙岗;一说是湖北
襄阳(现湖北
襄樊)之西二十里
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
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
司马徽。
后为了消除诸葛亮隐居地一事留下的历史纷争,清代在
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
襄阳人
顾嘉蘅写到:“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上,何须辨襄阳南阳。”
这是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所写,因诸葛亮名高天下,两省便争诸葛亮故居之处所,顾嘉蘅想不能开罪南阳,又怕承当出卖桑梓之名,便撰此妙联,既赞诸葛亮,又抹平两省争执,可谓公允。但这场争论并没有因此而平息,1990年发行《三国》邮票
第二组“
隆中对”
小型张时,因湖北、河南两省争夺“隆中对”的首发式地点,并组成代表团进京申诉,以至设计受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和
北京师范大学魏晋南北朝研究所曾专门组织“诸葛亮躬耕地”学术讨论会,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的说法得到大多数的的赞同,同时,史学家们也认为,就像文武赤壁一样,襄阳南阳的诸葛胜迹也是完全可以并存的。顾嘉蘅的题联,真不愧为名联绝作。
马谡
马谡此人,是“
马氏五常”之一,
刘备的重臣“白眉最良”
马良的弟弟。后世多评为
赵括式的人物。素有才名,得到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并未听取。北伐时期,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结果蜀军在街亭惨败给魏将张郃,诸葛亮退军汉中,马谡下狱后死亡(一说是军法处死),终年39岁。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寓意: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要建立团队的纪律最首要的一点是:领导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维护纪律。 “纪律可以促使一个人走上成功之路”。一个好的领导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坚持及带动团队遵守纪律的人。 火炉面前人人平等,谁摸谁挨烫。
衍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