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默(Eric Li),男,汉族,出生于
上海。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士,
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及
公共事务学院博士,是一名
风险投资人和
政治学学者。
个人履历
教育背景
李世默出生于文革时期的
中国上海。20世纪80年代赴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又获得
斯坦福大学的
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及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进入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学习,师从
倪世雄教授,获国际政治学博士学位。
职业经历
在创立成为资本之前,李世默是兰亚基金的合伙人,在中国和
亚太其他地区的诸多行业从事多年的
实业投资。
90年代中旬,李世默在
斯坦福大学完成MBA学业后回到上海,并于1999年成立成为资本。成为资本投资和造就在中国和
全球经济中具有长期持续增长能力的企业,寻求
增值性的资本回报。是中国较早立足于支持创业者和企业家,并帮助他们实现
企业价值的实业投资公司,成为资本的总部设在上海,是合伙人结构的
投资基金。
2003年,李世默创立上海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并在其内担任理事。
2012年4月,作为
优酷大股东的李世默与
土豆大股东“
纪源资本”代表
符绩勋主动进行沟通交流,并一起策划了土豆与
优酷网的联姻,促成了两大
视频网站最终实现合并。
2012年6月28日,李世默的成为基金投资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中欧成为创业基金” 。
2021年4月29日,李世默当选国际开源
芯片技术组织RISC-V基金会理事,其代表的机构成为资本是RISC-V董事会中唯一一家投资机构。
社会任职
推广香港新优势专责小组成员。
公众活动
2011年7月,李世默在
阿斯彭全球领导力网络(Aspen Global Leadership Network)就“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接受访谈。他对比分析了中国与美国的历史,提出不同国家的
社会结构有不同的民主进程,中国的民主必须在自身的工业化后才会逐渐成就。
2012年5月,李世默接受
以色列日报Calcalist的访问时表示,中国的政治目标与中国政治
文化传统紧密关联;中国的
一党制与西方
选举制度相比,有更强的纠错能力。
2012年7月2日,在《
大西洋月刊》老牌记者詹姆斯·法洛斯主持的美国知名智库“艾斯本学会”的一场辩论上,李世默与前美国卡内基和平基金会
中国项目主任、
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治学教授
裴敏欣就
中国模式及其未来展开了辩论。裴敏欣认为经济和政治这两个层面的矛盾,将阻止
中国经济增长和损害政府的
合法性,由投资和出口带动的中国经济日益不可持续。李世默提出,要从大的方面来看中国制度的合法性及
持久性,中国实行的是向上流动最充分的“贤人政治”,“
建设性的
不透明”有优于“破坏性的透明”之处,相比之下,民主的透明度实际上只有利于“
利益集团”。美国民主的脆弱,体现在兑现和确证其理想的能力的下降。
2012年7月,李世默接受以色列日报Calcalist的访问,表示中国的政治目标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紧密关联,共产党的纠错能力更胜于一般选举。
李世默为
中国网民所熟知是因为其于2013年6月份在
TED环球大会上的演讲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
2013年TED环球大会在
爱丁堡举行。6月13日,李世默在大会上发表演讲,题目为《China and the End of Meta-Narratives》,以亲身经历讲述中国发展的两个三十年故事,突破了以往
TED演讲题材,涉及
中国崛起的历史、制度、经验等方方面面,引起现场热烈反响,并引发国内热议。
2013年6月19日,李世默现场演讲中英文在
观察者网独家首发。国内外著名媒体TED网站、
youtube、《
环球时报》、《
参考消息》、《南华早报》、
新浪网、
新华网、
凤凰网、
优酷网、共识网等纷纷在显著位置发布,仅优酷视频点击就超150万次。7月16日,新华网摘录演讲部分文字发表,7月17日新浪网全文发表。视频被转载到国内最热
自媒体平台
微博之后,更是引发微博网友的激烈讨论。李世默对“
元叙事”教条的颠覆性演讲给听众带去了极大的震撼。
在西方社会,有一种标准的假设:当一个社会不断进步,它最终会成为一个
资本主义,一个
多党制的民主社会。李世默呼吁重新审视这个假设,他呼吁听众们考虑其他能够成功管理一个现代国家的可能方式。
2013年11月1日,李世默受邀在
牛津辩论学会发表演说。
2014年,李世默受韩国
峨山政策研究所(Asan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邀请,出席主题为“
民主制度的未来”研讨会。他指出,选举政治无论是在
发达国家还是
发展中国家都面临利益集团交织、社会割裂的困境,但民主制度本身缺乏能力来调适这些矛盾。
2014年,李世默在英国
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论坛上就“亚洲
新冷战”发言,他表示,由美国长期主导的
国际秩序并未考虑中国的利益,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以及美国自身的问题不断涌现,
世界格局将发生深远的变化。
2014年11月24日,李世默在北京对话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对
中国历史、制度及
发展模式展开讨论。
2014年12月21日,李世默做客
清华大学时事大讲堂,借用五位政治学学者的理论,分析认为中国的
政治体制具有巨大的活力——也就是改革的能力,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2015年,李世默提出了中国治理模式的三大要素:一是贤能治理,二是实验治理,三是回应治理。
2015年,李世默在雅典民主论坛(Athens Democracy Forum)的发言中指出,
自由主义民主只存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是否具备普世性尚值得商榷。
2017年12月16日,在
环球时报2018年会上,李世默在“美国频频‘退群’,世界怎么办”这一议题发言时表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很长时间里,美国
GDP占世界总量的近43%,如果不算
苏联的部分,
世界经济大部分都是美国贡献的GDP。因此,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第一”与“世界第一”是一致的,“世界利益就是美国利益”。“当前美国GDP占全球
经济总量的20%多一点,且份额在不断下降,因此美国利益与世界利益已经不一定一致了。”
2018年1月,李世默在南华早报年度中国论坛上与美国学者瑞凯德(Keith Richburg)辩论,反驳了毛时代中国发展近乎停滞的观点。他提出,
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十年,
人均寿命、
识字率、
免疫接种率均大幅提升,这是其他发展中国家
难以企及的成就。
2018年7月,李世默为美国《外交事务》杂志撰文,在文中他指出:中国参与由美国主导的
经济全球化,在过去三十年里为全球
经济扩张和
互联互通做出的贡献恐怕超出世界任何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是既成事实了。如果美国精英继续认为自己的国家天然享有全球霸权,那么美国只会加速自身的衰落。世界太大,太多发展中国家正在迎头赶上,一个仅有3.25亿人口的国家绝不会成为世界唯一的统治者。
2019年5月,李世默出席了在
莫斯科举行的中俄智库
战略对话会议。
2019年6月,李世默受邀参加在萨格勒布举办的“
新欧洲商业论坛”,他在会上提出,以全球主义为核心的
全球化即将走到尽头,取而代之的将是以经济合作为中心、尊重多元化的新型全球化。
2019年10月,李世默与梁振英、
陈启宗出席第12届世界政策大会,讨论了可持续全球化、香港形势发展变化的认识和判断。
2019年11月,李世默出席
荷兰Nexus峰会,与欧盟前执委会主席巴罗佐(José Manuel Barroso)、
中欧大学校长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等知名人士就国际秩序的走向、自由主义的未来展开辩论。
2020年2月7日,李世默接受英国《
金融时报》“与FT共进午餐”栏目的邀请,与
吉迪恩·拉赫曼对谈,双方谈论了
世界史、中美政治等话题,拉赫曼评价李世默“充满活力、博览群书、思维敏锐的人”。
2020年,李世默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的文章《抗疫成功,中国人民更信任自己的领导人》,后被新华通讯社特稿《习近平领导中国战“疫》所引用。
2020年9月,李世默在武汉
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上提出,中国可以在工业化程度还很高的时候,通过顶层设计和
产业规划,通过从下自上的创业、创新,改造现有的整个各行各业的产业,实现“
智能内循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2022年2月,李世默在北京
冬奥会召开期间采访了来华参加冬奥会的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Imran Khan)。
主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