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
李怡,1966年6月生于重庆,祖籍湖北,1984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3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人物经历
1984 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3 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2017年9月起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2022年9月,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22年新会员名单。
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
社会职务
曾经担任
西南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学位委员,文学院院长助理、西南师范大学文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诗学文献典藏与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学术丛刊主编。
兼任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会副会长。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四川郭沫若研究会常务理事
重庆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重庆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诗歌、鲁迅及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研究。
学术成果
出版过学术专著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七月派作家评传》、《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中国新诗的传统与现代》等。
专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1998年获国家教育部三等奖,1996年获重庆市政府二等奖。
论文《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2002获国家教育部三等奖,中国现代文学首届王瑶学术奖
专著《四川现代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1996年获四川省政府三等奖。
著作《七月派作家评传》获重庆市政府三等奖。
论文《鲁迅与中国现代新诗》1994年获四川省鲁迅研究会一等奖。
论文《中国现代新诗的进程》1993年获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论文奖。
另有多篇论文获西南师大优秀论文奖。1992年获西南师大中青年科研成果展评二等奖,1998年获西南师大民主党派科研成果展评一等奖。
获奖情况
1 、著作《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获教育部第二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1997 )、重庆市政府社科二等奖( 1996 ),独立
2 、论文《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2002 )、中国现代文学首届王瑶学术奖( 2002 )、重庆市政府社科三等奖( 2001 ),独立
3 、著作《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获四川省政府社科三等奖,( 1996 )独立
4 、著作《七月派作家评传》获重庆市政府社科三等奖。( 2002 ),独立
5 、著作《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优秀成果奖,2004年,第一
6 、著作《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获四川省政府社科三等奖,2006年,独立
7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5年,独立
出版图书
主要著述
专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著作《七月派作家评传》重庆出版社,2000年
著作《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著作《阅读现代》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著作《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合著多部。
另外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学术专著
1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初版,1998 年再版、2002 年三版。
2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 、《七月派作家评传》,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4 、《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5 、《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与人合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 、《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9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的发生》(繁体字版)台湾秀威出版公司2005 年 12 月
11 、《现代性:批判的批判》 独立, 20 万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2 、《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第一主编, 40 万字,巴蜀书社2006
13 、《中国新诗的传统与现代》,独立, 30 万字,台湾秀威有限公司
学术论文
1 、承传与择取:面对传统的两类中国知识分子 《鲁迅研究月刊》 1994 年 1 期(独立)
2 、物态化与意志化的消长 《学习与探索》 1994 年第 1 期(独立)
3 、老舍与中国生存文化的现代化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1 期(独立)
4 、“何其芳特征”与东方色彩 《东方丛刊》 1994 年第 1 辑(独立)
5 、协畅与拗峭:中国现代新诗的音韵特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4 年第 2 期(独立)
6 、卞之琳后期象征主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2 期(独立)
7 、论中国现代新诗的歌谣化运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4 年 3 期(独立)
8 、中国诗文化的自由形态与自觉形态《郭沫若学刊》 1994 年第 3 期(独立)
9 、物态化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化取向《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4 年第 3 期(独立)
10 、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江海学刊》 1994 年第 4 期(独立)
11 、论戴望舒与中西诗歌文化 《中州学刊》 1994 年第 5 期(独立)
12 、论中国现代新诗艺术自觉的传统渊源 《文艺研究》 1994 年第 5 期(独立)
13 、走向文化时代的诗歌与诗学 《青年思想家》 1994 年第 5 、 6 期(独立)
14 、十五年来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之断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5 年第 1 期(独立)
15 、胡适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新论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5 年第 1 期(独立)
16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郭沫若研究 《郭沫若学刊》 1995 年第 1 期(独立)
17 、传统心理结构的自我拆解 《贵州社会科学》 1995 年第 2 期(独立)
18 、宋诗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反传统趋向《海南师院学报》 1995 年第 2 期(独立)
19 、本体的召唤: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东方丛刊》 1995 年第 2 辑(独立)
20 、现代四川文学研究的地域文化视野——中国现代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一 《宁德师专学报》 1995 年第 2 期(独立)
21 、火辣辣的川妹子:一个典型的巴蜀意象——四川现代文学与巴蜀文学之二 《宁德师专学报》 1995 年第 3 期 (独立)
22 、鸦片·茶馆·川味——四川现代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三 《宁德师专学报》 1995 年第 4 期(独立)
23 、论现代巴蜀文学的生态背景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5 年第 3 期(独立)
24 、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的难题与选择 《海南师院学报》 1995 年第 4 期(独立)
25 、巴蜀文化的二十世纪体验者 《郭沫若学刊》 1996 年第 1 、 2 期(独立)
26 、传统:误读中的生长 《诗探索》 1996 年第 1 期(独立)
27 、从移民到漂泊——现代四川文学与巴蜀文化之四 《宁德师专学报》 1996 年第 1 期(独立)
28 、巴蜀派、农民派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四川文学与巴蜀文化之五 《宁德师专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
29 、中国 / 西方: 20 世纪中国诗歌的难题与选择《三峡学刊》 1996 年第 2 期(独立)
30 、论现代四川文学“洄水沱”景观的地域文化内涵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
31 、多重文化的冲撞和交融——论现代外省作家的入蜀现象 《贵州社会科学》 1996 年第 2 期(独立)
32 、重审中国新诗发展的启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6 年第 2 期(独立)
33 、巴蜀调笑传统与现代四川文学的幽默趣尚《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
34 、盆地文明·天府文明·内陆腹地文明——论现代四川文学的文化背景 《社会科学研究》 1996 年第 2 期(独立)
35 、锻造文学的筋骨 《渝州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2 期(独立)
36 、“辨 / 忘”模式与中国新诗文法追求的民族特色 《东方丛刊》 1996 年第 2 辑(独立)
37 、穆旦研究评述 《诗探索》 1996 年第 4 期(独立)
38 、研讨现代作家与乡土文化的两个问题 《郭沫若学刊》 1996 年第 4 期(独立)
39 、王富仁与中国 20 世纪晚期的启蒙文化思潮 《当代作家评论》 1997 年 4 期(独立)
40 、论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 《文学评论》 1997 年 5 期(独立)
41 、鲁迅旧诗新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7 年 2 期(独立)
42 、中西交融的理想与现实 《江海学刊》 1997 年 2 期 (独立)
43 、马克思主义文艺的输入与中国文学批评范畴论的确立 《中州学刊》 1997 年 1 期(第一)
44 、地方志—龙门阵文化与四川现代文学的写实取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7 年 2 期 (独立)
45、 鲁迅、梁实秋论争新议 《赣南师院学报》 1997 年 1 期(独立)
46、“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中国社会科学》 1998 年 6 期(独立)
47、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的新开拓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8 年 2 期(独立)
48、 从童真到“莽汉”的艺术史价值 《贵州社会科学》 1998 年 5 期 (独立)
49、 作为马克思主义批评群体的创造社 《郭沫若学刊》 1998 年 2 期(第一)
50、 来自巴蜀的反叛与先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 2 期 (独立)
51、 青春的诗情与年轻的文化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8 年 4 期 (独立)
52、艾青:中国传统的“弃儿”与叛逆 《东方丛刊》 1998 年 2 期 (独立)
53、 田间新论 《赣南师院学报》 1998 年 2 期(独立)
54、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人大复印资料 文艺理论》 1999.1
55、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新华文摘》 1999.2
56、鲁迅人生体验中的《故事新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9.3
57、对于“后新诗潮”的多种阐释 《天津社会科学》 1999.3
58、巴蜀文化的阐扬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责任 《社会科学研究》 1999.3
59、诗人穆旦的痛苦与中国读者的财富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 1999.3
60、 后新诗潮:时间的延续与空间的定位 《淮北煤师学院学报》 1999.3
61、巴渝文化与诗人傅天琳涪陵师专学报》 1999.1
62、重庆文学、地域文学与文史学 《涪陵师专学报》 1999.4
63、 历史的意义与学术的魅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0.1
64、 评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 《文学评论》 2000.5
65、 寻找和建立中国新诗发展的内在“理念” 《海南师院学报》 2000.3
66、 任洪渊与中国学院派诗人的选择 《西南师大学报》 2000.2
67、 任洪渊与中国学院派诗人的选择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0.5
68、 无法圆满的悲剧 《西南师大学报》 2000.5
69、 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的消长 《诗探索》 2000.1-2 辑
70、 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 《名作欣赏》 2001.2
71、 标准与尺度:关于中国新诗的总体评价 《学习与探索》 2001.2
72、 文学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内在关系 《社会科学战线》 2001.4
73、 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刍议 《荆州师院学报》 2001.3
74 、穆旦研究:折射出现代中国诗学的艰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75 、 论“学衡派”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解析吴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
76 、“为人生”与新世纪鲁迅研究展望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1 年 4 期
77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与 21 世纪中国文论建设的若干问题《涪陵师专学报》 2001.4
78 、我们究竟有着怎样的“现代性”?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年 11 期
79 、 2000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1 年 4 期
80 、时空的自由与郭沫若的感受方式 《社会科学研究》 2002 年 2 期
81 、中国“反现代性”思潮:世界意义的保守主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 年 2 期
82 、 21 世纪郭沫若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郭沫若学刊》 2002 年 2 期
83 、芜乱来自于真正的批评家的“缺席” 《诗刊》 2002 年 3 期
84 、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连载二) 《名作欣赏》 2002 年 4 期(独立)
85 、现代文化的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连载三) 《名作欣赏》 2002 年 5 期(独立)
86 、“重估现代性”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再认识 《文学评论》 2002 年 4 期
87 、反现代性:从学衡派到“后现代” 《中州学刊》 2002 年 5 期
88 、鲁迅旧诗新论 收入《鲁迅其书》,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2 年 标准与平台 《诗刊》 2003 年 2 期
89 、《甲寅》月刊: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3 年 4 期
90 、从进化论到地理学 (香港)《新亚论丛》 2003 年 1 期
91 、西部的“空间”与东部的“时间” 《唐都学刊》 2003 年 1 期
92 、文化反思时代的文体学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年 1 期
93 、日本生存体验与清末“小说界革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年 6 期
94 、“民族”与“革命”:日本之于中国的关键词《理论与创作》 2003 年 4 期
95 、关于“世界”的学说 《徐州师大学报》 2003 年 4 期
96 、 王富仁的“九十年代” 《中国文学研究》 2003 年 2 期(独立)
97 、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年 1 期
98 、历史的散失与当代的“新考据研究” 《学习与探索》 2004 年 1 期
99 、日本生存的实感与中国诗歌的近代变革 《社会科学研究》 2004 年 1 期
100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庆视野 《红岩》 2004 年 2 期
101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年 3 期
102 、意志化之路上的梁宗岱诗歌与诗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4 年 3 期
103 、“走向世界”、“现代性”与“全球化” 《南京大学学报》 2004 年 3 期
104 、关于中国新诗的两种“传统” 《江汉大学学报》 2004 年 4 期
105 、西方文论在中国如何“化”? 《河北学刊》 2004 年 5 期
106 、论中国现代诗论的现代性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年 6 期
107 、日本体验与中国散文的近现代嬗变 《文学评论》 2004 年 6 期
108 、日本体验与中国散文的近现代嬗变 人大复印资料 2005 年 1 期
109 、 从起点处“正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 年 1 期(合作,第一)
110 、传统与现代:二元如何对立? 《江汉论坛》 2005 年 1 期(川)
11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文献史料:问题与方法 《汕头大学学报》 2005 年 1 期
112 、他山之石:作为现代中国文学思想重要资源的西方文论《兰州大学学报》 2005 年 2 期
113 、中国现代诗歌与当代中国读者的需要《钦州师专学报》 2005 年 2 期(合作,第一,川)
114 、“新民”与“心力”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
115 、 “新民”与“心力”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 2005 年 4 期
116 、现实的感受与文本的感受 《天津社会科学》 2005 年 3 期
117 、 1907 :鲁迅“入于自识”的选择 《中山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川)
118 “问题”与“前沿” 《陕西师大学报》 2005 年 5 期(川)
119 、抗战文化、抗战文学与郭沫若研究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 6 期
120 、 1907 :周作人的“协和”体验及与鲁迅的异同 《贵州社会科学》 2005 年 4 期(川)
121 、 1907 :周作人的“协和”体验及与鲁迅的异同 人大复印资料 2005 年 4 期(川)
122 、抗战作为中国文学的资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年 9 期 (川)
123 、巴金的愿望与我们的姿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年 11 期
124 、现实的感受与文本的感受 《天津社会科学》 2005 年 3 期
125 、我们在什么意义上讨论“文学感受” 《中国文学研究》 2005 年 3 期
126 、失落了文学感受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4 期
127 、文学的阐释:从文化关联的发现到文学感受的发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 3 期
128 、多重概念的歧义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阐释的艰难《社会科学研究》 2005 年 5 期(川)
129 、 20 世纪 50 年代与“二元对立思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 年 5 期(川)
130 、生命体验、生存感受与现代中国的文化创造 ?《社会科学战线》 2005 年 6 期(川)
131 、“重估现代性”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再认识《现代性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32 、 “Re-evaluation of Modernity”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Excerpts) Critical Zone 1,2005
133 、心中的“海”——胡续冬《海魂衫》,《诗探索》 2005 年 2 期(独立)
134 、国家主义的批判与个人主义的倡导 ——从《甲寅》到《新青年》的思想流变 《江汉论坛》 2006 年 1 期(独立)
135 、文学博士谈《名作欣赏》的学术贡献,独立,《名作欣赏》 2006 年 1 期(独立)
136 、论中国新诗的“传统” 《诗探索》 2006 年 1 期(独立)
137 、人文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福建论坛》 2006 年 1 期(第一)
138 、抗战:中国文化的资源与重庆文化的资源《涪陵师院学报》 2006 年 2 期(独立)
139 、巴蜀学派与当代批评 《当代文坛》 2006 年 2 期(第一)
140 、“问题”与“前沿”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年 1 期(独立)
141 、 传统 : 中国新诗问题的一个关键词《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6 年 2 期( 独立)
142 、当代诗歌批评的历史建构 《江汉论坛》 2006 年 4 期(第一)
143 、大众传媒与中国新诗的生成 《学术月刊》 2006 年 4 期,(第一)
144 、多重概念的歧义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阐释的艰难,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 2006 年 3 期( 独立)
145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的挑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 年 5 期,(独立)
146 、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鲁迅逝世? 《钦州师专学报》 2006 年 5 期(独立)
147 、 中国抗战文学研究的新的可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年 6 期(第二)
148 、 重绘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谱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6 年 6 期(独立)
149 、 自我体验、自我意识与现代中国文化的“问题”《福建论坛》 2006 年 7 期(独立)
150 、鲁迅:现代中国文化之“结”,《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6 年 8 期(独立)
151 、从中国抗战文化研究看郭沫若研究的新思路 独立, 收入《文化与抗战》,巴蜀书社 2006
152 、 清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概念的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 2007 年 1 期( 独立)
153 、文学批评的本土意义:从自我的清理开始 《贵州社会科学》 2007 年 1 期( 独立)
154 、重庆文学史与普通话写作 《红岩》 2007 年 1 期( 独立)
155 、命题的意义 《红岩》 2007 年 2 期( 独立)
156 、寻找我们自己的语言 《红岩》 2007 年 3 期( 独立)
157 、体制与生存 《红岩》 2007 年 4 期( 独立)
158 、《红岩》 2007 年 5 期( 独立)
159 、《红岩》 2007 年 6 期( 独立)
160 、鲁迅的“五四”与“新青年”的“五四”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年 1 期(独立)
161 、鲁迅的“五四”与“新青年”的“五四” 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 2007 年 5 期
162 、重绘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谱系,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 2007 年 4 期
163 、现代中国文学批评“本土化”建设的三大内涵 《新华文摘》 2007 年 7 期
164 、中国新诗研究的世纪性工程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新诗卷第三辑
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研究”(1996 — 1999)
2 、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七月派评传”(1996 — 1999)
3 、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文学现代性与民族性相互关系研究”(2001 — 2004)
4 、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基金项目“中国新诗发展综论”(2001 — 2003)
5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文学 创新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学”(2004 — 2007)6 、重庆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诗歌阅读学研究”(2004 — 2007)
7 、重庆市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庆视野研究”(2002 — 2005)
8 、四川省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学派问题研究”(2004 — 2006)
9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 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研究”(2004 — 2006)
10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四川现代作家的文学思想研究”(2004 — 2006)
11 、安徽教育出版社委托项目“《穆旦全集》的整理与研究”(2004 — 2006)
12 、重庆工商大学委托项目“西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研究”
13 、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资助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研究”(2006 — 2010)
教授课程
博士生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与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硕士生 中国新诗与中外文化、中国现代社团流派研究
本科生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新诗研究、鲁迅研究
参考资料
李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860名!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全名单.川观新闻微信公众号.2022-05-26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9 17:0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社会职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