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忠源
清朝历史人物
江忠源(1812年8月1日-1854年1月15日),字常孺,号岷樵,湖南新宁人,晚清湘军名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江忠源年轻时聪慧、豪爽,在县学附学生,善写文章,好经世之学
道光十七年(1837年),江忠源以“四试皆名列第二”的成绩考上了十二年一选的拔贡生,并在当年的丁酉科考中举人。他此后便在京师(即今北京)求学,准备继续科考,但数年间屡试不中,最终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通过大挑得授教职,于是归乡候选。新宁地处湘、桂两省交界,崇山峻岭,汉瑶杂处,民风彪悍,会党活动猖獗。江忠源认为“一旦乱作,事其危哉”,遂联络乡中士绅,决定举办团练,以兵法训练各村丁壮,数月之间“一乡肃然”。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新宁爆发了有青莲教背景的瑶人雷再浩起义。江忠源当即率乡中团丁二百,与当地绿营兵合力进剿起义军,“奋击,破走之”,一直追到起义军的据点黄背峒,纵火“焚其巢”。雷再浩率部逃往广西的梅溪口、大埠头一带(均属今广西资源),再次发展壮大,扬言“得江某当生啖之”。江忠源建议由湖南与广西联兵会剿,又率团丁据守要隘,切断起义军“出掠之路”,随后用计分化离间起义军,袭捕了雷再浩。他由此而有知兵之名,还被清廷赐以蓝翎,“以知县用”。
居官浙江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江忠源被拣发至浙江候选,受到了浙江巡抚吴文镕的赏识。当时,浙江多地都发生水灾,其中以秀水县(治今浙江嘉兴)受灾尤重。吴文镕便命江忠源到秀水负责赈灾。江忠源将赈灾事宜处理得井井有条,不久便被正式补任为秀水县知县。他又进行灾后重建工作,招流亡、禁游惰、惩奸猾、倡节俭,为官九个月使得“事大治,民忘其灾”,深为百姓所拥戴,甚至有“二百年来无此官也”之誉。后来,江忠源又被调到丽水县为知县。
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帝即位,诏命“部院九卿各举贤才”。礼部左侍郎曾国藩举荐江忠源,称其“忠义耿耿,爱民如子”。清廷遂命江忠源前往京师,“赴部引见”。但当时,杭州有海塘决口。吴文镕上疏朝廷,请求让江忠源暂留浙江,主持海塘修筑工程。江忠源历经四个月完成了海塘工程,但竣工之时却又得到了父亲亡故的消息,于是归乡守孝。
转战四省
江忠源守孝期间,广西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于咸丰元年(1851年)自称天王,屡次击败清军的围剿,至闰八月又攻占了永安州(治今广西蒙山)。当时,大学士赛尚阿以钦差大臣到广西督师,负责征剿太平军。江忠源也被征调到军中效力,隶于广州副都统乌兰泰麾下,深为乌兰泰所倚重。他还让幼弟江忠淑自新宁乡勇中选募五百人,组建了一支号称楚勇的队伍,带到广西与太平军作战,一战“斩级数百”,被擢升为同知直隶州,获赐花翎。
清军此时已完成了对永安的合围,但内部却是矛盾重重,以致直到次年(1852年)初仍未能攻破永安。乌兰泰和广西提督向荣分别自南、北两路大举攻城,却在“围城必锁”还是“围城必阙”的问题上争执不下。赛尚阿采纳向荣之策,在城北打开了一个缺口。乌兰泰仍坚持锁围,和向荣更是势如水火。江忠源调解不成,遂称病辞归新宁。不久,太平军自城北突围,并冲出了清军的包围圈,直扑省城桂林。乌兰泰尾追太平军至桂林城南,却在作战中被炮火击伤。太平军开始围攻桂林。
广西前线的变故不久便传到了新宁。江忠源又招募了一千乡勇,和同乡好友刘长佑兼程赴援广西,打算再度投到乌兰泰麾下,却在途中得知乌兰泰已因伤重而死。他于是独领所部军,据守于桂林城东的鸬鹚洲一带,在和太平军的交战中“三战皆捷”。当时,清军各路援军也相继进抵桂林。太平军遂撤桂林之围,北趋全州。江忠源因解围有功,进授知府。
太平军很快便攻陷了全州,随即准备趁湘水暴涨,乘船顺流而下,直趋湖南省城长沙。清军此时也已追至全州。江忠源抢先赶至全州下游的蓑衣渡,伐木为堰以堵塞河道,成功得拦截住了太平军。他率所部楚勇与太平军鏖战两昼夜,杀伤甚众,甚至以火炮击杀了太平军首领之一的南王冯云山。太平军最终只得弃船登陆,向湘江东岸撤退,所携辎重尽被缴获。当时,江忠源曾建议清军扼守东岸,但未引起重视。太平军得以自东岸进入湖南境内。
太平军进入湖南后,在永州城外为江水所阻,只得改道南下,向道州(治今湖南道县)进军,很快便攻陷了道州。他们在道州还得到了当地天地会会众的响应,一时间兵力大增。而江忠源担心太平军在湖南裹挟百姓,建议“分防不如合剿,远堵不如近攻”,并率所部和各路清军合攻道州。他收买城中的内应,准备约期攻城。但在此时,东王杨秀清提出了进军两湖、东取金陵(即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的战略目标。太平军于是撤离道州,经宁远、嘉禾桂阳诸州县,攻陷了湖南重镇郴州。西王萧朝贵又亲率所部兵,趁虚奔袭长沙。江忠源忙自楚勇中挑选了一千五百人,随总兵和春兼程赴援长沙。
江忠源追至长沙时,太平军已占据了城南及小西门一带。长沙守军在前湖南巡抚骆秉章(革职留任,正等继任湘抚到任交接)、前湖北巡抚罗绕典(因丁忧在籍,奉旨留湘帮办军务)的指挥下,正抵抗太平军的进攻。萧朝贵随后在攻城时战死,太平军攻势稍缓,江忠源趁机率部夺回了被太平军占据的城南天心阁,又据守城东南的蔡公坟以成掎角之势。太平军由此局促于城南一隅,难以展开四面围攻。守城清军得以集中兵力进行抵抗。不久,洪秀全、杨秀清放弃郴州,率全军北上长沙,与长沙城下的太平军余部会师。江忠源与尾追而至的清军夹击太平军,却在战斗中被枪矛刺伤了小腿,落马险些丧命,在随身勇卒救护下方得脱险。刚到任的湘抚张亮基将江忠源接到府中养伤,并向他询问守城方略。江忠源认为“官军四面集,惟河西一路虚”,建议调重兵扼守湘江西岸的龙回塘,以防太平军由此突围。但此时,各路清军皆增援长沙。长沙内外军政大员云集,却出现了“巡抚三(张亮基、骆秉章、罗绕典)、提督二(向荣及湖南提督鲍起豹)、总兵十,莫相统摄”的局面。能够统一调度各军的赛尚阿已被革职,接任钦差大臣的徐广缙则滞留于湘潭。张亮基虽重视江忠源的建议,却无法使之得到落实。江忠源于是到湘潭面见徐广缙,建议加强龙回塘一带的防线。但徐广缙却不以为然。
太平军因久攻不克,遂于咸丰二年(1852年)十月由龙回塘撤离了长沙,经益阳、岳州(治今湖南岳阳)攻入湖北境内。徐广缙命江忠源随向荣追击太平军。但江忠源因其谋屡不见用,又以乌兰泰之故而怨恨向荣,不愿和向荣共事,于是在张亮基的挽留下留在了湖南。当时,岳州有晏仲武聚众劫夺军饷,浏阳则有周国虞创立的反清会党组织征义堂,皆曾私通太平军。江忠源奉张亮基之命,和邓绍良先在岳州剿灭了晏仲武,又到浏阳镇压了征义堂起事。他还因此前援长沙之功,被擢升为道员。
太平军进入湖北后,很快便攻陷了省城武昌(治今湖北武汉东南)。张亮基被擢升为湖广总督,负责到湖北进剿太平军,但他却以“防贼回窜”为由一直留在湖南,直到次年(1853年)初太平军撤离武昌后才启程赴鄂。江忠源此时已自浏阳返回长沙,也被张亮基调到了湖北。所部楚勇有四百人随之北上,其余千人则在其弟江忠济及刘长佑等人的统领下留驻湖南。
江忠源到武昌后,被实授为湖北按察使臬司),兼署盐道。他面对当时武昌城中“遗黎存者不足十之一,官署民舍大半焚毁,死户枕藉”的战后残破局面,和张亮基及新任湖北巡抚骆秉章、湖北布政使严正基等一众官员通过“修城郭,制守具,通商贾,恤难民,治土匪,缉逸贼,筹军食”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战后重建工作。不久,江忠源又亲率所部楚勇,剿平了通城崇阳嘉鱼蒲圻(治今湖北赤壁)等地的民乱。江忠济、刘长佑等留湘楚勇也奉调北上,重新归入其麾下。而此时,撤离了武昌的太平军早已顺江而下,经由江西、安徽等省,攻入江苏境内,夺取了江苏省城江宁。洪秀全还改江宁为天京,定为太平天国的都城。而向荣则取代徐广缙成为钦差大臣,统领大军一路尾追至天京城外,在城东孝陵卫一带建立了江南大营。清廷认为江忠源“忠勇可恃”,命他到江南大营帮办军务。
江忠源当即交卸了臬司、盐道的职务,又上疏陈奏“军务八条”,随后便率楚勇一千七百余人,启程赶赴江南大营。他途中还奉张亮基之命,顺道到广济(治今湖北武穴)剿平了当地百姓宋关佑发动的抗粮暴乱,在和数万乱军的作战中“三战三捷”。此时,太平天国又发动了北伐、西征两大军事行动。太平军北伐部队以北京为战略目标,自扬州出兵攻入安徽,欲取道河南、山东北上。清廷忙命江忠源转赴凤阳,与正在安徽督办军务的周天爵一同堵截太平军。江忠源便将广济的善后事宜交由道员徐丰玉、提督阿勒经阿接办,自率所部顺江直下,准备经九江进入安徽境内。
江忠源率部行至九江时,太平军西征部队也已攻入了江西,兵锋直指江西省城南昌。江西巡抚张芾飞檄召江忠源赴援南昌。江忠源认为凤阳已是“残破之区”而南昌仍为“完善之土”,于是上疏朝廷,表示要改道先援江西。他在所部楚勇中挑出了一千三百人,历经三昼夜,急行五百里,终于抢在太平军围城之前抵达了南昌。其行军之速,令太平军都大为惊愕。
江西巡抚张芾王命旗牌授予江忠源,让他指挥所有战事。江忠源烧毁城外民宅,斩杀逃兵,又亲自驻守章江门,日夜督战。后来,太平军挖地道攻城,使得城池崩塌数十丈。江忠源斩杀登城叛军,命人用土囊将缺口堵死,后多次派死士焚毁太平军的营寨。不久,湖南援军赶到,江忠源分兵扼守樟树镇,又派罗泽南剿平泰和万安安福等县土匪。当时,江忠源坚守南昌九十余日,多次击破太平军营垒、击沉敌军船只。八月,太平军撤军而去。咸丰帝为了表彰江忠源的功劳,特赐他二品顶戴
擢任巡抚
后来,太平军退守九江,分兵扰乱湖北兴国,进犯田家镇(今属湖北武穴)。江忠源率二千兵马赴援,并率亲兵数十人先行赶到田家镇。次日,太平军猛攻田家镇,道员徐丰玉等人战死。江忠源上表自劾,被降四级留任,后升任安徽巡抚
不久,太平军攻陷黄州汉阳,围困武昌。江忠源沿长江进击,大败太平军,解武昌之围。后来,江忠源的部队被留在湖北,自己只率二千兵马赶赴庐州(今安徽合肥)。当时,江忠源冒雨行军,将士尽皆疲惫,自己也染病不起。行至六安时,太平军已攻陷桐城、舒城。
庐州知府胡元炜遣使告急,并谎称城中兵力、军饷充足。江忠源便不顾六安军民挽留,留下一千兵马守卫六安,带病前往庐州。十一月,江忠源抵达庐州,方知城内总共不过三千人马,而且粮草、军火短缺,但已被太平军重重围困。
江忠源虽知自己被胡元炜所骗,而且庐州难以保全,但仍不肯弃城退守。他认为胡元炜不能布置防务,又谎言贻误战机,多次斥责,并亲自驻守水西门,击退太平军的进攻。朝廷为了嘉奖江忠源,赐他霍隆武巴图鲁勇号。当时,陕甘总督舒兴阿畏惧太平军兵威,不敢前进。江忠源之弟江忠濬与刘长佑也被阻拦在庐州城外五里处,难以救援。
殉死及身后
咸丰三年(1853年)十二月,胡元炜私通太平军。太平军获知城中虚实,更加猛烈的攻城,不久便炸毁水西门,攻入庐州城中。江忠源拔刀欲自刎,被左右亲兵阻止,都司马良勋背着他逃走。江忠源猛咬马良勋的耳朵,奋力挣脱,继续与太平军交战。到达水闸桥时,江忠源已身中七处创伤,只得投入古塘,跳水自杀,时年四十二岁。当时,布政使刘裕珍、池州知府陈源兖、同知邹汉勋、胡子雝等人一同战死,胡元炜投降。八日后,江忠源的尸体被部卒周昌迹背出,仍是面色如生。清廷得知后,追赠江忠源为总督、骑都尉云骑尉世职,赐谥忠烈,并将他的灵位安放在昭忠祠中。
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清廷念及江忠源的功劳,又追赠他为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并在湖南、江西为他建造专祠
历史评价
庄仲方:逆贼祸延数省,文武臣工死于战守者多矣,未闻有先建奇勋后乃殉节者也,有之自公始。或谓使公从弁策,暂避贼锋而图后举,城或可复。不知臣死封疆,正也,乌可缓死以侥幸于后?此不可必之事乎。矧彻夜大雾,内外不相闻,使贼乘间而入,天固示公以尽命之期,以成其千秋不朽之名。公敢违天耶!且闻公弟皆忠武,已各著勋,他日荡贼,以继公未尽之忠,则公目亦瞑矣。
严正基:① 余尝举其行军本末以论。在粤西,则有击水东街贼之捷,使桂林会城获全;在楚南,则有蓑衣渡截贼船之师,使贼不能顺流直下,衡、长得以设备无虞;在浏阳,则有捣征义堂贼巢之役,使逆渠全数歼除,省会得免肘腋后患;在楚北,则有肃清崇、通上游之绩,使鄂垣不致动摇生变;在江右,则有保守南昌会城之功,使豫章不至全局糜烂。或偏师制胜,或特将建勋,此其声威最伟者。② 墨绖从戎岭峤行,八千子弟气纵横。一朝将帅推文吏,百战东南挫贼兵。开府誓平江左垒,大星痛陨皖中城。疆残母老留余憾,遗息天教慰九京。宿草扶江碧血新,骑箕天上屡怆神。有君气节张吾楚,当代艰虞惜此人。风雪燕台余涕泪,干戈鄂渚绝风尘。堪伤禁闼思颇牧,龙去鼎湖又一春。
曾国藩:吾生平未见如此人,当立名天下,然终以节烈死。
左宗棠:公忠孝大节出于天性。狼臂长身,目奕奕有神,顾盼磊然。与人交, 披肝沥胆,终始不渝。尤爱才服善,闻人孝友节义事,务成就阐扬之。廓达大度,开诚示人,而见义勇发。其所必为,虽险阻郁塞,众人孑孑,环顾多疑,公不为动。……用兵数年,待士卒严而有恩,虽他将所部骄兵悍卒,见公无不气折心服。……然公于兵法神领心悟,尝喜自负,每出兵当大敌,横槊马上,瞭察山川形势,遇坡岭回互,辄举鞭指示营将曰:“若以一营伏此。吾转战至某所,若出为吾应。”虽平地田畴交错,或辄留数骑,伏阡陌间,后与贼相持急,往往以伏兵起,得全胜归。人问公所以伏兵之故, 公亦不能言也。居围城,每夜必环城一巡视。见士卒食苦,或时下马,呼匕箸取尝所食,曰:“适巡城饥,与君一共此味耳。”以故士卒感服,无忍背者。呜呼!公之名在天下,而功被东南数省。天下知与不知,闻公之死,莫不呜咽流涕,惊忧失据。而公生平蕴蓄与所欲自树立者,固未尽其一二也,此可为天下痛者矣。
蔡寿祺:罡风日夜起江滨,摧折东南柱石臣。诸葛有才方乐毅,贺兰无意救张巡。孤军竟尔成沙鹤,大节真堪泣鬼神。犹记腐儒曾献策,早将忠义达枫宸。危城援绝讵能全,百战余生一旦捐。投笔漫夸班定远,裹尸真见马文渊。丹心耿耿同朝惜,青史煌煌异日传。不为枌榆叨庇荫,临风也合泪潸然。(诗作《哀江岷樵中丞》)
郭嵩焘:① 呜呼!公之功溉于天下,而名孚于后世。施于吏事,未数月而民怀之;用于军旅,三年而东南数千里保障之功为大。盖公之生与死,天下以为安危,而岂新宁之人哉!然而人皆曰:“天生公才以为天下,而公二三年之间糜精敝髓,剟剔弥纶,功之及人无穷。而其识之远,神之完,以施于用未宏也。”知公深者,尤相与悲哀悼叹,痛公之无年。嗟乎!军兴以来,治团练起任将帅、为名臣,公与罗忠节二人而已,世谓平贼之方,独有团练,而德义信勇。若公与忠节者谁哉?而公独发其端于乱机未兆之日,率先楚人,发扬厉,功名节义相望以起。新宁之于公,其尤宜追思不忘者与!(《新宁县江忠烈公祠记》)② 剖竹连圻总有名,结缨犹是老书生。江淮草木无完垒,朝野衣冠有哭声。七叶两京廑北顾,九州一柱竟南倾。孤臣闲退今华发,日倚柴门涕泗横。(诗作《哭江中丞》)
李元度:公性英烈,见义必为,成败死生无所惑。治军推赤心待人,得其死力,所过无秋毫犯。每战,亲陷阵,踔厉风发,誓不与贼俱生。尤料敌如神,能以至少击至众,所向有功。公薨,海内识与不识,下及妇人孺子,皆为流涕,祠祀遍江以北。② 盗起岭西,峒蛮耳,王师且十万,环视莫敢先。公以书生倡勇敢,军气为一变。其后楚军辈出,功在东南,皆公风声所起也。公尝建三省会剿议,请治舟师扼上游,侍郎曾公卒用此肃清江面。乌呼!公存亡实关天下安危,岂仅以一死激顽懦哉!江西危,于公无责,闻警拔舍行。卧病六安,以数百人入庐州,皆智巧士所目笑者,而汔以是死。悲夫!公试礼部时,同年生武冈曾如砣暨湘乡邓鹤龄、陕西邹兴愚,先后客死京师,贫不能反葬,公皆身护其榇归。嘻!此其一节耳,然赴义若渴,已可见其概云。
郭崑焘:功名久许到凌烟,幕府初开命遂捐。痛哭千钧真一掷,伤心转战已三年。孤城莫障全淮局,臣节犹光半壁天。良吏健儿同日尽,朱棺马革总凄然。黄鹄矶边出饯时,扁舟尊酒雨如丝。别来江汉仍多故,死去东南更恃谁。酒泪直为天下痛,论交遽尽此生期。荒山戢影空悲感,沧海横流未有涯。(诗作《哭江中丞二首》)
黄彭年:道光之季年,寇起西粤,咸丰三年窜踞金陵,蔓延十六省,陷城数百,起天下兵击之,楚军为最著。同治三年,湘乡曾公国藩、国荃卒以楚军克金陵,定东南。论者叹成功之难,因念创始之不易,慨然思当日力战死事之臣,新宁江忠烈公为尤烈云。……公能以大义规辅曾公,及曾公成功,而公已不及见。君子听磬声则思封疆之臣,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吾观东征之役,自公而外,尤怆然于胡文忠也,悲夫!(《江忠烈公墓表》)
刘坤一:① 余维崇祀诸公,其勋名之彪炳,诚节之光昭,固令人观感而兴起矣。顾其中如曾文正,则理学、政事、文章兼综其美。江忠烈以政事、文章著称。罗忠节之理学粹然,为一代儒宗。李勇毅(李续宜)之政事,帅文毅(帅远燡)之文章,皆卓卓可纪。是数公者,勋节为吾乡冠冕,而不仅以勋节显也。② 楚军勤王敌忾,实居湘军、淮军之先,起于前安徽巡抚江忠烈公。自粤寇肇乱,吾乡江忠烈公首倡乡勇杀贼,而湘军继之。
咸丰帝:尔追赠总督原任安徽巡抚江忠源,精诚自矢,果勇聿昭。夙习兵韬,曾翦萑苻而敛迹;迨膺民社,遂携剑佩以从戎。誓靖盗于潢池,屡宣功于桂岭。 洎狼踪之远窜,统虎旅而长驱。士奋干城,伟略频书于露布;郡资保障,英声特振于星沙。酬庸而累擢监司,陈臬而命参军务。惟江右值烽烟之警,俾偏师张桴鼓之威。牙纛高悬,破群丑而章江奏绩;头衔优锡,秉专符而皖水宣劳。属逆焰之方张,入危城而固守。躬亲矢石,得化险而为平;气肃旌幢,屡出奇而制胜。孰意援兵不力,警报遽传。堞上尘惊,竟逞跳梁之技,旄头星陨,遂成裹革之忠。(《谕赐祭文》)
王定安:① 觥觥忠烈,侠剑儒巾;提挈子弟,始张楚军。楚军之兴,湘军之萌;蓑衣喋血,蔡坟扼陉。……江作先声,曾继其武。② 自广西寇发,海内骚动,新宁江忠烈公忠源,实倡义旅。……湘人以书生杀贼,自忠源始。③ 江忠源以楚勇转战粤、湘,最知名。
薛福成:夫以江公之忠勋才略,若稍假之年,其所建树,当与曾文正公、胡文忠公相颉颃,不幸中道摧折,未竟厥施。
朱孔彰:① 曾文正云:军兴以来,死事者多矣!或邂逅及难,而幸厕忠义之林,何可胜道?当公赴江西之急,有诏令至金陵;及赴庐州之急,有诏留楚中,宜可少安以惜有用之身,而公必蹈危地,甘死如饴,但求无疚于神明,岂所谓皎然不欺者耶?呜呼,忠已!② 自江忠烈以义声倡,志在灭贼,而同袍兄弟多将才,战功节烈之盛,永、宝间罕有匹焉。
赵尔巽:湖南募勇出境剿贼,自江忠源始。曾国藩立湘军,则罗泽南实左右之。朴诚勇敢之风,皆二人所提倡也。忠源受知於文宗,已大用而遽殒。泽南定力争上游之策,功未竟而身歼,天下惜之。忠源言兵事一疏,泽南筹援鄂一书,为大局成败所关,并列之以存龟鉴。此大将风规,不第为楚材之弁冕已。
孙诒让:咸丰之季寇乱方亟,大军娄挫,自僧忠亲王以逮,塔、罗、江、李诸名将之殉节,皆一时惨变,往往九重陨涕,率土痛心。
同治帝:尔追赠总督原任安徽巡抚江忠源,伟绩丕昭,贤声卓著。当国步艰难之日,誓扫欃枪;正妖氛猖獗之年,亲临矢石。以文臣而精武略,兵已攻心;率劲旅而捣偏师,贼尤寒胆。量沙退敌,纾朝廷南服之忧;扼险筹防,任锁钥北门之寄。惟望成功迅速,树保障于苍生;讵期赴难仓皇,标姓名于青史。而乃凶锋益肆,壮志弥坚。勋未集乎鹰扬,势偏惊夫豕突。烟漫雾涨,横行之逆焰方张;月黑风凄,深入之孤军莫救。遂致身先陷阵,心余葵藿之丹;力尽捐躯,血化蘅芜之碧。饰终逾格,备极殊荣。既荷先皇宠锡之恩,允宜后世馨香之报。(《谕赐祭文》)
韩文举:楚军之功勋,江公引之也,湘人之士气,江公作之也。江公种其因,后人食其果。薛氏(薛福成)言稍假之年,其所建树,当与胡曾相颉颃,谅矣。
新宁县志》:江忠源善抚士卒,与同甘共蓼,其用兵也尤若有神,每临阵横槊马上,察山川形势,举鞭示部,将于某所诱敌,某所设伏,往往以偏师出奇制胜。
徐培根:① 江忠源首先率楚勇来桂作战,创湘人出境杀敌之始,……在蓑衣渡设伏,造成空前之大胜利。江忠源此种忠君爱国见义勇为之精神,实足为军人之模范,设其不在庐江早年殉国,其事功勋业,可能在胡林翼与左宗棠之上。② 当时清军,旗兵绿营,全部腐败,不堪一击。独江忠源一支楚勇能战能守,此皆江忠源为人侠义,平时能与士卒共甘苦,作战则身先士卒所致,所谓“兵随将转”“强将之下无弱兵”者是也。③ 江忠源力疾赴援庐州,纯系以战争全局为重,城破,自刎殉职,未即死,独恐被俘,脱衣投水死。此种不成功便成仁之精神,真乃军人之模范。
轶事典故
破天荒
江忠源的家乡新宁是湖南边陲僻县,文化非常落后,自清代开国以来从未出过乡试中举者。江忠源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考中丁酉科举人,被时人谓之为“破天荒”。
拜访曾国藩
江忠源年轻时曾在北京求见曾国藩。曾国藩见到他的名刺,不高兴的道:“这是新宁秀才江忠源,为人无赖,把他赶走吧。”门子便对江忠源道:“主人让我向您致歉,说您是新宁无赖秀才,只会赌博,没空与您交往。”江忠源大言道:“我确实喜欢赌博,但岂有拒人改过曾国藩?门子只得再次入内禀告。曾国藩非常惊讶,将他迎入府中。当时,天下承平已久,江忠源却认为马上就会有一场大乱,并对天下之事侃侃而言,声震屋瓦,将茶盏拂落在地仍谈笑自若。曾国藩对他大为改观,将他送走后,对人道:“我平生从未见过如此人才。”又叹道:“此人虽能名满天下,但最终会因节烈而死。”
人物作品
江忠源的著有《江忠烈公遗集》十卷。
人际关系
母亲
陈氏,曾出私财助军饷,并悬赏激励士卒,被封为一品夫人
兄弟
江忠濬,随江忠源征战,后任四川布政使、广西布政使。
江忠济,随江忠源征战,累功至候选知府,升任道员,后在通城战死。
江忠淑,随江忠源征战。
史料索引
《国朝先正事略·卷二十六·名臣》
《清史列传·卷四十三·大臣传续编八》
《清史稿·卷四百七·列传一百九十四》
文艺形象
小说形象
清代小说《洪秀全演义》中,江忠源原是向荣部下统领,在广西巡抚周天爵保举下,调任湖北按察使,后任安徽巡抚。胡元炜私通太平军,将江忠源骗入庐州,并勾结对赏罚不满的守备陈树忠,煽动兵变。江忠源在与陈树忠交战时,中枪受伤,投水而死。
影视形象
1988年《太平天国》,艾威饰演江忠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4 22:4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