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占明
中国内地民俗男歌唱家
石占明,出生于1973年,汉族,山西晋中市左权县石匣乡红都村人,中国内地民俗男歌唱家。中国首届原生态南北民歌赛歌王奖、山西黄土风情农民歌手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他演唱技巧高超,音域宽广、高亢嘹亮、民族韵味浓郁,能给人以触动心灵的震撼,许多歌曲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经典演唱曲目有《打酸枣》、《桃花红杏花白》、《倒秧歌》等。
早年经历
家庭出身
岁月流转,千百年来,太行一脉山河锦绣、人杰地灵、文艺兴旺、民风醇正、民情浓郁,沉淀了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流传下了许多感人的神话、传奇故事。
太行山深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名叫“红都”的小山村,那里群山怀抱、溪水甘甜、草地肥沃,那里的人们憨厚质朴,勤劳善良,率真豪放,就是这样一片热土上流传着一个与“唱歌”有关的、带有传奇色彩的、真实的故事;从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走出了一位新时代名扬于黄河两岸的源生态民歌“歌王”;并缔造了一个“山村羊倌”关于歌唱的宏大梦想;造就了一种纯真质朴、嘹亮高亢、音域宽阔、难以模拟、独特的民歌演唱风格。
他摄取着太行山清漳河厚重的泥土文化营养,他见证了一个年轻人为了梦想执着拼搏的历程;他的传奇经历背后的苦辣辛酸告诉了我们“天道酬勤”的真理,他的刚毅精神为我们树立了标杆,笔者希望他的故事能够推广和传扬,以期待更多的人来了解关注原汁原味的民歌艺术、爱原生态民歌,唱原生态民歌,更希望能启迪和感悟更多的人。
石占明家祖祖辈辈居住在左权县城西20多公里外的红都村,隶属左权县的石匣乡,埋在深山里。这个村因抗日战争中那场著名的“红都战役”而闻名。但由于过于偏僻,很少有外人去。几年前,政府规划新农村建设,要求红都村全村外迁。可这里的老乡,出于对这方热土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他始终不肯离开,守着这片山地,依然过着放羊、放牛的自由生活。
石占明出生时,家里非常贫穷,祖祖辈辈都以放羊为生,父亲也无不例外,是个老羊倌,放了一辈子羊,也唱了一辈子歌。父亲是一个极为乐观的人,这辈子哀愁二字好像与他根本没有一点关系,再劳累辛苦中寻找着那份快乐。早年农业社解散时,他父亲把社里卖剩下的几只没人要的羊赶回了家,精心伺养,像母鸡下蛋一样,几只放到几十只,几十只放到了一百多只。
父亲在当地是一个招人喜欢的民间歌手,乡里乡亲都称他“山歌老大”,他只要一出门,不管走到哪里,歌声就传到哪里,田地里、小溪边、山谷中,总能听到他欢快的歌声。甚至有的时候,有人在村路上碰到随意让父亲唱上一两段,他都会毫不犹疑的唱起来,而且会聚来更多的人凑热闹,一唱就是半天过去了,结果羊却跑到四处吃人家的庄稼,父亲还得背上自家的粮食去向人家赔偿。父亲从无怨言,也不计较,六十岁了,依然唱得有情有调,有滋有味。
母亲勤劳朴实,善良贤惠,那时家境不好,一家人一年四季伙食全是母亲张罗,柴、米、油、盐、酱哪样都得精心盘算仔细计划。
家庭的熏陶对石占明影响很大,每天晚上他就偎依在爷爷的身旁听爷爷的唢呐声,起伏的唢呐声飘扬整个山村,清脆、响亮,在耳边响着,却被风吹得更远,仿佛有一种力量,在牵引着他。另外,奶奶也有一副好嗓子,石占明还记得奶奶自己经常唱的一首歌叫《到坐家门前纳鞋帮,泪点点滴在鞋尖上》,这首歌让他记忆特别深刻,奶奶每唱一次,她泪水就流一次,把自己内心的感情释放出来。她的歌声触动了他当时幼小的心灵,感觉到奶奶心里有说不尽的苦和流不完的泪。石占明很小的时候特别希望天天跟随父亲上山放羊,因为到了山上就能听见父亲的山歌,是那样的嘹亮、高昂,豪放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是那样的令人兴奋。
石家世代几乎人人都会吹拉弹唱,多少年来,村里遇着红白喜事、正月闹社火就全靠石家人来凑景儿了,也就有了一个吹唱班子,外人称颂“石家班”。早先爷爷和四叔都是吹唢呐的好把式,三叔敲鼓,姑姑拍镲,出嫁一个,次小的就顶上来,直到后来四姑手把双镲,再加上父亲这个好唱角儿。这石家班真是样样都拿得起,或再搭上几个帮手,就没有什么大场面应对不了的了,也包揽了当地的红白喜事的一些吹拉弹唱,在十里八乡,特别受乡亲们喜欢。
石占明上小学时,教学环境和设备相当差,教室简陋,没有写字的本子,只能用磨光了的石板来写字,石占明从小就爱唱歌,所以他说他就喜欢到山上放羊,跟父亲学唱山歌,喜欢跟爷爷吹唢呐。到13岁的时候,爷爷和他说:“你学会了吹唢呐,最起码的就可以有口饭吃,等我老了,吹不动了,你就接我的班,把咱们祖祖辈辈的手艺和我的心愿传承下去。”石占明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但是这对于他后来民歌演唱之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石占明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从小受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熏陶,耳濡目染,有了对民歌的喜爱。喜怒哀乐都通过自编自唱去表达,去表现美好的生活和丰富的思想感情。从小一直唱,他感受着原汁原味的民歌带给他的快乐;他感受到这片热土和他的亲人们给予他最大原动力,不断地在推动他把这最古老最原始的艺术带出大山,传承并不断的创新;他也领悟了田青老师对他讲的那句“民歌却是穷乡好”话的真谛。那种面对着大山,放开喉咙,敞开嗓子,自由自在的歌唱是在那狭窄的舞台上难以寻找到的感觉和效果。
演艺经历
初中一毕业,自小爱吹爱唱的石占明没有再继续读书,而是每天随父亲上山,跟着羊群,跑前跑后,不停的吆喝,赶着上千只羊,漫山遍野的羊群,不满方圆一公里,他的吆喝声必须让所有的羊听见。所以,这种吆喝是最练嗓子的。可他母亲不愿意他像父亲一样也一辈子与羊为伴儿,常常唠叨:“你光惦记着放羊,你想打一辈光棍呀!”石占明只是憨厚地笑。因此他也就常常出外打工,虽然身板和父亲一样瘦小,倒也不比膀大腰圆的乡人劳力差,但他还是希望靠自己唱歌的天赋来维持生计。
离家的日子里,靠着天生的好嗓子,于1994年,因会吹唢呐,会唱山歌,石占明被选进左权县艺术团,在艺术团里,他的演出很少,几乎很少让他演出,团里因为他不会说普通话,又嫌他太“土”,表演没有气场,半年后就被艺术团辞退了。
被辞退后,他有些感触,他认为这次工作经历对他而言,不是打击而是一次鼓舞,他决心一定要汲取这次被辞的教训,为了自己的事业一定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他深深地知道小小的艺术团都留不下,一定是自身条件还不够好,自己的身上没有亮点。所以他带着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信心和勇气又投入到新的环境中。
没过多长时间,他又被永佛寺煤矿组织的文艺队吸纳,参加过一些小型的演出活动,这回的石占明充分的珍惜每一次演出机会,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很受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认可,这给了石占明很大的鼓舞,本想这次能长期的发展下去,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文艺队不知什么原因突然被取消了,想当然石占明的工作也就没有了。
那时,想想家里受累的父母们,为了能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石占明并不灰心,离开县城后他去了七里店村私人搞的小型吹唱团,随班四处卖艺,从一个个小山村、到大一点的乡镇,方圆百余里,石占明的名字渐渐地传开了,不仅是他唢呐吹的棒,歌唱的响,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好,重义气。
有一次演出,观众喜欢他的演出,不停地让他上场,最后老板让石占明放开了唱,多唱一场加50元,结果他不停的唱,一直到深夜十二点钟,他嗓子都唱痛了,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一场也没有停,最后他挣到2400元钱,在那个时候这笔钱不算小数,顶它差不多放小一年羊的工钱他没有独吞这笔钱,而是平均分给了其他一起参与为他伴奏负责吹拉弹唱的的几个人,他们当时都高兴坏了,一下子仗义也出了名,好多文艺社都争着抢着要他。
因为歌唱得好,为人又心善、仗义,1999年石占明随团到了县里东乡演出时,结识了他的妻子。半年后,直爽厚道的他把这个深深倾慕他那歌声的、距他一百多里的外村闺妮娶进了家门,也了结了父母多年来的心愿。
父亲老了爬不动山了,家里的羊便分给他们兄弟几个。石占明东挪西凑又买了几十只,自幼就跟着爹上山的他,很快也成了个放羊的行家里手。用放羊铲扔石头捣头羊,底气十足地长声吆喝,再“啪啪”地甩响放羊鞭,直把几百只羊指挥得服服贴贴。风里来雨里去,石占明日复一日地在山沟里游走着,按他的话说,“这一放了羊,就等于‘转了正’啦,不管啥天气啥季节,每天都得固定出工收工哩!”尽管养羊依旧苦累,但因为论收成在农村来说还算是个好营生,因此村里数得着的“精”人都放了羊,时过境迁,再也没有人像以前那样笑话放羊汉是没本事的“二不楞”了,娘也就不再絮叨了。
小日子过了起来,石占明放着羊,倒也没搁下他的唢呐,村里村外也常有同好免不了拉他到婚丧嫁娶的操办中去凑个台,羊便托兄弟们代管一阵儿。可忙碌回来占明还是和他爹一样,觉得在山上放歌痛快,在山间他随心而与的唱着,以至动情处歌声高扬,像使劲一甩放羊鞭般,声音便从山沟里向上攀,上了山顶上了云端,全然没有登台时的局促心情,每逢其时他总觉得自己的歌唱得棒极了。
在漫长又孤独的牧羊人生活中,他经常对着秀美的山川、空灵的大自然引吭高歌,造就了悲壮、高亢、独特的民歌演唱风格。
人生转折
2002年到来时,石占明的命运出现转机。他对这一年的记忆是特别的。
2002年4月,石占明因在县里的闹社火歌咏比赛中得了二等奖,他被县里选送到北京,参加中山音乐堂“高原如歌——中国边远少数民族音乐寻根之旅”左权民歌小花戏音乐会的专场演出。当时连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说的他,高兴得抱着一只羊转了几个圈圈,翻了几个跟头。他卖了几只羊做路费,穿着布鞋就闯北京了。第一次来到北京,他当然想看天安门、万里长城,还有人民大会堂。可他想着他家里放养的四百多只羊,那里还有刚刚产下的一百多只小羊羔呢。在舞台上站着时,他还在想他的那些小羊羔。所以一开口,便跑了调,观众虽然不知道,他却下台后却急哭了。但是一曲《高高山上一篓油》,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当掌声经久不息,观众大喊再来一个时,他还以为自己没唱好,深鞠一躬,便回转后台不知出来了。是主持人把他从幕后拽出来,给观众又清唱了几首才得以退场。此时的石占明深深地感到观众对自己的认可及对民歌的喜爱,
2002年10月,左权县举办“九一八”纪念抗日名将左权将军殉国六十周年、辽县易名为左权县六十周年活动,县文化局组织了一场关于左权民歌、小花戏的发展研讨会,并组织了一场民歌演出,慰问北京前来的音乐专家们。开始县里叫专业歌手唱了几首民歌,著名音乐人田青怎么听怎么都没乡土味,就说,叫一个地道的民歌手唱唱。县里说,叫石占明唱唱。石占明在4月的闹社火民歌比赛中得过二等奖,石占明的歌声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石占明的歌声在田青面前一响起时,田青就惊呆了: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的民歌!这么好的歌声!他立马就决定要石占明跟他前往浙江,参加全国首届原生态南北民歌擂台赛。
于是石占明在田青老师的强力推荐下,又一次走出山村,参加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首届原生态南北民歌擂台赛”。他是第5个选手,穿着羊皮袄拿着羊鞭,一上场“啪”地一甩羊鞭,开口就唱,唱完了台下一点声音也没有,一会儿掌声雷动,把整个现场都震了。这是个什么人?当时擂台赛女主持问田青老师。田青老师说,不瞒你说,他是我前几天刚刚从山里带出来的,压根儿没经过初赛复赛,直接就进决赛。
石占明是这样想的,“俺是来唱歌的,而不是来比赛的”,所以唱得很轻松。他以他独具魅力的、纯属“野路子”的歌喉赢得了“十大民歌歌王”之一的桂冠。
2002年11月份,在省城太原首届“山西黄土风情农民歌手大赛”上,石占明又以“开花调”赢得了一等奖。
2002年,尽管这一年的风光几乎没有给石占明的小家带来什么实惠,但2002年,却是羊倌石占明的歌唱事业突然之间有了转变的关键一年。
随后,2003年,中央民族乐团邀请作为山西民歌艺人的石占明和陕北信天游藏族民歌蒙古长调艺人一道,汇为“黄河之声”,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江山如此多娇——新年民族音乐会”。石占明以一曲《打酸枣》再次引起轰动。首都媒体以《羊倌歌王登上人民的大会堂》为题,广泛宣传他的事迹。
2004年8月11日,《桃花红杏花白》山西原生态音乐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成功主办,石占明与刘改鱼等山西歌手,为京城观众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演出。
2005年以来,他多次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的演出,还多次被中国音乐学院还专门请他去当“客座教授”。
2006年通过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导、研究员田青教授力荐,正式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特招入伍并担任原生态民歌独唱演员。
此后,他的演出不断,荣誉不断。他先后16次被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文艺名牌栏目,《民歌中国》更是以他为主角,进行了专题采访。至此,他创造了太行山上又一个关于歌唱的传奇。
2014年,石占明作为梦想达人,登上《2014农民网络春晚》和《2014网络农民闹元宵》晚会的舞台,以原生态的歌喉,演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和《山西民歌联唱》征服了每一位现场观众。
相关人物
从一个山村里的“羊倌”到如今中国南北民歌歌王,从一个普通的民间歌手到今天著名民歌歌唱家,从山西左权到北京首都,谈到这一段传奇的的经历,除了石占明自身的勤奋努力,他表示,他还非常感恩于自己的歌唱表演事业得以不断成熟、精进给予帮助过的几个“贵人”。
田青老师就是其中一位最为感激的人,就是他在调研时不经意的发现了他,从而让他从深山里走出,让他的歌声能够真正走到全国百姓们的心里,另外,田青老师还在专业的演唱技法及事业发展上都给予他细心地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他说他自身还有许多不足和缺点,他在日后的实践中一定要好好地去唱、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巧,不断地汲取更多的知识,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以不辜负田青老师对他的信任和栽培。
郭守卫老师是山西左权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左权县恒隆煤业董事长,在石占明的作品专辑编辑、拍摄、制作、出版过程中给予莫大的帮助和支持。在老郭看来,他帮助石占明,不是帮助他个人,而是为了让家乡这土生土长的艺术永远的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来学习,来欣赏,他觉得很荣幸,所以帮助石占明也一如既往。 另外他还提到著名作家刘红庆,左权文化局石湘涛、王琳等诸多人,对他的演出及在生活上都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和帮助。所以石占明表示,他一定不会辜负家乡父老乡亲们的期望,一定在歌唱事业这条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为家乡争光,为全国人民演出,唱好每一首歌。
演出活动
2009年10月20日,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11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暨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的演出,演唱的《东方红》。
2010年3月,随文工团参加由中国侨联主办的“亲情中华”慰问艺术团赴美国巡演十余天。他演唱的民歌受到在美华人华侨们的高度赞扬和喜爱,并被《美中晚报》、《达拉斯新闻》做了大篇幅的报道,他为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真正的走向世界舞台而自豪。
2010年5月至10月,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中国上海隆重举办过程中,“上海世博专场演唱会”,他作为一个西部原生态歌手走进上海大剧院
2010年9月30日,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由首都国庆联欢办公室主办的“首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一周年”大型音乐会,他的激情演唱再次给掀起音乐会的高潮,使他深深地感悟到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安居乐业才有了这样辉煌的舞台和甜美的歌声,促使他激情涌动,热血澎湃。
2010年11月6日,他参加了由文化部、农业部、安徽省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农民歌会“幸福之歌”开幕式文艺演出,他演唱《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主题突出讴歌农民的幸福生活,赞颂农民的幸福创造,激越农民的幸福追求。
2024年2月9日,参演《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并与杨兴勇等人一同表演民歌串烧《我的家乡我的歌》。
2024年2月12日,参与录制的“《非遗里的中国》年度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12月31日,参加节目《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演唱歌曲《打酸枣》。
主要作品
综艺节目
相关作品
基本信息
专辑一名:歌王
ISBN:7883182242
作者:石占明
出版社:山西太原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
年份:2004
页数和开本:1光盘(CD)
专辑二名:羊倌歌王石占明
ISBN:9787883184652
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团
年份:2010年
页数和开本:1光盘(CD)
内容简介
石占明土生土长的放羊郎,摄取着太行山、清漳河厚重的泥土文化营养,在中国首届南北民歌擂台赛上摘取“歌王”桂冠,他演唱的左权民歌高亢奔放独具风格。本专辑收集他演唱的十四首具有代表性的左权民歌,以飨大家。
专辑目录
获奖记录
社会活动
当文化学者在书房里喟叹原生态民歌的日渐萎缩,并在回忆中悲观地担忧着民歌的未来时,我用纯粹的方言土语演唱家乡民歌,使乡人们第一次接触到了“原生态”这个陌生的词语,虽然对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还不甚了解,但毕竟简单地体会到了“原汁原味、土生土长”的魅力,原来深山坳里传唱的山曲小调,亦能在人们始终艳羡的外面世界登上大雅之堂。
所以,他坚信着原生态民歌的魅力,也一直为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和发展而努力,并积极的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发扬服务于民的奉献精神,力争为原生态民歌的未来而不遗余力。他先后多次被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音乐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音乐学院、山西中北大学,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等邀请进行“原生态民歌”的知识公益讲座,他的演唱受到各校的教师、专家、学生的高度赞扬,并有很多音乐学院的论文以“石占明”经历作为毕业论文的专题研究,这使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加坚定,是他为原生态民歌的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他做事的原则就是做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了就必须把它做好,作为山西原生态民歌除了他烂熟于胸的百十来首左权民歌外,不仅要自觉地去了解当地传统文化的综合形态,还要更多地主动“进百村、上千家”,采风积累,广泛地搜集吸收散落在民间的丰富养分,进而逐步旁及邻县、晋中乃至整个山西的资源为此,他不分昼夜的来整理原生态民歌的资料,改编各种歌曲,进行试唱,进行推广传唱,他希望这种原生态的歌曲能走进每个观众的心灵深处,能够服务人民大众,真正体现其艺术魅力
认错国旗事件
2006年5月,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举行的团体决赛第十一场比赛,在综合文化素质考试阶段,一道题目为给出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的国旗图片,让石占明识别。石占明答对了新西兰后,对后两个国旗给出了“中国、日本”的答案。
此时,石占明已经加入部队文工团。其后,石占明助力陆女士透露,石占明答错题后十分懊悔,多次给领导打电话认错,请求领导处分。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3 18:25
目录
概述
早年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