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试验,也称
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
糖尿病的一种
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静脉和口服两种,前者称IVGTT,后者称OGTT。IVGTT只用于评价
葡萄糖利用的
临床研究手段,或胃切除后,
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特殊病人。OGTT则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手段。
简介
临床上常用糖耐量试验来诊断病人有无糖代谢异常,常用口服的糖耐量试验,被试者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糖浓度,然后一次服用75克
无水葡萄糖,服糖后的1/2、1、2小时(必要时可在3小时)各
测血糖一次,以测定血糖的时间为
横坐标(空腹时为0时),血糖浓度为
纵坐标,绘制糖耐量曲线,正常人服糖后1/2-1小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一般在2小时左右恢复正常值,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服糖后血糖浓度急剧升高,2小时后仍可高于正常。
葡萄糖耐量试验,多用于可疑糖尿病病人。正常人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先升高,但经过一定时间后,人体即将葡萄糖合成
糖原加以贮存,血糖即恢复到空腹水平。如果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及尿糖,观察给糖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借以推知胰岛素分泌情况,这个测定即称为糖耐量试验。
试验前的准备
1. 试验前3天,每天进的
碳水化合物不能少于200-300g,否则可使糖耐量减低而出现
假阳性。对有
营养不良者,上述饮食应延长1-2周后才能做试验。
2. 试验前应禁食10-16小时,可以喝水,但试验前一天起及试验时禁止喝咖啡、喝茶、饮酒和抽烟。
3. 试验前避免剧烈
体力活动,试验前病人至少应静坐或静卧半小时,并避免精神刺激。
4. 如遇
急性心肌梗死、
脑血管意外、
外科手术等应激状态,或有
感冒、
肺炎等
急性病,都可使糖耐量减低,需等病情完全恢复后再做试验。
5. 许多药物如
水杨酸钠、
烟酸、
口服避孕药、口服
降糖药等,均可使糖耐量降低,在试验前应至少停用3-4天。
6. 应停用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一段时间,如影响血糖测定的利尿剂、糖类
皮质激素(
可的松一类药物)以及
口服避孕药等。
7. 试验前空腹10-14小时,也就是说前一天必须进晚餐,但入睡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
8. 试验中服用的
葡萄糖水浓度不应过高或者过低,一般来说75g
糖粉溶于300ml温开水就可以了,糖水要在5分钟内服完。
9. 要准时抽血、留尿。
适应症
1. 临床疑有糖尿病,单凭血糖化验结果不能确定者。
2. 已确诊糖尿病,需对患者血糖分泌峰值,胰岛素分泌功能,
C肽等做全面了解。
3. 其它原因引起的糖尿鉴别,如
肾性糖尿、滋养性糖尿等。
诊断标准
1. 空腹静脉血浆血糖≥6.1mmol/L。
2.
口服葡萄糖75g,1小时后≥10.0mmol/L。
3. 2小时≥8.5mmol/L。
4. 3小时≥8.0mmol/L。其中两项高就考虑糖尿病。
5. 正常范围:
空腹3.9-6.1
mmol/L(70-110mg/dL);
60分钟6.7-9.5mmol/L(120-170mg/dL);
120分钟≤7.8mmol/L(≤140mg/dL);
180分钟3.9-6.1mmol/L(70-110mg/dL)。
判定方法
1. 当静脉空腹血糖<6.1mmol/L,OGTT2小时血糖<7.8mmoI/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为正常人。
2. 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2小时血糖≥11.1mmoI/L,说明人体处理进食后葡萄糖的能力明显降低,可以确诊糖尿病。
3. 当静脉空腹血糖<7.0mmol/L,并且OGTT2小时血糖介于7.8-11.1mmoI/L之间,说明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轻度下降,可以诊断糖耐量减低。
4. 当静脉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之间,且OGTT2小时血糖≤7.8mmol/L,说明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尚好,但对空腹血糖调节能力轻度减退,可以诊断
空腹血糖受损。
怎样检测
我们在生活中糖耐量试验正常值怎样检测是很重要的,掌握此方法可以要高度警惕糖尿病,是我们要积极掌握的。糖尿病是严重危害我们患者健康的疾病,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糖耐量试验正常值帮助我们及时的发现糖尿病。
测量机理:正常人服
葡萄糖后几乎全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迅速上升,并刺激
胰岛素分泌,肝
糖原合成增加、分解受抑制,肝
糖原分解减少,体内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服葡萄糖后30-60分钟血浆血糖达到最高峰(峰值<200mg/dL)以后迅速下降,在2小时左右下降到接近正常水平,3小时血糖降至正常。糖尿病时,耐糖功能低下,服葡萄糖因糖峰值超过正常,多≥200mg/dL,且高峰延迟,2小时也不能下降到正常。
此方法测量的糖耐量试验正常值:各时项的正常血浆血糖的上限定为:
空腹125mg/dL(6.9mmol/L)、服糖后30分钟190mg/dL(10.5mmol/L)、60分钟180mg/dL(10.0mmol/L)、120分钟140mg/dL(7.8mmol/L)、180分钟125mg/dL(6.9mmol/L)。50岁以上者,每长10岁,又可分别在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各增加5mg/dL、10md/dL、5mg/d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诊断标准:把服糖后30分钟或60分钟血糖值做为1点其他各时限血糖值(空腹、2小时、3小时)为3点,共4点。若4点中有3点大于上述各时项上限者,则诊断为糖尿病。若4点中有2点达到或高于上述正常上限,为
糖耐量减低,属于可疑病例,需长期随访。糖耐量减低,虽不诊断为糖尿病,但在临床上可按糖尿病对待。
使用此方法测量时对于胃肠功能吸收异常,有胃肠疾病者,如胃手术后胃肠吻合而吸收过快或由于
慢性腹泻影响胃肠的吸收等各种情况,用OGTT已不合适,可采用IVGTT。其方法是,用25%或50%
葡萄糖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5g,在2-4分钟内
静脉推注完毕。从开始注射时计算起,每30分钟取血一次,共2-3小时。正常人在2小时内血糖下降至正常范围,若2小时血糖超过正常值,表示有糖耐量减低。
通过上述介绍,让我们知道了糖耐量试验正常值怎样检测,由于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
代谢性疾病,给我们患者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要提高警惕,通过科学的了解此问题,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及早的做好
预防措施。
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
静脉血与指尖血在糖耐量试验中的差异。方法:随机采取25例门诊患者的静脉血与指尖血进行糖耐量试验,2h后静脉血与指尖血的结果进行统计学
t检验。结果:P<0.05实验结果差异存在
显著性。结论:在糖耐量试验中静脉血的结果稳定性较好,干扰因素较少,是指尖血所不能取代的试验方法。
1. 操作
按照
常规消毒,随机抽取门诊患者静脉血2ml于真空促凝管中,上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型号:CX5DELTA;生产厂家:贝克曼公司;试剂:上海科华生物工程出品。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法。同时按照常规消毒,采取中指
末梢血1滴后于纸片上,康培公司生产的快速
血糖仪及配套检测卡。
2. 结果
所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静脉血所测定的血糖值都要高于指尖血所测定的血糖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两组试验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PL,13.2mmol/L,11.31mmol/L,指尖血为12.2mmol/L,10.4mmol/L,10.9mmol/L。按照WHO诊断糖尿病的标准:2h后的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按照指尖血的测定值诊断,就会有2例病人漏诊,给
临床医生用药带来一定的虚假性。
3。 讨论
中国
糖尿病患病率为3%-4%,而老年人约10%。国外文献大都研究
2型糖尿病,因后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95%,2型患者常有
胰岛素抵抗现象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中国以前普遍采用1985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自从1997年美国糖尿病(ADA)修订了诊断标准后,1999年WHO也发布相似的诊断标准。ADA标准与WHO标准的差异在于ADA不主张对糖尿病患者作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认为此试验的
重复性差,但WHO不放弃OGTT,认为OGTT灵敏高于空腹血糖测定。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检查人体
血糖调节机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一次食入大量葡萄糖,其血糖浓度略有提高(一般不超过160mg/dL),于2h内即可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
耐糖现象,若
内分泌失调或
神经系统紊乱而引起糖代谢失常时,食入大量糖后,血糖浓度可急剧升高,短时间内不能恢复原值者,即称谓耐糖现象失常。临床上常对症状不明显的病人采用糖耐量试验来诊断有无糖代谢异常。
通过本次试验结果比较,发现静脉血所测定的血糖值都要高于指尖血所测定的血糖值。现在
临床实验室大都采用血清或血浆测定血糖,测定结果可靠,值得推广。而血糖仪采用
毛细血管全血标本测定,由于葡萄糖溶于
自由水,而红细跑内所含的自由水较少,且受红细跑比容及较多非糖
还原物质的影响,所以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清或血浆大约低10%-20%,另外,血滴大小、操作者的手法及熟练程度均直接可影响血糖仪的数值多少。
在临床上,若行动方便,血管清晰的人可采用静脉采血,而获得更精确的结果,以指导临床医生更合理的用药。也适用于成批量工作之需要,适用于大中型医院,患者量多的情况,而血糖仪所需要用的指尖血,适用于行动不便的门诊病人,血管不清时及重危病人的急诊抢救之需要,适用于家庭及小型医院的使用,血糖仪的操作者多数为非实验室人员,未经过
专业培训和上岗考核,即检验测定结果的
准确性也无从知晓。指尖血取代不了
静脉采血法,建议众多的患者应定期到大型医院复查静脉采血法测定的血糖,同时也应定期进行血糖仪的矫正。
国际
临床化学家联合会最近指出,血糖仪的测定结果应统一以
生化分析仪血浆葡萄糖浓度表示血糖仪测定的准确程度与检测卡的质量密切相关。方法对比结果,血糖仪测定值低于
生化仪测定值,应警惕此类检测卡带来的虚假结果而延误治疗。在更换新
批号检测卡之前做几次新旧检测卡的
对比实验,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差异。质量不一的产品无疑会对临床应用造成干扰,医务人员应加强
质量意识与
责任心,有关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能说明什么
对于空腹血糖正常或稍偏高而偶有糖尿的患者,或有糖尿病嫌疑的患者(如有
家族史,或反复
小产、早产、死胎、巨婴、
难产、流产的
经产妇,或屡发疮疖痈肿者等),须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但空腹血糖明显增高的重型显性病例则诊断已能确定,大量葡萄糖可加重负担,应予免试。
正常人服葡萄糖后,几乎全部被胃肠吸收,使血糖迅速上升,并刺激胰岛素分泌,
肝糖元合成增加,体内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服葡萄糖30-60分钟后,血浆血糖达到最高峰,以后迅速下降,在2小时左右降到接近正常水平,3小时血糖降至正常。糖尿病时,耐糖功能低下,服糖后血糖峰值超过正常≥200mg/dL,且高峰延迟,2小时不能下降到正常。
试验方法是从早晨6-8点进行,先测空腹血糖,然后将75g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在5分钟内服完(儿童可按每公斤1.75g计算,总量不超过75g)。为减轻
β细胞的强烈刺激,可进食60g
馒头代替葡萄糖,随即在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分别取血测定,在留血液标本的同时,每次均收集尿,检查尿糖。
正常值:正常血浆血糖的上限为空腹125mg/dL,30分钟190mg/dL,60分钟180mg/dL,120分钟140mg/dL,180分钟125mg/dL。
糖耐量标准,把30分钟或60分钟血糖值做为1点,其它各时限血糖值(空腹、2小时、3小时)为3点,共4点,若4点中有3点大于上述各时项正常上限者,则诊断为糖尿病;若4点中有2点达到或高于上述正常上限者,为糖耐量减低。
诊断糖尿病时尚须除外影响糖耐量的多种因素,包括
垂体前叶、
肾上腺皮质、
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内分泌病,肥胖,
肝病,多种药物(如噻嗪类
利尿剂、
女性避孕药、
糖皮质激素、
苯妥英钠、氯苯甲噻二嗪等),
应激状态(如
发热、感染、
急性心肌梗塞、
手术治疗等),失钾等。
对部分患者需估计其β细胞功能或血糖控制状况时,尚可作下列测定:1. 空腹血浆胰岛素测定;2.
胰岛素释放试验;3. c肽测定c肽与胰岛素系从
胰岛素原分裂而成的等分子肽类物,不受肝脏酶的灭能,仅受肾脏作用而排泄,且其
半衰期为10-11分钟,故血中浓度可更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贮备功能。
总之,糖尿病的诊断可根病史、临床表现、辅以上述尿糖、血糖及糖耐量试验而确定。此外,尚须查明有否各种
并发症和伴随症,并估计其病情轻重、类型、
发展阶段和各主要脏器功能状态等,对本病的治疗和
预后非常重要。
影响因素
1. 饮食。试验前每天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150g。过分限制饮食可使糖耐量减低而出现假阳性。另外,烟、酒、咖啡、茶等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2. 体力活动。试验前应有正常的体力活动至少3天,若试验前
剧烈运动可使
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等释放,使血糖升高。长期卧床可使
糖耐量受损。
3. 应激因素。如感染、创伤、情绪剧烈波动、急性心梗、
脑血管病等均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对抗激素增多而使糖耐量减低。
4. 其他
内分泌疾病如
甲亢、皮质醇增多症、
胰腺瘤、脑
垂体瘤等。
5. 应在使糖耐量减低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
水杨酸、烟酸等。
研究探竟
临床上常可以见到一些“可疑”糖尿病患者,
尿糖阳性但血糖又达不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为了尽早明确诊断医生常会给患者做一个糖耐量试验,该试验有助于鉴别这类可疑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
做糖耐量试验时病人必须空腹,先排空小便,采集一个血样,然后将75g葡萄糖溶于
温开水中,一次喝完。从服糖开水起的30分钟、60分钟和120分钟时,各抽取病人静脉血样,并让
受试者同时留尿样。然后,测定每份血样的血糖含量,并对每份尿样作糖定性检验。从每次对血糖和尿糖的测定结果,了解病人对葡萄糖的
吸收能力,以确诊其是否患有糖尿病。
健康人一次大量服食葡萄糖后,会引起血糖明显升高,
高血糖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同时抑制
α细胞释放
高血糖素,这样导致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加快对血糖的吸收,使血糖含量在2小时内即可恢复正常(成年人在5.8mmol/L以下,老年人在6.4mmol/L以下),葡萄糖就不会从尿液排出,所以尿糖呈阴性。
患有糖尿病及某些疾病者,由于神经或内分泌功能的问题,不仅表现为
空腹血糖增高,糖耐量试验中各个时间的血糖含量也都明显增高,有的可超过10mmol/L,同时出现尿糖阳性。若空腹血糖虽正常或稍高,但糖耐量试验2小时的结果仍超过7.8mmol/L,说明胰岛素分泌不足,血中葡萄糖不能
完全吸收,医生就可基本确诊为糖尿代谢异常。
为了做好糖耐量试验,不仅化验方法要准确可靠,更重要的是受试者要充分配合。首先试验前三天起,受试者应保持良好的营养和正常的活动,每天主食(米或面)不得少于150克。若受试者故意减少主食量,就会使化验结果
不准确,导致诊断错误。其次,受试前应禁食10-16小时,才能真正反映空腹血糖水平。试验中不得抽烟、喝水和进食,可稍作走动,但需避免早锻炼。还有,受试者不必紧张,不要为多次采血引起情绪波动,应尽力配合医务人员采好每一次血样。
糖耐量试验结果
异常者并不仅见于糖尿病。如
肾性糖尿病者对尿液中正常含量的葡萄糖也不能完全
重吸收;有的病人在糖耐量试验中血糖还未增高,尿糖却早早出现了强阳性。又如,
甲状腺功能亢进者,表现为空腹及糖耐量试验120分钟血糖正常,但60分钟血糖含量明显增高,尿糖阴性。因此,有的病人不仅需要重复做糖耐量试验,还必须对
激素分泌功能、
肝功能、
肾功能等作进一步检查。所以,糖耐量试验结果异常时,还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糖代谢异常,方可确诊为糖尿病。
中国国内有些医院以餐后(不论
早餐、午餐或晚餐)2小时采血做
血糖测定,来代替糖耐量试验。由于每个受试者饭量不一,加之食物摄入后的
影响因素很多,不易得到可靠结果。
进行糖耐量试验一般都是让受试者
口服葡萄糖,对于儿童或者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受试者,可以静脉注射葡萄糖,用量为每千克体重用葡萄糖0.5g,最多不超过25g。
总之,糖耐量试验对糖代谢异常的鉴别诊断非常有用。要让医生早日确诊自己的疾病,就应尽力配合做好这个试验。
临床意义
耐量增高:即血糖测量值低于正常值,见于
胰岛β细胞瘤、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以及特发性
低血糖症者(服糖2-3h可发生
低血糖反应,血糖下降至低值)。
耐量降低:即血糖测量值高于正常值,见于糖尿病,
肾性糖尿。两者尿糖均为阳性,但前者耐量曲线高于正常且维持较久,而后者耐量曲线稍低于正常。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
皮质醇增多症、
慢性胰腺炎以及
肝糖原代谢障碍等糖耐量亦降低。
隐匿型糖尿病者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口服糖后血糖急升>10.1mmol/L,且高峰提前,2h后未降到正常水平,呈耐量降低,尿糖阳性。
糖耐量试验是检测
糖尿病前期症状的主要方法,能及早发现血糖值在正常人和糖尿病人之间的属于糖耐量减低的人,以便采取对策,临床发现有1/3的人可以转为正常,1/3的人可以减缓糖尿病的发生。
具体做法是,在早晨6-8点进行,先测空腹血糖,然后将75g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在5分钟内服完(儿童可按每公斤1.75g计算,总量不超过75g)。半小时后测血糖,正常血糖值小于7.8mmol/L,如果大于11.1mmol/L就是糖尿病,如果在7.8-11.1mmol/L之间,就是糖耐量减低,意味着胰岛素的胰岛功能已经减退。
肥胖、体力活动较少、血脂增高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和
高胰岛素血症者,多为诱发糖耐量减低的
危险因素。此外,除了上述五类人,还有妊娠期间出现血糖高,出生的婴儿在4-5公斤;空腹血糖值超过5.6mmol/L,低于7.0mmol/L的人一定要进行糖耐量检查。
国外有关资料显示,所有
2型糖尿病患者,几乎都要经过糖耐量减低这个阶段,故有人把糖耐量减低者视为糖尿病发病的
高危人群,或者称“
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减低往往还同时伴有肥胖、
高血压、
高脂血症等情况。糖耐量异常者与正常人群比较,高血压、肥胖
患病率要高2倍,而
冠心病患病率则高8倍之多。
对于已经是糖耐量减低的人要积极采取干预治疗:适当控制饮食,日常膳食粗细搭配,少吃甜食,多吃含铬、镁等
微量元素的
粗粮及新鲜蔬菜。减少
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和控制体重,都可有效地改善胰岛素的
敏感性。还要坚持经常参加适度的
体育活动,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些药物
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