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姆,是
西藏寺院
宗教舞蹈。汉译为“
面具舞”“跳神”“跳鬼”“
傩舞”等。舞时有鼓、钹、
唢呐、
长号伴奏。舞者均戴形象各异的面具,身穿各式服装。
舞蹈来源
西藏的
宗教舞蹈“羌姆”(
跳神),是在佛教传入西藏后,与当地“笨”教(俗称黑教)的对立 斗争中形成的。 公元七世纪中叶,佛教开始传入西藏。佛教思想传入以后遭到笨教徒的强烈反对,一直到了八世纪才开始建寺,译经。藏王
赤松德赞信佛,从
克什米尔迎来
莲花生,弘扬佛法。相传莲花生很有头脑,是个魔术师般的人物。他认为,光靠传播佛教思想,不易博得西藏各阶层的尊崇,只有把这种思想与当时的社会统治思想结合起来宣扬,才能引起广泛深刻的影响,佛教才能传播下去,扎下根来。因此他大力推行佛教西藏化,搞西藏化的佛教即
喇嘛教。他宣讲密宗,使之更接近“笨教”的某些说法,又把笨教的主神接受过来封为喇嘛教的
护法神,还把笨教的火祭、牲祭等仪式接受过来作为喇嘛教的仪轨。就是在这种佛教西藏化的过程中,在修筑山南
桑耶寺的时候为“调伏恶鬼”,莲花生采西藏
土风舞与佛教内容结合,创造了一种
驱鬼逐邪的寺庙宗教舞蹈来弘扬佛法。这种宗教
哑剧舞蹈经过相继改进、规范,逐步演变传播,便是流传到后世的“羌姆”——跳神。
舞蹈背景
羌姆起源于
西藏。公元七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到西藏,与西藏原有的笨教并行传播,谁胜谁负的斗争相当激烈。
羌姆为藏语,也叫也被称为“卡尔羌姆”,起初的意思就是跳的意思,后来就慢慢习惯成为宗教舞蹈的“专用词汇”。“卡尔”与“羌姆”虽然都有跳的意思,但严格来说还是有区别。“以手的
法印宗教教义,既娱神又娱人。所以在有寺庙的地方,还保留着这个习俗。羌姆久跳不衰,也是说明了这一点。
要说起
藏传佛教寺院舞蹈《羌姆》的来源,就必须追溯到藏传佛教在西藏得以兴起的经过。那是在公元 7世纪时,印度高僧莲花生来到西藏宣传当时流行于印度的佛教。然而,西藏当地原始
多神崇拜的“笨教”深入人心,对外来宗教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为了能在西藏推行佛教,聪明的印度高僧莲花生便采取了将
印度佛教与西藏
原始苯教相互结合的方法,既保留了佛教教义、对唯一最高
主神如来的崇敬,又将笨教中的各种神灵收纳为护法神,而符合了藏族对原始多神进行崇拜的心理,至使西藏地区在唐代诞生了藏传佛教。
随着藏传佛教的建立,莲花生又创建了该教在
祭祀礼仪中,采用头戴各种神祗面具,吸收大量藏族
民间舞蹈成份而编排的程式性舞段,成为宗教本身和藏民用来驱鬼求神、造福来世、宣扬佛法天命、解说
因果关系和表演佛经故事等祭祀活动中的宗教舞蹈。这种
祭祀舞蹈,被后来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随着历史的进展,藏传佛教逐渐在除西藏之外的所有藏区,以及内蒙等地多个民族中逐渐流传开来。而《羌姆》,也因地域与民族的不同,产生出多种称谓。如蒙族称其为“查玛”,
满族称其为“
跳布扎”、青海等地又称作“跳欠”等。
宗教功利
“羌姆”的宗教功利主要为“为平息世间的饥荒和战乱等,化成坛城中的众神来平息众生的灾祸”。“羌姆”按所伴奏的主要器乐分为三大类:“铜羌姆”以大法号为主;“啊羌姆”以鼓为主;“钹羌姆或瑞羌姆”以钹为主。
公元1617年(
藏历第十绕迥火蛇年),第四世班禅洛桑曲吉坚赞时,
扎什伦布寺建立了“阿巴扎仓”(密乘僧院);公元1647年(藏历第十一绕迥火狗年),大师78岁时参照
桑耶寺拉萨参加有关仪式活动,对
前藏寺院的教规产生了兴趣,返回后在扎什伦布寺修建了“
德庆格桑颇章”(新宫),并从拉木、蔡公塘、
洛扎、丹杰林、木如、次觉林等寺院的羌姆中吸收和借鉴了不少段落,在原
阿巴扎仓发展
在中国的
56个民族之中,
藏族属于人口众多,分布地域广阔的古老民族。藏族历史悠久,丰富的人文宝藏和历时两千年的
宗教文化,不但造就了藏族的历史、文化、信仰和习俗,同时也造就了整个藏民族。 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藏族的舞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舞蹈分别有着不同的形式、跳法和功能。它既能使人们在尽情歌舞的欢乐中抒发情感,又能通过它与神灵沟通而得到佑护。 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
舞蹈风格及形式。其中的《羌姆》,则属于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寺院舞蹈《羌姆》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佛教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又由于藏传佛教中不同派别的存在,使被人们俗称为“跳神”
舞蹈的《羌姆》,在
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许多方面,又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
要说起藏传佛教寺院舞蹈《羌姆》的来源,就必须追溯到藏传佛教在西藏得以兴起的经过。那是在公元 7世纪时,印度高僧莲花生来到西藏宣传当时流行于印度的佛教。然而,
西藏当地原始多神崇拜的“本教”深入人心,对外来宗教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为了能在西藏推行佛教,聪明的印度高僧莲花生便采取了将印度佛教与西藏原始本教相互结合的方法,既保留了佛教教义、对唯一最高主神如来的崇敬,又将本教中的各种神灵收纳为护法神,而符合了藏族对原始多神进行崇拜的心理,至使西藏地区在唐代诞生了藏传佛教。 随着藏传佛教的建立,莲花生又创建了该教在祭祀礼仪中,采用头戴各种神祇面具,吸收大量藏族民间舞蹈成份而编排的程式性舞段,成为宗教本身和藏民用来驱鬼求神、造福来世、宣扬佛法天命、解说因果关系和表演佛经故事等祭祀活动中的宗教舞蹈。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随着历史的进展,藏传佛教逐渐在除西藏之外的所有藏区,以及内蒙等地多个民族中逐渐流传开来。而《羌姆》,也因地域与民族的不同,产生出多种称谓。如蒙族称其为“查玛”,满族称其为“跳布扎”、青海等地又称作“跳欠”等。
表演历程
每逢释迦牟尼的诞辰、藏历新年以及藏传佛教的重要
宗教节日,全国各大藏传佛教寺院,如西藏的
哲蚌寺、札什伦布寺、
桑鸢寺、青海的
塔尔寺、甘肃的拉普楞寺、内蒙的
五当召、北京的
雍和宫等,都要举行盛大的《羌姆》活动。数以万计的信徒为了能亲临祭祀活动,有的不远数百里之遥,提前若干天便携家带口启程奔赴各大寺院,以对神灵进行崇拜和求得自己与家人愿望的实现。 《羌姆》中的舞蹈,包括民间“鸟冠虎带击鼓”的大型“
巫舞”。舞蹈多由“
拟兽舞”和“法器舞”混杂而成。表演时,没有歌唱,气氛庄严、肃穆,具有很大的威慑力。届时,在高架于寺院屋顶上的
唢呐、
长号、莽筒、鼓钹洪亮而庄严的乐曲之中,专门担任《羌姆》表演的老少喇嘛们,头戴各种神、
兽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按照神位的高低顺序出场,以示各路神灵已降临人间。在震撼人心的祭祀乐曲伴奏下,这些“鸟冠虎带”的诸神一边接受着信徒们的伏地磕拜,一边列队环绕寺院表演场地,扬手、提足地旋转前进,以此作为整个《羌姆》活动的序幕。
紧接下来的是,一组组具有专题宗教内容的神祇舞蹈,如
突出显示神灵无上威力的“法神舞”“凶神舞”“
金刚神舞”,表现地狱中小精灵们相互玩耍、嬉戏的“骷髅舞”,为人间带来福禄的“鹿神舞”,宣扬乐善好施、长命富贵的“寿星舞”“仙鹤舞”,以及表演佛经中“
舍身饲虎”“因果报应”等佛经故事的舞段,令人目不暇接。《羌姆》活动的最后部分为“驱除恶鬼”。在全部驱魔仪式进行完毕之后,各路神灵把大、小鬼怪集中到用酥油和
糌粑粉制作的鬼首“
朵玛”身上,鬼首“朵玛”便在众神兵天降的押解和众多藏民的拥簇下,移置到距寺庙外有一定距离的空地上,架起
柴火焚烧“朵玛”为灰烬。至此,完成了使庙宇和民众驱逐未来一年中所有邪恶,迎来人间祥和与福顺的《羌姆》法事活动。
本身特色
在这诸多的神兽舞蹈中,要数“骷髅舞”和“鹿神舞”最为活泼可爱、舞蹈性最强,也最受所有观看者的喜爱。虽然这两个舞蹈也是宗教舞蹈,但却丝毫没有宗教桎梏下的肃穆、阴森感,而是赋予了人们精神上的欢乐、祥和,对未来充满着无限希望。这些内容不同、舞姿廻异、面具与服饰制作精细的舞蹈段落,一个个紧密相连。为了活跃气氛,在连续的节目间隙,时而还插入由僧侣们进行摔跤、
角斗等表演兼比赛的活动来娱乐民众。西藏《羌姆》中的这些舞蹈,与元代在
蒙古族所推行藏传佛教中的祭祀舞蹈《查玛》型态基本形式、表演内容和举行时间都大体相同,只是由于民族的差异而在舞蹈动态、服装式样、作舞时所持法器等方面另具特色。有的寺院由僧侣
仪仗队开道,莲花生八号(释迦狮子、莲花生、日光、狮子吼、忿怒金刚、莲花王和爱慧)和
师君三尊(亲教师
静命、执范师白玛桑菩瓦、法王赤松德赞)、大译师班智达佩若杂纳相继出场;男鬼卒、女鬼卒出场,向师君三尊唱赞歌,跳五部英雄舞;随后10名戴铜面具者边跳边回首,以示结束。 羌姆大都戴面具表演。其动作表情,大多源于
佛教经典中描绘的形象,以稳定控制、双膝屈伸、弹腿
纵跳为特征。其
舞蹈技巧,上身有鹿头、下转指、狮子头、双飞燕、双摆手、
双绕推手等手势变化;动作有弹腿纵身前跳、跳十字、跳喜旋、正反跨腿旋转、拉弓射箭及高举腿(勾脚外开)等等。羌姆的伴奏乐器有小法号、长腰
鼗鼓、
铜铃、镲、
铙钹、大鼓和“圆凌”(早期用人胫骨做成的号,后改用铜银材料制作)等。羌姆的表演场面肃穆威严,气势恢宏。虽然有时出现一会儿嬉戏场面,但更多的是恐怖氛围,令人毛骨悚然。
艺术特点
羌姆作为
宗教寺庙的一种祭祀活动,这本身就有独特的风格特点,而这种祭祀活动由不同于其他的
宗教活动,它跳于寺庙的庭院,场地、面具、道具、服装别具一格,整个活动全部通过舞蹈来体现,是很有舞剧因素的大型舞蹈,具体出场顺序、装饰特点、
人员结构及道具是:1、道格希达(猛烈的意思)十三人。面具是大晓布拉(
脑颅骨)的样式,上面有5个
小脑颅骨,小颅骨上面三红色
宝石有
铜圈,穿没有领的袈裟,脚蹬长筒布靴子,其中袈裟是黑色带
大钱花的
蟒袍两件,带各种花的蟒袍两件,鸭蛋色各种花的两件,紫色两件,蟒袍浅绿色、有水纹和各种花的两件,蟒袍兰
色有花的一件、黑色蟒袍两件,手持的各个武器是有藏语传下来的术语。2、达月额赫(女佛的意思)有二十一人参加,及戴面具戴头匝,有在收上面戴盏,手持掏独把,身穿黄色有各种花的三件蟒袍,红色有各种花的蟒袍三件,又有黄色的有花的两件蟒袍,鸭蛋色有花的蟒袍两件,兰色蟒袍一件,这些长袍的花多数是大钱花,水纹花和各种花类的,都没有领子,另外,还有女一件肩垫,脚蹬长筒布靴子。3、阿苏日(苍天的意思)四个人参加,面具、颈部红色的脑颅骨象人头那么大,有五绺黑髯,头上有黑色大盘头,红色短衣裤,
腰围短裙,裙外有网状裙子,脚蹬长筒靴子,看起来特别雄壮。 4、查干额布根(白男)面具就是
土地爷面具,身穿羊皮塔乎(毛向外的白色长袍子)手持
龙头拐杖,脚蹬龙头长筒靴子,看起来特逗人的样子。5、阿日哈柱(这个羌姆中叫伊日根羌姆就是汉族的羌姆)两个人参加,雄壮性的面具,头上有散发,身穿黑色缎子短衣裤,上面有大钱花,腰围各种艳丽色彩的长条裙子,裙子外围着网状户腰,脚蹬黑色有团花的长筒靴子。6、图赫英(好英海,意思主管骷髅)四个人参加,两大两小,面具脑颅骨白色,头上什么也没有,身穿白色短衣裤,手持红色
棍棒。各种颜色的璎珞,脚蹬白色长筒靴子,跳羌姆时主要就是起丑角的作用,最逗人,
场面上非常活跃。7、
恶日波海(蝴蝶)八个人参加,面具脑颅骨,上面有五个小颅骨,小颅骨上面红色宝石(外围铜圈的)小颅骨和大颅骨之间有箍上还有宝石,身穿条花短衣裤(白色上黑花)戴手套(手套
手心是红色,手背是白色)一手持
摇鼓,一手持小敲棒。8、哈兴汗(皇帝)面具人脑颅骨,光头,身穿黄色蟒袍,皇上打扮,脚蹬龙头靴子。9、六个女儿(哈兴汗的女儿,四女、两男)六个人参加,有面具
秃头,身穿各色艳丽绸缎,有花的长蟒袍,跟哈兴汗出场。以上9部分人物都是包含着佛的形象,因此他们的跳法和动作都是离奇古怪的形象。
扎什伦布寺
羌姆是通过独舞、双人舞、
群舞的形式来完成的。整个舞蹈,有的见工夫于腿部,有的见工夫于腰部,有的见工夫于肩部,也有的见工夫于臀部。如阿拉哈柱的双人
燕碎抖肩,
达日额赫的碎步,阿扎拉的拖转下腰,查干额布根的摔克等等。这些
舞蹈动作,既优美,难度又很大。由于羌姆起源于西藏,整个舞蹈中许多顺手顺脚的动作,明显带有
藏舞的韵味。自传入
蒙古地区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加之蒙古自身固有的习俗,从而,逐步形成了蒙古本身的风格特点。可以说,羌姆是西藏故事题材加以蒙古化,又形成了和蒙古生活密切结合并具有蒙古风格和特点的舞蹈,也是
藏族寺庙舞蹈在
吉林郭尔罗斯草原的演变和发展。跳羌姆的场地主要是在寺庙的庭院内,距寺庙半华里处有一个场地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在庭院内,庙名前画有直径分别为15米、11米的大小两个圆圈,小圈在内,大圈在外边。跳羌姆的喇嘛都从寺庙中且所有的动作都是在这两圆圈线上或圈内完成。就是说,场地的圆圈
线对表演者有严格的限制,戴面具是羌姆在装扮上最突出的特点。除二十一个达日额赫戴头盔外,其余各个角色都分别戴着神态各异,
形神兼备,生活逼真,栩栩如生的面具。面具分全面具和半面具两种,全面具有牛头、鹿头、狮子头、凤头等。半面具有骷髅、死鬼、白老头等。使人看了如神鬼境地。羌姆的服饰豪华,多数服装都是绸缎蟒袍,款式独特,袖口呈喇叭状。据说是当年巴拉道尔吉跳羌姆,为了藏弓不易被发现而设计,所以,这种袖口一直沿袭下来。道具很别致,刀、斧、剑、戟等兵器都在一尺左右长,似像非像,这些道具的设计,制作都很精巧。
羌姆的伴奏均是
吹打乐。乐件有寺庙大号、羊角号、螺号。打击乐件有鼓和
大钹。大号长5米,声音深沉,发出鸣-鸣的声音。羊角号螺号不经常使用,通常用语每场的开头和结尾。乐队的主奏乐件是大鼓和大钹。其中大钹是羌姆的指挥乐件。使用大钹的喇嘛必须掌握羌姆的全部过程和动作,因为跳羌姆的表演者是根据大钹的节奏变化表演的,所以,表演大钹的喇嘛一般都是曾经跳过羌姆主要角色,或是教练者。羌姆的乐队位置通常在
庙台上,在庙门的左侧还有念经的喇嘛。
舞蹈起源
面具
面具,藏语音译为“巴”,是指用纸、布、木、金属、泥、石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可戴在头上进行
宗教仪式、舞蹈、戏剧、歌舞等表演或供悬挂祭祀供奉、膜拜观赏用的人物和动物的面部造型
艺术形式。藏族面具艺术,是人类
社会生活中的典型面孔,是藏族
社会发展的缩影,作为一种形象而凝固的喜怒哀乐的表情艺术品,它从一开始就成为藏族悠久、凝重的历史文明发展的真实写照。
万物有灵
“万物有灵”的
原始宗教信仰观念和生灵崇拜、神灵崇拜、
祖先崇拜、图腾崇拜是藏族面具形成的基础。远古时期,以游牧部落生活方式生存的藏族先民,在极其恶劣的
自然环境下与牛、马、羊、犬、黄鸭、崖雕等飞禽走兽相依生活,“万物有灵”的原始苯教思想赋予这些千奇百怪的神灵神奇的色彩,并成为崇拜、信仰和祭祀的对象。
猕猴崇拜:猕猴是藏民族最早崇拜的动物之一。藏族人宣称由观音点化的神猴是自己的祖先。时至今日,在古老的
嘉绒藏戏和民间歌舞中表现最多的动物形象仍是猴。在嘉绒藏族人心目中,猴是一种吉祥物,不仅是自己的先祖,而且还象征着机智、勇敢、灵巧和智慧。牦牛崇拜:牦牛是藏族人生存之本,
生命之源。在古老的苯教
创世说中,牦牛还被视为创世大神。苯教认为,世界最初形成时,天地混沌相合,一片虚茫,世界最初起源于几个卵。法师赤杰曲巴使“五种本源物质”(即地、水、火、风、空)产生出一个发亮的呈牦牛状的卵和一个黑色呈
链形的卵。然后用一个光轮来敲击牦牛状的卵,产生了
火光,雨和雾又从“五种本源物质”中产生出来,形成了海,于是天地形成了。现实的世界就是由发亮的牦牛状的卵演化而来,而魔鬼的世界是黑色的呈链形的卵变成的。
发展
公元八世纪末,堪布
寂护、
莲花生、法王赤松德赞派使者在萨霍尔迎请达巴拉王时,“同时迎请来
绿松石天然长成的
释迦牟尼佛像及犀牛皮神像面具,
水晶狮子坐骑等”,并供奉于桑耶寺。据文献记载,现供奉于
萨迦寺的传说中“会飞的黑色依怙面具”是900年前由一位印度师祖作为
吐蕃的加持神赠给大译师仁钦桑布的,后来又转传给“
萨迦五祖”中的
贡噶宁布,而成为萨迦教派备受尊崇供奉的天神,也是萨迦“羌姆”面具的主要形象之一。这是有记载的最早引入的外域面具。藏族护法神祇面具艺术集中了文殊菩萨的智慧,观世音菩萨的礼德,
金刚手菩萨摧伏魔怪的威力,以实现扶正压邪,弘扬佛法大德的教寓。“羌姆”面具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还受到来自印度、
尼泊尔和
汉地文化的影响。这些
外来文化优势的营养,更促进了“羌姆”面具艺术发展的多样化、系统化和程式化。
藏传佛教后弘期(公元十一世纪),阿里古格王意希沃、降
曲沃二人创建
托林寺,从印度梵文译了许多佛教密宗经典,人们称为
新密。大译师仁钦桑布按照
续部精神,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羌姆”金刚舞种的
内容和形式。这一时期,萨迦派、噶举派、宁玛派、苯教、包括所有佛教化的苯教寺庙等教派也都按各自的教义创立了不少舞种,并盛行跳“羌姆”。格鲁派跳“羌姆”则始于1645年,由四世班禅洛桑曲吉坚赞主持,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到了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时,则在
布达拉宫德阳厦广场举行,后发展到全藏格鲁派大小寺院,盛况空前。
风格特色
藏族面具艺术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其色彩具有藏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运用抽象、象征、比喻等手法给色彩赋予了性格化特征。每一种面具颜色代表一类较固定的角色。白色象征纯洁、高尚、温和、长寿,故扎西雪巴面具用白色
山羊皮制成,表示长寿无恙、智慧广博等,白色也表普通男性;黄色象征广博、神圣,代表上师、高僧;蓝色象征坚毅、勇敢、沉着,表大鹏、猎人、渔夫;红色象征热烈、权力、正义、奋进或智勇,表国王;浅红色不如红色纯正、故表国王身边的大臣;绿色象征生命活力、胜利、功业、成就、德性、表女性;黑色在藏戏中象征邪恶、罪孽、黑暗、
反面人物,而黑色在宗教“羌姆”面具中则具有不同的
象征意义。宗教面具用夸张变形的手段,达到荒诞怪异、
浪漫奇幻、狰狞恐怖、严肃威慑之效果。而这种夸张源于
宗教题材本身的
神秘性,传奇性和
包容性,同时也是宗教仪轨、教化传播内容和形式的需要。藏传密宗以隐秘、深邃、诡谲的教仪为特点,表现在面具艺术上必然是强化视觉效果,包括造型和色彩的夸张、浓烈,为了传神,有的护法神面具的头部比例甚至夸张到占据全身长度的二分之一左右,给人以恐惧和威力无比之感。繁复的装饰源于藏族人民爱美向往美的
审美观念,这和藏传佛教壁画、唐卡的精细刻画,雕塑中细微末节的塑造,
建筑艺术的金碧辉煌和
藏族服饰艺术中饰品的华贵琳琅如出一辙。这是藏族人对艰苦单调的生活在心理上的平衡和精神上的补偿,在面具上也得到自然表露,尤其对以圣器形式出现的神、佛、护法的神圣面孔更是精制细作。匠心独具和变化丰富的纹饰,考究的用料,大胆的色彩,高超的制作工艺,使面具显得金辉银灿,神圣典雅。
“羌姆”面具艺术保持并发扬了原始祭祀面具和民间面具艺术造型简练的优势,充分运用了兽皮、牛羊皮、牛羊毛线等材质本身呈现出的原始、粗犷、质朴的自然天趣之美。抽象的造型、洗练的色彩,夸张的表情和即兴发挥的制作,都给人以浪漫的奇幻之感。“羌姆”面具艺术是藏族
传统文化的群体艺术的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它用真实的写照记录了自己的成长,也记录了藏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它以特定的艺术表达语言,独特的民族民间
地域风格和乡土
艺术魅力,成为藏族人民乃至世界上其他地区和民族交口称道的艺术奇葩。
传承意义
羌姆不仅保留在藏传佛教各不同教派的寺院中,并遍布
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族
分布区。在与西藏毗邻的
锡金、
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北部、
孟加拉国、原
苏联东南部流传蒙古喇嘛教的广大地区,都有这种舞蹈。90年代以来,广大专业
文艺工作者已积极考察挖掘,认真加工整理,将羌姆中的某些部分搬上舞台,受到国内外观众的赞赏。但是,作为罕见的藏传佛教宗庙祭祀舞蹈,
扎什伦布寺羌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世界纪录
最大规模羌姆舞:2016年8月12日,在
果洛藏族自治州第五届玛域格萨尔文化旅游节上,由459人共同演出的羌姆舞成功挑战最大规模羌姆舞,荣获
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