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以致
营养物质不能
完全吸收,而从粪便中排出,引起
营养缺乏的临床综合征群,亦称
消化不良综合征。由于患者大便内排出过多的脂肪,又称小肠吸收不良,也被称为油花样腹泻。原因多见,如
吸收不良综合征、
胆盐和胰消化
酶缺乏、
小肠炎或
憩室病、肠源性
脂肪代谢障碍、
胃泌素瘤或
乳糜管不能吸收脂肪等。典型脂肪泻的粪便为色淡,量多,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具恶臭。
较多见于胆道阻塞病变中的
肝外胆道阻塞、或肝内胆道阻塞,因胆道阻塞最易引起
胆汁滞留,胆汁成分改变,致使肠腔内的
胆酸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影响脂肪水解和脂肪酸分解的消化作用,迫使脂肪从大便排出、发生脂肪泻。
80%~97%的病人有腹泻,典型呈脂肪泻,粪便色淡,量多,油脂状或泡沫状,多具恶臭,大便次数从数次到十余次不等,有时呈间歇性腹泻。可有腹部胀满、
食欲不振等,但
腹痛较少见。
(1)将少量粪便放
玻片上与苏丹Ⅲ
饱和溶液1~2滴
混匀镜检,可见
中性脂肪呈
朱红色圆形油滴状;
游离脂肪酸呈深黄红色束状
针形、或短细的弯针形结晶;而结合脂肪酸不着色,呈堆状针形或排列成扇状。
(2)取
生理盐水和猩红
染料的饱和酒精溶液各一滴,加粪便少许在玻片上混匀,覆以
盖玻片镜检。可见圆泡形中性脂肪和晶状的脂肪酸。如标本1/4以上染成红色,为试验强阳性(十十十或十十十十),为重性脂肪泻。
一般采用Vandekamer测定法,试验方法:连续进食标准式餐(含脂肪60~100g/天)3天,同时测定其粪脂量3天。取其每日
平均值,如粪脂量>6g每天,或脂肪
吸收率<95%,均可认为有脂肪吸收不良。
脂肪泻患者多有
大细胞性贫血,血清
电解质,
血浆白蛋白,
胆固醇,甚至
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降低,粪脂定量>6g/d,右旋
木糖吸收试验<3g,维生素B12吸收试验<8%~10%。
如胰腺功能不足,可给
胰酶片(内含
胰蛋白酶、
胰脂肪酶及
胰淀粉酶);
胆盐缺乏除治疗原发病外,宜在饮食中加用
中链甘油三酯以改善患者的
营养状况,中链脂肪不需通过胆盐作用,能直接被小肠吸收。营养不良的患者引起的脂肪泻,可先采用
静脉营养,情况改善后,逐步增加饮食,
乳糜泻应限制进食麦类食物。有些
脂肪吸收不良与
细菌作用有关,如小肠上部细菌
过度繁殖,可使胆盐分解,从而影响脂肪吸收。需采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不同疾病引起的脂肪泻
预后情况是不同的,大多数病人消除病因后脂肪泻即可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