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相关病
医学疾病名称
所谓脊柱相关性疾病是由于椎周软组织损伤、小关节错位、增生退变及脊柱周围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刺激和压迫了脊神经内脏神经所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但发生疾病的脏器或组织均与脊柱相互分离且有各自的功能。追根溯源,关于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其鼻祖应归功于中华传统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有了有关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论述
疾病概述
《灵枢·本脏篇》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特别是华佗夹脊理论的创立,就明确指出五脏六腑的病变为通过经络传输于脊柱两侧的腧穴上,并在这些特异穴位上进行针刺、指压、按揉,就能对五脏六腑进行诊断和治疗。经络学说中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均循行于脊背两侧部位。历代医学家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足太阳膀胱经中五脏六腑均有腧穴走行于背部,《真气运行论》,记载有庄周说:“缘督以为治,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延年”……。这里所说的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而阴阳互根,相为表里,阳生阴才能长。故全身十二经脉,都是缘督脉而发源的,所以说督脉是十二经的根本。因而背部的督脉线可作为治疗疾病的中枢治疗线。
《难经正义》曰:“五脏之俞皆在背,肺俞在第三椎下,心俞在第五椎下,肝俞在第九椎下,脾俞在第十一椎下,肾俞在十四椎下,又有膈俞者,在七椎下,皆夹脊两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总属足太阳经也。”又注曰:“胃俞在十二椎间,大肠俞在十六椎间,小肠俞在十八椎之间,胆俞在十椎之间,膀胱俞在十九椎之间,三焦俞在十三椎之间。又有心包俞在四椎之间,亦俱夹脊两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总属足太阳经也。”因此祖国医学中许多治疗内脏疾病的疗法都常规的在背部进行。其实这就是最早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西方医学关于脊柱相关疾病的学说,是在一百多年前(1885年),美国医生D.D.Palmder首先提出了“脊柱与疾病相关理论”。1983年美国Porker手治法研究会在广州学术交流时,曾报道说脊柱错位后引起神经根交感神经、椎动脉或脊髓损害出现相应的内脏症状。Rurhjackson在《颈椎综合征》一书中亦有颈椎病引起颈部、眼、耳、喉、胸部及心脏等器官症状的报道。1895年,美国有一个名叫Harvey的民间医生,他沿用一种源自2500年前希伯克拉底时代的自然疗法,为一位因外伤引起听力丧失17年的打更人检查,发现患者第四颈椎棘突向后移位。他认为若将后突棘突复位可能会对患者有所帮助,经打更人同意后便采用手法复位,将后突棘突推回原位,打更先生的听力奇迹般的恢复了。至此便拉开了一个新专业的序幕,即脊椎矫正学。随着脊柱矫正医师在临床上的不断观察及治疗,发现许多似乎与脊柱无关的内脏疾病通过脊柱矫正也得到了改善或治愈,脊柱相关疾病学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前苏联谢尔巴克及其学派对节段反射理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颈交感神经区域电疗有调节大脑及器官营养的功能。据有关资料证明,世界医学界在通过治疗脊椎而达到治疗内脏器官的病症已达七十余种,可见脊柱相关性疾病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脊柱病因学说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国内最早进行临床治疗及研究脊柱相关疾病的学术带头人,是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魏征教授和龙层花教授,他们总结编著的《脊柱病因治疗学》一书,60年代,他们研究脊椎遭受损害后,造成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自主神经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并采用治脊疗法治疗的一门新学科。其核心内容为脊柱及骶髂关节出现损伤或退变,从而出现脊柱功能紊乱(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滑膜嵌顿)、韧带钙化、骨质增生,刺激和压迫了神经根、椎动脉、椎静脉、脊髓、自主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候。龙层花对脊柱的微细解剖及生物力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创立了著名的龙氏整脊手法,为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作出了重要贡献。
宣蛰人教授自50年代初,从事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诊疗研究,在6000多例椎管内外的软组织松解手术中,发现椎管内外软组织损伤,单纯的机械性神经压迫,不会引起疼痛,只会根据压迫程度不同出现麻木征象。提出了脊柱软组织损害所产生的疼痛,主要因素是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刺激,创立了无菌炎性学说。并应用“以针代刀”的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治疗脊柱周围的软组织损伤疾病,取得了确切疗效。为脊柱病变、软组织损伤病变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50年前,罗有明教授在继承中医骨伤科正骨手法的基础上,对整脊手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创立了著名的罗氏整脊正骨手法。同时,罗金殿主任,对罗氏手法经过五十余年的努力,在继承发展传统中医正骨手法的基础上,对罗氏正骨绝技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尤其对高难度的颈、胸、腰骨折的整脊复位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
山东威海颈椎病研究所潘之清教授从70年代初,对颈椎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颈椎病与血压异常、心律失常、缺血性脑病视力障碍、运动神经元性疾病等有密切关系,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冯天有教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提出了局部软组织发生解剖位置的微细变化是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总结出了著名的现代冯氏整脊手法。
韦贵康教授在《软组织损伤与脊柱相关疾病》一书中,提出了脊柱相关性疾病是指由于脊柱软组织损伤出现局部症状外,还伴有脑神经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的复杂的临床症状。其病理改变是由于有脊柱力学平衡失调或其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引起其他系统出现病症。提出“脊柱与症状相关联”的观点。
董福慧教授《脊柱相关疾病》,总结出了脊柱相关疾病是由于脊柱力学不平衡而致肌张力失衡,骨关节轻度位移,刺激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涉及临床各科,引起相关的临床症候群,治疗时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配合整脊手法,整复错位的小关节,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从根本上治疗该类疾病。
王燮荣教授对脊柱相关疾病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一套颈椎成角定点复位法、胸椎反向推按复位法、腰椎反向推按法纠正脊柱错位。
田纪均教授应用田氏手法对脊柱周围的小关节错位,即“骨错缝”“筋出槽”进行田氏手法调整复位,恢复动态失衡小关节的原有位置。
张吉林教授根据其提出的椎间病理论,在中医正骨推拿和传统牵引的基础上,模拟中医推拿正骨手法中关键的整脊手法,设计出了治疗脊柱椎间病的三维正脊仪,可瞬间完成人工推拿正骨所不能达到的复合动作。
王遵来主任在继承罗氏手法基础上,根据脊椎病变特点,创立了脊诊诊法及“三小一高”整脊手法(即小角度、小力度、小手法、高疗效)。
作者经过二十余年临床应用水针刀微创针法,配合呼吸动静整脊手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同时对脊柱病变及脊柱相关疾病,提出了自己初步认识与见解。
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加,脊柱相关疾病逐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从开始的中青年发病,逐渐发展为15岁以上的青少年发病。由于青少年学习压力增加,负荷加重,长期俯案学习,使头颈部后群肌肉长期性静态拉力损伤,引起静力性肌损伤,引发青少年出现脊柱相关性疾病。如颈源性头痛视力障碍、健忘等相关症状。因而发现青少年发病率占20~25%,20岁以上占30%以上,30岁以上占35%,40岁以上占45~50%,而50岁以上占60~75%,70岁以上占85%。
因而脊柱相关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百病之首。近期,国内外许多从事人体脊柱与健康研究的专家学者指出:人体衰老与疾病的根源,主要源于脊柱本身的病变与衰老,因而呼吁人类要重视脊柱、保护脊柱,延缓其退变,防其衰老,这样才能预防和控制脊柱病变及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
脊柱相关性疾病多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
一、椎管内外无菌炎症的病理机制:
脊椎病变及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椎管内外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无菌炎性反应,炎性致痛物质一方面刺激神经根鞘及神经根周围的痛觉纤维,引起颈肩腰腿痛等临床症候群。另一方面,导致无菌炎性软组织粘连、结节构成的炎性粘连物,累及椎周的脊神经、交感神经节,出现临床脊柱相关性疾病症候群。这些所累及的症状,上至头颅部,下至足趾,同时可累及深至内脏、浅至皮肤的相关症状,涉及临床各科,如:内科病症、神经外科病症、心脑血管病症、五官科病症、口腔科病症、妇科病症、儿科病症、男性科病症。
二、脊柱立体三角动静态失衡原理:
脊柱作为人体骨骼框架的中心力轴,是由多节动态椎骨与其间的椎间盘、椎间关节及椎周的肌腱、韧带稳定结构紧密连结,构成的人体三维动态的中心平衡力轴。脊柱的稳定是靠周围的肌腱韧带构成的无数立体三角区来维系其全方位、多角度的稳定整体。构成脊柱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和脊柱与内脏功能之间在机构上的联系、在功能上的协调、在病理上的影响。脊柱及其联系的各个组织器官之间,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脊柱和各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在病理上则是互相影响的。
脊柱是人体负重和运动的骨骼框架的重心力轴,其稳定是靠连接脊柱的软组织由韧带、关节囊筋膜、椎间盘及肌肉构成无数的软组织立体三角区来维护起平衡。由于姿势不良或者在某一特定姿势下做重体力劳作而不适当的调节、剧烈运动前没有做适当的预备动作、反复长期的轻度扭挫伤及头颈、腰部受撞击等因素均可造成椎周软组织的损伤,从而出现软组织的松弛、变硬(纤维化、钙化、粘连、瘢痕形成、挛缩)或炎性改变,导致了维持脊柱软组织立体三角的失衡,刺激压迫了脊神经后内外支、自主神经、交感神经节、椎动脉甚至脊髓,从而引起多种脊柱相关性疾病及临床疑难病症。
常见病因
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是有多种原因引起的,而且其作用于人体的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从病因作用于人体的时间顺序看,有先天及后天因素之分;从病因的来源来看,有外在和内在之别。
一、外在因素主要有:
1.肌源性软组织损伤因素:椎周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形成脊柱周围无菌炎症,软组织机化、粘连,形成无菌结节,刺激或压迫椎周的脊神经、内脏神经,引起临床相关症候群。
2.骨源性动态失衡因素:脊柱急慢性损伤造成脊椎本身的椎间关节错位、小关节紊乱、骶髂关节半错位或尾骨偏歪,均可引起脊柱力学平衡失调,出现脊柱功能障碍,同时,脊椎错位的关节也可刺激压迫脊神经及交感神经节,出现临床症状。
3.局部炎症:如下颌淋巴结炎症、咽喉壁急慢性炎症。咽喉部的细菌和病毒可以沿淋巴管扩散到颈
椎的环枕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关节囊等,导致肌肉痉挛收缩,甚至使颈项韧带玻璃样变、颈项韧带松弛,导致椎周软组织异常改变。
二、内在因素主要有:
1.退行性变:属于脊柱相关病的内在因素,多是由于椎间盘及周围的肌腱、韧带的退行变,椎间盘是脊柱中退变最早的单位,正像潮起潮落、日升日落一样,当人体20岁以后,一旦停止生长发育,标志着人体物极必反,开始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变是三位一体的,一方面:主要有髓核的退变、脱水、髓核弹性下降,导致椎间盘高度变低;另一方面:软骨板也在发生退变,渗透性增加,加速了髓核脱水。同时,纤维环也出现了同样的退变,韧性下降,脆性增加,加速了椎间盘的变性,甚至破裂造成髓核脱出。当椎间盘三位一体退变之后,造成脊柱周围关节稳定性结构破坏,使脊柱椎轴发生动力学改变,容易引起脊神经内脏神经受到刺激压迫,出现临床相关的症候群。
2.精神因素:人的精神状态不仅与发病有关,还与疾病的康复密切相关。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背部肌肉就一直紧张,导致背痛的发生,如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背部肌肉就不能放松,在左右侧肌肉张力不等的状态下,高张力侧肌肉的收缩,就会导致头痛、头昏背痛等的发生。
脊椎病变及脊柱相关病的发病机制
笔者经过二十多年应用水针刀微创针法配合动静整脊手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并总结前人经验,认为脊椎病变及脊柱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椎管内外无菌炎症的病理机制:
脊椎病变及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椎管内外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无菌炎性反应,炎性致痛物质一方面刺激神经根鞘及神经根周围的痛觉纤维,引起颈肩腰腿痛等临床症候群。另一方面,导致无菌炎性软组织粘连、结节,累及椎周的脊神经、交感神经节,出现临床脊柱相关性疾病症候群。这些所累及的症状,上至头颅部,下至足趾,同时可累及深至内脏、浅至皮肤的相关症状,涉及临床各科,如:内科病症、神经外科病症、心脑血管病症、五官科病症、口腔科病症、妇科病症、儿科病症、男性科病症。
二、脊柱立体三角动静态失衡原理:
脊柱作为人体骨骼框架的中心力轴,是由多节动态椎骨与其间的椎间盘、椎间关节及椎周的肌腱、韧带稳定结构紧密连结,构成的人体三维动态的中心平衡力轴。脊柱的稳定是靠周围的肌腱韧带构成的无数立体三角区来维系其全方位、多角度的稳定整体。构成脊柱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和脊柱与内脏功能之间存在机构上的联系、功能上的协调、病理上的影响。脊柱及其联系的各个组织器官之间,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脊柱和各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在病理上则是互相影响的。
“脊柱犹如一条龙,纵看成岭侧成峰;上下相连成‘S’,前二弯曲二后挺。”人体脊柱从侧方看犹如一条游动龙体,上下自然构成四个弯曲,即颈腰弯曲向前弓,胸骶弯曲向后挺,四个不同的弯曲构成了人体躯干部整体的挺直。自然的曲度分解了人体的重量,保护了内脏,缓解了大脑的震荡。而人体之所以能直立行走,从生物力学方面,脊柱的四个自然的“S”形曲度,构成了躯干与下肢的杠杆力作用。而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猿类之所以不能直立行走,是因为猿类的脊柱是笔直的,因此猿类不能抬头,不能昂首挺胸。当人类刚刚降生后,处于一种平躺状态,新生儿的脊柱是笔直的。经过尸体解剖发现,三个月后,脊柱出现第一个弯曲—颈曲屈度,因而能够抬头;六个月的小儿,形成了脊柱的第二个弯曲—胸曲屈度,因而能够坐起;一岁时小儿的脊柱形成了第三个脊柱弯曲—腰曲屈度,因而能够行走。一岁以后,小儿骶曲屈度发育得更加完美,可以奔跑、跳跃自如。
对于静态的脊柱,所有的力都处于平衡状态。整个身体在松弛状态下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主要依靠体重和地面应力来维持,即为静止性外在平衡。而通过以椎间关节旋转活动为中心,把所有力量的合力调节到与脊柱相平衡的状态,即为静止性内在平衡。当人体的重心落在支重区以外时,人体的内、外
平衡系统将进行调节,如利用骨盆倾斜,脊柱侧弯等,使重力中心重返支重区内。
颈椎病之所以在整个脊柱病变和脊柱相关性疾病发病率最高,颈椎在解剖学方面占整个脊柱的不足1/5,是由于颈椎微细解剖结构复杂,神经血管分布丰富。脊柱生物力学方面,上承头颅,下连胸廓,颈椎处于颈胸关节的杠杆力支承点,为颈胸关节的动静交点,同时,颈椎在整个脊柱当中活动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因而,颈椎病变发病率最高,相关疾病最为广泛,累及临床各科,其累及症状可以说上承头颅,下联足趾,浅至皮肤,深至内脏,是无所不至、无所不及的。据不完全统计,颈椎病所累及的症状有一百多种,占整个脊柱相关病近50%,因而颈椎病及颈椎相关疾病为脊柱病百病之首。
当颈椎上段,环枕关节、环枢关节以及颈3以上出现软组织损伤,筋膜挛缩,小关节错位,可累及颈部的枕大、枕小神经、耳大神经、枕下神经及椎动脉,临床上可出现脑部相关性疾病,头面部及五官科疾病;当颈椎中下段软组织损伤,小关节错位,累及了脊神经及颈交感神经的中节及下节的星状神经节,临床上可引起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
在整个脊柱中,胸椎位于颈椎下端,由于胸廓的支撑,从生物力学方面,其活动度小、活动频率少,胸椎相对平衡稳定,因而其胸椎病变及胸椎相关性疾病较少。由于胸椎为前曲状态,因而脊柱炎造成的驼背及老年退行变驼背时,其高发节段往往在胸椎段。由于胸椎下段处于整个脊柱中高应力中段,因而高位跌扑伤压缩性骨折往往发生在胸椎下段的胸腰关节周围。
胸椎所致的脊柱相关性疾病,由于胸椎的脊髓侧角发出的交感神经纤维所构成的椎前交感神经节和椎旁交感神经节分布在脊柱两侧。颈椎旁的椎旁交感神经节,其神经纤维来自于胸椎。尤其是颈椎椎旁交感神经的下节与胸椎上节交感神经节构成了星状神经节。因而当颈胸关节出现软组织损伤、小关节错位,刺激或压迫了星状神经节可引起近百种脊柱相关性疾病。而胸椎所致的脊柱相关性疾病,大部分与胸椎所对应的同名内脏相关联。因而胸椎病变所致的脊柱相关性疾病,多引起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的相关症候群。
腰椎处于脊柱的中下段,上承胸廓、下联骨盆,从脊柱生物力学方面来说,腰椎的生物力学正像颈椎一样,处胸廓的动静交点与骨盆的杠杆力支撑点,再加上腰椎在脊柱中活动度较大、活动频繁,再加上承载负重力较大,因而腰椎的软组织病变及脊柱相关性疾病较多。腰椎与骨盆之间正像“船帆关系”,脊柱像帆,骨盆如船,当骨盆偏歪、旋转移位,左右髂嵴高低不等,往往会造成脊柱的侧弯、前倾、后仰,或椎体前后滑脱,同时会引起下肢的长短腿、阴阳足、外八字等相关的腰腿痛症候群。
腰椎病变中最常见的有:腰椎间盘脱出症、腰肋韧带损伤、髂腰韧带损伤、腰三横突综合症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症、腰背部肌筋膜炎等。这些病变皆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病、高发病。
腰椎的软组织损伤、筋膜挛缩、小关节错位累及了脊神经、交感神经节,所致的脊柱相关病,多见有泌尿系统疾病、肠道疾病及腰骶关节以下所致的生殖系统疾病
骶椎位于脊柱下段,骨盆的后方中流砥柱部位,骶骨上承腰椎,下连尾骨,左右构成整个骨盆的一体框架。由于骨盆后方的骶后孔发出了四对骶神经后支,分布在骶髂筋膜区及骶髂关节周围,其骶前孔发出了四对骶神经前支,支配盆腔脏器;骶椎2~4节骶髓侧角分布有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当骶髂关节半错位、骶髂筋膜挛缩,可造成局部供血障碍,可导致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兴奋性降低,致使内外生殖器血运障碍、功能下降,引起盆腔病变及男女生殖系统疾病
尾骨属于脊柱下端的末端尾状椎骨,纵观脊柱整体呈悬吊状。由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上接骶椎,其周边附有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纤维呈扇形,起于骶尾骨的侧缘,集中附于坐骨结节内侧缘,骶棘韧带位于骶结节韧带的前方。两条韧带对于维持骨盆的稳定有重要意义。两韧带前方有骶丛神经末端及椎前交感神经节构成的奇神经节。当骶髂筋膜挛缩或骶髂关节半错位,或者尾骨偏歪,刺激压迫了骶椎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及尾椎前面的奇神经节,从而出现的临床症状。
脊椎软组织损伤及脊柱相关疾病发病机制概括如下:
作用机制
水针刀微创三针法最大特点是运用水针、针刀、药磁线三种针法,在脊柱区带九大系统疾病相关诊疗区,以神经投影线作为治疗线;以胸、腹部内脏疾病反射区作为对应诊疗区;以四肢疾病反射点作为辅助治疗点进行综合性治疗。将祖国医学对疾病的整体观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根据人体“对应补偿的原理”进行全面分析判断,详细诊断并在脊柱区带及对应治疗区注药、松解、留植药磁线,是一种微创新针法。
脊柱区带九大系统疾病相关诊疗区及胸、腹部对应诊疗区的划分依据,是作者在运用“水针刀微创
新针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过程中,①根据内脏疾病在脊柱区带的不同反射规律;②根据脊神经内脏神经在脊柱的分布及支配区域;③根据同名节段及内脏的解剖投影区;④根据内脏疾病在脊柱区带生物信息原理;⑤根据传统经穴的投影规律等。结合中西医理论之精华,将脊背划分为脊柱相关诊疗区,不同的疾病在各自不同的疾病相关诊疗区内治疗。
水针刀微创三针法,以脊柱区带九大相关疾病诊疗区的治疗区域为治疗点进行综合治疗,其主要依据是:可以直接刺激和分离脊柱两侧软组织结节,解除脊神经、内脏神经的受压症状,调节脊神经与内脏神经的功能失调,从而恢复支配内脏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使相应内脏器官得到调整,达到调节内脏、平衡自主神经、改善微循环,治疗内脏疾病的目的。
通过脊柱相关病在背部治疗区及胸、腹、四肢治疗点进行针刀分离和留置药磁线对治疗点具有长久性、持续性、理化性刺激,概括起来具有以下作用机制。
一、水针刀松解分离椎周软组织结节作用
水针刀微创针法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可直接松解椎周挛缩、硬化等病变的软组织,后关节囊错位点,同时配合动静整脊手法,恢复脊柱紊乱、错位的小关节的原有功能位置,从而解除脊神经及交感神经节的刺激、压迫,同时在胸腹部对应诊疗区及四肢治疗点,注射松解液及药磁线,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在达到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的目的。
二、水针消除椎周软组织无菌炎症作用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冯德培教授指出:在人体病变部位注入一定量局麻药或生理盐水,可对病变处产生张力及物理膨胀作用,一方面对病灶区产生破坏作用,另一方面可对人体内脏产生调整功能。
无论是脊柱病变,或脊柱相关性疾病,其病变早期椎周软组织势必要存在无菌性炎症,这些炎症物质不仅刺激脊神经,引起局部疼痛,而且刺激交感神经,引起相关临床症候群。
水针刀微创三针法根据不同疾病,选用有效的药物,注入最敏感的部位,使药物直达病灶区,减少了药物作用过程中不必要的“消耗”药物通过局部皮肤肌肉内毛细血管吸收后,很快的发挥了药理效应,直接快速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同时,药物注入治疗点后,因占有一定空间,对周围组织产生压力,从而刺激局部感受器而产生酸、麻、胀、困等“针感”样作用,由此而产生调节内脏、平衡自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现代研究认为这类刺激可影响神经系统,反射性地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发挥作用,对神经递质的分泌,各腺体分泌、血液成分、免疫系统以及各脏器、组织功能产生影响,进而调节各系统的功能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药磁线的药理效应
80年代初期,我们在针刀介入物领域,首先创立了针刀磁线结合,经过药物磁化的线具有病灶区治疗效应强烈的内磁疗作用及药疗作用,避免了传统埋线所带来的感染、发热等不良反应。在治疗脊柱相关性疾病及临床疑难病方面,疗效确切,持久。磁线的具体应用详见于90年代中期我们所编著出版的《大成水针刀》一书。
水针刀微创三针法药磁线留植是根据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选用相应的药磁线,留植在背部不同的疾病相关诊疗区的软组织损伤点及内脏疾病发射点,药磁线留植体内后,药磁线内含的药物成分,首先在治疗点内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及内磁疗效应。
四、具有强烈的内病外治的作用
根据人体对应补偿功能、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原理,水针刀微创三针法在脊柱区带内脏疾病反射点、脊神经内脏神经的体表投影点,根据不同疾病,选用有效的针对性药物,注入最敏感治疗点,达到“治之以外,调之以内”的治疗效应,可起到强烈的“内病外治”的药理效应。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在水针刀微创三针法治疗时,首先可以在背部胃病相关诊疗区的治疗点及腹部的对应治疗区即腹前筋膜区中上部、下肢的胃肠病治疗点,注入溃疡平四联针。在背部相关诊疗区及胸腹部对应治疗区,水针刀扇行分离,在下肢胃病治疗点留植药磁线;哮喘症在水针刀微创三针法治疗时,首先可以在脊背肺部相关疾病诊疗区为主要治疗区,以胸前部肺病对应治疗区及上肢肺病治疗点为辅助治疗区,注入安喘四联针,在背部相关诊疗区及胸腹部对应诊疗区,水针刀扇行分离,在上肢肺病治疗点留植药磁线,可起到针刀分离、水针注射及留植药磁线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疗作用,具有强有力的内病外治作用。
五、强烈而持久的留针作用
药磁线为一种异体蛋白,留植治疗部位之后,经过分解吸收,对机体产生一种生物化学刺激,通过这样一种物理、化学的双重作用来调动机体本身固有的调节机制,进一步调整病理状态下的机体平衡及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失调,这种对治疗部位的相关脏器长久持续的机械、物理、化学的刺激,不断通过经络而起作用。这种双重刺激可大大激发人体之经气、精气,从而调节身体有关脏腑器官活动,使经络保持平衡的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
药磁线疗法作为一种治疗点刺激疗法,同样可起到针刺效应以治疗疾病。药磁线疗法治疗时,需用针具刺入体内留植药磁线,此时即可产生酸胀感觉。由于药磁线针具较毫针更粗大,其刺激感应也更为强烈,这与针刺产生的针感及传导是一致的。它通过经络作用于机体,起到调整脊神经、内脏神经,改善微循环,从而达到调整内脏、治疗内脏疾病的目的。
药磁线留植后可延长刺激时间,发挥针刺的持续作用,增强针刺效应,以巩固和提高疗效。留针的作用,使用补法后可增强补的作用,使用泻法后可加强泻的作用。药磁线留植后,药磁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的过程,对治疗点产生的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30天或更长时间,其刺激感应维持时间是任何留针和埋线针法所不能比拟的,从而弥补了针刺作用时间短、易复发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能长期持续有效作用于机体。局部注射产生的效应、针具刺激产生的针刺效应和埋线时渗血起的刺血效应,是短期速效作用;药磁线治疗点组织损伤的后作用,药磁线在体内特殊的留针和留线效应及其组织疗法效应,又可起到长期持续作用,将三种针法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六、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
药磁线为异体组织生物蛋白物,将其留植于人体内,有如异种移植,可使人体淋巴细胞致敏。药磁线分解、液化,变为多肽、氨基酸等,同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这些抗原刺激物对治疗点产生的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使局部组织发炎,甚至出现全身反应,从而提高人体应激能力,激发人体免疫功能,调节人体有关脏腑器官的功能失调,恢复有关脏腑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关病机制
1.水针刀→松解椎周软组织结节→恢复其原有功能体位→调整内脏功能。
2.松解液→松解粘连→消除无菌炎症→治疗疼痛。
3.切开后关节囊→减张、减压止痛→配合动静整脊手法→恢复小关节位置。
4.磁线对应区→病灶点留置→内磁疗→药理效应→留针作用→调整内脏功能。
5.四肢点→留置药磁线→内磁疗→药理效应→留针作用→调整内脏功能。
诊断定位
一、诊断要点
1.具有自觉症状 如脊背疼痛、脊柱活动障碍、疼痛、酸胀、沉痛麻木、相对应器官功能障碍等,一项或几项表现者。
2.望诊检查 从病人的上至寰枕关节,下至尾骨在内,外至肩胛骨内缘线,仔细观看脊柱中线及脊柱两侧,脊柱是否有侧弯、棘突凹陷或凸起,偏离或偏歪中线者,脊柱区带内色素改变。
3.触诊 采用三指触诊法,可发现棘突增粗、压痛、偏离中线,及与脊柱有关的肌肉、韧带附着点
有明显的痉挛、增粗、条索状或沙粒状硬结、剥离、摩擦音等阳性反应物者。
4.X线及其它辅助检查 有一项以上支持脊柱综合征诊断者,早期错位辅助检查难以发现,用触诊加自觉症状即可确诊。
5.各专科会诊 排除骨折、脱位、肿瘤、结核、嗜伊红细胞肉芽肿及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者。
6.化验室检查排除炎症,风湿等因素。
二、四步定位诊断法
1.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法问诊时,根据患者疼痛、麻木的部位,按神经定位诊断分析神经根受压部位,初步确定错位的脊椎或关节。
2.第二步,望诊定位法望脊椎的形态,观察有无偏歪、凹陷或凸起,脊椎区有无皮肤颜色改变及色素斑等。
3.第三步,触诊定位法通过三指触诊法,确定棘突有无偏歪、吻棘、关节突有无错位摩擦音、弹响音;横突压痛、有无阳性反应物如硬结、条索状肿块、或代偿性肥大等部位。
通过三步触诊,符合前两项望诊、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符合第一、第二步定位诊断,即可进一步明确脊椎错位的诊断。
4.第四步,脊柱影像定位法首先仔细观察X线侧位片各椎间关节的变化、椎轴动力学改变、生理曲度是否变直、是否有反弓、是否侧弯;椎体后缘是否变锐、是否有骨桥形成;寰椎错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倾位、侧旋等改变、各椎间关节形态改变或移位时,都属脊椎错位的表现。各椎间盘变性、椎体关节骨质增生、各韧带钙化的部位、程度等,与前三步定位诊断综合分析,可作出最后定位诊断结论。
应注意排除骨折、脱位、结核、肿瘤、化脓性炎症等。
三、触诊方法
1.单指触诊法 以拇指指腹为着力点,在局部组织进行滑动触诊,观察局部组织有无紧张、压痛结节、条索等。主要用于诊断软组织损伤的疾病。
2.三指触诊法 以示指、中指及无名指三指指腹尖端分别按压在脊柱三突上,上至环枕关节,下至尾骨尖端。外至竖脊肌外侧,由上向下,由内向外三指触诊法用一定压力由上向下、由内到外滑动,仔细触摸各棘突连线是否为直线,各棘突有无偏歪、肥厚、压痛,同时食指与环指分别感觉两侧骶棘肌有无压痛、硬结、条索等。主要用于诊断脊柱病变及脊柱相关性疾病。
3.指点试验 嘱患者用一手指准确指出疼痛部位,以便了解疼痛部位和疼痛范围大小。若指点部位明确,反复数次指点位置不变,则说明此部位可能有器质性病变或损伤。反之,无肯定疼痛位置,说明多无器质性病变或损伤。
病症诊断
脊柱定位歌诀
脊柱结构妙难言,
上细下粗尾骨尖。
上下弯屈成龙形,
承受压力紧关连。
环无棘突乳突下,
枢椎下颌相平行。
四甲六环七隆突,
肩胛上角胸二平。
胸三岗脊水平线,
胸四胸角遥相应。
肩胛下角平7肋,
胸九前与剑突平。
十一棘下十二根,
十二尖端腰二平。
腰三肚脐水平线,
髂脊相连腰四行。
骶骨胛旁四对孔,
髂后上棘骶二平。
骶骨骶角骶寻孔,
骨突定位记分明。
诊疗区划分
人体脊柱区带九大诊疗区在人体头颈部、胸腹部的内脏解剖对应部位是内脏疾病规律性的反射部位,也是内脏疾病的诊断治疗部位,即胸腹部九大对应诊疗区。
一、脑病对应诊疗区
1.定位于头顶部帽状腱膜中点,前后左右约6cm区域,该区分布传统俞穴:百会、四神聪穴,故称百会神聪区。
2.局部解剖该区对应大脑功能部位为顶部感觉区。因而为百会神聪区。
3.主要症状脑部病变及脑部相关疾病,如脑血管意外所致的智力障碍,感觉障碍,老年脑萎缩等病症。
4.触诊及相关征象 当脑部病变时,采用单指触诊法,可触及帽状腱膜中点软组织异常改变局部结节、包块、压痛、皮疹等改变。
5.水针刀微创三针法通常应用水针注射、水针刀分离术或留植药磁线,该区采用“十字”留线法,平刺进针,水针刀分离层次在帽状腱膜层。
二、交感病对应诊疗区
1.定位 位于颈前三角区的筋膜区内。上至喉结节水平线,下至胸锁关节中点,外至胸锁乳突肌前缘,构成的倒置三角区。
2.局部解剖 该区与后颈部交感病诊疗区相对应,该区深层主要分布有颈交感神经节的中节及下节,即星状神经节。
颈前三角区的三个角,上部两点为咽喉治疗点,位于甲状软骨上缘,气管与食管间隙左右各一。可用针刀注射、分离,能解除喉返神经及舌咽神经的压迫,治疗急慢性咽炎、喉炎。三角区下角治疗点为气管胸骨间隙,传统经穴为天突穴
3.主要症状 神经官能症顽固性失眠、慢性咽炎、癫痫、歇斯底里综合征及全身各系统神经功能性疾病。
4.触诊及相关征象采用双指八字触诊法,当该区出现病变时,可触及喉结节肿大,淋巴结肿大、软组织异常改变,局部结节、包块,或甲状腺肿大,压痛;部分可观察到红丘斑、色素沉着等改变。
5.水针刀微创三针法 通常应用水针注射或水针刀分离术,该区为颈前三角区,一般不在此区留植药磁线。针刀不宜向内下方进针,防止伤及气管及主动脉弓
三、肺病对应诊疗区
1.定位 位于胸前筋膜区中上段,上至胸锁关节中点水平线旁6cm,下至两乳头内缘所构成的正方区。
2.局部解剖 该区深在解剖组织对应肺门处,其后方与背部的肺部诊疗区相对应。
3.主要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迁延性肺结核、轻度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4.触诊及相关征象采用三指动静触诊法,肺部发生疾病时,可触及胸前筋膜增厚,胸小肌或胸大肌肌腱弹拨痛,部分肋软骨处局部隆起,或软组织异常改变,局部结节、包块、压痛;部分可观察到红丘斑、色素沉着等改变。
5.水针刀微创三针法 通常应用水针注射、水针刀分离或留植药磁线在该区主要用于治疗
该区应用水针刀扇形分离法,然后采用“十”字留线法或单行留线法。
四、心病对应诊疗区
1.定位 于胸前筋膜区中下段,两乳头内纵线至剑突根部水平线,以左侧为治疗区。
2.局部解剖 该区与背部的心脏疾病诊疗区相对应,深在结构为心尖部。
3.主要症状 功能性心脏病,心律不齐,类冠心病等心脏系统疾病。
4.触诊及相关征象采用三指动静触诊法,心脏发生疾病时,可触及胸前筋膜区中下段增厚,胸小肌或胸大肌肌腱弹拨痛,部分肋软骨处局部隆起,软组织异常改变,局部结节、包块、压痛、剑突根部触及痛;部分可观察到红丘斑、色素沉着等改变。
5.水针刀微创三针法 通常应用水针注射、水针刀分离或留植药磁线在该区主要用扇形分离法,然后采用“十”字留线法或单行留线法。
五、肝胆病对应诊疗区
1.定位 位于右胸肋筋膜区,由剑突根部至右肋弓下缘尖端,至剑突根上下6cm斜形带状区。
2.局部解剖 右肋弓中点为治疗点即墨菲氏点。该区与背部肝胆病诊疗区相对应,其深在结构为肝脏及胆囊。
3.主要症状 在该区主要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肝胆系统疾病。
4.触诊及相关征象采用单指呼吸触诊法,肝胆病变时,可触及右胸肋筋膜区增厚,右肋弓中点疼痛明显,软组织异常改变,局部结节、包块;部分可观察到红丘斑、色素沉着等改变。
5.水针刀微创三针法 通常应用水针注射、水针刀分离或留植药磁线,该区应用水针刀扇形分离法,然后采用“十”字留线法或单行留线法。
六、胃病对应诊疗区
1.定位 位于腹前筋膜区上段,由剑突根部与肚脐连线间,外至腹直肌外缘,6cm左右区域。
2.局部解剖 该区与背部胃病诊疗区相对应,其深在结构为食管、贲门部及胃的中上部。
3.主要症状 治疗食道炎贲门炎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中下段主要用于治疗胃下垂等多种胃部疾病。
4.触诊及相关征象采用三指呼吸触诊法,胃部出现病变时,可触及腹前筋膜区中上段增厚,腹直肌起点及腱划触及痛或软组织异常改变,局部结节、包块、压痛;部分可观察到红丘斑、色素沉着等改变。
5.水针刀微创三针法 通常应用水针注射、水针刀分离或留植药磁线,采用扇形分离法,然后采用“十”字留线法或单行留线法。
七、肾病对应诊疗区
1.定位 位于腹外筋膜区与腰肋筋膜区交汇处,由肋脊角前下方,腹股沟区后上方,构成6cm左右
的斜形带状区。
2.局部解剖 通常肾、输尿管病变时,可反射在该区。与背部肾脏疾病诊疗区相对应。其内在结构为肾及输尿管。
3.触诊及相关征象采用三指呼吸触诊法,肾脏病变时,可触及腹外筋膜区增厚,患侧肋弓外下方软组织异常改变,局部结节、包块、压痛;部分可观察到红丘斑、色素沉着等改变。
4.水针刀微创三针法 通常应用水针注射、水针刀分离或留植药磁线,在该区主要治疗慢性肾炎、肾及输尿管结石等肾脏及输尿管疾病
该区应用水针刀扇形分离法,然后采用“十”字留线法或单行留线法。
八、肠病对应诊疗区
1.定位 位于腹外筋膜区中下段,由肚脐与髂前上棘上3cm连线中内三分之一处上下左右6cm的区域内。
2.局部解剖 该区与背部肠道疾病诊疗区相对应,其内在结构为升结肠、降结肠。
3.主要症状 在该区主要治疗慢性肠炎、结肠炎、慢性阑尾炎等肠道系统疾病。
4.触诊及相关征象 采用三指呼吸触诊法,肠道病变时,可触及腹前筋膜区肚脐两侧升、降结肠投影区,或阑尾麦氏点压痛明显,软组织异常改变,局部结节、包块;部分可观察到红丘斑、色素沉着等改变。
5.水针刀微创三针法 通常应用水针注射、水针刀分离或留植药磁线,该区应用水针刀扇形分离法,然后采用“十”字留线法或单行留线法。
九、生殖病对应诊疗区
1.定位 位于腹前筋膜区下段,即下腹部,由肚脐与耻骨结节之间,外至腹股沟区的倒置三角区。一般中轴线为治疗区。
2.局部解剖 该区与背部生殖病诊疗区相对应,其内深在分布有男女内生殖器官。
3.主要症状 在该区主要用于治疗男性前列腺炎、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慢性盆腔炎、痛经、闭经、不孕症等男女性生殖性疾病。
4.触诊及相关征象采用三指动静触诊法,当出现男性前列腺炎,女性盆腔炎、附件炎时,可触及腹前筋膜区中下段,腹股沟内侧方及耻骨结节周围增厚,软组织异常改变,局部结节、包块、压痛;部分可观察到红丘斑、色素沉着等改变。
5.水针刀微创三针法 通常应用水针注射、水针刀分离或留植药磁线,该区应用水针刀扇行分离法,然后采用“十”字留线法或单行留线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3 16:04
目录
概述
疾病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