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
能源资源、发展
循环经济、保护
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
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
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六大领域包括:
节能技术和装备、
高效节能产品、
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
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
概念理解
节能含义
节能是指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生产出与原来同样数量、同样质量的产品;或者是以原来同样数量的能源消耗量,生产出比原来数量更多或数量相等质量更好的产品。环保产业是指在
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
生态环境、
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
产品开发、商业流通、
资源利用、
信息服务、
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它在美国称为“环境产业”,在日本称为“
生态产业”或“生态商务”。
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
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因此,有专家提出应列为继“
知识产业”之后的“
第五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
能源资源、发展
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
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
关联度大,吸纳
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节能理解
节能就是应用 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设备使用或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环保产业在国际上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对环保产业的狭义理解是
终端控制,即在
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
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产品和服务。广义的理解则包括生产中的
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是对产品从“生”到“死”的绿色全程呵护。合理用电,
节约用电,以及将一些废弃能源转化为电能已经成为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节电:很多工厂使用传统照明灯具,严重的耗能现象,其节电率在经过专业
节能改造后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大都在40%以上,综合国家众多的工厂企业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能源财富。
产业领域
节能环保产业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
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六大领域。
节能照明产业是节能环保产业非常重要的一块,年产值大约3000亿元,包括
节能灯、
LED照明和
太阳能灯具等细分领域。
产业现状
世界现状
据统计,全球环保产业的
市场规模已从1992年的2500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6000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8%,远远超过全球
经济增长率,成为各个国家十分重视的“
朝阳产业”。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环保产业成为全球环保市场的主要力量。
中国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已初具规模。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
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
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煤气发电、炉顶压差发电、等离子点火、
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采用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830亿元。
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
三废”(废水、废气、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无机改性利废复合材料在
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
在环保领域,已具备自行设计、建设大型
城市污水处理厂、
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设施的能力,
关键设备可自主生产,电除尘、袋式
除尘技术和装备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保服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部分烟气脱硫设施和
污水处理厂采取市场化模式建设运营。
2007年,中国采取综合措施推进
污染减排,全国装备脱硫设施的燃煤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例由2005年的12%提高到48%,城镇
污水处理率由52%提高到60%,全年全国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83.3万吨,比2006年下降3.14%;
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万吨,比2006年下降4.6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双下降,首次出现了“拐点”,
污染防治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环保历史性转变迈出坚实步伐。
2008年国家要求关停1300万千瓦小火电,淘汰600万吨
炼钢、5000万吨水泥、1400万吨炼铁等一大批
落后产能,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60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0万吨。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扩大。2008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74.2万吨,
同比下降2.4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13.3万吨,同比下降3.96%,新增城市
污水处理能力678万吨/日。2008年下半年,受
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为
扩大内需,大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环保产业的投资也进一步加大。
中国环保产业还处于快速
发展阶段,
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
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
洁净技术、洁净产品、
环境服务等方面,中国环保产业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环境产业”或“
绿色产业”。
“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
增长速度,
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
水环境、
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
核安全及辐射环境保护建设以及环境
能力建设。2010年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将达8800-10000亿元左右,其中
资源综合利用产值6600亿元,环保装备产值1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000亿元。
2013年,李克强表示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
环境恶化也不行。我们需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一是不能再欠新账,包括提高环保的门槛;二是加快还旧账,包括淘汰落后产能等。政府应当铁腕执法、
铁面问责。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调结构。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单位GDP能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约束性指标,必须不断提升我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为大规模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
国务院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会议要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既要有政策支持,更要创新机制,鼓励引导
社会资本包括
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一要推动节能环保和
再生产品消费。政府
公务用车、公交车要率先推广使用
新能源汽车,同步完善
配套设施。到2015年,使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二要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推动高效锅炉、
高效电动机等领域节能技术装备升级。加快大气、水、土壤等
污染治理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加大
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壮大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环保服务业。
三要加快节能环保重点
工程建设,完善污水管网等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开展
绿色建筑行动。四要营造有利的市场和
政策环境,健全法规标准,完善价格、收费和
土地政策。五是加大中央
预算内投资和节能减排
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继续安排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重点企业实施节能环保项目。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产业前景
极端天气、海啸、地震、
温室效应等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环境问题推动力已变得越来越强,这将使得节能环保产业步入新的纪元。
在
全球金融危机后,节能环保这一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敦促
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战胜分歧,达成了一项具有法律
约束力的
温室气体减排协定。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举行的背后,一方面是
全球环境问题的确变得越来越严峻;另一方面则在
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希望借环保问题,向发展中国家施压,以增强自身的相对竞争力。
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
约束性指标,当时来看要实现的难度是较大的。这里面意味着,政府这方面下了较大的力气。
作为主要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也对全球作了一些承诺。例如在G20峰会上,胡锦涛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
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
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
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
面积比2005
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综合而言,在政策发力的背景下,我国的节能环保将步入
新纪元。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的
环保投入曲线(即环保投入占
GDP百分点至1.53%;中长期来看,该比率的高点应在2.5%至3%之间,因此保守预计中国环保投入曲线的上升期将至少持续10 年以上,对应复合年增速应在15%以上。
挖掘机会
投资者应如何挖节能环保的机会呢?根据国家规划,
环保装备产业在2010 年将达到1200 亿元,在环保投入占GDP 比重持续提高的背景下,节能环保产业链的相关设备、施工将迎来较大的
投资机会。
具体来看,
节能环保涉及的领域包括有
工业设备领域的节能减排改造、
节油及石油替代、节能照明、污水处理等。其中,工业设备中常见的如锅炉;
建筑节能方面,该领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中国
绿色环保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行业的快速发展仍然欠缺有力的推动因素。节油及石油替代领域,可以关注受益于
国三排放标准的相关公司,以及
煤制甲醇、
二甲醚的公司。
照明节能方面,投资者可以关注传统的节能灯公司,以及
LED相关产业链公司。
潜力巨大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为:“十二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
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规划》与5月底刚刚通过的《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2010年出台的《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相衔接。作为七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节能环保业正在加速形成
支柱产业。
“发展
新兴产业的关键是
发展模式的转变。”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张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我国国内储蓄资产中相当部分是以自然
资本损失和
生态赤字所换来的,是以资源的超常消耗和
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为代价的。据悉,到2007年,我国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已降至1.16吨
标煤,但仍是发达国家的3至4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不到7%,但消耗的煤炭、钢铁和水泥却占世界的30%、26%和50%。
张琦指出,必须提高产业
技术标准,降低和减少资源能源、原料和原材料的消耗,杜绝高耗能的产业、产品的生产。而实现这一变革的核心要素是要着眼于培育
创新能力,掌握
核心技术,形成对产业链中最具
附加值和影响力环节的控制力。“争取以最低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用,这就要求较高的科技产品来替代原有的产品”,张琦因此认为,产业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标准还是要以
科技创新为基础,国家应在
节约能源、资源等方面加大
科技投入。
张琦指出,人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很多技术还套用以前的标准,消费也是传统的观念,人们的接受还有个过程。另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
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发展新兴产业的热情还将持续高涨。
节能环保产业是一个应时代需求而生的新兴产业,几乎渗透于
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它以有效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
瓶颈制约为目标,力促
产业结构升级和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我国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发挥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作用。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
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日趋紧迫的人口、资源、
环境压力,现有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结构状况的局限性使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能源消耗降低16%。内容主要涉及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节能环保产业,要求以能效提高和加大减排力度为目标,为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供产业支持。
正是基于上述社会及环境意义,加上几乎渗透于所有经济活动的产业特性,中国节能环保用
房屋工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节能环保产业正在开启全新的需求空间。它对所有产业而言都承担着
节能降耗、
绿色设计、
清洁生产的使命,包括
有机农业、
循环农业和其他环境友好型农业活动;致力于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的
工业技术和装备;设计、规划、咨询、总集成、总承包、维护、管理、运营、
碳交易、
绿色金融等方面的节能
环保服务业,等等。政策的推动正使这些潜在的节能环保需求变为真实存在的巨大
市场空间,吸引各种资本和企业的汇聚,拉动新的就业需求。当
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必将实现
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的双赢。
蒸汽机、电灯、电子
计算机、互联网……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紧扣时代发展的需要。
国际金融危机让全世界再一次认识了发展新兴产业的紧迫性,主要发达国家为提振经济、获取发展新优势,纷纷加大投入,加速重大
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抢占新一轮
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新一轮
科学技术革命正在酝酿之中。
据测算,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到达2800万人。其中,环保装备产值达到2000亿元,环保服务业
经营收入达到1500亿元,环保服务业从业单位超过1.2万家,环保产业产值增速约15%,大幅超过工业增速。
在节能领域,干法熄焦、纯低温余热发电、
高炉煤气发电、
燃油锅炉,炉顶压差发电、
等离子点火、变频调速等一批重大节能
技术装备得到推广普及;高效节能
产品推广取得较大突破,
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采用
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产业产值已达830亿元。
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大宗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再制造
表面工程技术装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再生铝蓄热式熔炼技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均取得一定突破;无机改性利废
复合材料在高速铁路上得到应用。
在环保领域,中国已具备自行设计、建设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大型火电厂
烟气脱硫设施的能力,
电除尘、
袋式除尘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保服务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从事火电厂烟气
脱硫的专业化脱硫公司达30余家,95%以上的烟气脱硫设施建设和7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采取了市场化模式。
政策驱动和技术先导,已成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突出特性。节能环保产业与电子信息技术、
新材料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集成应用服务于
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快、专业性强,推动节能和
环保标准不断提高,进而推动政策更趋严格,政策的变化进一步促进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出现。政策与技术相互促进,正形成节能环保产业的特殊发展模式。
发展规划
2013年8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下称《意见》)。《意见》认为,
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扩
内需、
稳增长、
调结构,打造
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拉动投资和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
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
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现提出以下意见......
根据《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有关要求,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由国家发改委会同环保部等部门编制,于2010年11月25日经通过发改委专家论证会。
作为“十二五”时期七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之一,《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将对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循环利用产业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支持,促进
绿色经济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相关问题
存在问题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
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
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要进口,一些已能自主生产的节能环保设备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
二是结构不合理。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产业集中度低,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
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
标准化水平低,产品
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
国际品牌产品少。
三是市场不规范。地方保护、
行业垄断、低价低质
恶性竞争现象严重;污染治理设施重建设、轻管理,
运行效率低;
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仍在使用。
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节能环保法规和
标准体系不健全,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政策尚未到位,财税和
金融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企业融资困难,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尚未建立。
五是
服务体系不健全。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基础设施和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等市场化
服务模式有待完善;
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节能环保产业
公共服务平台尚待建立和完善。
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
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世界主要
经济体都把实施
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内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节能环保方面的
技术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制造
绿色壁垒。为使我国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从国内看,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必须加快提升我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
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
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
节能服务总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市场空间巨大;
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
建设投资超过8000亿元,环境服务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