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
越窑青瓷中的特制瓷器,中国古代越州名窑(今浙江一带)中心窑场位于浙江
上林湖陆龟蒙诗篇《
秘色越器》。
词语释义
越窑秘色瓷,又称秘瓷、秘色越器。“秘色”一词最早出于晚唐诗人
陆龟蒙(?—881年)写《
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据本百科“秘”
字条和“色”字条的解释,“秘”字从禾从必,“禾”指
五谷粮食,“必”指隐匿,两个字符联合起来表示“国家粮食库存数量机密”。“色”字从刀从巴,“刀”指“剁碎”,转义指“齑粉”;“巴”指“附着”、“黏着”。两个字符联合起来表示“敷脸用的粉末”,引申指“药粉配方”。所以,“秘色”的意思是“保密的釉料配方”。“秘色瓷”就是用保密的釉料配方涂抹器物表面而烧成的瓷器。
秘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产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学效果,釉层特别薄,釉层与胎体结合特别牢固。所以,这种配方是保密的,专用于皇家瓷器的烧造。以后,凡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都叫“秘色瓷”。例如,历史上有过“
高丽秘色瓷”等。
秘色瓷是
越窑青瓷精品之一。秘色瓷是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的瓷器精品,因其制作工艺秘而不宣得名。所谓“秘色瓷”,实为唐、五代之际越窑青瓷中的上乘之作。
烧造工艺
秘色瓷烧造决定于瓷土、釉色和温度。秘色瓷釉中相当部分的
氧化铁被还原,釉色就呈现为较纯净的青色;反之,
还原气氛弱,釉中相当部分的铁仍保持
氧化状态,釉色就表现为青中
泛黄的色调。
秘色瓷是越窑中的最优质的瓷器,其烧造工艺有四个步骤:
1.原料精选:采用专门粉碎、淘洗、腐化、
捏练工艺流程,从而使瓷胎达到较高的致密化程度;
2.
釉料配制:釉料精制,除去釉料中的杂质,并改良
施釉方法,通体施釉,施釉后采取支钉架器的方法;
3.匣钵:秘色瓷烧造不是瓷器接触炉火的,而是将秘色瓷瓷胎装入瓷质匣钵,一器一匣,并以
釉水来密封匣与盖之间的缝隙,再进行烧制。
4.温度及气氛:通过对窑内温度与气氛的精准控制,在适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一小部分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秘色瓷。
史籍记载
“
秘色”一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
陆龟蒙的《
秘色越器》诗中,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
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可见“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
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似
应指稀见的颜色,是当时赞誉
越窑瓷器釉色之美而演变成越窑釉色的专有名称。
据文献记载,相传五代时
吴越国王
钱缪命令烧造瓷器专供
钱氏宫廷所用,并入贡中原朝廷,庶民不得使用,故称
越窑瓷为“秘色瓷”。
周辉《
清波杂志》云:“越上
秘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对此,赵麟《候鲭录》、
赵彦卫《
云麓漫钞》、曾梃的《
高斋漫录》以及嘉泰《
会稽志》等书都提出异议,认为“秘色”唐代已有而非始于吴越钱氏。关于“秘色”究竟指何种颜色,以前人们对此众说纷纭。一九八七年四月
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
扶风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出13件越窑
青瓷器,在记录法门寺皇室供奉器物的物帐上,这批瓷器的确记载为“瓷秘色”,从而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秘色瓷”。这批“秘色瓷”除两件为青黄色外,其余釉面青碧,晶莹润泽,有如湖面一般清澈
碧绿。
法门寺“秘色瓷”的出土,解决了陶瓷界长期以来议论不休的问题,同时有力地说明了“秘色瓷”晚唐时开始烧造,五代时达到高峰。
质地色泽
越器施釉均匀。从釉色来说,五代早期仍以黄为主,滋润光泽,呈半透明状;但青绿的比重较晚唐有所增加。其后便以青绿为主,黄色则不多见。
传说
秘色瓷在
法门寺地宫未开启之前的今人眼里,一直是个谜。人们只是从记载中知道它是皇家专用之物,由“
越窑”特别烧制,从配方、制坯、上釉到烧造整个工艺都是秘不外传的,其色彩只能从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描写中去想象。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瓷碗、
瓷盘、瓷碟,从“地宫宝物帐碑文”中得知,原来它们就是“秘色瓷”!这些秘色瓷色泽绿黄,晶莹润泽,尤其是其中两个银棱
秘色瓷碗,高7厘米,口径23.7厘米,碗口为五瓣葵花形,斜壁,平底,内
土黄色釉,外黑色
漆皮,贴金双鸟和银白
团花五朵,非常精美。这才让今人一睹秘色瓷的风采。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专用瓷——秘色瓷,是世界上发现有碑文记载证实的最早、最精美的宫廷瓷器。
历史意义
这些秘色瓷器的发现,在中国
陶瓷史考古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为鉴定秘色瓷的时代和特点提供了
标准器。
经过专家多年考证,和有损与无损X光谱测试后,证实了秘色瓷在胎底,
胎釉和烧制工艺上与青瓷完全不同。
历史背景
通常所说的越窑泛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
青瓷体系,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
上虞、
余姚、
绍兴、宁波等地,这里原系古越族人居住地,
东周时为
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
唐代中朝,
余姚县
上林湖窑产品因质地超众被朝廷录为贡瓷,并置官监烧。此后,品质愈发日莹的越窑备受文人雅土推崇,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的赞誉。晚唐起,越瓷中的贡品又得了一个千古绝唱的“秘色瓷”称谓。
品种
越窑品种十分丰富,有碗、壶、瓶、罐、盒、罂和雕塑等。同类器皿又有多种制式。以碗为例,分
圆口、
花口。圆口碗以斜壁呈45度的浅身敞口多见,据考证,当时主要用于喝茶,所以也叫
茶盏。花口碗则有四瓣、
六瓣等。上博展厅的晚唐
越窑海棠式大碗就是花口碗中的佼佼者,因为器大规整,釉色青黄和造型酷似四瓣
海棠花而显名贵。壶又是一种特色器,形状分盘口、直口、喇叭口,壶身有圆腹、瓜楞形腹、椭圆形腹等。唐代
执壶最明显的特点是短直流、小
曲柄、体态饱满。晚唐至五代,流与柄相对加长放大,腹体喜作成瓜果形。宋时则形体轻盈秀长,尤其流和柄,几乎高于
壶口。细辨这一时期的碗、壶、
水盂等造型变化,可发现一些小规律:花口或瓜楞体呈四瓣通常为唐,五瓣系唐末五代,六瓣属宋;直、
短流的壶为唐,
曲流或长曲流为五代或宋;
平底足器物的年代相对较早,玉璧形底足多数属唐中晚期之物,唐末五代出现了
玉环形浅圈足,宋代圈足相对见高见窄。另外,由于
叠烧法世袭沿用,鼎盛时期的部分越窑产品依然在器内可见到支烧痕,比如上博晚唐越窑海棠式花口大碗的碗内心就有支钉痕16个。这说明,唐末五代的越窑叠烧器皿未必都属
粗瓷,收集时当多一份细心。
发现过程
1987年,随着陕西
扶风法门寺
宝塔的轰然倒塌,塔基下的地宫暴露出来,一批稀世之宝的出土轰动了世界,其中有令
佛教徒顶礼膜拜的佛骨舍利,有
唐懿宗供奉给法门寺的大量
金银器、瓷器、
玻璃器、
丝织品,尤其重要的是,同时还出土了记录所有器物的物帐碑,让文物考古专家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出土物的名称。
这几件瓷器,有八棱瓶和
圆口、花瓣形口的碗、盘等,共同的特点是造型精巧端庄,胎壁薄而均匀,特别是湖水般淡黄绿色的
瓷釉,玲珑得像冰,剔透得如玉,匀净幽雅得令人陶醉。
秘色瓷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撩开了。专家们恍然大悟:秘色瓷并不陌生,它原来就是
越窑青瓷中的极品,只是从前相见而不相识罢了。那种八棱瓶,陕西的唐墓里出土过,故宫的学者在越窑的遗址采集到过;杭州的吴越国
钱氏墓群,出土的秘色瓷更丰富,更精美,釉色更青幽。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还有一件盘子贴着
金银箔的装饰,
行话叫做金银
平托。在古代,金和玉被看作最高级的材质,把瓷器
烧成玉色,又在上面加饰金银,这种器物的地位可想而知。
评价
秘色瓷之所以被抬到一个神秘的地位,主要是技术上难度极高。
青瓷的釉色如何,除了
釉料配方,几乎全靠窑炉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气氛,釉色可以相去很远。要想使釉色青翠、匀净,而且稳定地烧出同样的釉色,那种高难技术一定是秘不示人的。秘色瓷在晚唐时期烧制成功,不久之后,五代钱氏
吴越国就把烧造秘色瓷的
窑口豆青、
梅子青其他信息
已见天日的地宫14件秘色瓷是唐代
懿宗皇帝奉献绘佛祖的珍贵物品,其中的八棱长颈瓶和二件银棱碗显然是具有典型意味的秘色瓷,而且堪当
标准器。
八棱长颈瓶陈放于地宫后室第四道门内侧的门坎上,当时,“瓶内装有佛教五彩宝珠29颗,口上置一颗大的水晶宝珠覆盖”。据
法门寺博物馆韩金科馆长考证,“这件瓶子在佛教
密宗拜佛的
曼茶罗坛场中是有
特殊用途的”。因而决定了它不能与别的秘色瓷放在一起,故没有被纳入地宫《衣物账》内。但从其青釉比13件秘色
圆器要明亮,玻化程度更好来看,上博研究员
陆明华认为“法门寺八棱瓶是所有秘色瓷中最精彩也是最具
典型性的作品之一,造型规整,釉色清亮,其制作达到了唐代
青瓷的最高水平”。
另13件置于地宫中室并用纸包在一起的青瓷被《衣物账》注明为:“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
遗憾的是,法门寺佛门魂宝自亮相后,代表越窑最高成就的秘色瓷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特别二口银棱碗,其
泛黄的釉色,让行家里手皱眉摇头沮丧无比。
可是,用心细想觉得并无此种可能性。其一,被今人视为越窑正宗呈色的青绿色、湖绿色,从两晋起已为数不少,唐代就更普遍了。“以次充好”的尴尬没有可能。其二,
法门寺地宫系
李唐皇室供养释迦牟尼
真身舍利的圣地,自
咸通十五年(874年)封闭后再未开启过。据记载,地宫内绝大多数珍宝属懿、僖二宗供奉,许多器件乃系皇帝随身携带的心爱物,并刻有僖宗当太子前的名谓。很难想象,为几件秘色瓷,父子二人要在佛祖面前以次充好。其三,色彩喜恶多与个人美学理念与素养有关,各种釉色各领风骚,不惟讨得历代帝王关爱。因而,现代的“烧造不足”和“釉面偏黄”之说,尽管在测试手段上不可否认是科学和进步的,于色彩认同上很可能属一种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唐代,重豪华,嗜金银,人所共知。以重彩装扮供奉物,作为皇家,实在太自然了。
烧制年代
五代之说
一为五代之说。这一观点,依据宋人赵德麟《
侯鲭录》及曾《南斋漫录》的“
吴越秘
色窑,越州烧进,为贡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解释,长期以来被明清两代专家学者普遍认同并成为陶瓷学界主流。至1982年,新编《
中国陶瓷史》(
文物出版社)仍以该观点为说,是因为五代的钱氏朝廷向后唐、
后晋和辽、宋王朝进贡的
越瓷均实地反映在《
十国春秋》、《
吴越备史》、《
宋史》、《宋两朝供奉录》等文献内,这为史证。尔后,“近二十年来,这类越窑青瓷在考古发展掘中也出土过不少,吴越国都城
杭州和钱氏故乡临安先后发掘了钱氏家族和重臣的墓七座,其中有
杭州市效
玉皇山麓钱元灌墓、
施家山钱元灌
次妃吴汉月墓、
临安县功臣山钱元玩墓等,出土了一批具有
代表性的秘色瓷器“(《中国陶瓷史》),这为实证。故“五代始烧秘色瓷”之说在法门寺发掘前,基本上令当今陶瓷学界深信不疑。
晚唐之说
一为晚唐之说。由于此说历来缺乏较明确的历史背景和强有力的发掘实证,持这一观点者主要以晚唐诗人
陆龟蒙和
徐寅在篇名中有“秘色”一词固守陈地。该观点虽不乏飘渺,却亦先知先觉。及
法门寺地宫藏物发现,“秘色瓷始烧于晚唐”之说终在1995年初于上海举行的《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被众专家学者基本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