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中央电视台声乐比赛
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简称“青歌赛”。1984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截至2013年已经成功举办了15届。
背景介绍
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创办于1984年,是中国首个国家级电视声乐权威赛事,截止2013年已经举办了15届。
1984年3月,全国电视系统工作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在这届会议上,邹友开提出了举办首届全国电视歌手青年大奖赛的建议,立刻引来众人响应。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首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于当年5月份正式启动,先经过各地方台的预赛,11月份,决赛在中央电视台举行。
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不断改革与创新,该赛事已经成为弘扬民族艺术、普及音乐知识、发现和推出声乐人才、引领和推动中国声乐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它是一个美丽的魔盒,一颗颗璀璨的音乐明星从这里飞出,点缀着中国的音乐星空;它是一个奇妙而又科学的摇篮,孕育出中国音乐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新机制、新思路;它也是一本普通的记录簿,记录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歌唱事业的发展。
发展简史
音乐梦工厂:记录从歌手到歌唱家的华丽蜕变
对于青年歌手来说,青歌赛是放飞青春梦想、展示艺术才华、提升声乐水平的重要阶梯。对于艺术团体与艺术院校来说,青歌赛是发现艺术苗子和培养音乐人才的权威平台。青歌赛见证了我国声乐的脉动与走向,成为中国音乐艺术辞典中不能省略的重要词汇。央视得天独厚的宣传力度、媒体的高度关注和青歌赛多年沉淀的权威性,使其成为对广大歌手的一种身份认证平台。如今登上青歌赛舞台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已成为众多青年歌手们的梦想。
通过青歌赛走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歌唱家,他们通过青歌赛为大众所了解,尔后走上了专业歌唱演员的道路,为中国的歌唱事业做出了贡献。
青歌赛也推出了许多优秀的流行唱法歌手。在第2届青歌赛专业组通俗唱法比赛中,韦唯毛阿敏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此后,她们在中国歌坛煊赫一时,为多部电视连续剧演唱主题曲,并推出了许多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经典歌曲,如毛阿敏的《渴望》、《思念》、《绿叶对根的情意》,韦唯的《亚洲雄风》、《爱的奉献》、《命运不是轱辘》等。1996年,韦唯作为亚洲代表荣登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舞台举行个人演唱会,为中国人在国际流行歌坛赢得荣誉,成为国际级歌手。第3届青歌赛,杭天琪获得业余组通俗唱法二等奖,付笛声屠洪刚获得优秀歌手奖。随后的几届比赛,堪称中国流行歌坛新人辈出的时代,请看这一个个星光熠熠的名字:第4届青歌赛专业组通俗唱法二等奖朱哲琴,三等奖解晓东,业余组通俗唱法二等奖蔡国庆;第5届专业组通俗唱法一等奖林萍,二等奖毛宁,三等奖孙悦;第6届专业组通俗唱法二等奖林依轮;第7届专业组通俗唱法的一等奖满文军等等,他们都通过青歌赛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流行歌坛的新星。
1998年的第8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湖北姑娘李琼获得青歌赛首个特别大奖,从而为广大观众所熟知。2000年第9届青歌赛,谭晶获得通俗唱法的金奖,从此一路星途坦荡,成为跨越三种唱法的实力派歌手。2002年第10届青歌赛,来自西藏的牧羊姑娘索朗旺姆演唱了一首《金色的秋天》一举夺冠,被称为天籁之声,改变了人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传奇歌手姚贝娜,在2006年的第12届青歌赛上,人美歌甜的她获得通俗唱法的银奖。两年后,也就是2008年的第13届青歌赛,她又以一首《日月凌空》获得流行唱法的金奖,也是唯一一位青歌赛满分冠军。在2013年的第15届青歌赛,担任复赛评委,也是青歌赛史上最年轻的评委。
这样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奇,促使青歌赛成为造星工厂,见证了一颗颗新星的冉冉升起。
音乐风向标:记录时代变迁下大众审美旨趣的改变
从1984年到2010年,华夏大地发生了迅猛的变化,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大众的娱乐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网络平台的发展使通讯延伸到每一个角落,“超女”、“快男”等种种选秀和造星活动充斥着人们的视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的文化需求也不断变化,“多元化”和“时尚化”可能是对当前音乐文化市场特征的最佳描述。26年里,青歌赛通过不断的赛制改革和创新,通过电视、网络等高科技平台与观众的有效互动,成为音乐和电视文艺节目的黄金组合,始终引领中国的音乐风潮,生动记录了时代变迁下大众的审美旨趣的改变。
1984年,为了选拔优秀歌手,推广包括流行歌曲在内的优秀音乐作品,中央电视台创办了首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这次比赛不分唱法,选手分为业余组和专业组。赛场没有麦克风,参赛者只能凭借自己的嗓音来表现音乐。评委由音乐界和电视界专业人士组成,同时给不同唱法的选手打分。参赛选手大多由各地市和艺术院校推荐而来,赛况在录像后播出。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大赛已有选手演唱通俗歌曲,港台影视明星陈玉莲获得了此次比赛业余组特别奖。首次大赛并未在全国产生“石破天惊”的影响,但通过这次大赛的尝试,央视正式决定把青歌赛作为一项常规赛事,每两年举行一届。
1986年,第2届青歌赛的最大亮点在于设立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并现场直播。通俗唱法的确认,使当时蛰伏多年的内地流行音乐终于从“半地下”的状态正式浮出水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极大地激发出中国歌坛的创新活力。第3届青歌赛最明显的特征是“西北风”劲吹乐坛,《我热恋的故乡》、《黄土高坡》等参赛歌曲在比赛后迅速传唱开来,获奖歌手杭天琪、付笛声、李杰、屠洪刚等声名鹊起。1988年第4届青歌赛,通俗唱法在继续传承“西北风”的基础上又融入了新的时代风格,感情含蓄而深沉的音乐成为内地流行音乐的主流,直至数年后爵士风格的流行音乐兴起。青歌赛,好像一道风向标,引领着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
1998年,第8届青歌赛对赛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增加了团体比赛和综合素质考核。团体比赛增强了参赛队的集体荣誉感,综合素质考核的加入,率先在中国艺术赛事中融入文化修养的考评,促进了歌手文化修养的提高,提升了节目的可看性。而这届比赛中最引人瞩目的事件是关于歌手李琼的“唱法之争”,李琼参加了业余通俗组的比赛,演唱了一首极具湖北民族风情的《三峡,我的家乡》,以其嘹亮的歌声和质朴的表演打动了在场的观众和评委,然而她的分数却排在一、二、三等奖项之外,因为评委们觉得她的唱法不属于民族、通俗和美声的任何一种唱法。李琼最终获得了青歌赛上的首个特别大奖,并由此而登上了当年199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以一曲《山路十八弯》红遍大江南北。她的唱法也由此引发了声乐界关于“三种唱法”的热烈讨论。有关唱法的分类问题、学院派民族唱法的“千人一声”等问题再次走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李琼事件虽然折射出当年青歌赛在赛制上的弊端,但也使人们看到青歌赛的改革和创新精神,青歌赛的每一次变革都切合时代的脉动,始终引领着中国的声乐走向。
增设“观众最喜爱歌手奖”,则使2000年第9届青歌赛电视观众的参与和互动达到高潮;2002年第10届大赛,增加了歌唱技巧的考核,将大家熟悉的有难度又比较经典的曲目,按难度高低,划分为a、b、c三类,分别乘以1、0.95、0.9的难度系数折算分数,由参赛选手选择性演唱。这项举措,加强了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第11届青歌赛以新歌加0.3分鼓励原创作品,希望以此促进优秀声乐作品的创作和推广,而且该次大赛首次在个人决赛中采用分轮淘汰制,开创了中国声乐赛事PK对决的先河。
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第12届青歌赛对赛制又作了较大的调整。首先是在原有三种唱法的基础上增设了“原生态唱法”、“组合唱法”,标志着“三种唱法”时代的结束,民族声乐领域内“民族唱法”的一元化局面被打破。“原生态”唱法的加入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声乐的内涵,成为本次比赛最大的看点。蒙古族的“长调”、“呼麦”,侗族的“大歌”、彝族的“海菜腔”——原汁原味的民间歌手的演唱犹如山间田野的清泉,给青歌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受青歌赛的影响,很多地方开始大力注重“原生态”音乐的挖掘,开始重视年轻一代歌手对于“原生态”音乐的学习和培养,客观上对于方兴未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推动作用,长远而言,对整个乐坛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二,专业组和业余组二者合一,“通俗唱法”改称“流行唱法”,使赛制更符合时代的变化。
2008年第13届大赛又给全国观众带来了新的惊喜,取消了“组合唱法”,新增了合唱比赛项目。嘹亮的歌声,磅礴的气势,多声部浑然一体,令所有关心青歌赛的人们为之一振。第14届青歌赛团体赛,更是有着明显的革新,取消了综合素质考核,增设了表演环节,即在不同环节分别进行“艺术素质考核”、“表演素质考核”和“音乐素质考核”。这一举措虽然尚存争议,但无论如何,使其更贴近演唱本身。将观赏性的表演转化为悬念迭出的激烈竞赛,这是中国电视艺术创新的历史性贡献,而青歌赛也在不断的变革中创新和进步。
声乐练兵场:记录中国声乐教育的变革
在中国,专业声乐教育始于1927年蔡元培先生倡导的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成立(主要学习西洋美声唱法)。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先后成立了7所音乐院校,各音乐艺术学院相继设立了民族声乐专业。在唱法上经历了“土洋之争”,即一种强调民族民间传统唱法对于表现民族情感和语言优越性的“土唱法”与一种强调意大利美声唱法在歌唱方法上的科学性的“洋唱法”之间的争论,由此产生了一种借鉴西方声乐训练方法的现代“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成为专业院校声乐教学的主体。
80年代中期,欧美、港台流行歌曲传入中国大陆,内地的流行歌曲创作也悄然萌芽,第2届青歌赛适时增设了通俗唱法,极大地促进了流行乐坛的健康发展。90年代初,武汉音乐学院率先创办了通俗唱法专业,此后,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音乐院校纷纷开办通俗唱法专业,“三种唱法”约定俗成,成为全国各专业院校教学和艺术赛事的固定模式。翻开历届青歌赛的记录本,从首届青歌赛开始,音乐院校的优秀学生通过青歌赛平台脱颖而出,许多选手通过多次参赛而走向成熟和成功,成为歌唱家,有的又成为了青歌赛的评委。通过青歌赛,各大艺术院校检验了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学改革,并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青歌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声乐学习者交流与展示的平台。青歌赛获奖选手大部分来自于专业院校,专业院校与青歌赛已经成为有机链条,共同带动中国声乐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在坚守中前行
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的青歌赛,客观记录了中国歌唱事业的发展,引领了一个又一个的时代风潮,它既活跃了大众文化,又丰富了电视荧屏,成为电视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青歌赛的成功取决于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完善赛制,这正是此项赛事为什么能得到全国电视界和音乐界的大力支持,能得到全国广大观众的热心关注和积极参与并能常办常新的根本原因。青歌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来自全国的优秀选手汇聚一堂,可以看到两年间声乐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为难得的是,青歌赛一直坚持培养歌手和观众正确的艺术审美观,既要符合大众的审美取向,又不一味的媚俗而迎合市场。这与时下渐渐偏离了艺术轨道,急功近利的造星、选秀等娱乐活动相比,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然而不可否认,青歌赛存在着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比如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分组和命名是否科学,原生态唱法的赛事标准该如何制定,民族唱法选手演唱风格越来越趋同,演唱歌曲越来越“高、尖、难”等问题如何解决,青歌赛中的综合素质考核环节该如何设置才更为合理。在物质极度发达的今天,怎样让青歌赛更具教育意义和文化意义,获得更多人特别是青年朋友们的喜爱,使青歌赛真正成为文化的领跑者,这些都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努力。我们相信只要牢牢抓紧以培养和挖掘声乐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大众为目的,青歌赛将在改革中坚守,在创新中前行。
“三种唱法”
按照美声、民族和通俗三种唱法分类已经成为青歌赛的惯例,尽管多年来观众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分组方法,但自从1986年第二届青歌赛设立美声、民族、通俗分组比赛以来,“三种唱法”就一直饱受争议,依然争论不休。
1984年首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播出后引起了不错的反响,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不按唱法分组,只是按照参赛选手单位分为专业组和业余组,这种大杂烩的比赛很不科学。加上上世纪80年代中期,港台有大量流行歌曲进入内地,邓丽君等人的歌在内地已经颇为流行,时任大奖赛总导演的邹友开考虑,第二届比赛能不能把流行音乐纳入进来,然后按照唱法分组比赛。
“当时社会上对于流行音乐尚有争议,邓丽君等人的歌曲都被称作‘黄色歌曲’、‘靡靡之音’,这个时候把流行音乐纳入到大奖赛中来,会不会有什么不妥⋯⋯”,邹友开对此也顾虑重重。自己拿不准就找人商量,于是邹友开把时任音协主席的时乐漾和歌唱家李双江请到了办公室,关起门来开起了小会。当邹友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两位专家的时候,二人竟然不约而同的表示支持。
时乐濛说:“音乐就是要大众化,寓教于娱乐。改革开放了,港台流行音乐堵是堵不住的,不如干脆将流行音乐引进大赛,为我所用”。在当时人们的印象中,流行音乐基本上就等同于港台音乐,为了有所区别,他们决定把“流行”唱法改为“通俗”唱法。李双江说:“通俗,就是通俗易懂。歌手唱歌就是要让老百姓通俗易懂”。于是,“通俗唱法”一说就此确立,从1986年第二届电视歌手大奖赛开始,就按照美声、民族、通俗三个组别进行,直到2008年的第13届青歌赛,“通俗”唱法才改回“流行”唱法。三种唱法的划分,改变了中国声乐赛事的格局,在中国的声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历届主持人
自1984年第一届青歌赛创办以来,这个众多青年歌手的梦想舞台,也成为了央视主持人的梦想舞台。转瞬之间,青歌赛已经走过三十年的征程,朱军董卿张泽群朱迅李思思......这些优秀的主持人们与青歌赛一同成长,一同努力,他们在这里,留下了最好的时光。
1984年第一届主持人:卢静
1986年第二届主持人:薛飞、宋燕莹
1988年第三届主持人:刘璐
1990年第四届主持人:刘璐
1992年第五届主持人:刘璐
1994年第六届主持人:刘璐
1996年第七届主持人:桑艳
1998年第八届主持人:白燕升、刘璐、朱军、周涛
2000年第九届主持人:姜丰文清、朱军、周涛
2002年第十届主持人:朱军、蒋梅(第一现场)、文清(第二现场)
2004年第十一届主持人:董卿、张泽群(第一现场)、文清(第二现场)
2006年第十二届主持人:董卿、张泽群(第一现场)、刘芳菲(第二现场)
2008年第十三届主持人:董卿、张泽群(第一现场)、朱迅(第二现场)
2010年第十四届主持人:董卿、张泽群(决赛)、管彤任鲁豫、李思思(第一现场)、朱迅(第二现场)
2013年第十五届主持人:李思思、尼格买提(决赛)
获奖名单
参考资料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简介.搜狐网.2013\u5e7401\u670821\u65e5
青歌赛历届主持人回顾.央视网.2013\u5e7402\u670821\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4 00:18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