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介亭杂文》是1973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
鲁迅。
内容简介
《且介亭杂文》(“且介”两字源于“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
鲁迅先生住在上海
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
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
1935年,鲁迅居住在上海闸北
四川路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即“半租界”收集1934年所作杂文,命名为《且介亭杂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剩下一半。后又有《且介亭二编》《且介亭末编》。
《且介亭杂文》共三集,于一九三七年
七月同时出版。前两集由鲁迅亲自编定,后一集里部分稿件也经集中,其余则由夫人
许广平代为辑成。这些杂感不仅技巧圆熟,论证丰富,而且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也大都经过融会贯通,遵循杂感的特点结合在具体的内容里,符合于中国成语的所谓“深入
化境”,在艺术上表现了突出的简约严明而又深厚朴茂的风格。
序言·注释
近几年来,所谓“杂文”的产生,比先前多,也比先前更受着攻击。例如自称 “诗人”
邵洵美〔1〕,前“第三种人”〔2〕
施蛰存〔3〕和
杜衡即
苏汶〔4〕,还不到一知半解程度的大学生林希隽〔5〕之流,就都和杂文有切骨之仇,给了种种罪状的。然而没有效,作者多起来,读者也多起来了。
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现在新作的古人年谱的流行,即证明着已经有许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况且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设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因为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战斗一定有倾向。这就是邵施杜林之流的大敌,其实他们所憎恶的是内容,虽然披了文艺的
法衣,里面却包藏着“死之说教者”〔6〕,和生存不能两立。
这一本集子和《
花边文学》,是在去年一年中,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凡是写下来的,
全在这里面。当然不敢说是诗史〔7〕,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我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的用处的东西。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日,记于上海之且介亭〔8〕。
〔1〕邵洵美(1906—1968)浙江余姚人。曾创办金屋书店,主编《
金屋月刊》,提倡所谓
唯美主义文学。他和
章克标是《人言》周刊的“编辑同人”。该刊第一卷第三期(一九三四年三月)曾译载
鲁迅用日文写的《
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一文中谈监狱一节,文末的“编者注”中攻击鲁迅的杂文“强词夺理”,“意气多于议论,捏造多于实证”。参看《
准风月谈·后记》。
〔2〕“第三种人”一九三三年十月
苏汶(即杜衡)在《
现代》月刊第一卷第三期发表《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文中自称是居于反动文艺和左翼文艺之外的“第三种人”,鼓吹“文艺自由论”,攻击左翼
文艺运动。鲁迅一九三四年四月十一日致
增田涉的信中指出这些所谓“第三种人”“自称超党派,其实是右派。”〔3〕施蛰存江苏
松江(今属
上海市)人,作家。曾主编《现代》月刊、《文饭小品》等。他在《文饭小品》第三期(一九三五年四月)发表的《服尔泰》中,说鲁迅的杂文是“有宣传作用而缺少
文艺价值的东西”。
〔4〕
杜衡(1906—1964)又名苏汶,原名戴克崇,浙江
杭县(今
余杭)人,“第三种人”的代表人物。曾编辑《现代》月刊。他在上海《星火》第二卷第二期(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一日)发表的《文坛的骂风》中说,“杂文的流行”,是文坛上“一团糟的混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于是
短论也,杂文也,差不多成为骂人文章的‘雅称’,于是,骂风四起,以至弄到今日这不可收拾的局势。”
〔5〕林希隽广东
潮安人,当时上海
大夏大学的学生。他在《现代》第五卷第五期(一九三四年九月)发表的《杂文和杂文家》中,说杂文的兴盛,是因为“作家毁掉了自己以投机取巧的手腕来代替一个文艺作者的严肃的工作”。
〔6〕“死之说教者”原是尼采《札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卷第九篇的篇名,这里借用其字面的意思。
〔7〕诗史意思是可以作为历史看的诗,语见《新唐书·杜甫传》:“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后也泛指能反映一个时代的作品。
〔8〕
且介亭当时作者住在上海北
四川路,这个地区是“
越界筑路”(帝国主义者越出租界范围修筑马路)区域,即所谓“半租界”。“且介”即取“租界”二字之各半。
图书目录
“以眼还眼” 论俗人应避雅人
病后杂谈 拿破仑与隋那
病后杂谈之余 难行和不信
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 儒术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说“面子”
答《戏》周刊编者信 随便翻翻
关于新文字 运命
连环图画琐谈 附记
脸谱臆测 论“旧形式的采用”
附记·注释
第一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是应日本的
改造社之托而写的,原是日文,即于是年三月,登在《改造》〔1〕上,改题为《火,王道,监狱》。记得中国北方,曾有一种期刊译载过这三篇,但在南方,却只有
林语堂,邵洵美,章克标三位所主编的杂志《人言》上,曾用这为攻击作者之具,其详见于《
准风月谈》的后记中,兹不赘。
《草鞋脚》是现代
中国作家的短篇小说集,应
伊罗生(HIsaacs)〔2〕先生之托,由我和茅盾先生选出,他更加选择,译成英文的。但至今好像还没有出版。
《答曹聚仁先生信》原是我们的私人通信,不料竟在《
社会月报》〔3〕上登出来了,这一登可是祸事非小,我就成为“替
杨邨人氏
打开场锣鼓,谁说鲁迅先生器量窄小呢”了。有八月三十一日《
大晚报》
副刊《火炬》〔4〕上的文章为证— —
调和绍伯——读《社会月报》八月号“中国人是善于调和的民族”——这话我从前还不大相信,因为那时我年纪还轻,阅历不到,我自己是不大肯调和的,我就以为别人也和我一样的不肯调和。
这观念后来也稍稍改正了。那是我有一个亲戚,在我故乡两个军阀的政权争夺战中做了牺牲,我那时对于某军阀虽无好感,却因亲戚之故也感着一种同仇敌忾,及至后来两军阀到了上海又很快的调和了,彼此过从颇密,我不觉为之呆然,觉得我们亲戚假使仅仅是为着他的“政友”而死,他真是白死了。
后来又听得广东A君告诉我在
两广战争后战士们白骨在野碧血还腥的时候,两军主持的太太在香港寓楼时常一道打牌,亲翱逾常,这更使我大彻大悟。
现在,我们更明白了,这是当然的事,不单是
军阀战争如此,帝国主义的分赃战争也作如是观。老百姓整千整万地做了炮灰,各国资本家却可以聚首一堂举着
香槟相视而笑。什么“
军阀主义”“
民主主义”都成了骗人的话。
然而这是指那些军阀资本家们“无原则的争斗”,若夫真理追求者的“有原则的争斗”应该不是这样!
最近这几年,青年们追随着
思想界的领袖们之后做了许多惨淡的努力,有的为着这还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个人的生命是
可宝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就是不可以太打浑了水,把人家弄得不明不白。
后者的例子可求之于《社会月报》。这月刊真可以说是当今最完备的“杂”志了。而最“杂”得有趣的是题为“大众语特辑”的八月号。读者试念念这一期的目录罢,第一位打开场锣鼓的是鲁迅先生(关于大众语的意见),而“压轴子”的是《赤区归来记》作者
杨邨人氏。就是健忘的读者想也记得鲁迅先生和杨邨人氏有过不小的一点“原则上”的争执罢。鲁迅先生似乎还“嘘”过杨邨人氏,然而他却可以替杨邨人氏打开场锣鼓,谁说鲁迅先生器量窄小呢?
苦的只是读者,读了鲁迅先生的信,我们知道“汉字和大众不两立”,我们知道应把“交通繁盛言语混杂的地方”的“‘大众语’的雏形,它的字汇和语法输进穷乡僻壤去”。我们知道“先驱者的任务”是在给大众许多话“发表更明确的意思”,同时“明白更精确的意义”;我们知道现在所能实行的是以“进步的”思想写“向大众语去的作品”。但读了最后杨邨人氏的文章,才知道向大众去根本是一条死路,那里在水灾与敌人围攻之下,破产无余,……“维持已经困难,建设更不要空谈。” 还是“归”到都会里“来”扬起
小资产阶级文学之旗更靠得住。
于是,我们所得的知识前后相销,昏昏沉沉,莫名其妙。
这恐怕也表示
中国民族善于调和吧,但是太调和了,使人疑心思想上的争斗也渐渐没有原则了。变成“戟门坝上的儿戏”了。照这样的阵容看,有些人真死的不明不白。
关于开锣以后“
压轴”以前的那些“中间作家”的文章特别是大众语问题的一些宏论,本想略抒鄙见,但这只好改日再谈了。
关于这一案,我到十一月《答〈戏〉周刊编者信》里,这才回答了几句。
《
门外文谈》是用了“华圉”的笔名,向《
自由谈》〔5〕投稿的,每天登一节。但不知道为什么,第一节被删去了末一行,第十节开头又被删去了二百余字,现仍补足,并用黑点为记。《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是写给《太白》〔6〕的,登出来时,后半篇都不见了,我看这是“中央宣传部书报检查委员会”的政绩。那时有人看了《太白》上的这一篇,当面问我道:“你在说什么呀?”现仍补足,并用黑点为记,使读者可以知道我其实是在说什么。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也是写给《太白》的。凡是对于求神拜佛,略有不
敬之处,都被删除,可见这时我们的“上峰”正在主张求神拜佛。现仍补足,并用黑点为记,聊以存一时之风尚耳。
《脸谱臆测》是写给《生生月刊》〔7〕的,奉官谕:不准发表。我当初很觉得奇怪,待到领回原稿,看见用红铅笔打着
杠子的处所,才明白原来是因为得罪了 “第三种人”老爷们了。现仍加上黑杠子,以代红杠子,且以警戒新作家。
《答〈戏〉周刊编者信》的末尾,是对于绍伯先生那篇《调和》的答复。听说当时我们有一位姓沈的“战友”〔8〕看了就呵呵大笑道:“这
老头子又发牢骚了!” “头子”而“老”,“牢骚”而“又”,恐怕真也滑稽得很。然而我自己,是认真的。
不过向《戏》周刊编者去“发牢骚”,别人也许会觉得奇怪。然而并不,因为编者之一是
田汉〔9〕同志,而田汉同志也就是绍伯先生。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是写给《
现代中国》(ChinaToday)的,不知由何人所译,登在第一卷第五期,后来又由英文转译,载在
德文和
法文的《
国际文学》上。
《病后杂谈》是向《文学》〔10〕的投稿,共五段;待到四卷二号上登了出来时,只剩下第一段了。后有一位作家,根据了这一段评论我道:鲁迅是赞成生病的。他竟毫不想到检查官的删削。可见文艺上的暗杀政策,有时也还有一些效力的。
《病后杂谈之余》也是向《文学》的投稿,但不知道为什么,检查官这回却古里古怪了,不说不准登,也不说可登,也不动贵手删削,就是一个支支吾吾。发行人没有法,来找我自己删改了一些,然而听说还是不行,终于由发行人执笔,检查官动口,再删一通,这才能在四卷三号上登出。题目必须改为《病后余谈》,小注 “关于舒愤懑”这一句也不准有;改动的两处,我都注在本文之下,删掉的五处,则仍以黑点为记,读者试一想这些讳忌,是会觉得很有趣的。只有不准说“言行一致”云云,也许莫名其妙,现在我应该指明,这是因为又触犯了“第三种人”了。
《
阿金》是写给《
漫画生活》〔11〕的;然而不但不准登载,听说还送到南京中央宣传会里去了。这真是不过一篇漫谈,毫无深意,怎么会惹出这样大问题来的呢,自己总是参不透。后来索回原稿,先看见第一页上有两颗紫色印,一大一小,文曰“抽去”,大约小的是上海印,大的是首都印,然则必须“抽去”,已无疑义了。再看下去,就又发见了许多红杠子,现在改为黑杠,仍留在本文的旁边。
看了杠子,有几处是可以悟出道理来的。例如“主子是外国人”,“炸弹”, “
巷战”之类,自然也以不提为是。但是我总不懂为什么不能说我死了“未必能够弄到开起
同乡会”的缘由,莫非官意是以为我死了会开同乡会的么?
我们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日,编讫记。
〔1〕《改造》日本的一种综合性月刊,一九一九年创刊,一九五五年出至第三十六卷第二期停刊。日本
东京改造出版社印行。〔2〕
伊罗生美国人,曾任上海出版的中英文合印的刊物《中国免费书城论坛》(每月发行一期或两期)的编辑。
〔3〕《社会月报》综合性期刊,陈灵犀主编,一九三四年六月创刊,一九三五年九月停刊,上海社会出版社发行。〔4〕《
大晚报》一九三二年二月十二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
张竹平。起初接受
政学系的津贴,一九三五年为国民党财阀孔祥熙收买,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停刊。副刊《火炬》由国民党
复兴社特务
崔万秋编辑。
〔5〕《自由谈》上海《
申报》副刊之一,一九一一年八月创刊。原以刊载
鸳鸯蝴蝶派作品为主,一九三二年十二月革新后,先后由
黎烈文、张梓生主编。从一九三三年一月起,鲁迅常在该刊发表文章。〔6〕《太白》
小品文半月刊,陈望道主编,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日创刊,次年九月五日出至第二卷第十二期停刊,
上海生活书店发行。
〔7〕《生生月刊》文艺杂志,
李辉英、朱荢园编辑,一九三五年二月创刊,只出一期,上海图画书局发行。
〔8〕姓沈的“战友”指沈端先,即
夏衍,浙江杭州人,文学家、
戏剧家,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领导人之一。
〔9〕田汉(1898—1968)字寿昌,湖南长沙人,戏剧家,曾创办话剧团体
南国社,后为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领导人之一。
〔10〕《文学》月刊,先后由
郑振铎、
傅东华、
王统照编辑,一九三三年七月创刊,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停刊,上海生活书店发行。
〔11〕《漫画生活》刊载漫画和杂文的月刊,
吴朗西、黄士英等编辑,一九三四年九月创刊,上海美术生活杂志社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