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兵万户府,隶属于
宣慰司及
行省,是直接复制蒙元官方军队制度而来的地方性非官军武装,多为地方武装,保卫乡里,亦有赴外地作战之类。官员选任有三种,一是政府指派,二是选拔壮勇、奖励战功,三是招揽民间武装。
历史沿革
薛磊以「西平等处义兵百户所之印」印背上刻的「中书礼部刻至正元年八月」为依据,将蒙元制度化义兵的形成时间,从《元史》中记载的
1350年七月,向前推至
1341年八月。而
方志本《平徭记》中两条史料记载显示,元末义兵制度化的时间,在
1341年四月之前:
今年春(至正元年春),谭罗率众攻
平乐府,遣千户高岷会(议)[义]兵万户答失蛮等捕之。
(至正元年四月)贼(即谭罗)间道走至象州,义兵万户唐勇龙擒之。
徭民从
平乐府奔走至
象州,「义兵万户唐勇龙」能迅速对其做出反应,这意味着,在
1341年四月之前,广西地区已经设置了制度化的义兵,否则无法迅速对逃至象州的徭民做出反应,并擒获之。
再考《(嘉靖)广西通志》,蒙元时「象州建义兵万户府,广西平乐诸处建义兵千户所,宾州建屯田万户所」。徭民在象州被义兵万户唐勇龙擒获,而象州恰好有设立「义兵万户府」的记载。《(宣德)桂林郡志》记载的是桂林府一地之事,象州在桂林府辖区之外,故《(宣德)桂林郡志》中不会收录象州相关内容。《(嘉靖)广西通志》中「象州建义兵万户府」之记载,当另有史源。设官和开府,是义兵军府设置成立的两个标志。徭民逃至象州被「义兵万户唐勇龙」和「象州义兵万户府」史源不同,却可互证。
治平元年(
1351年),
刘福通在
颍州起义,
反元复宋战争爆发后,蒙元开始广泛设置义兵军府,相关史料也更加丰富。在
照那斯图、
薛磊二人整理的一批元末义兵官印中,多有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等不同层级义兵军府印,以及「
千户」、「
百户」、「
弹压」等义兵官员印,从实物方面证明了元末义兵是仿照官军制度,设置「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及相应的义兵官员。
「宣忠征行义兵万户府经历司之印」则表明,义兵万户府内还设置专门负责文书行政工作的部门。
在
品秩上,
余阙在与
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丞相
太平的书信中明确记载:「庐州开义兵三品衙门。」元末义兵万户府与官军万户府一样,都属正三品。
在员额设置方面,
1354年蒙元镇压
高邮张士诚失败后,元廷开始大规模招募义兵力量。龙凤元年(
1355年)二月,元廷在
天长县设淮东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统领濠、泗等处义兵,「听言民愿出丁壮义兵五千名者为万户,五百名者为千户,一百名者为百户,仍降
降宣敕牌面」。由此可见,元廷仍坚持以官军员数为标准,规范义兵的管理。
在管理机构方面,1350年设置的湖南、道州二处千户所,「于帅府分司处设立,本司(即湖南宣慰使司)调遣。湖北靖州一处,从本省摽拨镇守调遣」;龙凤元年(
1355年)二月,又「命准东宣慰司管领濠泗等处义兵万户府及洪泽等处义兵」。因此,
行省、
宣慰司皆可以提调义兵军府,与蒙元的官军制度并无不同。
义兵军府与官军一样具有上书言事之权。治平二年(
1352年)九月,「监察御史及河南分御史台、行枢密院、河南廉访司、巩昌总帅府、陕西都府、义兵万户府等官,交章言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出征河南功绩」。
一般而言,义兵多为地方武装,保卫乡里,但也有许多义兵需要赴外地作战。「效忠征行义兵万户府印」「宣忠征行义兵万户府经历司之印」「扬威征行义兵万户府印」三方义兵官印,皆是龙凤七年(
1361年)时铸造,「
征行」二字表明义兵已离开地方,被整编成军,镇压反元力量。
官员选任
在官员选任上,义兵军府的官员选任有三种方式。
一是政府指派:治平四年(
1354年)
脱脱镇压高邮张士诚时,
枢密院都事石普总管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募义兵数万人,随脱脱镇压张士诚;回回人马合穆,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行省授
庐陵县达鲁花赤、权乌东万户府事。
二是选拔壮勇、奖励战功:庐州路梁县人王玉,「以良家子从军」,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任命为义兵千户;
安丰人
武德以材略应募义兵,被升为义兵百户,而后又因为战功升义兵千户。
三是招揽民间武装:六安人
朱亮祖聚集乡兵捍卫州里,蒙元授以「义兵元帅」;
徐寿辉部攻克
蕲州路时,
康茂才集结义兵,「以捍蔽为务」,抵抗
徐宋,蒙元授之以「长官」。
义兵军府无论是在组织架构、员额设置、人员编制和职官任命程序等方面,都是仿照蒙元官军模式而设。究其原因,一方面,军队化组织管理模式之下的义兵,具有更强的战斗力和机动性,能够更好地发挥镇压红巾军、维护蒙元统治的作用。另一方面,元廷也许希望借用严密的军事管理制度,更方便、有效地控制官军体系外的义兵队伍。
在元末战争中,路府州县正官时常兼任义兵军官。比如回回人马合穆以荫补官,授
庐陵县井冈巡检。红巾军进入江西后,马合穆因屡立战功,被吉安路
达鲁花赤纳速儿丁辟为
安成判官,江西行省又授予其「庐陵县达鲁花赤、权乌东义兵万户府事」之官。吉安人刘明道,元末战争中因战功授予
吉水州判官,后又升同知、知州,再迁「
吉安路治中兼义兵万户」。
路府州县官员兼任「义兵军官」,说明在元末战争中,路府州县官府需要处理义兵军府和军队相关事务,兼具「义兵军府」的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路府州县官府也可以视为行省和宣慰司直接管理的义兵军府。
地主豪绅以宗族、里社为单位组建的义兵队伍,或直接通过银钱招募等手段组建的义兵队伍,具有很强的私人武装色彩。对路府州县官府来说,当「组织义兵」的环节已经由义兵首领率先完成时,路府州县官府则需要在(行)省通过授官将义兵首领编入行政系统之后,对其进行「管理」。
(行)省多授子地方武装首领官爵或财物,以示奖赏和激励。授官主要分为「军职」和「民职」两种:军职主要有义兵万户、义兵千户和义兵百户;民职涵盖了下至
巡检,上至省、院、台官的全部官职,其中「路府州县官」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获封义兵官衔的义兵首领,会因军功升任路府州县官。比如
处州路龙泉县义兵首领
季汶,率领义兵随
石抹宜孙镇压起义,授义兵万户。龙凤四年(1358年),
经略使李国凤按蒙元政策,授予
季汶龙泉
县尹,季汶不受。
绍兴路山阴县义兵千户周均佑以功升任万户,又署为常州判官;
会稽县义兵千户邵文教,因功绩擢为
昆山州判官。
义兵军官以功攉任民官,并不意味着义兵军官的地位低于路府州县官,因为「路府州县官」从县主簿到路
达鲁花赤和管民官,中间跨越了许多品级。对于被授予低阶民官的义兵首领来说,成为高阶的义兵军官,也可以视为「升官」。《(成化)处州府志》就记载了义兵首领由县主簿升任义兵万户的案例:「梁焘,字子寿,任松阳县簿,升义兵万户。」
治平四年(
1354年)三月,中书省拟定「义兵立功者权任军职,事平授以民职」。「事平授民职」,是因为在起义被镇压后,义兵首领的义兵军职,会随着义兵武装的解散而失去意义,只能通过转授民职,酬劳其在镇压反元起义中的功绩。因此,「义兵军官」只代表了蒙元承认义兵武装在战争时期具有合法性,在国家制度层面上并没有地位可言。义兵首领需要获得蒙元国家制度内的军职或民职,才能在蒙元正式获得政治地位。
在义兵首领充任路府州县官时,普通义兵作为义兵首领募集的私人武装,也在名义上直接隶属于路府州县,实现了由地主衰绅的私人武装向路府州县政府武装的性质转变。比如汪同的兄长
汪睿,因与汪同一起聚兵保卫乡里,而被任命为婺源州知州。汪睿族弟汪养中,原是
汪睿、
汪同组建的义兵武装中的一员,在汪睿充任婺源州知州后,汪养中被提拔为义兵千夫长,成为由婺源州直接管理的义兵。之后,汪养中转隶于汪同麾下,从义兵千户升任婺源州判,兼军镇抚。
义兵首领获授路府州县官,进入国家正式职官序列,而后再凭借战功和个人才能逐级而上,进入宣慰司,甚至进入(行)院、(行)省任职。比如徽州义兵首领
汪同在治平二年(
1352年)时起兵保卫乡里,治平三年(
1353年)被任命为义兵千户。之后几年,又充任余干州知州,升
徽州路总管府判官,再迁为
浙东道宣慰司同知副都元帅。
元末战争时期,充任路府州县官员的义兵首领掌握着私人武装,还表现在许多义兵首领同时带有军官和民官两种职衔。例如吴讷「建德路判官兼义兵万户」,马合穆为「(
吉安路)声陵县达鲁花赤、权乌东义兵万户府事」,郭璞「昭信校尉、
瑞安州判官兼义兵千户」,刘明道「吉安路治中兼义兵万户」,黄于渊「权本州(吉安路吉水州)知州兼塘东义兵万户」。
部门设置
反元复宋爆发后,蒙元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的广阔地区设置了诸多义兵军府,具体数量已不可考。《元史·百官志八》仅记录了其中的六个义兵万户府一个义兵千户所。
山东义兵万户府
设于何处不可考。
1354年九月,
脱脱领督诸王各
爱马、诸省各翼军马,南下进攻高邮
张士诚。脱脱命时任枢密院都事
石普「统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民义万人以行」。同年十二月,脱脱因朝廷党争,被削兵权,朝廷以河南行省左丞相
太不花、中书平章政事
月阔察儿和知枢密院事
雪雪一同总兵,「总领诸处征进军马,并在军诸王、驸马、省、院、台及大小出军官员,其灭里、卜亦失你山、哈八儿秃、哈怯来等拔都儿、云都赤、秃儿怯里赤、孛可、西番军人、各爱马朵怜赤、高丽、回回民义丁壮等军人,并听总兵官节制。」高邮之战后,山东义兵万户府未再见于史料。
此外,龙凤元年(
1355年),
太平任准南行省左丞相,兼知行枢密院事,总制诸军驻于济宁,并「议立土兵元帅府,轮番耕战」。「土兵万户府」也是非官军武装。关于「土兵」一词,《元史》中多有记录,如
星吉守江州「募土兵,完城池」;信州总管
于大本「以土兵备御」。荆门
聂炳「募土兵,得众七万」,「土兵」与「乡兵」、「义兵」应当类似。到元末战争中后期,山东地区还存在济宁等处义兵万户
田丰、孟本周,泰山义兵万户
马云、义兵千户
余宝等义兵军官,其行政归属不可考,与「山东义兵万户府」的关系亦不可考。
忠义、忠勤义兵万户府
龙凤元年(
1355年)十二月,
答失八都鲁「攻夹河贼,大破之」,又「大败
刘福通等于太康,遂围亳州,伪宋主遁于安丰」,确立了蒙元在淮河地区的军事优势。同月,蒙元在宿州、武安州分别设立忠义、忠勤义兵万户府。由此可推测,两所义兵万户府的设立可能与答失八都鲁的军事行动有关。
濠泗义兵万户府
濠泗是蒙元时期南北交通要地。治平四年(1354年),「置统帅濠泗义兵万户府,置司于
泗州天长县」。至正十四年,
脱脱被削兵权,蒙元于高邮镇压张士诚失败,准海地区相继光复,
成廷珪《闰正月二十日闻泗州盱眙同日失守》一诗记载此事。面对元军在淮海地区的节节败退,蒙元对此地行政建制进行调整,龙凤元年(
1355年)二月,在天长县设立准东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濠泗等处义兵万户府并洪泽等处义兵」。
龙凤元年(
1355年),淮西青军首领张明鉴率众由
含山、
全椒转攻
六合、
天长,后又到达
扬州。镇南王
孛儿只斤·孛罗不花招之为「濠泗义兵元帅」,「俾驻扬州,分屯守御」。另有钟离人杜亨,亦授予濠泗义兵万户,但时间不可考。
南阳、邓州等处毛胡芦义兵万户府
毛葫芦是金、商一带以打猎为生的山民,《元史·
朵尔直班传》记载,「金、商义兵以兽皮为
矢房,状如瓠,号
毛葫芦军」。治平四年(1354年)五月,立南阳、邓州等处毛胡芦义兵万户府,募集土人为义兵,免除差役,助元镇压荆襄等地
布王三、
孟海马起义军。同年九月,
脱脱进攻高邮张士诚时,毛葫芦军亦前往助力:「朝廷命脱脱征高邮,王师号百万。及抵城下,毛葫芦军已有登其城者。疾其功者日:『不得总兵官命令,如何辄自先登?』召其还。再攻,不下。」
治平四年(1354年)高邮之战后,起义军得到恢复的机会。龙凤元年(
1355年),赵明远攻克邓、许、嵩、洛诸地,蒙元亦在当地招募毛葫芦军:「命南阳等处义兵万户府召募毛胡芦义兵万人,进攻南阳。」
汴梁等处义兵万户府
《元史·百官志八》记载龙凤元年(
1355年)四月,「置汴梁等处义兵万户府」,其余信息无考。高邮之战后,刘福通
韩宋趁势再起,汴梁等处义兵万户府,应当是为镇压韩宋而设。
庐州义兵万户府
设于
庐州路。庐州是
江淮之间的战略要地,
陶安评价其「金斗城坚淝水流,淮西重地控
衿喉。」
余阙《再上贺丞相书》记载,龙凤元年(
1355年)左右,「庐州、安丰别无驻守官军」只有义兵在当地活动。「庐州开义兵三品衙门,而使者悉以富商大贾为之,有一巨商五兄弟受宣者,此岂尝有寸箭之功?」根据余阙之言,庐州路万户应由商人捐资组建和管辖,并受蒙元宣命。
龙凤元年(
1355年)正月,
郭子兴义军准备攻打和阳,朱元璋献策,利用「庐州路义兵」的番号,伪装成保元义兵智取和阳城:「向攻民寨时,得民兵号二,其文日『庐州路义兵』。今拟制三千,选勇敢士,椎髻左枉,衣青衣,腹背悬之,佯为彼兵,诈入和阳城」。因此,庐州义兵万户府也很有可能设于治平四年(13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