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
来源于创新系统和区域科学的研究成果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经常地、密切地与区域企业的创新投入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和制度的行政性支撑安排。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主要来源于创新系统和区域科学的研究成果。创新系统文献将创新概念化为一个进化的和社会的过程,认为技术创新是许多行为主体的相互激励和影响的产物,并受到来自公司内外部的许多因素的作用,这反映了对技术创新过程的认识已从单个企业及内部向多个行为主体及网络化过程的转变。
灵感来源
要谈区域创新系统就不得不谈及创新了,创新的社会属性不仅指的是与公司外部的其它公司、知识提供者、金融部门和培训部门等的合作关系,而且指的是公司多个部门之间的集体学习过程,换句话说,区域创新系统以合作创新活动和支持创新文化为特色,前者指公司大学、培训组织、R&D研发部门、技术转移机构等知识创造和扩散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创新活动,而后者指的是使公司和系统不断演进的创新文化。区域创新系统还与新产业区理论密切相关。新产业区理论跟踪了硅谷和“第三意大利”等地的经济发展,对地区性的企业家精神、企业的迅速繁衍以及根植于本地社会文化的“集体学习型”创新模式给予极大地关注。强调区域间的行为主体通过地域上的交流和学习,以及竞争合作发生知识共享,同时结成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以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交易成本。新产业区理论认为,创新来源于地方文化中的网络环境,包括蕴涵的企业家精神、企业竞争合作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具有很强的地域根植性。这些与区域创新系统都是有着很大的互通性的。
系统内涵
迄今为止,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还未获得普遍接受的定义,这不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也不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学习积累。鉴于目前对区域创新系统认识的局限性,要想对其下一个精确的和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但是,基于上述的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些基本内涵却是可以确定的,即:
①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和开放的边界;
②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主要的创新主体;
③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社会交互作用,构成了创新系统的组织和空间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社会系统;
④把制度因素摆在突出的位置上加以考虑,强调制度因素和治理安排对于知识的形成、利用和扩散的重要作用;
⑤以促进区域内创新活动为目的,鼓励区域内的企业充分利用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关系、规范、价值和交互作用等来形成特殊形式的资本(社会资本)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系统类型
由于现实经济中区域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许多学者基于社会学和制度学的视角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分类研究。本文依据治理结构社会根植性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主体互动程度等将区域创新系统区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地域根植性区域创新网络、区域网络化创新系统和区域化国家创新系统
1、地域根植性的区域创新系统。该类区域创新系统是一种专业化产业区的中小企业网络,以“第三意大利”的伊米莉亚·罗马涅(Emilia-Romagna)地区为典型。公司把他们的创新活动主要建立在本地的及企业间联系的学习过程中,技术转移活动基本在当地进行。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将其描述为地域性的根植于特定地区的创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中小企业之间以及与各类公共服务部门之间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的创新,并支持和促进区域范围内适合的技术和组织学习
2、区域性的创新系统网络。区域网络化创新系统被认为是理想的区域创新系统,出现在德国澳大利亚和北欧国家,大多为国家政策促进创新能力和合作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类型中,公司和组织不仅同样是根植于特定的一个区域地点,以本地的、互动的学习特征,而且通过有意加强该地区公共机构的基础设施来提供知识和增强本地企业的竞争优势。例如,通过建立一个更强大、更发达角色的区域性研发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及其他民间团体参与企业的创新过程,系统在涉及公私合作方面因此更加具有计划性。这不仅增加了区域的集体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抵消区域企业集群中的技术锁定现象。
3、区域化的国家创新系统。这种类型与前面两种并不相同,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产业和组织基础的部分是更多地结合国家或国际创新系统的,比如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和区域外部主体之间的合作。因此,外部主体和关系在系统中发挥更大地作用。第二,以正式的科学知识交流为基础,组织间的合作与线性模型更为一致。在这种系统中,合作更可能产生在那些有着相同职业或教育背景的人群中,这种相似性的背景通过“知识交流”有利于知识的循环和分享。因此,合作交流可能是跨区域的甚至是跨国界的。
研究方法
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调查研究,基于实证调查的区域创新系统分析框架更具有说服力。首先,为了开展对表现区域创新系统特征的主要因素的详细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区域创新能力的诸多方面。它既对构成创新系统的机构和公司的制度环境和其它制度因素进行调查,也强调利用诸如教育、区域R&D强度、技术基础、科技产出(如专利)等指标对创新绩效进行刻画以此来突出区域的基本创新轮廓。其次,实证调查在于解释创新活动和区域竞争力层面的区域差异性。通过开展实证调查研究,能够详细说明区域的具体特征,尤其有利于地方政府加深对使一个区域成为创新系统的基本要素的理解。最后,由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它不仅存在于对创新拥有强大先决条件的地区,也存在于老工业区域、外围区域、乡村区域和转型区域。因此,通过实证调查对区域的组织和基础设施水平、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关键指标加以鉴别,探讨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有利于捕捉到区域创新系统概念上的差异性和实证现象的多样性,以此来将不同的区域创新系统类型加以辨别。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有两种类型的实证研究方法已应用到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中。第一类实证研究是比较实证研究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比较研究来探讨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发生系统创新所需要的完美标准。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比较分析能够很好地把握特定区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且分析区域发展新趋势和相应的政策效果。根据David.Doloreux(2000)的观点,如果没有这类比较研究,要完全理解和捕捉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的应用程度将会很困难,也难以理解区域创新系统分析框架对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的相应的潜在影响。不过,比较案例研究方法允许对通常隐含的变量开展更为彻底的调查,即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有助于发现诸如为什么在别的地方能够发生而在本区域却不能发生等问题,这样可以对政策制定作出有用的指导
政策含义
区域创新系统更为实际的意义在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作为一个重要政策工具的“区域创新系统”在发达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对地方化的学习过程的系统性促进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因此成为创新型经济。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中,策略性政策措施制定的主要依据是集中资源改善本地商业环境,增强区域创新系统中各主体的便捷联系和与专业化资源相关联的地方比较优势的形成,以此来提高公司的能力、绩效和区域的竞争力。然而,政策制定者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以下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什么是区域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边界如何界定?第二,区域创新系统的内部关系如何?第三,各种组织机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一、区域及其边界的界定
政策制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政策实施对象及其范围是什么,也就是区域创新系统中区域的概念及其边界的界定
1、区域的概念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区域”是一种地理范畴(或政治疆域),指国家内的部分地区,或者由若干个国家或地区组成的区域联合体。古典区域经济学家胡佛(Hove)认为:“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成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在这种意义上,一个村庄,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均可构成一个区域。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区域呢?Cooke和Schien.stock(2000)与Cooke(2001)先后给出过两个区域定义。在第一个定义中,区域被描述为一个具有地理边界(行政区划)、支持创新网络和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在第二个定义中,侧重于区域的“地理区域的”(georegional)或文化的特征。显然,相比第一个基于行政区划的区域定义,从文化层面界定的区域蕴涵了根植性的概念(conceptofembeddedness),强调区域内部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特征。因此,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区域”所强调的是一个区域内部主体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的、经济活动较为完整的和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区域边界的界定。传统区域科学界定区域时主张以区位为基础,实现区域内和区域间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物质流(自然资源的流动)是区域内和区域间要素交换的主要形式。新区域科学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突出知识和信息的作用,认为知识流(或信息流)已成为区域内和区域间要素交换的主要形式。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区域,一个基本特征是网络关系的存在,系统内主体之间经常性地相互交流和发生交易,尤其是知识(信息)交流和技术信息交流,不仅包括单个独立市场的信息交流,而且包括一般的信息交流。区域主要行动者之间的以某种网络方式进行的信息交流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前提。因此,知识流(信息流)的强度及其特征应成为界定区域上、下限的主要依据。这种界定在实践中有助于区域政策制定时考虑如何决定政策的实施范围。
二、区域创新系统内部机制的构建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部机制主要由互动学习、知识生产邻近性社会根植性等四个方面构成。它是区域创新系统最主要的方面,也是区域创新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本质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内部机制描述了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动态性的原则,而这种动态性说明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和成功的源泉。因此,区域创新政策主要是要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内部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部学习可以理解为系统各个主体之间在参与创新过程中产生互动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知识产生和知识分享的过程,而知识分享又有助于增进互动学习的能力,因此,学习与创新密切相关。有利于区域创新的知识分享过程要求创新主体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信任关系。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内部机制中,这个问题主要是由邻近性解决,这也是为什么集聚可以更好地促进创新的一个原因。Gertler、Wolfe和Garkut(2000)认为邻近性通过三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产生作用。其一,它与空间集聚产生的收益相联系。高度的空间集聚有利于产生大量的输入和输出,这一过程伴随着大量的资源使用和系统内部的学习互动。其二,邻近性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地理邻近增加了主体间交流的速度,同时减少了交易的成本,使得知识和信息的交换与交流更为低廉。其三,邻近性与社会和文化密切相连。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分享一个共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容易形成高信任度和文化认同。
三、组织机构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
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包括各种各样的正式和非正式组织机构,例如,政府管理机构、行业组织和团体、科研机构、大学、职业培训机构等。Saperstein和Rouach(2002)在对世界九大高科技区的证实研究中发现,组织机构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区域创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如何体现和促进这些机构的作用同样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内容。笔者认为,政策制定者需要重点关注作为地方治理主体的政府和非赢利性组织以及作为“知识基础设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两类组织机构的作用。
自主创新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突破口在于大幅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一项成果从研究开发到转化和产业化,涉及到体制机制、政府政策教育、人才、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1.完善落实科技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认真落实有关增加科技投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引导全社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抓好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府优先采购等一系列财税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督促检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探索兴办科技担保公司、小额科技贷款公司和科技开发银行,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贷款支持。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不断加大投入,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风险承担和创新受益的主体。以创新为驱动,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产权结构,鼓励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出资和参与收入分配政策,探索推行期权期股,推进知识资本化。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以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价格形成机制,引导和促进企业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鼓励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股份制、理事会等多种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平台和载体,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同致力于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加快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加快实施“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和“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鼓励和支持以企业为主引进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并能实施重要产业化项目的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大力培养、引进创新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造就一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新素质培养工程,培养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创新意识、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企业家。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大批高技能的生产一线创新人才。发挥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清华大学
4.加快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和载体,改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采取股份制理事会会员制等多种形式,跨地区、跨单位整合科技资源,强化公共服务,建设好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等8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成50个左右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重点企业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重点科研机构、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重点科技中介机构等“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办好杭州、宁波2个国家高新区和软件、信息、生物3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11个省级高新园区和60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启动建设科研机构创新基地。不断加大科研仪器设备投入,明显改善我省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物质条件。
5.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加强原始创新,注重集成创新,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实施8大科技创新工程、26个重大科技专项、30个优先主题。积极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申报并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973计划、科技发展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计划项目,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大重点项目,建立和完善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标准推动成果产业化的机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奖励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6.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品牌战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购买和应用发明专利、商标和版权,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加强市县知识产权执法机构建设,推进专利委托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和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制订实施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提高标准化水平。加快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知名品牌。
7.扩大国内外科技合作,积聚优质创新资源。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两院十校”为重点的全面科技合作。支持军转民与军民两用技术的联合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加强与俄罗斯、乌克兰欧美日韩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30 13:51
目录
概述
灵感来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