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是2005年12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小云。
提出及其演化
发展问题的提出
人类在占其99%时间的前文明阶段,根本谈不上增长和发展问题。
大约在公元前9000-前8000年,在
西亚的“新月形地带”(
约旦和
叙利亚的西部和北部),最早开始了原始农业的发展。公元前8000-前6000年,这个地带形成了定居的农村,有了种植业并饲养家畜。公元前6000-前5000年,这里出现了简陋的灌溉农业,这时西亚地区才真正过渡到锄耕农业文明时代。继西亚地区原始农业开始后约一千年,即公元前7000年-前5000年,中国的长江、黄河流域开始种植水稻、谷子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公元前5000年,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也出现了灌溉农业。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经普遍种植稻麦……。但由于当时人们长期被经验、神权、宗教等支配和统治,思想保守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致使这个时代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缓慢,几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遵循着自然进化规律,变化发展甚微。在这一并不算短暂的时期里,增长和发展并没有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发展与
资本主义是同步出现的。当时间流逝到17-18世纪,随着
宗教改革和以实验和数学为基础的
科学革命以及
人文主义思潮和
启蒙运动的兴起,使人们走出经院并摆脱了
经院哲学的束缚。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系,解除了压迫人性发展的神学要素,建立起了以人为中心的自然哲学观,并挖掘人的潜在创造力及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学会了用理性和实践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在这些新思想的启发和引导下,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科学认识观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了所谓的科学主义。这时增长和发展才开始成为人类关注的主要问题。
发展问题的演化
随着18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以及随之而来的
殖民主义扩张和
圈地运动的推进,加快了
工业革命的进程。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农业时代的边缘地带——
英国发生,并且很快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得到效仿和扩散。首先向西欧那些疆域不大,但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率高的国家和地区扩散。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工业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了巨大成就,并跨越欧洲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这使“欧化”或“西化”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
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生产方式、社会财富形态和积累方式,用崭新的科学技术创造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人们受
古典主义和
新古典主义的影响,认为增长不仅可以向纵深和横向自由扩散,最终使全民受益,而且可以自然而然的导致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文化等方面相应调整和变化。认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
技术革命和工业化是支配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社会发展过程实质上主要是工业化过程。这种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除了经济增长外,社会发展其他相关方面、相关因素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社会结构也没有随之得到发展和优化。而这种在崭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创造的经济高速增长的生产方式,导致了社会的畸形变化,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爆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过程唯工业化的教训,使人们对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制度、文化、政治等全面改善和进步的传统
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并逐步认识到: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而不单是
经济因素决定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独立的
第三世界国家在旧殖民主义的废墟上迅速崛起,开始致力于自己国家的发展。但这种社会发展历程却重蹈了
发达国家的覆辙,依然以经济增长能带来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来指导,以工业化和技术化作为实现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所不同的是
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援助和支持。而这种以经济援助为主,并把
第三世界纳入到
美国设想的
世界格局的整体计划,其指导思想是把西方的资金、技术、管理制度等引进到第三世界
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就会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经历西方化的发展阶段,迅速转变成西方化的社会。即第三世界的模仿发展模式,其实质不仅是“西方化”,更是“
美国化”。因此,在这一西方传统思维方式(机械主义和
还原主义方法论)指导下,对第三世界的以经济援助为主的所谓
发展援助,不仅没有使第三世界获得如期发展,反而导致了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矛盾加剧,
贫富差距拉大,
贫困人口边缘化等。尽管人们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环境资源,实现
可持续性发展,促进社会边缘群体发展等补救措施,但收效甚微。这一切使人们对“第三世界模仿发展模式”产生了怀疑。19世纪60年代,许多学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对
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迁和发展的丰富景观提出了许多新概念和新理论,进而形成了
发展经济学、
发展社会学、
现代化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等等。
目前中国已经处于工业化的加速时期,最基本的国情依然是人多地少,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过高,农业种植业保留了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因此,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的深入,更多和更主要的来自于农业和农村的外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改善宏观
社会经济环境,根本解决城乡分割的
二元结构和不平等的利益格局,加速农村工业化和
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已成为中国农业和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前提。
发展的基本内涵
发展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本义是指:生物个体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发展研究最初始于经济学和经济史学,后来被引入到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哲学等学科研究中。
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往往把增长与发展的概念不加区别,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认为只要把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连《
大英百科全书》对发展的解释也是“虽然该术语有时被当成经济增长的同义词,但一般来讲发展被用来描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包括数量与质量的改善”。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的50-60年代,广大新独立的
发展中国家面对国内的贫困状况,把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致力于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在联合国的两个“发展十年”计划的经济援助下,多数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多数民众生活却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甚至为增长付出了痛苦的代价,经济增长与众多社会问题的不协调性渐渐凸显出来,如:文化冲突、
通货膨胀、经济失调、
失业、分配不公、
两极分化等。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渐渐意识到,与增长不同,发展是一个多维概念,包含多重目标,发展概念被赋予了更加广泛的内涵.。联合国前秘书长吴丹将发展概括为“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1994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交社会发展世界高峰会议的文件中指出:“发展是一个综合过程,目前这已被国际社会承认。经济增长是一种动力,但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因此除经济增长之外,发展首先是社会性的。发展还与和平、人权、民主管理、环境以及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Todaro,M.P.)对发展作了如下论述:“发展既是一种物质现实,又是一种精神状态:通过社会的、经济的和制度过程的某些综合,社会取得了美好生活的手
概念的诠释
随着这种新发展观的出现,发展研究迅速超越经济领域而广泛地渗透到了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各学科以自己所特有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对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发展的概念进行了诠释。
发展经济学认为
经济增长≠发展,发展是伴随着重大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发展,而有经济增长不一定就有发展。发展不只是经济增长,更是社会在多方面、多领域的一个长期持续的改善过程.。既包括经济增长这一量的扩张,又包括
产业结构的演进,教育程度、分配状况以至社会生活的改善等等。
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得到了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衡量:首先,是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它通常决定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快慢。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经济要想获得发展,必须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战后日本、新加坡、韩国的经验就证实了这一点。其次,是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包括
产业结构、管理方式、经营组织、职工结构、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工业和其他
新兴产业在
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应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的比重也应逐渐增加,而农村人口则应逐步减少。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长期结构性变化很小,工农业人口和城乡人口比重变化不大,也不能说明该国的经济已得到很大发展。第三,是广大人民是否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人民参与发展的程度如何。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少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经济增长的成果却完全落在少数人手里,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状况改善不大,一些国家甚至最底层穷人的
绝对贫困程度进一步恶化。这样,即使这些国家有很高的增长速度,也很难说这些国家在
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很大成就。而人民参与发展的程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是鉴于一些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东一些产油国,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虽有较大提高,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管理权却掌握在外国公司和外国专家手里,本国人民很少参与管理。这种发展模式尽管人民收入增加较快,但人民没有参与投身到发展进程中去,没有真正担负起责任来。因此,仍然不能视为理想的发展模式。
发展社会学认为
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和转化。社会是一个综合系统,人们通常将其划分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子系统。发展社会学仅以社会这一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并不排除在研究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子系统。因此,发展不仅仅指
经济发展,还包括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后果: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诸多内容。应该是经济、社会、人类和环境的全面
协调发展。发展社会学立足于当今
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实践,在总结发达国家
现代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广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理论、途径、模式和过程等问题。
发展人类学认为
发展哲学认为
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就是运动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变化。黑格尔认为发展有两种含义是:第一是潜能,潜在的能力;第二是自身能力,将人的潜能变为自身能力的过程就是发展。这种理解强调了发展是一种变化过程,且变化的趋势是一种向上的。
发展学认为
发展是一种变化过程,包含两个方向,即:正向和负向。这里的发展主要是正向的、进步的发展;发展变化意味着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人力、知识、技术、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还包含着社会稳定、文化繁荣、民主参与、平等权利、妇女地位、
科技创新、社区建设、风土人情、生态平衡等方面的改善。
教材信息
摘要
本教材首先从人学角度分析了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发出了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有可能导致人类生理机能和社会结构发生退化的警告。接着提出了发展学的新的学科构架和发展学的核心理论——和谐发展: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然后,根据发展学原理,探讨了中国和谐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李小云,男,1961年12月生,陕西定边人。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中国农村社会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农村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中国民促会理事,恩玖信息中心董事。获有霍英东高等教育研究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消除贫困奖(研究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以高级发展专家的身份受聘于世界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德国和英国等多边、双边和
非政府组织。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贫困与发展;(2)性别与发展;(3)参与式发展;(4)社区资源与发展;(5)
公民社会与发展。近年来的主要著作有《谁是农村发展的主体》(1999)、《参与式发展概论》(2001)、《性别与发展导论》(2001)和《
环境与贫困:中国实践与国际经验》(2004),以及在全国著名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30余篇。
目录
普通发展学(发展学专业系列教材)
前 言
第一章 发展与发展学
第一节 发展思想的演变
一 经济增长观
二 现代化发展观
三 综合发展观
四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第二节 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一 发展的内涵
二 发展的外延
三 发展的关键——赋权
第三节 发展研究与发展理论框架
一 发展研究的类别
二 发展理论的逻辑框架
第四节 发展研究的主要范围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论断
二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三章 现代发展理论
一 现代性的起源
二 现代化发展理论的内涵
三 对现代化发展理论的批判
第三节 结构主义
一 依附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 对依附理论的评析
第五节 新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
一 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 对世界体系理论的评析
一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内涵
二 对新自由主义的评析
第八节 改良主义的发展理论
一 改良主义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 对改良主义理论的批判
第四章 参与式发展
第一节 对传统发展思想的反思
一 认识论层次的反思
二 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
三 对传统发展实践的反思
第二节 参与式发展理论
一 参与式发展理论的起源
二 参与式发展的概念
三 参与式发展的范畴
第三节 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
一 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方法
二 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在中国
第五章 发展指标
第二节 经济发展指标——GDP和GNP
二 GDP的计算
三 GDP的局限性、修正以及发展
四 国民生产总值GNP与GDP的区别
第三节 贫困范畴的发展指标
二 UNCSD的贫困指标
三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第四节 综合发展指标
一 HDI的含义及原则
二 HDI的构成及公式
三 HDI的最新发展
四 HDI所揭示的内容
五 评述
第五节 可持续性发展指标
一 基于生态观点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二 基于价值核算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
三 系统化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第一节 国际发展援助的理论框架
一 年代的发展援助框架
二 年代的发展援助框架
三 年代的发展援助框架
四 年代的发展援助框架
五 年代的发展援助框架
第二节 国际发展援助实践的历史演进
一 发展援助实践概况
二 发展援助的投向建设重点
三 发展援助的区域分配受援国的分布
第三节 国际发展援助组织
一 国际金融发展机构
二 联合国系统
三 双边发展机构
四 非政府发展组织
第四节 国际发展援助的形式
第七章 贫困与发展
第一节 贫困的概念与度量
一 贫困的概念
二 贫困的测量
第二节 贫困与发展相关理论
一 贫困的原因
二 贫困与发展战略
第三节 中国的农村贫困与发展实践
一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演变
二 中国扶贫工作的组织
三 参与式村级规划
四 新世纪中国反贫困策略
第四节 城市贫困
一 城市贫困人口和现状
二 当前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特征
三 城市贫困成因解析
四 缓解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对策
第八章 性别与发展
第一节 性别的概念与内涵
一 生物性别
二 社会性别
第二节 性别与发展研究的演变
一 女权主义
二 性别与发展研究的三个流派
四 社会性别分析框架
第三节 性别与发展研究的实践
一 性别与发展研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二 性别与发展项目实例
第九章 治理与发展
第一节 治理的内涵
一 治理的概念
二 治理与统治
第二节 治理与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 善治理论
二 治理模式
三 治理与公民社会
第三节 治理与中国的发展实践
一 中国治理结构改革
二 中国政府职能的转换
三 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第十章 公民社会与发展
第一节 公民社会的概念
二 公民社会对民主进程的推进
三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
第三节 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一 发展的现状
二 发展的背景与原因
三 中国民间组织的特征
四 中国民间组织的功能
第十一章 社会资本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概念和内涵
一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
二 社会资本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社会资本与发展相关研究
一 国外对社会资本的研究
二 国内对社会资本的研究
三 社会资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与发展实践
一 社会资本与国际发展组织
二 社会资本投资与发展
三 社会资本与发展项目
第十二章 保护与发展
第一节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 保护的概念
二 可持续发展的起源与概念
第二节 保护与发展相关理论
一 自然保护区与发展
二 社区资源管理与发展
第三节 保护和发展实践
一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二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实践
三 社区资源管理的发展实践
第十三章 冲突管理与发展
第一节 冲突与冲突管理
一 冲突
二 冲突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 冲突管理的相关理论
一 冲突分析方法
二 冲突预测
三 冲突管理策略
四 冲突管理手段
第三节 冲突管理与发展实践
一 森林资源冲突的基本类型及表现形式
二 引起冲突的主要原因
三 冲突的发展过程及冲突导致的影响
第十四章 健康与发展
第一节 健康的概念与内涵
一 健康的概念
二 健康的内涵
第二节 健康与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 健康与经济发展
二 健康与人力资本
三 健康服务的相关研究
四 抗击艾滋病与发展
五 健康与发展研究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健康与发展的实践
一 中国健康与发展的相关问题
二 有关健康的政策及管理
三 健康与综合发展计划及项目
第十五章 权利与发展
第一节 人权与发展权
一 关于人权
二 关于发展权
第二节 权利与发展相关理论
一 以权利为基础的发展途径框架
二 权利、反贫困与可持续生计框架
第三节 以权利为基础的发展实践
一 国际层面的实践
二 中国农村发展中的农民权利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