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乌药(Combined Spicebush Root)正名为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为双子叶植物药樟科植物乌药的根。性味辛,温。其形态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5米。根木质,膨大粗壮,略成念珠状。树皮灰绿色。小枝幼时密被锈色短柔毛,老时平滑无毛;茎枝坚韧,不易断。用于寒凝气滞所致胸腹诸痛证、尿频、遗尿。具有行气止痛,
温肾散寒的功效。
植物形态
乌药,又名:
旁其(《
本草拾遗》),
鳑魮、矮樟(《纲目》),
香叶子树、白叶柴、吹风散、
青竹香、钱蜞柴、钱
柴头、盐鱼子柴。
叶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广倒卵形,长3~8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
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除中脉外,均光滑无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长柔毛,后变光滑,叶脉3条,基出,极明显;叶柄短,有短柔毛。伞形花序腋生,几无总梗;小花梗长1.5~3毫米,被毛,簇生多数小花;花单性,
雌雄异株,黄绿色;
花被6片,大小几相等,广
椭圆形,雄花有雄蕊9枚,排成3轮,最内一轮的基部有腺体,
花药2室;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
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
核果近球形,初绿色,成熟后变黑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于荒山灌木林中或高草丛中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处。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地。
中药属性
药材简介
拉丁名 :Radix Linderae
【拼 音】WUYAO
【性味归经】:辛,温;入脾、肺、肾、膀胱经。①《
开宝本草》:“
味辛,温,无毒。”②《
药品化义》:“味辛带微苦,性温。”③《
汤液本草》:“入足阳明、少阴经。”④《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⑤《
本草经解》:“入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⑥《
本草从新》: “上入脾、肺,下通膀胱与肾。”
【用法用量】内服:煎服,3-10g;研磨或入丸散服。
商品名称
天台乌药,又名台乌药、台乌、天台、台片、天台片,为浙江天台地区所产者。传统认为为地道药材,品质最佳。
乌药个:又名乌药瓜。挖取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者。因其多为纺锤形,中部膨大,两头稍尖,形状如瓜,故俗称“乌药瓜”。
乌药片:刮去栓皮,切片,晒干或烘干者。
以上商品以质嫩、干燥、粉性大、形似链珠、断面浅棕色、香气浓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地。药材主产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冬、春二季采挖为佳;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质量好。挖取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拉丁名】:药材Radix Linderae 原植物
乌药 Lindera strychnifolia (Sieb. Et Zucc.) Villar
药材性状
【炮制方法】:1、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如已在鲜时切片者,筛去灰屑。2、炒制:取净乌药片,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3、麸制:取净乌药片,用
麦麸炒至微黄,筛去麦麸即得。4、醋制:取乌药片与醋拌匀,略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每
乌药500克,用醋60克。5、酒制:取乌药片,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尽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干,每乌药500克,用黄酒60 克。6、
盐制:取麦麸,炒热,加入经盐水润半小时的乌药片,炒3-4分钟至呈淡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乌药16公斤,用盐0.4公斤,开水2公斤,麦麸2公斤。
【考 证】:出自《
本草纲目拾遗》:“乌药,生岭南邕州、容州及江南。树生似茶,高丈余。一叶三丫,叶青阴白。根状似
山芍药及
乌樟根,色黑褐,作车毂纹,横生。八月采根,直者不用。” ②《
本草图经》:“乌药,木似茶槚,高五、七尺。叶微圆而尖,作三丫,面青背白。四、五月开细花,黄白色,六月结实。(根)如山
芍药,而有极粗大者,又似钓樟根,然根有二种,岭南者黑褐色而坚硬,天台者白而虚软,并八月采。根似作车毂形如连珠状者佳,或云天台出者香白可爱,而不及海南者力大。”③《本草别说》:“按《本草图经》及世称以天台者为胜,今比之衡州、
洪州者,其香味唯天台者为劣,入药功效亦不及,但肉色颇赤而差细小尔。” ④《纲目》:“
乌药,吴、楚山中极多,人以为薪。根、叶皆有香气,但根不甚大,才如芍药尔,嫩者肉白,老者肉褐色。其子如
冬青子,生青熟紫,核壳极薄,其仁亦香而苦。”
【生药材鉴定】:①乌药个:呈纺锤形,略弯曲,两头稍尖,中部膨大,或成连珠状,长10~15厘米; 膨大部直径1~2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须根残痕,具纵皱及横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类圆形,浅棕色而微红,稍显粉性,中心色较深,外层皮部棕色,甚薄;
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气微香,味微辛苦。以连珠状、质嫩、粉性大、横断面浅棕色者为佳。②乌药片:分薄片与厚片,均为类圆形片状,厚片有时斜切成椭圆形,直径1~2厘米,厚约1.5毫米;薄片厚1毫米以下。平整而有弹性。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以平整不卷、色淡、无黑斑、不破碎者为佳。习惯以浙江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故称“
天台乌药”或“台乌药”。显微鉴定: 粉末: 灰棕色。①
淀粉粒单粒类圆形、长圆形、广卵形或矩圆形,
脐点点状、裂缝状、三叉状或人字状;复粒由2-5分粒组成。②油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0-70μm,长31-95μm,内含黄棕色油状物。③
木射线细胞类方形、类多角形或类长方形,直径18-36μm,壁稍厚,木化,纹孔及孔沟明显。 ④
木纤维直径10-34μm,壁稍厚,有斜纹孔,孔沟稀疏。⑤
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3-58μm。皮未去净者可见
韧皮纤维长梭形,壁厚,微木化,胞深大多狭细,孔沟不明显;韧皮射线细胞黄色,壁波状弯曲。
【类 别】根类
【来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
本植物的叶(
乌药叶)、果实(
乌药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药材】①乌药个
呈纺锤形,略弯曲,两头稍尖,中部膨大,或成连珠状,长10~15厘米;膨大部直径1~2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须根残痕,具纵皱及横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类圆形,浅棕色而微红,稍显粉性,中心色较深,外层皮部棕色,甚薄;
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气微香,味微辛苦.以连珠状、质嫩、粉性大、横断面浅棕色者为佳。
②乌药片
分薄片与厚片,均为类圆形片状,厚片有时斜切成椭圆形,直径1~2厘米,厚约1.5毫米;薄片厚1毫米以下。平整而有弹性。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以平整不卷、色淡、无黑斑、不破碎者为佳。
【化学成份】根含多种
倍半萜类成分香樟烯、香樟
内酯、羟基
香樟内酯、
乌药醇、乌药醚、异乌药醚、乌药酮。
【炮制】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如已在鲜时切片者,筛去灰屑。
【性味】辛,温。
功用主治
顺气,开郁,散寒,止痛。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
小便频数。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磨汁或入丸、散。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生物碱为劳罗立新碱(Laurolitsine)及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
乌药烷(乌药烃),乌药醇等。还含有
龙脑,
柠檬烯,乌药
内酯,及-草烯,
壬酸等。沿有乌药
萜烯,乌药
交酯,新乌药内酯。叶也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
烃类,酯类及酸性
倍半萜。根茎含
钓樟醇(Linderol,即龙脑Borneol)、倍半萜成分:钓樟环氧内酯(Linderane)、
钓樟内酯(Linderalactone)、异钧樟内酯(Isolinderalactone)、新钓樟内酯(Neolinderalactone)。钓樟揣内酯(Lindestrenolide)、去氢钓樟揣内酯、钓樟烯醇(Linderene)、钓樟烯(Lendcnene)、钓樟烯酮(Lindenenone)、
钓樟揣烯(Lindestrene)、钓樟烯醇乙酸酯(Linderene acetate)、异氧化钓樟素(Isolinderoxide)、
乌药酸(Linderaic acid,C15 H18 O3)、钓樟奥(Linderazulene)、兰香油奥(Chamazulene)等。根含挥发油0.1%-0.2%,油中含有乌药烯醇(lindenenol,linderene),乌药烯(lindenene)、乌药根烯(lindestrene)、乌药内酯(linderalactone)、异乌药内酯(isolinderalactone)、环氧
乌药内酯(linderane)、氧化乌药烯(linderoxide)、异氧化乌药烯(isolinderoxide)、异呋喃
牻牛儿烯(isofuranogermacrene)、乌药根内酯(lindestrenolide)、新乌药内酯(neolinderalactone)等十几种呋喃
倍半萜烯化合物;不同地区的乌药中呋喃倍半萜烯的含量差别很大。此外尚含
月桂木姜碱(laurolitsine)、乌药醇(linderol)、乌药酸(linderic acid)以及
谷甾醇,另含25%
单萜碳氢化合物,为 α-
蒎烯、
龙脑等。又载尚含羟基乌药根内酯(hydroxylindestrenolide)、乌药
烯酮(lindenenone)、异
牻牛儿呋
内酯(isogermafurenolide)、羟基异牻牛儿呋内酯、表二氢异
乌药内酯(epidihydroisolinderalactone)及一些大环
倍半萜类化合物等。
临床应用
(1)理气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气滞之小腹冷痛 配
香附 元胡治胃脘及
小腹胀痛。
(2)
温肾缩尿:用于
下焦虚寒之
小便频数 常配
益智仁等。
(3)治疗肾及
膀胱结石所致之绞痛,
乌药30克,
金钱草90克、
海金沙20克、
芒硝4克(分冲)、
鸡内金9克、
甘草梢5克,服20剂,煎服,有解痉排石之功,屡收显效。
(4)乌药与香附合用名“
香附散”(《
慎斋遗书》),对浑身胀痛,气血凝滞者有佳效,因乌药能气中和血,香附善血中行气,相辅更彰。
(5)乌药配
川芎治妇人
气厥头痛及
产后头痛(《本草纲目》)甚效。
(6)
乌药伍益智仁、
山药为“
缩泉丸”(《
妇人良方》)。
(7)治肾经虚寒、小便滑数之名方,对老人尿频、
小儿遗尿而偏
阳虚者,有温肾祛寒、
固涩小便之功。因其具温阳固摄之效。
(8)治
肺寒或
肾阳虚之涕多如稀水,或咽际时渗清涎者,取乌药伍益智仁、山药此三味加于辨治方中,大可提高疗效,此则
异病同治之理也。
(9) 治体禀素虚,稍受
风寒,即喷嚏频频,流清稀涕如水液状,绵绵不绝,头昏神疲,颇以为苦。苔薄质淡,脉细软。此乃肺肾阳虚,乏于固摄,治宜
温肺益肾,摄敛止涕。配方
炙黄芪20克,
炒白术、怀山药、台乌药、
益智仁、
苍耳子、
辛夷、茯苓各10克,甘草4克。
(10)治疗寒湿痹痛;寒疝疼痛;
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阻
儿枕痛。配肉桂.
川芎.
元胡.
乌药.
没药.
吴茱萸等,具有散寒止痛,
活血通经功效。
中医传承
经典论治
①治风气攻疰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瘫痪,语言蹇涩,筋脉
拘挛;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
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臆,两胁刺痛,心腹膨胀,
吐泻肠呜:
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
乌药(去木)各二两,
白僵蚕(去丝、嘴,炒)、
川芎、
枳壳(
麸炒)、甘草(炒)、白芷、
桔梗各一两,
干姜(炮)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温服。(《局方》
乌药顺气散)
②治冷气、血气、
肥气、
息贲气、
伏梁气、
奔豚气,抢心切痛,冷汗,喘息欲绝:
天台乌药(小者,酒浸一夜,炒)、
茴香(炒)、青
橘皮(去白,炒)、
良姜(炒)。等分为末,
温酒、
童便调下。(《
卫生家宝方》)
③治心腹气痛:
乌药,水磨浓汁一盏,入橘皮一片,苏一叶,煎服。(《濒湖集简方》)
④治胀满痞塞,
七情忧思所致:天台乌药、
香附、
沉香、
砂仁、
橘红、
半夏,为末。每服二钱,
灯心汤调。(《亦水玄珠》
乌药顺气散)
⑤治浑身胀痛,气血凝滞者:香附(盐、酒、便、醋四分制之)、乌药,共细末,酒下四、五分。(《
慎斋遗书》香附散)
⑥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妨闷不食:人参、
槟榔、沉香、
天台乌药。上药各浓磨水,和作七分盏,煎三、五沸,放温服。(《
济生方》四磨汤)
⑦治气
厥头痛,妇人气盛头痛及
产后头痛:川
芎藭、天台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茶调下。(《纲目》)
⑧治产后
逆气,食滞胀痛:陈皮、藿香、
枳壳各钱半,
厚朴一钱,泽泻、
乌药、
香附各二钱,木香七分至一钱,煎服。(《
沈氏尊生书》
排气饮)
⑨治胎前产后血气不和,腹胀痛:乌药、香附、
当归、
川芎(俱酒炒)各三钱。水煎服。(《本草切要》)
⑩治
产后腹痛:
天台乌药、杜当归,为末,
豆淋酒调下。(《朱氏集验医方》
乌药散)
⑾治
小肠疝气乌药一两,
升麻八钱。水二钟,煎一钟,露一宿,空心热服。(《孙天仁集效方》)
⑿治干湿脚气乌药一两,
莳萝一分(二味炒令黄色)。同为末,
温酒下二钱。若是
干脚气,用
苦楝子一个,柏浆水一升,煎至五合,调下。(《
博济方》乌药散)
⒀治脚气
掣痛,初发时:土
乌药,不犯铁器,布揩去土,瓷瓦刮屑,好酒浸一宿,次早空心温服,
溏泄即愈,入麝少许尤佳,痛入腹者,以乌药同鸡子,瓦罐中水煮一日,去鸡子,切片蘸食,以汤送下。(《永类钤力》)
⒁治肾经虚寒,小便滑数及
白浊等疾:
天台乌药(细锉)、
益智子(大者,去皮,炒)。上等分,为末,别用
山药炒黄为末,打
糊丸,如
梧桐子大,曝干。每服五十丸,嚼
茴香数十粒,
盐汤或盐酒下。(《
魏氏家藏方》
固真丹,即《
妇人良方》
缩泉丸)
⒂治小儿慢惊,昏沉或搐:乌药磨水灌之。(《济急仙方》)
⒃治
小儿疳积:天台乌药、
鸡内金、
五谷虫各等分,加入
青黛%5(例如台乌药净末用一两,青黛用五分)。共研细末,和匀。每晨空腹用温开水送服一至三钱,连服一月。(《
浙江中医杂志》
乌金散。)
⒄治泻血,血痢:
乌药不以多少,炭火
烧存性,捣罗为末,
陈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圣济总录》乌金丸)
⒅治
跌打损伤(背部伤尤宜):乌药一两,
威灵仙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⒇一切气痛。用
乌药(酒浸一夜后炒)、茴香(炒)、青
桔皮(去白,炒)、
良姜(炒),等分为末,以
温酒加
童便调下。
(21)几种常见病。用
香附、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一至二钱,饮食不进,姜枣汤送下;疟疾,
干姜白盐汤送下;腹中有虫,
槟榔汤送下;头风虚肿,
茶汤送下;妇女冷气,米汤送下;产后血攻心、脾痛。童便送下;妇女血海痛,男子疝痛,茴香汤送下。
(22)
小肠疝气。用乌药一两、
升麻八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露一宿,煨热,空心服。
(23)脚气扯痛。用乌药刮屑,浸酒中一宿,次早空心温服。
溏泄好愈。加麝香少许更好。
(24)血痢。用乌药
烧存性,研为末,加陈米饭做成刃丸子,如
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25)咽喉闭痛。用生
乌药,加酸醋二碗,煎成一碗,先噙后咽,吐出痰涎好愈。
经典选方
1.
天台乌药散(《
医学发明》),行气疏肝,散寒止痛,治寒凝气滞的
小肠疝气,少腹引控
睾丸而痛,
偏坠肿痛,痛经。
2.
暖肝煎(《景岳全书》),用于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等。
3.
四磨汤(《
济生方》),行气降逆,
宽胸散结,治七情所伤,
肝气郁结所致胸膈烦闷,上气喘急,
心下痞满,不思饮食。
4.
乌药顺气散(《
赤水玄珠》),行气宽胸,治
七情忧思所致的胀满痞塞之证。
5.
排气饮(《沈氏尊生方》),行气消滞,治产后
逆气,食滞胀痛。
6.
缩泉丸(《
妇人良方》),温肾祛寒,缩尿止遗,主治下元虚冷,
小便频数,
小儿遗尿。
8.
六磨汤(《
证治准绳》),顺气行滞,调理肝脾,通便导滞,治
情志失和,肝脾之气郁结导致大便秘结,欲便不得,
嗳气频作
胸胁痞满,腹中胀痛,纳食减小。
9.
膈下逐瘀汤(《
医林改错》),祛瘀软坚,兼调脾胃,治气血凝结,脉络阻塞,
血瘀日甚所致腹部积块,硬痛不移,面黯消瘦,
纳减乏力,时有寒热,
月事不行。
用药忌宜
气虚、内热者忌服。①《
医学入门》:“疏散宣通,甚于
香附,不可多服。”②《
本草经疏》:“病属气虚者忌之。”“妇人
月事先期,小便短赤,及咳嗽内热,口渴、口干、舌苦,不得眠,一切
阴虚内热之病,皆不宜服。”③《
本经逢源》:“不可见火。”
【
药物配伍】:1、配
官桂,
行气散寒,用于
脾胃虚寒之腹痛,痛经。2、配
益智仁,滋补脾肾,散
寒缩尿,用于
小便频数或
遗尿。3、配香附,行气止痛,可治一切气病。4、配
川楝子、
小茴香,用于治寒凝气滞,寒疝腹痛。5、配当归,
行气活血止痛,常用于治疗
经行腹痛。
【别 名】:原植物
乌药又名:
旁其(《
本草拾遗》)、
鰟魮、矮樟(《纲目》)、
香叶子树、白叶柴、
吹风散、
青竹香、钱蜞柴、钱柴头、盐鱼子柴。商品名称有“乌药个”和“乌药片”(刮去栓皮,切片,烘干者)
【处方名】:乌药、
台乌、台乌药、天台乌、
天台乌药、台片、乌药片、生乌药、炒乌药、盐乌药、酒乌药等
处方中写乌药、台乌药、天台乌药、台片、
乌药片均指生乌药,为原药除去杂质及须根,刮去外皮,切成薄片生用入药者。
炒乌药为乌药片用
麸炒后入药者。制其辛燥之弊,增强散寒之功。
盐乌药为乌药片拌入盐水,再用麸炒后入药者。可助温肾缩尿之功。
酒乌药为乌药片用黄酒淋喷拌匀,闷透,再用文火微炒入药者。可增强温经散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