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弥远(1164年2月23日-1233年11月27日),字同叔。明州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尚书右仆射史浩第三子,中国南宋权相。
人物生平
谋杀权臣
史弥远于
淳熙六年(1179年)补
承事郎(八品),八(1181年)年,转
宣义郎,铨试第 一,调
建康府粮料院,改沿海制置司
干办公事。十四年(1187年)举进士。绍熙二年,迁太社令。三年,迁
太常寺主簿,以奉养父
史浩请祠,史浩死后守丧。从庆元二年(1196年)除丧服,出任八品小官
大理司直,寻改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轮对,乞旌廉洁之士,推 举荐之赏;浚沟洫,固堤防,实仓廪,均
赋役,课农桑,禁末作,为水旱之备;葺城郭,修器械,选将帅,练士卒,储粟谷,明烽燧,为边鄙之防。丞相
京镗屏左右 曰:“君他日功名事业过镗远甚,愿以子孙为托。”
四年,授枢密院
编修官,迁太 常丞,寻兼工部
郎官,改刑部。六年,改
宗正丞。丐外,知
池州。嘉泰四年,提举
浙西常平。开禧元年,授
司封郎官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迁
秘书少监,迁
起居郎。 二年,兼资善堂直讲。到
开禧元年(1205年)初的近十年时间里,才升至六品的
司封郎中。同年五月,
韩侂胄任平章军国事后,史弥远随即受到重用,到开禧三年三月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不但已封为男爵,而且已升为
礼部侍郎兼
刑部侍郎的三品大员。
史弥远权位的迅速升迁,助长了他的政治野心。当
韩侂胄支持重用的宋军西线主帅
吴曦叛变降金的消息,于开禧三年(1207年)二月传到
南宋首都
临安时,宋朝君臣对战胜金军、收复中原已失去信心,韩侂胄的威望也因而严重受挫。韩侂胄于六月遣使议和,金方提出以韩侂胄首级作为议和的前提,这理所当然遭到韩侂胄的拒绝。史弥远的政治野心立即迅速膨胀,“乃建去凶之策,其议甚秘,人无知者”,决心设法杀死韩侂胄,取而代之。
宋宁宗立皇后时,
韩侂胄不支持立杨贵妃(
杨桂枝)为后。杨贵妃在立为皇后以后,对韩侂胄怀恨在心。史弥远积极拉拢被
杨皇后冒认为兄的
杨次山,由杨次山向杨皇后提出,请她向宋宁宗提出罢免韩侂胄。史弥远又利用自己兼任
资善堂翊善,蛊惑年仅16岁的宋宁宗嗣子,向宋宁宗“入奏:侂胄再启兵端,将不利于社稷”。杨皇后从旁赞之甚力,但宋宁宗不予理睬。显然想通过宋宁宗下诏罢免韩侂胄,是不可能的。
史弥远决定绕过宋
宁宗,由他和
杨皇后伪造宋宁宗的御批密旨。参知政事
钱象祖、
李壁曾是
韩侂胄党羽,见到密旨信以为真,转而投靠史弥远,当钱象祖想向宁宗奏明罢韩侂胄时,李壁怕消息泄漏给韩侂胄,钱象祖因而作罢。史弥远计划派权主管
殿前司公事夏震杀死韩侂胄,当夏震“初闻欲诛韩(侂胄),有难色,及视御批,则曰:‘君命也,震当效死’”。十一月初三,韩侂胄被杀死于玉津园。当“临安府申侂胄已身故”,“帝不之信,越三日,帝犹谓其未死,盖是谋悉出中宫及次山等,帝初不知也”。
嘉定和议
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三月,史弥远实际掌权,恢复了
秦桧的
申王爵位及忠献谥号,积极奉行降金乞和政策。九月签订
宋金和议,史称“
嘉定和议”,由金宋
叔侄之国改为伯侄之国,岁币由20万增为30万;另加“犒军银”300万两,这是以往和议中从来没有过的。
对于这宋金议和史上最为屈辱的和议,引起朝野不满。“金人欲多岁币之数,而吾亦曰可增;金人欲得奸人(指
韩侂胄)之首,而吾亦曰可与;至于往来之称谓、犒军之金帛,根括归朝流徙之民,承命惟谨,曾无留难。”
太学博士真德秀的这番话,可说是当时舆论的代表。史弥远的
丑行,实是与秦桧不相上下。
矫诏立帝
由于
韩侂胄是被伪造的密旨杀死的,史弥远没能公开以此居为首功,只微升为
礼部尚书,但已掌握实权。嘉定元年(1208年)正月,升为
知枢密院事,六月,兼参知政事,十月升为右丞相。十一月,因母丧
丁忧。嘉定二年(1209年)五月,史弥远起复为
右丞相,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独相擅权时期。
当年协助史弥远杀害韩侂胄,对金乞降求和的
卫国公,不久即被立为太子,嘉定十三年(1220年)死。次年,
宋宁宗另立
赵竑为皇子。赵竑对于史弥远的擅权跋扈十分不满,想在即位后远贬史弥远。但被史弥远安置在赵竑身边耳目所告发,史弥远就不时地在宋宁宗面前诽谤赵竑,以图废赵竑,另立他人为继承人,但未能得逞。
于是在
嘉定十六年(1223年),史弥远收买当时只是
九品小官的
国子学录
郑清之,阴谋在宋宁宗去世时,废皇子赵竑而另立宗室
赵昀(贵诚)为帝,为此派他兼任魏忠宪王府教授,作为
赵贵诚的老师。郑清之后虽数次升官,但兼任赵昀老师之职不变。嘉定十七年(1224年)八月,宋宁宗病重不能处理朝政时,史弥远加快了策划
宫廷政变的步伐。
同年
闰八月,
宋宁宗病死的当天黄昏,史弥远派人“夜召昀入宫,后尚不知也。弥远遣后兄子谷及石,以废立事白后,后不可,曰:‘皇子先帝所立,岂敢擅变。’是夜,凡七往反,后终不听”。但
杨谷等说明,史弥远已命殿帅夏震派兵看守皇宫及
赵竑,如果不立赵昀为帝,“祸变必生,则
杨氏无噍类矣”。
杨皇后在沉思很久,权衡利害关系之后,被迫同意。史弥远便伪造宁宗遗诏,“遂矫诏废竑为济王,立昀为皇子,即帝位”。为了说明
赵昀即位的“
合法性”,史弥远宣称:宋宁宗在世的八月份,即已“诏以贵诚为皇子,改赐名昀”。赵昀即位,是为
宋理宗。从此,
宋太祖长子燕王
赵德昭的后裔,取代了由
宋孝宗开始的宋太祖次子秦王
赵德芳后裔的帝位。
荐引诸贤
史弥远的降金乞和行为,引起著名理学家
真德秀、
魏了翁等人愤慨。然而理学人士
刘爚,在嘉定和议签订后不久,就向史弥远提出:“荐引诸贤”,通过表彰
朱熹,为史弥远改善形象出谋划策,借史弥远之力以倡导理学。史弥远随后即罢除学禁,为
韩侂胄执政时遭罢斥的大臣
赵汝愚、
吕祖谦等人复官,又追封朱熹官爵,召林大中、
楼钥等故老十五人入朝,起用了真德秀、魏了翁、
杨简、
李心传等诸多理学人士,还在
嘉定年间,对不符合赐谥条件的理学家朱熹、
周敦颐、
程颢、
程颐、
张载,分别特赐谥号为文、元、纯、正、明,提高
理学派的地位,争取理学人士的拥戴。然在史弥运用阴谋手段,废除并杀害
宋宁宗指定的继承人
赵竑,并伪造宁宗遗诏,扶立
宋理宗以后,宋理宗意外成为皇帝,甘为傀儡,史弥远的形象因之更为丑陋。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对史弥远的所作所为深为不满,先后以“谤讪”、“诬诋”罪名,被落职闲居。但史弥远为改善其形象,仍继续推行扶持理学派,重用或起用理学派人士,并追赠
朱熹太师官号,追封信国公爵位,表彰朱熹的《四书集注》。还追赐
岳飞的谥号为忠武,企图以此掩盖他奸臣面目。
史弥远的降金乞和行为,亦使南宋军民十分不满。在嘉定和议签订的次年,赞同开禧北伐的军官罗日愿与
殿前司、步军司军官杨明、张兴等,谋杀奸相史弥远未成,都被处死。嘉定十四年(1221年),又发生了殿前司军官
华岳谋杀史弥远事件。在
开禧北伐时,华岳作为
军事理论家(著有兵书《
翠微南征录》等传世),以战略眼光指出,应待
金朝破坏和议时攻金,不应在准备不足时主动北伐,因而受到
韩侂胄的打击。但对史弥远的乞降求和更为不满,图谋去丞相史弥远,不料事泄下狱,宁宗知其名,欲生之,弥远曰:‘是欲杀臣者’。竟将其杖死东市。
奸臣善终
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病重,才将他的党羽
郑清之升为右丞相,结束了他独相二十六年的历史。次日以病危致仕,授两镇节度使,封
会稽郡王,数日后去世,追封
卫王,谥忠献。
著名文学家
刘克庄,在一年多以后的端平二年(1235年)七月,给
宋理宗的札子中,就公开将史弥远列为与
秦桧一样的“小人”,指出“柄臣浊乱天下久矣,……柄臣与其徒皆攫取陛下之富贵而去,而独留其大敝极坏之朝纲。……小人恃智巧,君子恃天理、人心之正,而天与人又有时而不然,桧十九年、弥远二十六年而衍七十日,光(指
司马光)九月,君子之难取必于天如此。”由于史弥远一直倡导理学,史弥远死后不久,理学又被确定为南宋官方的统治思想,
宋末及元代一些理学人士对之心怀感激之情。在元代理学人士参与修撰的《
宋史》中,史弥远不仅没有被列入《奸臣传》,而且在《史弥远传》中也竭力进行粉饰,阴谋杀害
韩侂胄被写成侠肝义胆,违反宁宗遗志非法扶立
理宗也被写得名正言顺,至于降金乞和则只字未提。对其罪恶,仅在传末用“废济王,非宁宗意。……擅权用事,专任憸壬,……用
李知孝、
梁成大等以为鹰犬,于是一时君子贬窜斥逐,不遗余力云”,数句贬语以终篇。
历史评价
整体评价
史弥远掌权二十六年期间,虽因金受蒙古威胁无暇南顾,而能保持
南宋安定,但弥远排斥异己,贪污中饱,加重税金,使南宋国势渐衰。
他篡改
宋宁宗的意志,立
宋理宗继位,并假借湖州之变迫死济国公
赵竑,干扰皇统的继立,比南宋其他的权臣更为过份。例如
秦桧察觉身为皇子的
宋孝宗经常与自己作对,但最后并没有成功改变宋孝宗的皇位继承者的身份。但史弥远不同于南宋著名的奸臣,例如秦桧,其家人并没有大量得到朝廷显禄。而更不像
韩侂胄如此盛气迫人,峰芒太露。
《
宋史》并没有将史弥远列入《奸臣传》,在传中形容弥远“迨
宁宗崩,废济王,非宁宗意。立
理宗,又独相九年,擅权用事,专任俭壬。宋理宗德其立己之功,不思社稷大计,虽台谏言其奸恶,弗恤也。”而传中评论又指“史弥远废亲立疏,讳闻直言。.....弥远之罪既著,故当时不乐嵩之之继也,因丧起复,群起攻之,然固将才也。”
评价
林瑞翰:理宗在位四十年,大抵而言,初期委政于史弥远,中期委政于
郑清之、
史嵩之,晚期委政于
贾似道。清之在位,颇引用正人,故端平间,贤士如
真德秀、
魏了翁、李皇、
洪咨夔等并见进用,时称
端平更化,以比元祐。
遭受非议
史弥远在治国上颇遭非议的原因,一是政治上主和,二是经济上没有振兴。
史弥远两朝擅权二十六年,独揽朝纲,大权在握,对金一贯采取屈服妥协的政策,对人民则疯狂掠夺。他还大量印造新
会子,不再以金、银、铜钱兑换,而只以新会子兑换旧会子,并且把旧会子折价一半。致使会子充斥,
币值跌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嘉定用兵,政府发行纸币竟达一亿四千万贯。
绍定五年(1232年)流通量竟达到了二亿二千九百多万贯,会子的滥发与贬值已经到了极端严重的境地。理宗亲政后虽然采取了一些秤提的措施使会子有所稳定,但是此时的南宋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国家财政处在破产的边缘,不得不依靠滥发会子以救一时之急,饮鸩止渴的后果是滥发的会子变得如同废纸一般毫无价值。
会子问题是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集中反映。
南宋会子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它是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由“行在
会子务”发行的铜钱会子开始的。这次会子的发行,以铜钱十万贯为
准备金。会子采用
铜版印制,面额分为一贯、二贯、三贯三种,
隆兴元年又增加了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三种。会子仍然使用
楮纸印刷,因此会子也被称为楮币、楮券或者简称楮。最初的会子并未限定发行额,也没有设界,自绍兴三十一年起到
乾道二年(1166年)共印二千八百多万贯,支取回收了一千五百六十多万贯,民间尚在流通的有九百八十万贯。因为地方州县收纳赋税不收会子,所以有不少商人在各地用低价收购会子,然后到临安兑取铜钱。由于人数太多以至形成挤兑风潮,惊动了孝宗,孝宗迅速以府库所
藏银钱回收会子约有近五百万,而民间尚留有四五百万继续使用流通。说明虽然发生了会子挤兑风潮,但是由于官方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维持会子的信用,加之民间也的确存在对轻便纸币的需求,所以会子在以后得以继续的发展。乾道五年(1169年),会子改为
定界发行,每三年
一界,每界一千万贯,每界使用六年(也就是两界)。之后会子的发行数有所增加,不过由于准备金充足且发行量也未至滥发程度,遇到会子贬值就马上“秤提”回收防止恶性贬值,所以会子维持了较高的币值。后来会子越发越滥,流通数越来越多,至开禧年间,会子改为三界并行,总
流通量达到近七千万贯,第十三界会子更是发行四千七百万贯,会子因此大为贬值。
嘉定年间经过多方秤提平抑后,会子的价值才有所回升,达到在京一贯值钱七百,地方半之的水平。从中可知会子的贬值非一朝一夕,在
商品经济的发展中贬值也是必然的。当然嘉定年的政治、经济更值得进一步作仔细研究。
在政治上看,主和不得民心;从经济上看,
物价上涨,会子贬值不得民心。“与金人战、使会子不贬值。”这是人们的普遍心态和要求,或者说这是在南宋任何时候都能适用的
普遍真理,但如将它与某一时某一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看,那就值得商榷了。如果用普遍真理去指导特殊问题,则不一定能得到很好解决,同样用人们一般情形下的普遍心理,去观察特殊背景下的事,难免也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
史弥远颇遭非议的还有用人问题。他以
宣缯、薛极为肺腑,
王愈为耳目,盛章、
李知孝为鹰犬,专擅朝政,权倾内外。薛极与
胡榘、
聂子述、
赵汝述,是史弥远最亲信的人,人谓之“四木”;李知孝与
梁成大、
莫泽,为之排斥异己,不遗余力,人称之为“三凶”。廷臣
真德秀、
魏了翁、
洪咨夔、胡梦昱等都遭窜逐。
轶事典故
养鹰休饱
绍定四年(1231年)宋军击毙叛将
李全,论功行赏时,将士求赏欲望甚高,朝臣也认为应赐以高官厚禄。史弥远道:“御将之道,譬如养鹰。饥则依人,饱则飏去,
曹彬下江南,宋太祖未肯以使相与之。况今边戌末撤,警报时至,若诸将一一遂其所求,志得意满,猝有缓急,孰肯效死?”因此,有功将士只得到有限的赏赐。
墓址风波
史弥远虽独居相位,也惧怕树大招风,况朝臣中对他独揽朝政,迫害济王,迢立理宗多有微言。虽理宗因感他拥立之功多加庇,终究难得安宁。因而,屡次上疏乞归。
晚年时,他想在家乡找一块好墓地作为归宿。不料竟引出一场风波,几乎使他遭受灭顶之灾。相传,史弥远为找墓地招集许多
风水先生,最终看中了
阿育王寺这块“
八吉祥六殊胜地”。史弥远觉得很
合心意,便下令在那年八月中秋节后拆寺建坟。正当阿育王寺和尚听到这个消息,急得如同热锅蚂蚁,阿育王寺方丈更是六神无主,此时有个叫师范的小和尚说他有办法能保护寺院。师范得到方丈允准,到了南宋
都城临安,在一个月
黑风大的夜晚,在城门、宫墙、大街都贴着这样一张诗单:“育王一块地,常冒
天子气;丞相要做坟,不知主何意?”临安百姓对史弥远早已怨恨,见了诗单后便纷纷传言:“史弥远要霸占天子气,要谋皇篡位了”,消息传进皇宫,宋理宗素知史弥远为人,过去他一手遮天帮他坐上了皇位,如今也难保史弥远不会篡皇位。便把史弥远宣进皇宫,查问此事。史弥远也怕皇上翻脸,不光富贵保不住,怕还有
灭九族之祸哩。于是,赶紧撒谎道:“臣的坟墓早已做在
东钱湖大慈山了,诗单无中生有,望万岁明察。”这样一来,阿育王寺被保留下来,史弥远的坟墓也真的做到东钱湖大慈山了。
转世传说
宏智正觉是天童寺住持,倡导
默照禅,人称天童和尚。
史浩隐居鄮峰时就结识了宏智正觉,并接受了他的默照禅,从此宏智正觉与史浩交往几十年,彼此十分友善。一次史浩与宏智正觉闲聊时曾开玩笑地对他说:“和尚与我孰好?”正觉见眼前的史浩“绮罗烂盈,粉黛列环”,就漫不经心地说:“丞相富贵好,老僧何敢比也。”过一会又自省说:“此一念差,终当堕落泥滓。”事隔数年后的一天,史浩坐在客厅上,俨然看见正觉突然走入堂中,却不见他来到,就派人到寺里去察看,一会,前去察看的人来报说正觉长老圆寂了,史浩觉得很奇怪。大约过了喝一杯茶的功夫,史府后院的家仆来报说:恭喜大人,夫人生了一个男孩。史浩默然,心想这便是正觉转世了,于是用觉圆给孩子取小名,等他长大,又取名叫弥远。弥远后来相两朝,共二十六年,权震海内。当时就有人作诗说:“前身元是觉阑黎,业障纷华总不迷。到此更须睁只眼,好将慧力运金。”实际情况是:宏智正觉死于绍兴二十七年,史弥远生于隆兴二年,时间相隔六年,岂是“喝一杯茶的功夫”!
命理之说
史弥远生于甲申
丙寅乙卯辛巳。乙卯日
辛巳时,春生
身强,杀浅大贵,夏平常,秋官煞旺,冬印绶旺俱吉。日干专旺,时上辛金为杀,月上丙火制伏,故贵为宰相。
与观音缘
史卫王弥远一日游普陀,看见大士在
茶树上,示一目,盖二十年宰相之谶也。所以从来不写诗的史弥远也硬是吟出四句题
观音像赞说:“南海观世音,庄严手持尘。悠然妙色相,救苦度众生。”
恢复理学地位
史弥远担任丞相后,不但恢复了支持理学的赵汝愚、吕祖谦等人的官职,还召林大中、楼钥等15位故老入朝。同时,恢复了理学的地位,下令
雕版印行朱熹的著作。
家族成员
后世纪念
史弥远墓
史弥远墓在
东钱湖大慈山,
原墓、墓道及墓道石刻规模宏大,
宋理宗御制神道碑额云“公忠翊运
定策元勋之碑”。到明清时期墓道神碑已倒地折断。
墓道现存原真性宋代
石拱桥一座,桥上一莲花望柱一根,参天
古银杏树两颗,宋踏道台基,
歇山式祭殿,面阔五间。
殿后三层墓台基已大部分坍陷,仅存少许条石完整。底层和三层堆放大量残破石构件,三层石构件雕刻精美,石质大多为石山弄马岭石,少许稽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