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圈地运动是指发生在
英国15至19世纪的一次历时持久、影响深远的土地变革运动。
简介
在15世纪以前,
英国的生产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纺织业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个不起眼的行业。
新航路的开辟和“
地理大发现”,从而刺激了工业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
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则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圈地运动。
托马斯·莫尔身处英国“圈地运动”高潮时期,曾经亲眼目睹了“圈地运动”带给农民的灾难。
圈地运动首先是从剥夺农民的公共用地开始的。在英国,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这些公共用地则没有固定的主人。一些贵族利用自己的势力,强行占有这些公共用地。他们又开始采用各种方法,把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出家园,甚至把整个村庄和附近的土地都圈起来,变成养羊的牧场。
这些成为牧场主的贵族们还互相攀比,使他们的牧业庄园变得越来越大。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末叶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前后历时300余年。英国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变成了牧场。
后来,
英国国会又颁布了一个法令,规定凡是流浪一个月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一经告发,就要被卖为奴隶,他的主人可以任意驱使他从事任何劳动。这种奴隶如果逃亡,抓回来就要被判为终身的奴隶。如果再次发现他流浪,就要割掉他的半只耳朵。第三次逃亡,就要被判处死刑。任何人都有权将流浪者的子女抓去做学徒,当苦役。
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两代国王统治时期,曾经处死了大批流浪的农民。圈地的结果,使英国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只好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无产者。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进入生产羊毛制品的
手工工场和其他产品的手工工场,成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
事件背景
社会背景
英国的
封建制度确立于
征服者威廉时期,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英国
封建社会到14至15世纪已进入解体时期。在这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封建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支配全部的社会生活。在以
小农耕作经营为基础的庄园制度下,每个庄园的土地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即由农民耕种的领主直领地、农民份地、公共森林和牧场。
公共牧场供夏季放牧牲畜,耕地和草地在收割后也辟为牧场,照例供众人使用,这种半公有式的“
敞地制”实质是一种封建制度掩盖下保持下来的古代
日耳曼制度。从耕作方法上来看,庄园里推行一种适应庄园条田的三圃或三圃轮耕制。在敞田制的轮耕制下,何时耕种与收获,何时可以在收割后的田地上放牧牲畜,彼此要采取集体行动,这种习俗是日尔曼保存下来的古代农村土地公有制的残余。随着封建私有制的发展,这种生产经营方式日益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政治背景
都铎王朝和
斯图亚特王朝以及
资产阶级当权的时代,所采用的暴力手段对圈地运动的开展起一定的作用。英国封建王朝在巩固君主专政的过程中,为了打击和消灭大贵族的分裂割据和企图建立独立王国的斗争,很需要
新贵族和
新兴资产阶级的武力和金钱赞助。
为此,封建王室就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扶助对
资本主义发展十分攸关的圈地运动,王室在各方面用暴力手段去赞助贵族抢夺农民的土地,把千万亩良田变成牧场,在客观上助长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当然封建王朝也曾下令限制过圈地运动,但只是文字上的法令,实际上他们却鼓励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经济背景
15世纪以前,英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对外出口以原材料为主,特别是羊毛。但到了15世纪中叶,情况发生了变化。根据海关账册记载,在1446-1448年间,英格兰羊毛商平均每年出口羊毛6400包,投资57600磅。同时期平均每年出口呢绒53700匹,共耗费羊毛12600—13000包,投资翻了近一番。
到了16世纪30年代,平均每年输出羊毛仅3480包,与同时期呢绒出口逐年递增的数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呢绒成了16世纪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国家的出口贸易中占据了支配地位,从主要输出羊毛原料到主要输出呢绒产品,说明英国正在向工业国转变。
事件过程
事件起因
圈地运动的直接动因来自于英国传统的养羊业。在整个中世纪封建经济中,英国牧羊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爱德华三世时期(1327-1377年),羊毛及羊毛收入成为英王对法进行
百年战争的重要物质保证。1421年,羊毛税的收入占全部税收的74%。羊毛成为英国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远销意大利被制作成呢绒制品。
15世纪中叶,由于呢绒产品需求猛增,英国主要的出口商品呢绒原料(羊毛)在欧洲市场上供不应求,造成羊毛货俏价高的局面。同时在百年战争期间,英国改变了自身的羊毛用途,对羊毛进行限制出口,以保证国内市场对羊毛的需求。
羊毛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着养羊业的发展。农村中小地主采取各种手段,侵占公地,掠夺农民土地,大力从事牧羊业。这些新贵族按照资本主义方式,大规模经营养羊业,竭力追逐高额利润。不仅养羊业成本低于种植业,而且从事养羊业,既没有过多的“劳动力浪费”,又可以较低的工资雇到工人。他们还通过降低管理费用,弥补土地因战乱、天灾人祸和商品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损失。于是,村庄和田地逐渐变成了牧场。
事件经过
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发生于15世纪末,历时300余年,直到19世纪中叶方告结束,根据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时期的特点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5世纪最后30年至16世纪初)
当时的封建
地主、
新贵族和新兴的
资产阶级,首先强占古代
农村公社残余下来的牧场、原始森林以及沼泽。他们强行用栅栏、围墙、壕沟围圈起来作为牧场,大牧羊主雇佣少量工人经营牧羊群。这些土地原本是农民祖辈开垦出来的,同时又是他们数百年来的生活基础。
在欧洲“
价格革命”的时代里,中小贵族受到的冲击最大,他们的收入不多,由于货币贬值,生活费用猛涨,造成他们的生活低下。在破产的威胁下,中小贵族便去强占农民的公用地,而大贵族更是领着大群的兵痞公开抢夺农民公用地。
许多独立的小农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公有地和国有地也被大租地农场主所掠夺,几乎所有被圈的新领地都变成了牧场,成群的农民被赶到城镇中寻找职业。城市的手工业工场一时无力吸收,失地农民流离失所。
第二阶段(16世纪初至17世纪末)
从这时起,
自耕农的份地大面积被抢占变为牧场。从十四世纪末期
农奴制瓦解后,自耕农的份地一直是农民的生命线,现被无故抢走。有产者争先恐后地在农村圈占农民的份地。1517年,英国中部圈地面积占全国的70.71%,因圈地而迁居的农民占全国的84.41%,被破坏的农舍占全国的80.46%。
16世纪英国伦敦只有20万人,其中流浪者就有5万人。由于统治阶级不断地掠夺农民的土地,英国有三分之一的耕地都变成了牧场。英国初生的资本主义把社会和
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又把直接生产者转化为工资雇佣劳动者。
1534年,
亨利八世在全国实行大规模的
宗教改革,使圈地运动再一次出现高潮。当时英王为了加强中央专制君主制度强化王权,不再允许
罗马教廷干涉英国政治。1536年,国王下令封闭所有每年收入20英磅以下的寺院376所,1538至1539年又封闭大寺院200所,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当时伦敦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抢购了大片寺院的土地,被赶走的农民成为了无产者,这就为新生的资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
雇佣劳动者。
第三阶段(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
这次圈地的特点是封建王朝处于崩溃和资产阶级政权统治下,大规模转让、拍卖是在法律予以保护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这50年间,圈地活动席卷了整个英国,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显现出了新生产力的活力。在商品生产发达、城市繁荣和人口激增的情况下,对农产品产生了强烈需要,粮食价格扶摇上升,经营农场在这一历史时期是
朝阳产业,因而又刺激了地主贵族纷纷投入圈地的狂热之中。
1601年至1640年间,土地的转手和交易是空前的,当时的斯图亚特国王由于财政窘困,廉价出售王室领地,其在七个州的2500所大庄园中,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转到手工工场主、商人、法官、律师、农业资本家和贵族手中。他们在拿到土地后就驱逐土地上的农民。1688年“
光荣革命”后,荷兰奥兰治亲王
威廉三世成为了英国国王,地主和资本家又一次开展了大规模盗窃国有土地的活动。这又是一次英国历史上空前的把土地赠送、廉价出售或者直接掠夺农民土地的运动。
第四阶段(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
这个阶段的圈地运动实际上是把农民从土地上清理出去,完全剥夺农民生存的一片土地,并把农民彻底转化为无产者。在18世纪末期,国会通过2000条法令,圈占了300多万英亩土地,使无数的农民再一次丧失土地,转为廉价的雇佣劳动者。
在这一百多年里,圈地运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地。这个时期的特点是除了地方富有者私自圈地以外,绝大部分土地由
英国议会通过法案以国家的名义圈占。经过这一百多年的圈地,英国农民的土地被抢夺殆尽。由于这一阶段的圈地运动受到了英国政府和议会的支持,因此又被称为“议会圈地”。
事件结果
从15世纪到17世纪,总共圈围的土地占英格兰土地总面积的2.1%,而18至19世纪圈围的土地数量达到650万英亩,占英格兰土地总面积的20%。
以诺丁汉郡为例,1760年至1799年间,圈地面积为4498亩,总费用为12528英镑,平均每亩圈地成本为2.79镑,这笔费用对于很多小农来说难以承受。由于难以支付较高的圈地费用,许多小土地所有者被迫将所分配的土地出售,从而沦为佃户、农业工人或流入城镇。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圈地运动也是对小农依据习俗所拥有的权益的侵害。
由于公地、森林、牧场、沼泽地等被圈占,小农在公地及牧场放牧、在森林里砍伐柴火等方面的传统权利事实上已丧失。不过,由于大量的荒地被圈围并开垦,还有轮作农业对传统休耕地的改变,英格兰农业的产出有了很大的增长。圈地运动结束后,英格兰小麦的平均产量因圈地有所下降,但是大麦和燕麦的平均产量却呈上升之势,羊群和牛群的数量更是急剧增长,很明显,英格兰的土地出产率因此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事件评价
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英国政治家
托马斯·莫尔评)
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个人财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这就是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这些方法为资本主义农业夺得了地盘,使土地与资本合并,为城市工业造成了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阶级的必要供给。(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开创者
马克思评)
显然,这种经济的转向使一些村庄湮没、社区解体,使一些农民要么流落他乡去寻找出路,要么无业可做无家可归。然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和财富总量,则伴随这累累白骨、声声哀鸣在英格兰社会贫富拉大间距的过程中,不可遏止地增长了。(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钱乘旦)
事件争议
小农受到的影响
多数学者都承认,圈地运动对
小农造成了巨大伤害,并引起该群体数量的下降。在1815至1816年和1821年,当物价下降时,地租仍然很高,或像以往的情况那样缓慢地下降,这造成了那些在圈地运动中获得几亩土地的小土地所有者的破产。
但部分学者也指出,直到19世纪,仍然有很多小农或
家庭农场存在,并且这种家庭农场是在没有雇佣其他农场工人的情况下运营的。因此,圈地运动在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域中对小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该问题上并不能一概而论。
事件影响
农业影响
农业组织方式革命
圈地运动引起的土地制度变革,促进了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伴随着敞田的围圈和公地的瓜分,土地日益向大地产集中,小地产因其经济效益低和适应能力差,纷纷被大地产所吞并,摆在小地产所有者面前的只有购进地产和出卖土地两条路。
在小农场合并为大农场的过程中,引起了农业组织方式的革命,大农场在经营性质和劳动力使用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英国农业走上了以规模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供求为导向,以追求
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企业组织方式优化配置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各种
生产要素进行农业生产的资本主义农场化经营道路。
农业技术革命
圈地运动废除了敞田制,为技术改良铺平了道路。从18世纪初开始,一场农业技术革命在英国农村广泛开展起来。土地不再休耕,人们普遍用轮耕法种植大麦、小麦、
芜菁、
三叶草等作物;牛羊的选种使它们的重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传统农具得到改进并引进了新农具,犁的样式和结构得到改进并增加了铁的使用,长柄镰刀代替了短把镰刀,
播种机代替了散播。这些革新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
工业影响
圈地运动使英国农业先于工业实现了健康发展,农业生产的巨大进步为
工业化进程中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了充足的食物。1750至1820年间英国人口增加了一倍,而粮食产量也增加了近一倍,农业的发展走在了工业化的前面,因圈地运动而增加的粮食剩余以及大量的城镇劳动力为英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虽然圈地运动本身没有导致农业人口绝对的减少,但是18世纪中叶以后,在由圈地运动导致的农业革命的作用下,英国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新增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地流向工业。1750年以后,英国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急剧下降。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1801年下降为35%,1851年下降到只有16%。
18世纪中期后,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是
城市化的飞速发展,
英格兰和
威尔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751年为22.7%,1851年上升到54%,1901年进一步上升到78%。1750年后,英国人口重心开始向城市移动,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大的
工业城市。
政治影响
首先,圈地运动使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化。
圈地运动摧毁了封建的自给自足的
小农经济,建立起
资本主义的
大农业,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转变成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并且改造得很彻底,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
自耕农大量减少,几近消失。这种资本主义大农业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大量廉价的粮食及肉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世界上其他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如法国、
俄国、日本、
德国等国家,他们在本国的农村或是建立起资本主义小土地所有制,或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缺乏,国内市场狭小,不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正如
马克思所说:“英国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了。”
其次,圈地运动使英国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圈地运动中,圈占土地贵族办起了农场、牧场,雇佣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进行生产,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他们在经济利益上与资产阶级是一致的,在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中两者结成联盟共同领导了革命。
1516年英国著名
空想社会主义者
莫尔在其著作《
乌托邦》中说:“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圈地运动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场灾难,广大农民被地主用暴力从土地上赶走,倾家荡产,流离失所,他们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一部分给农场和牧场作农业工人,另外很多人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力,这就为
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同时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出现,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
这一圈地运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
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这样农村就变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产地和
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再次,圈地运动还在劳动力、市场、原料等方面,推动了
工业革命的发展。
圈地运动使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得比较早,并且进展迅速,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进而很快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总之,圈地运动以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前提,他不但发展了农业资本主义,扩大了资本的
原始积累,同时也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应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
经济影响
1、为
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农民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部分成为农场的雇佣工人流入城市,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大量的自由劳动者。同时,圈地运动也使家庭手工业被破坏,为工业扩大了国内市场,从而大大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使英国成为17、18世纪欧洲商业的领头羊。
2、使
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首先是
土地所有制变化:圈地运动摧毁了
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业,使农村由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其次是经营方式的改变:土地被围圈以后,
农业资本家办起
农场或牧场,雇佣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进行生产。那些将土地出租给资本家的贵族,所得到的不再是封建的地租,而是资本主义的利润。过去的贵族变成了新贵族,农民则变成了农业工人,从而使农村得以资本主义化。
3、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土地的集中,大部分领主更愿意投资新的农作物,追加好的肥料,使用更好的工具,改革
排水系统,采用先进的耕作方式,提高产量。
4、加快了英国城镇的进程。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移居城市以及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的城镇数量大量增加。如圈地运动开始后居住在1万人以上的城镇居民占英国人口的比例从3.1%上升到8.8%。
5、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靠圈地发家的贵族地主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他们在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起到了领导者的作用,为资产阶级革命打下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6、推动了英国
工业革命的出现。圈地运动造就了大批的
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自由劳动力,积累了资本,扩大了市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7、圈地运动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在圈地运动中,无数农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而政府又颁布血腥法令,不允许这些失去土地的人流浪。从这个角度说,圈地运动是一场明显的“
羊吃人”的运动。
总之,圈地运动牺牲了农民的利益,积累了原始资本,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和国内市场,为英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后世纪念
文学作品
圈地运动类型
第一种:小块零散土地的集中
英国
中世纪的时候形成一种敞田制,就是地的肥瘦、远近、干湿都不同,为了公平分配,给你一小块肥的、一小块瘦的、一小块远的、一小块近的……,于是你有几块小土地,但并不连在一起,而是散落在各个地方,和别人的土地混在一起,这样分散的小块土地,被称为
条田。条田当然不利于个人耕种,所以大家就互相协商对换或买卖,使土地集中,这样的圈地完全是自发自愿的。
第二种:对公荒地的圈占
首先要知道,古代英国和古代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体制。中国是皇帝一家独大,其他无论地主还是农民都是小的;而英国是地方领主权力大,王权较弱。那时候的英国,领主占有他管辖区域内的土地,除了各级领主自己经营的土地外,其它土地给农民租种,成为农民的份地。这两种土地之外还有一些公用地和森林沼泽等荒地,这些公地和荒地法律上当然也是领主的,但实际上是公用或无主的。
当大块的土地紧缺时,大家就打上了这些公地和荒地的主意,领主或佃农都有圈占为己用的行为,在土地不缺的地方,这种占用也相安无事,但是在一些土地紧缺的地方,就不能随意占了,佃农和领主们就要互相协议,比如领主要占一块,就给佃农一些补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就这样通过协议、在(王室和领主的)法律框架内圈占了,但也有少数补偿不到位或者不补偿就强占的,引起了暴力冲突。
第三种:议会圈地
君主立宪后,英国的王权和领主权都衰落了,议会成了最高权力机构。于是议会制订了圈地的法律,这个法律就接近现代意义的法律了。就是想圈地,那么按国家(而不是王室和领主)的法律来。这时候英国才是第一次出现了有政府背景的圈地。但20世纪的研究普遍认为,议会圈地的规模和效用并不大。
第四种:打破租约的圈地
英国的市场经济兴起之前,村社中是领主有地——农民租地的形式,这种形式约定俗成,形成了事实上的佃户长期固定的使用土地。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这种旧的租约受到了“价高者得”的冲击,有人(比如要养羊的)愿意掏更多地租,地主也乐意租给他们。但是原来的佃户不答应,于是就出现了被暴力驱赶的情形。所谓“
羊吃人”的血腥暴力,仅仅是适用于这种打破租约的圈地。当然暴力的范围和程度有没有我们通常讲的那么严重,是另一回事了。
运动分析
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早开始于11-12世纪,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次农村人口向城市持续转移的浪潮。这一时期迁移的对象主要是穷人,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存,距离也比较长。在16-17世纪,圈地运动使英国又出现了第二次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的浪潮。
这一时期迁移的对象主要是商人、工匠和青年女性,迁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前途和获得丰富的生活资料,迁移的距离较短。但是,英国
劳动力流动最稳定、规模最大的时期是从18世纪下半叶的
工业革命开始的。因为此前的两阶段虽然劳动力转移规模比较大,但到工业革命前的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以上,而到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中叶,英国的农业人口急剧下降到总人口的25%。
第一,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
近代以来,英国的农村人口一直不断增加。适度的人口增长在开始时的确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经济的增长反过来又加速了人口的不断增加。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英国土地长子继承制的制约,人口与土地的关系日趋紧张,许多没有继承权的贵族子女和一些佃农为了生存不得不移居他处,迁移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矿区。
第二,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
始于15世纪的英国圈地运动,是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圈地运动中,许多农民丧失了自己的土地,失去了收入来源,在农村失去生存基础的农民不得不加入自由流动的人流。随着圈地运动中农村公用土地残余的消失、
土地私有权的最终确立以及农业中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建立,农业生产者和生产资料进一步分离。这样,一大批农民变成为城市中第二、三产业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此外,圈地运动还引发了农村经济变革,如大农场的建立、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农村经济变革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英国的农业属混合型结构,种植业和畜牧业差不多各占50%。随着畜牧业比重的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成为多余;另一方面,圈地运动以及后来的
工业革命也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引发了
农业革命。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耕作制度、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农业机械化等都明显提高,使农业释放了大批的劳动力。
第三,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
手工工场及家庭作坊,使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和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从事制造业、采矿业、运输业、商业和家庭服务业等众多行业的人口逐年提高。随着
生产要素和人口的集中以及工业化的继续推进,19世纪英国建立了一大批
工业城市。除了城市中迅速发展的第二、三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
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外,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拉力”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城市工资水平比农村要高,大量农村人口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都向城市迁移;其次,城市救济水平比农村高,很多农村的贫困者流向城市希望得到政府的救济;最后,城市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娱乐设施等对生活单调的农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另外,
工业革命也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交通的发展为人员和货物运输提供了快速、廉价的交通工具,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英国的工业革命引起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和
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因素。
在
中世纪,封建领主为了确保
庄园拥有足够的劳动力建立了庄园劳役制度。他们采取各种措施实行财产扣押制度、担保制度和罚金制度等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人为地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外,
工业革命以前及早期的一些法律(主要是《
济贫法》和《定居法》)也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在农奴制、劳役制度崩溃后,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为了满足工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政府颁布和修改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消除了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其中,1846年颁布的《贫民迁移法(修正案)》使一些贫民不再被遣返原籍;1865年议会通过的《联盟负担法》扩大了救济贫民的区域范围和贫民居住地范围,使限制定居地不再可能。这些约束性制度因素消除之后,大大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