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
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
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
地势比较高的地区不容易形成积水,例如
苏州、
无锡等老城虽然是水乡城市,但是因为老城都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区,所以不怎么容易形成积水。
城市植被稀疏,水塘较少,无法贮存雨水,短期内大量降雨会导致“汇水”现象,形成路面积水。
城市内涝在中国比较普遍。从发生的区域来看,一些地势比较低的沿海地区,
降水量大的内陆城市。过去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小,可选择的
区域比较大;城市建设一般都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区,但是现今
城市用地十分紧张,可选择的余地少。
城市的某些特定地点的
发生率较高,例如立交桥。随着
现代城市的建设排水
内涝方面也出现许多新问题,很多地方的立交桥下,降雨后会积水。过街的
地下通道、铁路桥、
公路桥也存在类似情况。
任何地区都有
可能发生城市内涝,从城市设计研究的角度来说没有主要分布地区的说法。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内涝发生在
发展中国家的几率比较高,相比较而言
发达国家城市内涝几率要低一些。在普遍出现城市内涝的一些城市和地区,在城建初期,并没有合理设计路面架构,对于
路面积水不够重视;但从一些西方建设的角度看,这属于重大设计事故,会给城市生活带来很大的
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
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
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雨季带来的大量路面积水,导致交通瘫痪,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市民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无法容忍。在很多城市已经数见不鲜,一旦遭遇暴雨、强暴雨袭击,路面积水成倍增加,形成
洪涝,骤然积聚的洪水无法及时排出,无处可去,自然在城市里肆意奔流。导致最后,道路成“河流”,广场变“湖泊”,建在低洼地的
居民区、工厂等也成了泽国。事实上,城市内涝本身就是各种“
城市病”集中发威的结果。
千叶县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周围堤岸上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植物。湿地周边
水生植物茂盛,坡面上做了绿化,在保持良好
净化作用的同时使景色清新自然,吸引了附近居民和儿童前来休闲、玩耍。
在
枯水期,景观池维持整个调蓄设施中的亲水区域,人们可以到这里来散步、娱乐和休闲;在
丰水期,当暴雨来临时,警报提醒游人疏散,此时的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暴雨过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
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
地下水源。
德国推广的新型
雨水处理系统——“洼地—
渗渠系统”,是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
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
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雨洪
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
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
生态系统形成
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