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赋派
中国辞赋的源头及最主要的流派
巴蜀赋派(亦称天府赋派或四川赋派),中国辞赋的源头及最主要的流派之一,是对有史以来,以天府之国为中心出生、生活、活动、创作的辞赋学家、辞赋研究学者们的统称与概括。
基本概况
,作为一种独立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由来已久。早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中,就已经有了赋的雏形,《诗经》“六义”之一即是“赋体”。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故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宋,衰于元明清,当代应盛世而抬头。赋之真正成为文体,则是司马迁对于屈原、宋玉、唐勒、景差、枚乘等人的作品的界定。然而,效法古人开创性地写作并将自己作品称之为赋的,只有成都人司马相如。自此之后,赋才光明正大地走进中国文学历史的殿堂,奠基人司马相如也成为赋界公认的写赋鼻祖。因此四川是中国汉赋的发祥地,是四川本土文化最杰出的人文符号和文化标示。
有史以来,天府之国俊才辈出,在古代以辞赋文采成就功名的人物主要有司马相如、王褒、扬雄、李尤、诸葛亮、李密、李白、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虞集、杨慎、李调元等。当代巴蜀辞赋作家代表有魏明伦、何开四、徐康、张昌余李长空、苍山牧云、廖学良等,可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们在辞赋领域,乃至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家
古辞赋家
西汉 司马相如(约前179— 约公元前118)字长卿,汉族,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长门赋》等。作品辞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他与卓文君的私奔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西汉 王褒,字子渊,西汉人,文学家,生卒年不详。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 江区墨池坝)人。他的生卒年失载,只知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主要在汉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时期。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辞赋家,代表作有《甘泉》《洞箫》等赋十六篇,与扬雄并称“渊云”。 明代杨慎在他编辑的《全蜀艺文志》里选有王褒的作品,还专门作了《王子渊祠》诗,诗云:“伟晔灵芝发秀翘,子渊擒藻谈天朝。汉皇不赏贤臣颂,只教宫人咏洞萧。”
西汉 扬雄公元前53~18)西汉官吏、学者。字子云,汉族,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代表作有《甘泉赋》《长杨赋》等, 少好学,为人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有《太玄》《法言》《方言》《训纂篇》。
东汉 李尤(约44-126)东汉文史学家,辞赋家,与班固、张衡齐名。字伯仁,广汉雒(今四川广汉雒城)人。年少时以能文著称,曾撰《蜀记》。汉和帝时,侍中贾逵推荐他的文章有司马相如、扬雄的风格,召至京城洛阳撰《函谷关》《辟雍》《德阳殿》《平乐观》《东观》诸观赋、铭,拜为兰台令史。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撰《东观汉记》。后帝废太子为济阴王,尤上书谏争。顺帝即位,迁乐安相,年八十三,卒。生平最喜爱“铭”这种文体,著有一百二十首铭,时称“门阶户席,莫不有铭。”另有《果赋》、《政事论》七篇、《和帝哀策》等,唯《九曲歌》残句较为有名:“年岁晚暮时已斜,安得壮(一作力)士翻日车。”文集已轶,梅鼎祚《东汉文纪》,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有其作品。
三国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
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人。代表作有《陈情表》等.西晋文学家,辞赋家。初仕蜀汉,后仕西晋。李密有《陈情表》流传于后世,被传颂为孝道的典范。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代表作有《大鹏赋》《春夜宴桃李园序》等。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原籍湖北襄阳。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代表作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杨慎(1488~1559)代表作《古战场文》《过秦论》等。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李调元(1734年12月29日——1803年1月14日),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编撰《赋话》,在辞赋界颇具影响力。生于四川罗江(今属德阳)。父亲李化楠是乾隆年间进士,官至保安同知(官名),其诗作《万善堂诗》清婉雍容,名震一时。李调元遂宁张问陶(张船山)、眉山的彭端淑合称清代四川三大才子。其中,张问陶成就最大,袁枚称其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彭端淑次之,诗名不彰;李调元第三。
今辞赋家
魏明伦(1941—2024),生于四川内江,居成都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公共管理系系主任,童年失学,九岁唱戏。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与蜀中才子陈恩田(大清康熙帝师陈廷敬后人)并称巴蜀双杰;与作协派何开四,赋骨苍山牧云合称“赋都辞赋三大家”。代表作有《中华世纪坛赋》、《茅台赋》、《大道乾坤赋》等。历任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演员、编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剧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国家一级编剧。著有杂文集《巴山鬼话》,电影文学剧本《四川好人》等。1987年新华社《半月谈》公布魏明伦为中国当代九大剧作家之一;1988年被天津《艺术家》评选为中国艺术界十大神秘人物之一;1993年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现代戏曲研究会上,被湖北省艺术研究院等学术机构联合推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界四大怪杰之一。
何开四,男,四川泸州人,中共党员,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擅长写赋而著称,与巴蜀鬼才魏明伦,赋骨苍山牧云并称“赋都辞赋三大家”。 何开四先生的赋具有洪钟大吕之气,著有《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碑记》《成都赋》《巴蜀文化赋》《大地赋》《国酒茅台赋》《川菜赋》《国宝熊猫赋》《德赋》《小平百年赋》《泸州赋》《石棉赋》《圣火赋》等100多篇碑赋,《中国农业赋》一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刊刻展出。其同时代的辞赋家还有张昌余、黄彦、梅隆雪川、徐康等。此外何开四先生还精心策划、设计了“巴蜀文化墙”、“国窖广场”、“武汉东湖景区”等充满现代气息的文化景观。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集《血染的风采》,文学评论集《批评与探索》,文艺美学专著《碧海掣鲸录》等。
徐康:当代诗人、辞赋家。1943年7月出生,四川眉山人。当代诗人、辞赋家。1983至今,先后担任四川省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巴金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同时担任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系一般作有,并享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文学创作三十余年,已出版散文、随笔、诗歌等个人著作18部,在全国各报刊发表各类作品约500万字,作品获全国种类奖项二十余项。同是创作各类辞赋、碑铭十余篇,多数已刻碑名世。辞赋代表作:《国酒茅台赋》、《剑南春赋》。
苍山牧云,代表作《苍山牧云辞赋选集》(十二卷,收录辞赋586篇)。当代儒家后儒学奠基人。本名潘成稷,字泓西,号九州。生于安徽省怀远县,现居四川成都市。新诗路(1998年10月倡立新诗路世界华文联盟组织简称“诗盟”)和中国赋都两大文化运动发起人(提案《成都新名片-中国赋都》),1999年11月创建中国士林文化学会(简称“士林会”),中华骈文运动干将之一,筹建筹备西部国学院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经济师,编审,一级辞赋作家。中国诗赋学会(网站)监审,中国骈体文(网站)学会顾问,中华辞赋家联合会特约顾问。世界华人少年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韵文学会、四川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四川省颜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新诗路*漂系列”专著《萱晖文存》,由“新诗路世界华文联盟”出品,约600万字。
陈恩田 今重庆人。国际七三学社第一届委员会主席、荣誉博士。当代跨领域华人学者、著名书法家。陈氏系清朝康熙帝师、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后人、近代名士陈光美之孙。祖父陈光美请郭沫若以“陈霖降露,恩泽于田”而定名。其两岁习字, 八岁作赋,十二岁随祖父于江津鹤山坪祭拜陈独秀,并以“独秀一支笔”书写《鹤山坪祭》,更是声名鹊起。被誉为“神童小秀才”。 代表作:《大中华赋》《东方红·颂中国共产党》《中南海记》《中国人民解放军赋》《清字文》 《沁园春·和谐世界》《新三字经·铭刻序》《中华奥运赋》《凤凰新生·中国共产党颂》《和平统一赋》《新蜀道难》《新桃花源记》《新重庆赋》《渝女论》《乐亭序》《对台策论》等。诗集:《巴山蜀水》《大海》《莲花山》《香江秋雨》等;小说:《古镇春秋》《中华小秀才》《桃花源传奇》《孤帆碧空》《大鹏飞处》《天下龙宫》等。
张昌余,四川垫江(今属重庆)人。著名辞赋家,国学家,电视记录片《丝路纪行》的特邀专家,“世界客家第一村”项目专家,“中部崛起”文化项目专家。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科普研究所副所长兼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四川师大教授,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著名辞赋家,国学家。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四川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在文学、史学、美学、命名学、民俗学、科普学及书法、绘画等方面均有研究,其著作曾获“国家图书奖”、“韩素英国际奖”、“冰心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主要著作有《中华文史览胜》、《中华文化通俗谈》、《张昌余赋集》、《张昌余骈文集》。其中《国宝大熊猫赋》、《采菊赋》等40多篇,大多数都已碑刻
李长空 原名李家庆,1971年出生,四川三台人。当代诗人、辞赋家、文艺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著作出版诗文集十余种,其中《镣铐之舞》为辞赋专著。其赋作散见《人民文学》《中华辞赋》《神州辞赋》《贵州民族报》《绵阳日报》《北欧时报》等刊物,曾经获得人民文学杂志社、人民网、新华网、诗刊社、广东省作家协会、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全球征文各等级奖及首届中国辞赋“滕王阁奖”,部分作品被勒石上墙。辞赋作品包括《中华抗战赋》《中国钓鱼岛赋》《中国三沙赋》《中国酒道赋》《广东精神赋》《绵州赋》《轩辕黄帝赋》《东坡居士赋》《张艺谋赋》《魅力乌镇赋》《拟岘台赋》《七彩华山赋并序》《观音山赋》《观音山新赋》《观世音赋》《青城山赋》《武当山赋》《丹霞山赋》《神农架赋》《洞庭湖赋》《同里水乡赋》《风物湖州赋》《大足石刻赋》《国酒茅台赋》《中国汾酒赋》《中国习酒赋》《三贤祠赋》《三台赋》《莲花赋》等七十余篇。
雪川 即梅隆雪川,原名廖学良。四川乐山人,师承张昌余先生。文化界奇才:海内外书剑飘零,做过报人、编过杂志、拍过影视、也为一些策划公司做过成功的创意。创作的辞赋作品有《中华世纪坛赋》《茅台赋》《大道乾坤赋》《太阳石赋》《成都赋》《二湾赋》《山水赋》等。美国哈佛汉学家、北大博导陈我博士认为雪川“具北人的壮阔与南客的典雅”,其辞赋“气含风雨之润,笔吐星汉之华”;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主席潘承祥则认为雪川“笔流三江水,墨翻五岳云”,堪称当代辞赋界“扛鼎者”。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8 13:50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