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尼亚
病毒(Bunya virus)是具球形、有包膜和分节段负链
RNA的 1目病毒。因首先从乌干达西部的布尼亚韦拉分离到本目的而得名。
代表种──布尼亚韦拉病毒而得名。直径 90~100纳米,从包膜伸出许多
糖蛋白突起,内有 3个
螺旋对称的
核壳,分别含大(L)、中(M)、小(S)3个RNA节段,其总分子量为(6~7)×106。多数具有 3种主要的病毒粒
蛋白质。病毒粒成熟时芽生细胞高尔基区表面光滑的
小泡内或其附近。
分类
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类有包膜的
负链RNA病毒,已知包括200种以上的病毒,是
虫媒病毒中最大的一科。1975年
正式命名,1980年被区分为四个属,即布尼亚病毒属、纳伊罗病毒属、
白蛉病毒属及乌库病毒属。
布尼亚病毒属包括至少13个血清组的112种病毒及12种未分组的病毒,大多数由
蚊子传播,包括加里福尼亚
脑炎病毒及可引起人类脑炎的La Crosse病毒以及一些其他可引起人类
发热性疾患的病毒。
白蛉病毒属包括
白蛉热病毒、立夫特
山谷热病毒及至少28种其他病毒,主要由白蛉传播,但其中有些也从蚊分离到。许多
脊椎动物特别是
啮齿类动物可被感染。立夫特山谷热病毒原为一种绵羊病的
病原体,近年在
非洲人群中曾引起几次大的疾病流行。纳伊罗病毒属从纳伊罗毕绵羊病病毒命名,其原型病毒为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此属至少包括19种不同血清型的病毒,主要由蜱虫传播。乌库病毒属包括乌库尼米病毒及另外6种病毒,由蜱传播,从
自然界啮齿动物及从蜱分离出,对人类
致病作用尚不清楚。此外,尚有10种病毒由于生化及血清学资料不够,尚难分到上述四个属中去,以及23种根据
形态特征归类到本科的可能成员。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是布尼亚病毒的一种,能引起伴有肾综合征
出血热,临床特征是
发烧、休克、出血和明显的肾损害症状,病人有发热期、低血压期、
少尿期、
多尿期、
恢复期等 5个病程,病死率 5%~30%。分布于中国、朝鲜、
苏联、日本、
斯堪的纳维亚和
东欧一些国家。主要发生在青壮年。宿主动物主要有
黑线姬鼠或
欧洲棕背鼠。1981年中国河南和山西发现的轻型出血热主要由
褐家鼠传播。日本曾发生由
大家鼠引起的城市型出血热,1975年以来又发现由
大白鼠引起的出血热在实验室暴发。野鼠的尿、粪便或唾液污染皮肤伤口,或吸入扬起的污染尘埃和吃喝污染饮料食物,均可引起感染。鼠体外寄生的
革螨和
恙螨曾被怀疑为媒介,但还缺乏
病原学证据。1978年用黑线姬鼠分离到病毒并适应于人
肺癌细胞(
A549)和
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两种
传代细胞培养。病毒对黑线姬鼠和
细胞培养均无明显的
致病性,但用间接
免疫法荧光法可测知其存在。本病毒为
RNA病毒,对
脂溶性溶剂敏感,不耐热(56℃)和酸(pH5.0以下),
紫外线照射和一般清
毒剂处理可灭活。提纯的病毒经
免疫电镜观察,可见到直径 80~110纳米的有膜球形颗粒,其形态符合布尼亚病毒科的特征。最近,中国学者应用酶标抗体
免疫电镜法,在感染细胞中见到直径110~160纳米的类似布尼亚病毒颗粒和大量
胞质内
包涵体,根据
形态学认为是布尼亚病毒科的 1个
新属。
新型布尼亚病毒
2010年3月17日电:近两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蜱虫叮咬所致的病例。中国疾控中心经研究,确定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是这类“
蜱咬病”的元凶。
17日出版的国际医学刊物《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中国疾控中心的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这是国际上首次发现这一布尼亚科病毒。该病毒被命名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简称
新布尼亚病毒。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
王宇说,新布尼亚病毒的发现,是继
SARS冠状病毒发现以来全球在病原学研究领域中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重视和认同,表明我国病原学及新发传染病的研究达到一个更高水平。
近两年,我国部分地区陆续报告了以发热、胃肠道症状、
血小板减少和
白细胞减少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
感染性病例,少数患者因多
器官衰竭死亡的情况。针对这一可能的新发传染病,在卫生部的组织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探索研究工作。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引进的旅美学者、
得克萨斯大学于学杰教授的研究小组经过多方探索,首先发现了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2010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将该类病例定义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并开展了病例的
主动发现、搜索等监测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
李德新带领实验室
科研人员,从来自湖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和
辽宁6省病人血清中分离到一株病毒,并完成了病毒的全
基因序列测定和
同源性比较,通过对病毒
基因结构和形态特征的详细分析,确定该病毒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
同时,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检测了600余份患者或健康人的血清,用大量病例证明了新布尼亚病毒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
因果关系。
李德新介绍说,研究明确了新布尼亚病毒致病的临床和
流行病学特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肝
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有出血表现。该病主要发生在丘陵、山区,患者以从事
农业生产的成年农民为主,部分患者被
蜱叮咬。流行期为4-10月,流行高峰为5-7月。
“对于发现不同以往的传染病病例时,能否准确及时明确病因、鉴定病原体,是
有效控制传染病、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李德新说,新布尼亚病毒的发现首先得益于我国的传染病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其次得益于
疾病预防控制系统
实验室建设。
据了解,中国疾控中心已对全国疾控系统专业人员进行疾病检测和诊断培训,并制备了大量的
实验室检测试剂分发到各省,使各省都能够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测。
传播方式
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
脊椎动物和
节肢动物(
蚊、蜱、
白蛉等),可感染
小鼠,并能在一些
哺乳类、
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对人可引起类似
流感或
登革热的疾病、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
加利福尼亚脑炎)。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
胚胎期传播。
变种
2010年09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
新型布尼亚病毒”。“河南
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或将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而
卫生部也正在组织专家制订“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诊疗方案”,从
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对发现的感染病例,进行有效的界定和治疗。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病毒,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是可以治疗的,而且
病死率很低,公众不必恐慌。
防治方法
一是
环境防治: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二是
化学防治:可喷洒药物,
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三是生物防治:用
生物农药藻盖杀(0.12%
藻酸丙二醇酯)。四是
个人防护:进入有蜱地区,要注意防护,外露部位要涂布
驱避剂。
相关专业人士提醒,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千万不要用
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应该用
乙醚、
煤油、
松节油、
旱烟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
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
液体石蜡、
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如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
抗组胺药和
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
应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