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是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以后设置,授予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至1958年共有57位解放军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
历史背景
历史沿革
近现代世界各国实行的军衔,与古代的官品爵位有继承关系,欧洲历史上就有过以军功政绩封爵的等级荣誉制。近现代国家实行的“军衔”一词,最早产生于1578年的法国,意思是“军队等级的台阶”。评定军衔的标准是战功而不是门第,这利于打破封建世袭等级和激励军功,并便于摆正军人间的关系和实施指挥管理。中国清末的北洋新军引进了这一制度,在民国年间成为国内军队的一项制度。
军衔本身是一种等级,早期的共产党人大力倡导平等观念,自然把军衔当作可憎的等级制加以抨击。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就宣布废除军衔制,鼓励军队中的士兵撕下肩章,甚至取消了“军官”和“士兵”的称谓而代之以“指挥员同志”和“战士同志”。随后的内战却证明,军队不讲等级会增加指挥困难,干部待遇也必须有区别而不能搞平均主义,于是1935年苏军又正式恢复了军衔制。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斗争开始以俄国为师,又是在艰苦的农村长期奋斗,更强调官兵一致,从1927年人民军队创建起便不设军衔。1937年国共合作后,红军改编为名义上属于国民革命军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些担负对外交往的干部被临时授予军衔。部队在进行分散的游击战和军民一同奋战时,更感到强调等级不利于密切官兵和军民关系。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军队在革命战争中没有外在的“牌牌”,却打败了等级森严的反动军队。不过在国内战场上部队编成简单,战士往往只认识自己的上级,进入多个部队和多军兵种协同作战时,没有军衔便出现了指挥不便。
彭德怀在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后,在朝鲜战场上一次夜间外出时,他看到有两支不熟悉的部队在狭窄的路上争道,双方的干部身上没有军衔标记,结果分不出上下级互不相让。1952年他从朝鲜回国主持军委工作时,便提出要尽快实行军衔制。
供给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和全国党政干部一样,较长时间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个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经济情况略有好转的地区,按照任职情况给予数量微薄的津贴,以补零用。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地方和军队干部,才根据每个人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历史贡献、所任职务等综合因素,评定了级别,干部按级别享受工资津贴和其他物质待遇。
定衔过程
1950年7月4日,在中央军委会议上,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部长的罗荣桓有一个讲话,他说:总干部管理部准备进行军衔、奖励的准备工作。同年9月,朱德在总干部管理部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军衔制度,尽量争取在第二年的服装上把军阶标出来。”就在军队的领率机关积极筹备授衔工作时,朝鲜战争爆发,授衔工作暂时停顿。
1951年8月,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表示:“规定职务识别,在战斗中已感必要。”后来在与美军谈判过程中,军衔讲究对等,也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1952年11月26日上报中央军委。初步计划军衔分6等20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三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该方案除准将外,基本与苏联的军衔一致。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部门在充分考虑苏方意见,同时参考当时朝鲜的军衔制,并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具体情况,拿出了第二套方案,即6等21级。1953年末,中央军委召开了55天的高干会议,确定中国军队发展的总方针、总任务。彭德怀在给毛泽东的报告中说:“军衔主要是确定每一个军人在队列中的地位和职权,以便按职责条令的规定,履行职权;同时又是国家给予军人的一种荣誉,以鼓励其在军队中的工作和上进心。”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同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采用世界通用的军衔体制。军衔设6等19级: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首次授衔
1955年2月8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由时任国家主席毛泽东批准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简称《军官服役条例》),标志着经过5年时间酝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诞生。
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授予朱德等1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并由时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授予。
1955年9月27日,中央军委专门发出电报文稿,并通过国务院举行的将官授衔典礼大会,公布授予粟裕等1038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官以将官军衔的命令。其中包括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798名。
授衔仪式
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举行了两场授衔活动。下午14点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授衔典礼在中南海紫光阁西边的国务院礼堂隆重举行。会上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的命令。接着,周恩来把授予大将军衔的命令状,依次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张云逸9位在京将军(徐海东因病在大连疗养,未参加大将授衔仪式)。在京的301名将官都在此授衔。
下午17时整,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走上怀仁堂主席台。接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彭真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毛泽东亲手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授予到场的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7位元帅。刘伯承、林彪、叶剑英没能参加这一典礼。刘伯承和林彪因为生病正在青岛疗养,叶剑英在大连组织抗登陆演习,所以他们未能参加北京怀仁堂的授衔。
授衔上将
首次授衔
萧克(1907年7月14日—2008年10月24日),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达(1905年4月19日—1993年7月12日),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张宗逊(1908年2月7日—1998年9月14日),时任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李克农(1899年9月15日—1962年2月9日),时任副总长兼外交部副部长。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时任副总长兼铁道兵司令、政委。
许世友(1906年2月2日—1985年10月22日),时任副总长兼南京军区司令。
邓华(1910年4月28日—1980年7月3日),时任副总长兼沈阳军区司令。
彭绍辉(1906年9月6日—1978年4月25日),时任副总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张爱萍(1910年1月9日—2003年7月5日),时任副总长。
杨成武(1914年10月27日—2004年2月14日),时任副总长兼北京军区司令、防空军司令。
韩先楚(1913年2月14日—1986年10月3日),时任副总长。
李涛(1905年9月4日—1970年12月20日),时任总参谋部三部部长。
傅秋涛(1907年8月3日—1981年8月25日),时任总参队列部长。
王平(1907年10月12日—1998年2月8日),时任总参动员部长。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时任总参军事交通部长。
傅钟(1900年6月28日—1989年7月28日),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肖华(1916年1月21日—1985年8月12日),时任总政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
甘泗淇(1904年12月21日—1964年2月5日),时任总政副主任。
宋任穷(1909年7月11日—2005年1月8日),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
赖传珠(1910年4月3日—1965年12月24日),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
洪学智(1913年2月2日—2006年11月20日),时任总后副部长。
周士第(1900年9月9日—1979年6月30日),时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外训练部长。
郭天民(1905年5月7日—1970年5月26日),时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长。
周纯全(1905年10月8日—1985年7月28日),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杨至诚(1903年11月30日—1967年2月3日),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陈再道(1909年1月24日—1993年4月6日),时任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兼武汉军区司令、湖北军区司令员。
陈奇涵(1897年9月23日—1981年6月19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王宏坤(1909年1月22日—1993年8月20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
苏振华(1912年6月2日—1979年2月7日),时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刘亚楼(1910年4月8日—1965年5月7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
刘震(1915年3月3日—1992年8月20日),时任空军副司令。
陈锡联(1915年1月4日—1999年6月10日),时任炮兵司令。
韦国清(1913年9月2日—1989年6月14日),时任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公安军副司令。
陈士榘(1909年4月14日—1995年7月22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
陈伯钧(1910年11月26日—1974年2月6日),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
钟期光(1909年1月2日—1991年5月22日),时任军事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宋时轮(1907年9月10日—1991年9月17日),时任总高级步校校长。
朱良才(1900年9月27日—1989年2月22日),时任北京军区政委。
董其武(1899年11月27日—1989年3月3日),时任69军军长。
唐亮(1910年6月13日—1986年11月20日),时任南京军区政委。
叶飞(1914年5月7日—1999年4月18日),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兼福建军区司令。
杨得志(1911年1月3日—1994年10月25日),时任济南军区司令。
王新亭(1908年12月23日—1984年12月11日),时任济南军区政委代司令员。
黄永胜(1910年11月17日—1983年4月26日),时任广州军区司令。
李天佑(1914年1月8日—1970年9月27日),时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兼广西军区司令。
陈明仁(1903年4月7日—1974年5月21日),时任55军军长。
贺炳炎(1913年2月5日—1960年7月1日),时任成都军区司令。
阎红彦(1909年10月26日—1967年1月8日),时任成都军区第一副政委。
谢富治(1909年9月26日—1972年3月26日),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兼政委。
陶峙岳(1892年9月18日—1988年12月26日),时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
乌兰夫(1906年12月23日—1988年12月8日),时任内蒙古军区司令、政委。
周桓(1909年2月22日—1993年10月27日),时任沈阳军区政委。
杨勇(1913年10月28日—1983年1月6日),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
李志民(1906年7月9日—1987年11月16日),时任志愿军政委。
赵尔陆(1905年6月4日—1967年2月2日),时任二机部长。
二次授予
王建安(1908年10月12日—1980年7月25日),时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三次授予
李聚奎(1904年12月31日—1995年6月25日),时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首授级别
1955年授上将军衔有57人,授予标准主要是1952年评定的正兵团级干部,也有个别副兵团级和准兵团级干部。
正兵团级
正兵团级33名:张宗逊、宋任穷、赵尔陆、萧克、王震、许世友、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克农、李达、杨成武、李涛、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叶飞、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
副兵团级
副兵团级19名: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诚、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吕正操。
准兵团级
准兵团级1名:贺炳炎。
无军队级
无军队级别者2名:乌兰夫、阎红彦。
特色上将
少数民族
4位少数民族上将:杨至成(侗族)、乌兰夫(蒙古族)、李涛(瑶族)、韦国清(壮族)。
起义将领
3位原国民党军队起义军官出身的上将:董其武(起义前系绥远省主席)、陈明仁(起义前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长沙警备司令)、陶峙岳(起义前系新疆省警备总司令)。
纪念继承
2023年11月24日上映的《开国将帅授衔1955》故事片,是由唐国强任总导演、石伟任导演的中国影史首部集中展示众多开国将帅光辉历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该片以1955年9月底全军第一次实施授衔授勋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为主线,同时将开国领袖们与开国将帅们在不同的革命历史阶段中的闪回穿插其中,既有恢宏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又有人物生离死别细致入微的情感表现,二者有机结合产生出了革命的英雄主义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8:56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