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击机
作战飞机机种
强击机,是作战飞机的一种,也叫攻击机,主要用于从低空、超低空突击敌战术或浅近战役纵深内的目标,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国外也称之为近距空中支援飞机。强击机具有良好的低空操纵性、安定性和良好的搜索地面小目标能力,可配备品种较多的对地攻击武器。
特点
强击机的特点是有良好的低空和超低空稳定性和操纵性;良好的下视界,便于搜索地面小型隐蔽目标;有威力强大的对地攻击武器,除机炮和炸弹外,还包括制导炸弹、反坦克集束炸弹空对地导弹等;飞机要害部位都有装甲保护,以提高飞机在地面炮火攻击下的生存力;起飞着陆性能优良,能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起降,以便扩大飞机支援作战的范围。现代强击机有亚音速的,也有超音速的,正常载弹量可达3吨,机上装有红外观察仪或微光电视等光电搜索瞄准设备和激光测距、火控系统等;有的新型强击机已具有垂直和短距离起落能力,如苏联的雅克-38和英国的“鹞”式强击机。所谓 “强击”,即是能够不畏敌人的地面炮火强行实施攻击。
如今,在国外,空中战役战术纵深攻击任务,一般都用战斗轰炸机;而实施近距空中支援攻击任务,则用强击机(攻击机)。
强击机是强行突破敌防空火力对敌实施攻击的,所以其战损率总是明显高于其他机种。换言之,强击机极易被击落。在越南战争中,美国在越南防空抵抗不太强的情况下,在两年时间就损失了182架强击机,曾使当时参战的A-1强击机几乎丧失干净。强击机在作战中一般都用歼击机掩护,但这种掩护极不可靠,因为从战术讲不同高层的战术配合是不易达成的。况且用价格昂贵的歼击机去执行这种掩护从效费比上也不合适。因此,在强击机发展与完善中应特别强调其生存能力。
分类
强击机是一种打击敌方前沿和中、近程地面目标为主的航空兵器。近年来,国外航空军事技术先进国家,如美国、俄罗斯等根据攻击方式、攻击能力和各兵力作战要求不同,将强击机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可在靠近前线的简易机场起降,在战场上空停留时间较长,载弹量较大,专门打击地面坦克和机动目标的亚音速强击机,如美国的A-10、俄罗斯的苏-25。但此类飞机易受对方空中力量袭击,自卫能力较弱,从美国停止生产A-10而发展F/A-18看,强击机发展也强调速度。
另一类是超音速强击机,它具有低空大表速突防能力和配备强大为对地攻击武器,作战半径较大,有一定的空战和自卫能力。这类飞机服役的有美国的F/A-18、俄罗斯的米格-27、英法联合研制的“美洲虎”等。
武器配置
强击机执行对地攻击。攻击目标主要包括有武装直升机在内为敌方战术机动目标、前沿机场、战术导弹发射场、战场兵力集结点、交通枢纽及近海舰船等。
攻击机用来突击地面目标的武器有:航炮、普通炸弹、制导航空炸弹、反坦克集束炸弹和空地导弹等。现代攻击机最大飞行速度不超过音速,正常载重量可达8吨,机上装有红外观察仪或微光电视制导等光电搜索瞄准设备和激光测距器等。有的攻击机具有垂直/短距起落性能。
与轰炸机区别
强击机与歼击轰炸机的区别,在于突防手段和空战能力不同。强击机的突防,主要靠低空飞行和装甲保护,歼击轰炸机则主要靠低空高速飞行;强击机一般不宜用于空战,而歼击轰炸机具有空战能力;强击机用于突击地面小型或活动目标,比使用歼击轰炸机更有效。此外,强击机可在野战机场起降,而歼击轰炸机一般需用永备机场。
发展历史
起源
最早的攻击机是由德国容克公司研制的容克JI型飞机,它于1915年12月5日首次试飞。它是一种装有铝合金蒙皮和防护装甲的双翼机,它也是最早全金属飞机。机上安有机枪,载有少量炸弹,可低空对地面目标进行扫射轰,后来容克公司又发展了更先进的CLI─IV型攻击机,由双翼改为下单翼,速度和机动性也有了提高,机上装有2─3挺机枪。它们在执行危险的低空近距离火力,显示了良好的性能和作战效果。
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纳粹德国为准备新的大战,在30年代又发展了新的攻击机容克─87和亨舍尔─123。在当时,它们又称为 “俯冲轰炸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和美国,日本也研制了本国的攻击机。苏联攻击机强调对地面装甲防护性能,美、日则是发展对舰艇进行鱼雷攻击和俯冲轰炸的攻击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首先使用容克87俯冲轰炸机(即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攻击行军纵队和坦克等,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在战争后期这种飞机增设装甲,配备37毫米口径的航空机关炮,专门用于低空反坦克作战。苏联在战争中也同时广泛使用伊尔2强击机,在支援部队作战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这种飞机的机身前部装有防弹钢板,将发动机、油箱、驾驶员射击员完全保护起来,免受小口径枪弹的伤害。机上装有机枪、机炮、火箭弹,并能携带600公斤航空炸弹。1944年末又生出其改型机伊尔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次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强击机在复杂气象或暗夜条件下搜索小型目标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武器的性能还需提高,自卫能力包括装甲和电子干扰设备等也需不断加强和改进。
二战结束后,攻击机家族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也进入了喷气时代。也是在这个时期,“战场杀手”又添了一个同族“兄弟”——战斗轰炸机。从此,两“兄弟”比翼齐飞,争奇斗艳,以一个个空中奇迹,为飞机家族写下壮丽的诗篇。
喷气时代
攻击机跨入喷气时代的时间略晚于战斗轰炸机。在早期问世的喷气式攻击机中最为有名的要算是美国的A-4舰载攻击机(绰号“空中之鹰”)。该机是美国在吸取朝鲜战争的经验的基础上研制的,能对地面目标进行战术攻击和常规轰炸。它于1952年开始设计,第一架原型机XA-4A于1954年6月首次试飞,生产型于1956年10月交付美国海军使用。该机与众不同的是,机头右侧装有可进行空中加油的受油管,既可进行加油机加油,也可由携带自足式空中加油装置的A-4型机进行“伙伴加油”。它共有5个外挂架,可挂副油箱或各种武器,翼根处装有2门20毫米航炮。A-4问世后,因其出色的飞行性能而受到青睐,先后出口许多国家,并有幸成为美国海军“蓝色大使”空中特技表演队的专用机种。1982年,在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装备的A-4宝刀不老,一举击沉英国现代化导弹驱逐舰“考文垂”号,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第二代攻击机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取消了强击机,代之以歼击轰炸机。50年代末、60年代初,攻击机家族迈进了第二代,其代表机型是美国的A-6“入侵者”。该机是由美国格鲁门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双座双发全天候高亚音速重型舰载攻击机。1963年开始服役,先后改装了多种型号,总计生产740架,出厂价约5550万美元与A-4攻击机相比,A-6在续航能力、全天候作战和自动化程度方面,特别是在攻击火力方面要高出一个档次。其最大载弹量达8165公斤,比A-4增加了4倍。在越南战争中,A-6开始崭露头角。在越战后的美国的历次出征中,也几乎都能见到其踪影。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有48架A-6和30架由它改装的EA-6B电子战飞机飞赴疆场,为多国部队赢得战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70年代末又装备了A-10。80年代初,苏联开始装备了苏-25飞机,主要用于反坦克。
第三代攻击机
在第三代攻击机中,英、法联合研制的美洲虎攻击机和法国研制的“超军旗”也值得圈点。特别是在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的“超军旗”用“飞鱼”反舰导弹一举击沉英国现代化的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后,“超军旗”战机更是名噪一时。在第三代攻击机中,苏联的苏-25(绰号“蛙足”)也属佼佼者。该机是苏霍伊设计局为苏联空军研制的亚音速近距支援强击机,有T、K、UB、UT等改进型,出口朝鲜、伊拉克等国。苏-25特点是火力强、防护性能好。该机座舱保护装甲是用厚24毫米的钛合金钢板焊接而成的,可抗住直接命中的20毫米口径炮弹或30°角命中的30毫米口径炮弹。机身左侧安装1门30毫米双管航炮,向下偏转射击,这在攻击机家族中是不多见的。机翼下共有10个挂架,可携带各种空对地导弹、火箭弹、集束炸弹等,也可带2枚AA-2空空导弹AA-8空空导弹,总载弹量为4.4吨。
中国装备
现状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强击机只有强-5,其他像歼-7飞豹(飞豹是战斗轰炸机,并非攻击机,两者有本质的区别)等,都属于战斗机范畴,不属于强击机。中国空军于1950年开始装备强击机。强-5是由中国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轻型超音速攻击机,是一种单座双发动机的低超音速飞机,装有两门23毫米口径的机炮,机身内和机身下可载挂多种对地攻击武器,最大载弹量可达2吨。主要用于低空、超低空对地面或水面战术、战役纵深目标和有生力量进行攻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它至今仍是唯一由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成功的喷气式攻击机。其性能在长达40余年的生产、服役经历中不断得到改进提高.再加上各国飞行员对其产生的好感和信赖,至今仍是中国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前线航空兵的主力机种,并且经过性能提升后将继续服役至本世纪初。
强-5攻击机是在歼-6/米格-19战斗机的基础上,引进西方攻击机的设计风格而研制出的角色转换型装备。它一改早期苏联喷气机的机首进气为两侧进气,并重新进行机身结构融合,加装防弹装甲和防弹玻璃以及轰炸射击瞄准具,同时采用歼-6的发动机和尾翼设计。单从外表来看,强-5类似于取歼-6的发动机和全新设计的前机身结合而成的。
从60年代起,逐步换装自行研制的强-5型飞机。从70年代开始,强-5开始作为我人民空军的对地打击主力而大量进入强击航空兵服役。特别面对当时苏联在漫长的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的极端恶劣的国防环境,强-5战机作对付苏联坦克集群的“抵消手段”而部署于前线边境机场。强-5定型后,南昌飞机制造厂又根据部队的不同使用情况和外销的需要,发展出多种的攻击机,形成强-5家族,主要改型包括强-5甲型、强-5乙型、强-51型、强-5II型、强-5III型及强-5IV型等。据说在1987年巴基斯坦“真主之剑”演习中,它发射飞鱼导弹击中了靶船并曾在低空挫败幻影战机。但是经专著《东风乍起》确认,强-5直到2010年前都没有任何国内外挂反舰导弹的型号,而且尝试挂弹也只是挂轻型天龙导弹,巴基斯坦海军官网也确认1989年巴海军才用另外一型飞机完成空对舰飞鱼试射,因此此说应当为谣传。
发展潜力
我国至今唯一的强击机强-5已经首飞了40多年,虽然经过不断的改进,如今乃至将来的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近距火力支援的主力,但强-5的种种缺陷不可避免的成为其被逐渐淘汰的因素。虽然仍是直接火力打击的主力,但进行换代机的研制开发工作也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我国一直以来只有强-5这一个强击机机型,而且它并不适合进行类似A-10C的改进。毋庸质疑,我国新一代的强击机不会是在强-5基础上改进的,它必然是在一个新的机体上开发而来的,而且其本身的飞行性能、电子设备、武器配置以及升级潜力都要远强于强-5,达到或接近第三代战机的标准。
若以现有的中轻型三代战机为原型机开发新一代强击机,也可以是一种选择。美国曾用F-16改装成为A-16,由于其原型机为F-16,因而速度快,巡航速度达到900公里/小时,相比强击机,这可以使战损减少一半。另外,由于使用F-16的雷达,因而在攻击的同时具有空情监视能力。但这种改进型号没有发展下去,主要是由于费用过高和考虑到单发带来的安全性下降等问题。我国现有的中轻型三代战机有枭龙歼-10。先说歼-10,虽然在设计中定位为多用途战机,但考虑到我国的安全形势,制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一个主要任务,所以在相当的一段时间中我国的歼-10都将是一款空优战机,其对海对陆攻击能力不是发展的重点。从歼-10本身来看,虽然优秀的设计和大推力发动机的使用使其具有巨大的载弹量,但其外挂条件并不好,在挂副油箱时并不能挂载大重量的对地攻击武器,所以一般只挂载空空导弹执行空战任务。还有一个问题,用昂贵的战机用普通航弹和火箭弹去执行低空火力支援任务是否值得。另外,也得考虑单发飞机在对地攻击时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将歼-10改装为强击机并不符合现实。
再说枭龙,枭龙相对于歼-10是一款低档机。然而由于设计合理、装备先进,其战斗力不容小视。而且,其正常的气动外形使其比鸭式布局的歼-10有着更好的外挂条件。加之其本身就是一款廉价战机,在使用成本上也要小于歼-10。从这些方面看, 利用枭龙改装一款轻型的强击机也是合适的。但存在一个问题:枭龙是否会在我国大量装备。枭龙的低成本优势确实适合替换我国的已经落后的大量歼-7、强-5等战机。但毕竟歼-10是我国航空工业20年的成果和骄傲,如果不大量装备很可能会使我国航空工业难以再有发展的机会。所以,歼-10必将大量的装备。等到枭龙完全成熟和其发动机国产化之后,歼-10和苏-27系列早已大量列装,留给枭龙的空间并不大,这时再装备一种性能相对落后的战机,无疑会增加机种的复杂性和后勤负担。所以,枭龙在国内的前途并不十分乐观,由枭龙改装强击机则是更遥远的事情。
在我国最有前途的强击机发展方案是利用教练机来发展一款单座强击机。从我国现有和在研的教练机来看,最好的选择是L-15高级教练机。L-15教练机的研制目标就是为苏-27等第三代战机培养飞行员,并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L-15采用大边条的翼身融合、双发、单垂尾、机身两侧进气的正常气动布局。其气动外形良好而且采用了四余度电传操作系统,具有大迎角飞行能力,机动性和操作性较以前的国产教练机有了巨大的提高,可较好的完成苏-27等三代战机的飞行员培养任务。而且正常的气动布局设计可以使其在外挂条件上比歼-10更加从容,而且双发的设计也提高了安全性,改为强击机的潜力很大。L-15已于2006年首飞成功,相信经过不断的试飞,L-15会成为一款成熟的平台。L-15虽然是作为第三代战机的教练机而研制的,比较强调其高机动性,拥有优异的大迎角飞行能力,其持续转弯半径和瞬间转弯角速度已达到第三代战机的水平,但优秀的设计也使其有巨大的改装潜力。
L-15具有良好的视野和人机界面,其前舱视野为16度,后舱6度,前舱界面为一平二下,后舱为两个多功能显示器。虽然作为教练机其系统最初是为了训练而配置,但通过对其火控系统进行改进,以我国如今的技术水平和使用经验,相信不是困难的事情。
L-15采用双发布局,现阶段装备有两台捷克的DV-2X,起飞推力21.6千牛,巡航推力12.7千牛,推重比为4.9。当前DV-2X并未采用加力燃烧室,可以认为,在L-15的完善型号上必然会安装新一代加力涡扇发动机,推力会更大,性能会更完善。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改善飞行性能,增加起飞重量,增强装甲防护和载弹量。
L-15采用双发布局,其机身较为宽大,机内空间充裕,有大的空间以容纳燃油和电子设备。L-15拥有较大的航程和作战半径,有较强的对空、地作战能力。L-15的任务载荷为3.5吨,换装发动机后其载弹量完全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可以胜任轻型强击机的作战需求。
L-15采用全新的设计,因而有可靠性高、便于维护、使用寿命高的特点。采用全机口盖统筹布置发动机大舱口设计,全机高敞开率,有利于战时野外维护。而且其机体寿命达到了10000小时,具有很高的使用率。这些特征都便于使其改装为轻型强击机。
各国装备
美国因为对中东以及亚洲部分地区有战场,对于该区域复杂的地形,派遣战斗机无法完成任务,派遣轰炸机金额又太贵,所以低空低速的强击机是最好的选择,所以美国的强击机种类也是最多的。相比较著名的有A-10(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强击机,常常活跃于中东战场,虽然因为丑陋的外形被美国空军戏称为“疣猪”,但是它无可匹敌的火力以及近空支援能力都是不可估量的。其真名是“雷霆二式”,它特有的象征是机头前的“复仇者”7管集加特林转轮机炮GAU-80/A,恐怖的火力可以瞬间秒杀地面上的坦克)、A-6、A-7(在越南战争、空袭利比亚和海湾战争中使用,A-10也有参加)、A-4等。
俄罗斯(前苏联)在对阿富汗战争中,曾使用他们国家唯一的近空支援强击机——苏-25(蛙足)。该机拥有完备的对地攻击模式,在之后的最新型号苏-25T(也称苏-39)在更新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后,该机的综合能力完全能超越美军的A-10。以及雅克-38,具有垂直起降的攻击机。
英国的BAe GR.7 Harrier(出口到美国叫做AV-8B)“鹞”,和雅克-38一样拥有垂直起降功能。发展到之后的“海鹞”部署于海军。
前景展望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战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的地位可能要发生一些变化。在未来的空中战场上,单用途的攻击机的地位将会有所下降。与此相反,多用途的战斗轰炸机发展势头强劲。这一趋势在第三代战斗机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F-15F-16幻影2000苏-27等,基本上都是一机多型。已经问世的第三代半战斗机如苏-37台风阵风等和第四代战斗机,如F-22F-35T50歼20,也都是清一色的多用途,即不仅有较强的空战能力,同时具有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8 09:10
目录
概述
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