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选修3》是2009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
内容介绍
思想政治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ISBN:9787107190797,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思想政治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最新版出版年份:2014年,是(2017届毕业生)
新课改专版。
作品目录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编写思路
总起来说,《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是一门具有重要价值的
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
马克思主义的
国家观,运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理解国家的
实质,认识不同
国家性质,掌握
国体与
政体的关系。懂得从我国
国情出发,在借鉴人类
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同时,绝不照搬
西方政治体制模式,这是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
重要原则。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认识政府间
国际组织的形成和发展,是
主权国家为维护各自国家利益而进行竞争、较量和协调、合作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指导下,逐步学会以深邃的
历史眼光和宽阔的世界眼光,正确认识国内外大事和大势,坚定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可以说,这门课具有融知识性、理论性与
思想性于一体的显著特点。
重点和难点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本专题介绍了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基本理论,包括国家与国家性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家的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国家组织的形成、分类及作用等。本专题讲授的理论知识是全书的理论基础,在全书中起着开篇和统领的作用。
以下几个问题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国家的定义和性质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般认为,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最早用“国家”一词表示“在政治上组织起来”这个意义。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人们都在为私利而你争我夺,因此必须由具有绝对权威的国家来统辖一切。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一切人都拥有生活、自由、财产等自然权利,人们建立国家或政权就是为了保护这些自然权利等。所有上述观点都未能揭示出国家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什么是国家的基本观点可以从三个方面阐明:一是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二是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三是人口、领土、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国家的性质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可以从两方面阐明。其一,国家的性质也就是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性质。其二,按照国家性质划分,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四种类型的国家,即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上述马克思主义有关国家的论述本来是明白易懂的,但是不断遭到歪曲和挑战。例如,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上,赫鲁晓夫提出了“全民国家”和“全民党”的观点,即所谓两全理论。“两全”理论根本违背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产生了严重后果。几十年来,由于“两全”理论的长期流行,在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脑子里,已经完全失去对资本主义复辟的警惕。这些成为后来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当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从国内外、党内外发起进攻的时候,苏共无法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武器进行反击,反而采取妥协退让的态度,把国家政权拱手让给
资产阶级民主派,导致了苏联解体的结局。
由上可见,在国家性质问题上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就会在实践中产生严重的后果。
2.国体与政体问题
国体与政体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
所谓国体就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指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从国家的历史类型来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就属于不同的国体。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首要的和基本的是从国体上来区分国家类型。
政体问题,说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府,实行自己的专政,管理自己的国家,属于政体问题。
国体与政体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首先,我们在观察、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必须把国体与政体区分开,把本质与形式区分开,不要只看国家的形式而看不清国家的阶级本质。
其次,国体与政体又是密切联系着的。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必须与国体相适应,即必须根据国家的阶级内容采取适应的政体组织形式。毛泽东说过,“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例如,法国大革命后,建立起
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国体问题可以说解决了。但是从1789年到1870年,却反复经历了共和、帝制、共和、帝制、共和的演变。这82年的动荡,所要解决的就是政体问题。所以,我们在观察、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不仅要研究国体问题,而且要研究政体问题。同一类型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例如,同样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有的实行
民主共和制,有的实行
君主立宪制,还曾经有过
法西斯制。不同类型的国家,又可能采取相同的政体,例如,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封建主阶级专政的国家、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四种类型的国家,都实行过共和政体。但是,不管在政体上有多大区别,或发生过什么变化,国家在本质上都是阶级的专政,剥削阶级建立的各种国家都是剥削阶级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资产阶级思想家总是掩盖
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本质,把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描绘成“自由”、“平等”的乐园,而把
社会主义国家诬蔑为专制国家,以欺骗群众、达到维护
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目的。
3.如何认识西方的政治体制
教师教学用书中说,“通过我国与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比较,进一步阐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明确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绝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模式。这是教材对课程核心价值的把握”。这里自然引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认识
西方资本主义的
政治体制。
当代
资产阶级国家的特点是,表面上不同于
奴隶制和
封建制国家采取公开的
暴力形式,表面上也不是按公民财产数量决定其政治权利,而是在
法律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普遍实行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资产阶级国家的这一特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
资本主义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就要求民主和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特征和
封建国家的
专制制度比较起来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在反封建斗争和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起过进步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的
民主制度即
西方政治体制的特征,一般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行代议制。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由于代议制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主要特征,所以资产阶级民主也称为代议制民主。第二,实行分权制。即实行国家的
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第三,实行政党制。就是通过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联合执政或单独执政,以实现资产阶级的统治。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表现为
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三大类型。第四,实行法治。即实行以资产阶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它是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反对专制的封建统治而提出来的主张。几百年来,西方国家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治理国家的
法律制度。以法治国的基本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尽管这在实际上很难实现。这也是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在
法律观念上的反映。
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是对国家权力和政府权力的运用必须依照明确的法律,而不能由掌权者随心所欲地进行统治。也就是说,
政府也要受
法律的限制。
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民主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两方面变化。一方面,为满足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公民参政意识日益增强的要求,作为公民权利表现形态的民主,诸如政治上的普选权和参政权,以及各种
社会经济权利都在进一步扩大,如进一步取消和降低了对选民的种族、性别、财产和教育程度的限制等。另一方面,为加强国家的政治统治和对社会经济事务的干预,代议制政府内部权力关系发生了变化,表现为行政高度集权和空前扩权。这种代议制民主是资产阶级实行专政最理想的
政治组织形式。它没有改变民主的资产阶级性质,没有也不可能给人民带来真正的民主。
4.关于国家主权问题
我们知道,人口、领土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几个基本要素。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又分对内属性和对外属性两方面,也称对内主权和对外主权。主权的两重性紧密相关、不可分割。
一般地讲,每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和政府,都会高度重视国家主权问题。旧中国是半封建
半殖民地国家,到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901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
辛丑条约》时,中国主权已丧失殆尽。清政府不仅被迫向列强赔款谢罪,而且按照列强的要求,将一切反帝爱国人士包括主张反对联军侵略的大臣一律处死。上海外国租界公园门前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集中反映了丧失主权的中国人民的
屈辱地位。没有了
主权,哪里还有
人权?!
近些年来,我们在主权问题上遇到的一个挑战是,西方一些人拼命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企图把自己信奉的价值观、人权模式和社会制度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指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西方的一些国家拿什么人权、什么社会主义制度不合理不合法等做幌子,实际上是要损害我们的国权。”他还说:“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
第三世界的
发展中国家,没有
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苏联解体就是深刻的教训。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推出了《
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提出“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全人类生存高于一切。”在此基础上,1990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八大形成了“人权优先于主权”的观点,主张“人权优先于任何
民族主权和
民族自治的利益”。结果,
苏联各
加盟共和国纷纷举起“
人权”和“自决权”旗帜而宣告独立。苏共和
苏维埃共和国联盟在这个浪潮面前彻底丧失了战斗力。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英国和法国,不仅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中,英国采取的君主立宪制,法国实行的民主共和制都具有典型意义。关于这两种政体的不同特点、成因和实质,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中都作了明确交代和分析。这里只讲两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立宪制,它的建立是进行革命的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面临封建势力和下层群众反抗这两方面的威胁,为了重建秩序而对已存在了若干世纪的君权传统的利用,因为它们认为君权容易被社会各界接受。这实际上是对封建势力的妥协。当然,英国政治文化传统比较保守,善于妥协,政体变革往往采用渐进方式,也是英国
君主立宪政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最后确立是在1689年不流血的“光荣革命”之后。国会于同年3月通过了《
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是新教徒,国王须尊重国会,只有得到国会下院同意方可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务军等。这种由国会制约王权和政府的体制,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光荣革命”是这一制度在英国确立的标志。马克思说:“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由此可见
英国议会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实质。
这种制度今天在世界上仍有相当影响,值得重视和研究。
资本主义较为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为强大但仍保留
君主制传统的国家,除英国外,还有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瑞典、
挪威、
丹麦、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以及
日本、
泰国、
马来西亚等国。
从1789年
法国大革命到1946~1958年的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实行的是
议会共和制。议会拥有选举总统、决定政府组成、任免总理和批准政府施政纲领等权力。当时法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国家。其所以实行这种制度,与法国大革命比较彻底地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有关。但是,到了第四共和国时期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日益突出,
国有化政策产生的低效率和巨额亏损开始困扰法国经济,加之不断进行的保护殖民地利益的战争,使法国军费空前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更为沉重的负担。为了摆脱危机,政府不断更换。从1946~1958年的12年间更换了19次。第四共和国不可避免地迅速走向瓦解。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由
戴高乐出任总统,共和国改由总统加议会的一种混合制度来治理,总统成为共和国权力中心,因此人们称法国为“
半总统半议会制”的国家。这以后法国国民经济获得明显的进步与发展。整个20世纪60年代,法国工业生产年增长率达到6.9%,不仅高于英、美两国,而且超过了
联邦德国。
殖民地问题也获政治解决。
由此可见,这种政体的更迭,完全是为法国国体即为巩固
法国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服务的。
专题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教材上说,“当今世界,如果说有哪个国家最集中、最充分地体现着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特质,并把它发挥到极致,那就是美国”。美国政体突出地表现为联邦制、两党制和三权分立。那么这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又应如何评价这些制度呢?这里结合教材内容作进一步探讨。
1.从《
联邦宪法》产生的过程及内容看美国政治体制的实质
17世纪初英格兰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殖民地。1776年美国独立后,面临着13个殖民地如何联合成一个新国家的问题。由于各州在当时都具有独立性,1777年通过的起宪法作用的《邦联条例》保留了各州的主权、自由和独立,各州实际上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但这种邦联政治体制既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不利于对外贸易和巩固国防。特别是1786年爆发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民起义──谢斯起义,一批被债务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在谢斯的领导下起来反抗政府。尽管这一自发的反抗很快被镇压下去了,却给统治者以有力的警告,使他们感觉到人民的力量。当谢斯起义的消息传到乔治·华盛顿那里,他惊呼,“每个州都有可能引发大火的易燃物存在。我感到一种比我所能表达的远为巨大的动乱已经出现。”类似的恐惧迅速传遍各州,人们匆忙进行改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代表富商、债权人和大土地所有者利益的联邦党人深切地感到,只有加强中央的权力才能维护富人的统治。他们力主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1787年举行了制宪会议并制定了新的宪法,于1789年生效。
联邦共和制本身是妥协的产物,既强调中央权威,又允许地方分权。宪法第十条修正案明文规定:“举凡宪法未授予合众国政府行使,又不禁止各州行使的各种权力,均保留给各州政府或人民行使之。”这是在当时
中央集权制尚未成熟和各州分权又显然不能适应美国发展的局面下产生的
政治体制。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
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联邦制度的目的在于把领土大的长处与领土小的长处结合起来,美国因此而从联邦制度中获得好处。但是托克维尔同时指出,在一个大国中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联邦制也是由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美国与
欧洲大国远隔重洋,而南北两边与之为邻的是墨西哥、加拿大这样的比它弱小的国家。
至于采用分权制和相互制约的制度,在制宪过程中,在讨论政府三大部门──立法、司法、行政的关系方面,建国先驱们作了精心设计。他们特别害怕较能反映下层民众意志的立法机关成为最高权力机关,而特意在宪法中加强行政和司法机关的独立地位及其权力。宪法中明确规定,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门相互独立,各自执掌一部分权力。这便是所谓权力分立。同时,三部门没有任何一个能不受其他部门牵制而行使自己的权力。这便是所谓“制衡”,宪法对三部门的制衡作了详尽的规定。一些美国学者指出,“分权制……目的是要设置防止多数主义(即大多数群众统治国家)的障碍和为杰出人物的自由和私有财产提供双重保险”。“这种权力交错,各为其主的体制至今仍发挥作用……相互牵制和平衡等基本安排方式没有变,总统、参议员、众议员和法官仍是由不同的选举人选出,各自的任期长短也不相同,其所负责任和所忠对象也各有所别。所以,在这一体制下,永远也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多数人统治。”
当然,在统治阶级内部,这种“相互牵制和平衡体制的原理可以理解为复审思想的体现,它也是建国先驱们对政府科学的一种贡献”。美国这一套权力分离与制约的原则为稳定资产阶级国家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我们考察美国这套
民主政治体制时,不能忘记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这种体制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对印第安人的排斥、杀戮,特别是对黑人的长期奴役基础之上的。曾任美国历史学家组织主席的埃德蒙·S·摩根教授指出,“在我国,自由和平等是伴随着奴隶制而兴起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两种彼此矛盾的发展过程并驾齐驱,从17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成了美国历史上的主要悖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国实力的增长,这种悖论今天正在向全世界扩展──美国特殊利益集团企图通过枪炮推广美国式民主,从而把它们的自由建立在奴役世界人民之上。
总起来说,美国以
三权分立和
权力制衡为特征的
政治体制模式对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
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
利益,维持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其积极作用。但是,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在这种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虽然三大权力机关之间互相制约、平衡,却没有一个代表
人民意志的
权力机关,因而不可能实现人民群众的多数人统治。
2.如何理解美国的两党制
美国是实行
资产阶级两党制的典型国家。建国初期有过民主党和辉格党,即后来的共和党,前者代表奴隶制种植园主利益,后者代表
工业资产阶级利益。但两党制正式形成是在
美国内战之后。在这个时期中,由于奴隶制的废除和南部种植园主的逐渐没落,两党由原先主要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变为代表美国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集团的利益;随着
自由资本主义向
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两党又分别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利益。在这一时期,最初20年即1865~1885年一直由共和党持续执掌政权,直到1885年,民主党人克利夫兰才通过大选入主白宫。这标志着近代美国两党制正式形成,从此开始了两个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的历史。这种状况当然有利于资产阶级稳定政局、发展经济。
为什么美国没有
第三党执政呢?教科书上不是讲目前活跃在美国政治舞台上的还有
绿党、
进步党近30个小党吗?这里关键在于轮流执政的共和党和民主党总是想方设法把其他可能威胁到他们执政地位的政党力量消灭于萌芽状态。例如,“19世纪90年代出现了农场主组成的新的政党──人民党,它清楚地表达了农场主的抱怨,提出了他们的议题并在国家、州和地方一级提出自己的候选人,在1892年和1894年选举中获得了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进展,在某些社区取代了一个或两个主要政党的地位,许多成员被选入州和地方政府。”人民党的崛起引起了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上层的恐慌,为了防止更多的下层选民转而支持人民党,两党均在其纲领中点缀一些改革条款以图改变它们保守僵化的形象。特别是1896年民主党吸收了人民党大部分有争议的观点,其结果是,人民党与民主党合并,人民党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力量不复存在。美国
统治集团在维护其根本利益上是很有一套
策略的。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这是全书重点之一。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最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巨大优越性的制度。
必修课《
政治生活》已对我国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了全面的讲述。这门选修课进一步论述这个问题,更多地是从与西方制度的比较中来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请大家特别注意教科书第74页邓小平的那段话。邓小平指出,“西方的民主就是
三权分立,
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
三权分立、
两院制。我们实行的就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
为什么说“最符合中国实际”?我们可以从“民主集中制”谈起。“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这项制度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突出体现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与
西方议会制相比较,尽管就
政体而言,我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和
西方议会制同属代议制,两者之间具有某些历史继承性和一定共同性,在实践中可以互相
借鉴,取长补短。但两者又有根本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多次指出,
资产阶级议会只代表少数有产者的利益而非代表民意;具有虚假性,往往陷于“清谈”;选举是少数有钱人操纵的,实际上排除了劳动人民,是根本不平等的。针对这些问题,他们认为,新的政权必须是代表民意的,真正掌握国家一切权力的、一元化的权力机关;这个机关应该在普遍、平等、直接、秘密投票的条件下产生。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就具有这样的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
政权组织形式,也是中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
权力属于
人民。
人民行使
国家权力的
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各族人民按照
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
国家权力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构,以实现人民对国家的管理。
我国人大制度作为一种民主共和制政体,所依存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民主基础极为广泛。我国人大制度下享有的政治权利的“人民”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
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
爱国者。如此广泛的基础,不仅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可能做到,就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
代议民主制,像苏联的苏维埃制,都没有这样广泛的基础。
第二,作为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际运作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一般说来,人大开会时,同级政协也同时召开会议,对人大讨论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对人大的决定发挥重大的积极影响,并有权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进行批评监督,因而在我国国家生活中起着重要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第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紧密相连。在
国家政权领导方面,我国的
政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
多党制或
两党制不同,也同某些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领导制有所不同,我国是一党领导、多党参政、共同合作。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形成的,集中体现了人民的
意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人大制度的一项
基本原则。而中国共产党也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在
国家政权中发扬民主的最好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
宪法规定的我国的
根本政治制度,将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综上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形式,直接关系到中国政治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政权的行使问题。它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一样,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体制。
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和改善
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这同样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
党的领导包括哪些内容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包括通过制定
大政方针,提出
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
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实现党的领导,就要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科学规范党委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能。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善于运用国家政权处理国家事务。党关于国家事务的重要主张,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要作为建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使之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就是说按照依法治国的方略,通过制度和法律贯彻党的领导,又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与此同时,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对共产党的执政绩效进行评议监督,也通过对共产党推荐的重要的干部行使人事任免权来体现一种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赞扬,把这种领导看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
对于我国来之不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细心呵护。正如胡锦涛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这个制度健康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这个制度受到破坏,人民当家作主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
专题五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本专题是专题一中“国际组织概览”的拓展和延伸。专题一的第四框是对国际组织的概述,本专题则具体地介绍了几个重要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
世贸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和欧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可以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建立、宗旨和原则、作用和影响;了解中国与这些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坚决维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场。
“第一框
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和“第二框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了这一部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里,只想着重讲讲有关联合国改革的问题。
世纪之交以来,联合国改革成为世人关注的一大焦点。联合国改革包括以安全理事会为重点的
机构改革和发展、安全、人权三大领域的改革。所有这些改革中的争论,都反映了
国际社会不同力量对
21世纪国际秩序的不同看法和诉求。
安理会改革的主要之点是有关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的问题以及他们的职权问题。
日本、印度、德国和巴西组成的“四国集团”急于成为新的
常任理事国,并企望与五个常任理事国一样拥有否决权。它们的主张遭到大多数国家反对。美国一味强调安理会扩大的“大国”与“民主”的标准,一再表态特别支持日本“入常”,但许多国家批评日本在“四国集团”中是唯一支持美国入侵伊拉克的国家,认为日本“没有理由成为常任理事国”。中国一方面倾向于在增加常任理事国问题上采取谨慎态度;另一方面,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实力大小与“贡献”,主张兼顾道义与政治标准,包括候选国应对二战历史有正确认识,奉行独立与公正的外交政策。中国表达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心声。
在发展、安全与人权三大领域的改革中,争议最大的是
人权问题。美国对帮助第三世界发展一贯不予重视,唯恐因此增加其财政负担,同时片面强调它所关心的安全与人权问题。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从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一贯立场出发,强调联合国改革应扭转“重安全、轻发展”的趋势,重点应放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上。在人权问题上,美国对
第三世界国家占多数的人权委员会早就心存不满,急欲以一个新的“
人权理事会”取而代之。美国企图将人权理事会成员总数控制在30个以内,并强调成员国必须在实践人权最高标准方面有良好记录。然而,2006年5月9日,当第60届联合国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首届47个理事国时,中、俄、法、英4个安理会常任理事会均顺利入选,唯独美国在面临可能落选的情况下,宣布放弃参选。这实在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一直以“人权领袖”自居的美国,原想用新成立的人权理事会来整治不听话的国家,结果却落得个可悲的下场。从联合国内部的种种变化,可以看出国际社会的力量对比正在进一步朝着不利于
霸权主义而有利于国际公平、正义和合作的方向发展。
“第三框 走进世界贸易组织”,关于
世界贸易组织(
WTO,简称
世贸组织),教师教学用书指出了其中两个重点和难点问题,一个是该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缘由,另一个是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角色和作用,可以说是抓住了要害。
关于“
经济联合国”的提法,这里讲一点看法。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1947年10月于日内瓦签订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当时由占世界贸易额五分之四的美国等23个国家参加,1948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它不是正式的国际组织,而是一个政府间的多边协定,是规定战后国际贸易法律准则的基本文件,事实上却在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国际组织。它与1945年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一道,共同构成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秩序结构,即
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主要活动是组织并主持减让关税的
多边贸易谈判,从而使每一个缔约方从相互减让关税中受益,因此有
世界经济领域中的“联合国”之称。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与关贸总协定共存一年,1996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全球经济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不再存在。但是世界经济领域中的“联合国”的称号却由
世界贸易组织继承了下来,只不过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罢了。
“第四框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教师教学用书在疑难问题解答中专门列出一个目“独特的APEC方式”,强调该组织的独特性。这恰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该组织的一些新特点。
亚太经合组织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多样性等特点,如APEC成员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有最发达国家,也有最穷困的国家。它的独特性更多地表现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等原则,体现在磋商代替谈判。总之,APEC的原则和做法,照顾了合作伙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使各成员的不同权益和要求得到较好的平衡。这些都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愿望,更体现了中国有关国际关系的一系列正确主张。
中国是一个正在迅速和平发展的国家,在外交上必然要和500年来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划清界限。不仅如此,中国非常明确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并认为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国在2005年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2006年又提出建设“和谐亚洲”的主张。这种外交主张和理念显然与过去西方的信念迥然不同。这种理念反对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反对动辄使用武力,反对强行输出价值观和政治制度,而主张各国按照本国实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价值取向。所有这些,都符合人类进步发展的要求。有的西方舆论也公开承认:“北京对亚洲传递的外交信息主要是让它们放心,让我们一起变富。只有中国的邻国也变得繁荣,中国的现代化才能成功。”
有人说,19世纪世界带有英国特征,20世纪世界带有美国特征,而21世纪世界则会带上中国特征。如果说这话有一定道理,这决不是说,中国要走过去英、美等国家走过的老路,也像它们那样称霸世界;恰恰相反,中国正在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强调世界各国和谐相处,这样的主张不能不对亚太经合组织的特征产生深刻影响。
“第五框
欧盟:
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出了这一部分两个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个是“欧盟的诞生和发展”,另一个是“欧盟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关于其诞生和发展,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现在所要解答的是,如何估计欧盟建立和扩大的意义?这里结合近年来的一些新情况、新发展,谈一点看法。
正如教材所说,欧洲历史上早就有关于统一、联合或一体化的各种主张,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祸,给了欧洲走向一体化以直接推动。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今天实属不易,至少在以下几点上是应当予以肯定的。
一是欧洲27国联合成为一个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贸易位居世界第一,官方发展援助世界第一的欧洲联盟,使它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化组织。到2006年底,欧盟13国通用的欧元流通总值更首次超过了美元,成为欧元崛起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如多边主义、重视生态与环境、重视可持续发展、反对战争和动辄使用武力等,与我们看法一致或接近。而欧洲在二战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长时间的和平与经济繁荣等,也影响到他们反对战争和动辄动用武力的立场,尽管中国和欧盟之间在有关人权、主权、民主的实践方式等问题上都存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但并非无法逾越。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中国和欧盟之间的政治对话,已经使双方在有关多边主义、可持续发展、法治、民主乃至人权领域都达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经济互利合作也有所加强。
三是
欧盟外交与
美国外交有明显差异。尽管欧美具有同根同种文化,但是二战后双方发展的经历有很大差别。欧洲国家之间不断进行整合和现代化,而美国则始终是一个霸权国家。经历不同,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就不同。所以,欧美对有关国际秩序、全球化、全球治理、主权、人权等方面的价值理念和政策并非完全一致。有评论说,欧洲人更喜欢信赖经济、文化和政治工具来达到其全球或地区目标,而美国则经常运用其庞大的军事优势实现野心;欧洲倾向于多边主义,美国则时刻准备转向单边方式;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欧盟和美国在国际事务中不同的指导原则和政策立场。
尽管如此,在维护现有的国际体系,特别是规范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共同约束发展中国家行为等方面,欧美利益是一致的。在涉及全球战略的重大问题上,欧盟难以与美国对抗,甚至有时追随美国。中国和欧盟之间已经发展起来的共同利益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也不足以抵消西方意识形态因素造成的对中国的歧视和敌视。
至于欧盟自身发展的前景也不可过于
乐观。目前情况是,欧洲一体化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欧洲民众对欧盟的关注和了解却在减少,欧盟对民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出现了下降趋势。据欧洲委员会2006年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只有20%的欧洲人知道欧盟当时有25个
成员国。究其原因:一是欧盟几十年的发展一直由各国精英主导,很多重大决定是各国领导人通过幕后
妥协和
利益交换达成的,民众并没有发言权。二是欧盟许多“口号”未能兑现。如欧盟早在2000年就声称在2010年前将欧盟建成“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体”,但目前看来很难兑现。三是欧盟无法解决
失业、
福利减少、
非法移民等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据2007年3月的一份民意调查统计,欧盟成员中有44%的公民认为他们的生活状况在加入欧盟后变得更糟了。各成员国政治领导人为推卸责任,往往将它们归咎于欧盟的一体化和扩大化等原因,更加造成民众的不满。
由于上述问题的长期积累,欧盟正面临失去民意支持以及民众“欧洲认同感”明显弱化的困境。一方面,民众对欧洲一体化是否能保障他们的利益感到不确定,因而宁愿将其利益继续交由民族国家来保障;另一方面,民众对扩大政策本身产生了强烈的疑虑。大多数民众认为继续扩大会损害欧盟经济,并且因不知欧盟的地理和文化边界在哪里而产生茫然情绪,这进一步弱化了“欧盟认同感”。
民众对
欧盟的认同感是建构一个政治和文化欧洲最重要的基础。倘若欧盟各成员国不能有效地扭转民众当前的认同危机,欧盟未来深化改革和扩大的每一步,包括
宪法条约的批准都将
步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