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音乐是中国
汉族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
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
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
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画
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的伴奏、过门和
行弦起
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
打击乐等则是喧染气氛、调节
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
定义
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
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而戏曲音乐是戏曲重要的元素,可以集中地表现戏剧的内容。戏曲音乐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
过场音乐。
汉族戏曲音乐是以群体风格、
地方风格、
民族风格为特征的。其发展历史悠久,民歌、
百戏音乐、唐代的歌舞音乐和宋代说唱
艺术音乐是其发展的基础。
在现当代,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品种,对戏曲音乐旧瓶装
新酒、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及对传统戏曲音乐的抢救、改善、发展、创新措施是音乐文化行为的重要方面。
其中,除京剧外、
豫剧、越剧、
黄梅戏、
评剧依次称为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文化内涵
戏曲音乐是在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的土壤中繁衍发展起来的,它的内涵及外延,形式与内容,风格与色彩,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准,是我国各门类音乐的
集大成者。
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尤其是戏曲音乐,形成了与世界、特别是
欧洲音乐迥然不同的风格及色彩。
戏曲音乐是以音乐展示剧情塑造戏中的人物形象,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它与戏剧表演紧密结合,并为戏剧表演服务。凡能流传下来的戏剧大都有优秀的剧本,又有美妙的音乐。
戏曲音乐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地方性戏曲音乐的发展、走向的理论探讨,近几年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作曲家对戏曲音乐的创作不断尝试和探索;戏曲音乐在演唱形式、唱法、乐队组成以及和声、
曲式、复调、
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戏班子、剧团等
文艺团体对戏曲音乐与表演在结合形式也在进行开拓和创新;戏曲音乐的文化现状目前是比较值得欣慰的,但是,戏曲音乐应该在发展中进行大力推广。
传承发展
1.戏曲音乐的传承
(1)大众戏曲音乐与基础戏曲音乐教育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
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传统音乐无论是在音乐表现形式,还是音乐语汇的运用上均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
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语言、
美学观点等状况。采用这样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对于传承
传统文化、弘扬
民族精神和加强
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都有着深远的意义【2】。对于学校戏曲音乐教育可以明确传统音乐
文化教育的
教学理念,培养具有传统
音乐素养的教师,对调动各方资源配和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专业戏曲音乐人才的培养
我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专门培养戏曲音乐人才的学校和专业,但
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设有戏曲作曲专业。一方面,音乐在戏曲中的地位没有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对音乐上的投入不够。一个剧种
如果没有音乐人才接班,这个剧种的前景让人担忧,所以戏曲音乐创作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戏曲音乐的传承离不开发展,而发展也离不开传承,传承也必须有新的创造和突破。发展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保留其特色与精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意义。理清传统承继的脉络是继承传统的基础,也是发扬传统的前提。面对文化裂变的时代,戏曲音乐必须寻求发展。而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
2.创作思维的多元化
(1)继承与开放的结合。在不损伤本民族
审美观念和不失本剧种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将戏曲音乐现代化,可以在
演唱形式、唱法、
乐队组成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另外,与其他
艺术形式的结合,如与动画。可以保留经典唱段,压缩冗长部分,在不影响经典唱腔和固有旋律下,配乐中加入适当现代元素,
二度创作和录音,这是戏曲音乐与动画结合中的创作手法。动画使戏曲更具活力与动力,加上先进的
多媒体技术,使二者的结合具有无限魅力。打破传统乐队作伴奏方式进行创作上创新,加入
管弦乐队伴奏等手段,同时,对戏曲音乐特色乐器,
打击乐的运用予以保留。在演唱中,在戏曲片断中加入合唱,伴唱等手法,从而使戏曲中的人物
表现力,气势渲染力得到加强。
(2)纵向与横向的结合。“纵向”是指继承戏曲音乐本身的优秀传统;“横向”是指多方借鉴,广收博采。事实上,中国戏曲音乐创作思维上纵向与横向的结合,由来已久,并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如京剧艺术大师
梅兰芳,也在纵向继承京剧音乐的基础上,横向借鉴了
汉调音乐中的[
南梆子]、[
四平调]等精华,丰富了京剧音乐;
程砚秋甚至在京剧《
锁麟囊》中,借鉴了美国著名
电影明星珍丽梅唐娜的歌唱,可以称得上是横向借鉴的典范。
(3)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在戏曲音乐创作中,既可以居高统观全局、掌控大势,又可以抓住各环节之间各个链条,从局部上强化各自的特长。
3.创作方式多样化
(1)创作技巧的创新。戏曲音乐的创新,是一项复杂而具挑战的任务。如果说,创作思维的创新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
软件系统”的话,那么创作技巧的创新就是这项系统中的“
硬件系统”。换言之,思维创新是无形的,而技巧创新则是有形的,是思维创新的具体落实与有效载体具体而言的,戏曲音乐创作技巧的创新,主要可以从旋律的创新、声的运用和配器的运用来体现。
(2)唱腔旋律的创新。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体,而旋律又是唱腔的灵魂,也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旋律把高低、长短不同的
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关系组织起来,塑造出感人动人的
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情感。唱腔旋律具体表现在旋律因素的创新、板式的创新、流派的创新等方面。在戏曲音乐中,唱腔音乐的创新是戏曲音乐创作的关键。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旋律的创新、拖腔的创新、板式与节奏的创新、调式与调性的创新、板式结构布局的创新、各行当之间不同唱腔互相转换的创新,演唱形式及伴奏形式以及伴奏乐器的创新,等等。
事实上,戏曲音乐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也是在继承和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上的结果。无论哪一种地方戏曲音乐,都是通过不断吸取其它剧种唱腔的精华而成长壮大的。所以,要想我国戏曲音乐发扬光大,为广大
人民群众所喜爱,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继承传统,在创新中求发展。
今夕对比
中国戏曲音乐是在中国民间音乐百花园的土壤中繁衍发展起来的,它与古典歌曲、民歌、
曲艺音乐、民族器乐等音乐门类一样,共同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比起前者,它的内涵及外延,形式与内容,风格与色彩,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准,是我国各门类音乐的集大成者!纵观世界各国
民间音乐艺术,民歌有之、曲艺有之、舞蹈有之、民族器乐有之,单单没有融歌、舞、
乐为一体,以唱、念、做、打为基本表现手段的
戏曲艺术。因此,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尤其是戏曲音乐,形成了与世界、特别是欧洲音乐迥然不同的修改、风格及色彩。
汉族传统戏曲所说有四五百个剧种,它是一个庞大的艺术群体,如果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各剧种之间最大的区别是
音乐风格的不同。如果我们将中国戏曲音乐与欧洲
歌剧音乐相比,它体现的不是
莫扎特、罗西尼、
约翰·施特劳斯、苏佩等作曲家的个人音乐风格,而是各自代表着一个省市、一个地区,换言之,它是植根于各个不同地方的土壤,依据不同地方的
音乐语言的特点形成而发展的,具有浓厚了
地方色彩(我
国除京戏以外,将其它剧种统称为“
地方戏”)。因此,中国戏曲音乐是以群体风格、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为特征的。音乐作为一个重要将各个剧种明显地区别开来,同样一个剧本,可以排成京剧、越剧或豫剧。但只有音乐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在戏曲这个
综合艺术的概念中,既重于编导、表演、服装、舞美各艺术门类,又重于手、眼、身、法、步等其它表现手段,可以说音乐是区别剧种之间的生命线和
识别标志。民间有句俗话:看戏不叫“看”,而叫“听”戏,盖因于此。
中国传统戏曲是在宋、元时期成熟起来的。大家知道,宋词和元曲都是有曲谱的,一个
词牌或曲牌,框架是不动的,剧作家或依声填词,或依字行腔,从而产生了千变万化的戏曲。几百年来《窦娥冤》、《西厢记》、《琵琶记》、《桃花扇》等经典剧目层出不穷,产生了现代人所推崇的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与十大古典悲剧,但令人遗憾的是只留下了文字剧本而没有留下音乐。然而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一些零散的古籍如宋代《
白石道人歌曲》、元初的《事林广记》、明代的《太古遗音》、清代的《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和《
碎金词谱》等材料中看出一点音乐的足迹和端倪。
从
昆腔、高腔、
梆子腔、(
皮黄腔)
四大声腔形成以来,它们互相借鉴,互相吸收,历经几百年的沧桑,至今已形成了以
京剧、
昆曲、豫剧、越剧、
黄梅戏、
秦腔、
川剧、广东
粤曲为代表的中国戏曲音乐,尤其是被称为国剧的京剧,众所周知,它的音乐是吸收了东西南北许多剧种的音乐因素而形成的。比如,西皮源于陕西秦腔,二黄源于江西或湖北的
宜黄腔,其中还有
四平调、高拔子、南梆子等曲调,都是从其它剧种中借鉴过来的。所说,京剧
文场的器乐及曲牌大多源于昆曲,
武场的打击乐大多源于
梆子戏……。从京剧音乐的形成及发展来看,它之所以能成为国剧,主要是它善于兼收并蓄的缘故,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是否可以说,多方位,多层次的吸收是传统京剧发展的重要原因。
传统戏曲音乐既然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但它们的唱腔与
器乐曲牌等究竟是由什么人来具体创编的呢?以往戏曲史的写作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至于流派的成因,很少有从创编的角度来阐述。恕我无知,梅、尚、程、荀
四大名旦,至今未看到一部专著是从旋律、节奏、音色、
音区、伴奏等因素来说
清流派之间各自有何特点,有何不同的。戏曲史上如
魏良辅,只知道他把原来较简易的
昆山腔,从曲牌整理、
旋法处理、节奏安排、吐字行腔、器乐伴奏等方面加以改革,使之昆曲成为一个大剧种,但不知他是怎样从原来的昆山腔素材改期成新腔的?又比如梅派唱腔及伴奏的形成,我们只知是由琴师
梅雨田、
徐兰沅、
王少卿与梅大师共同他腔定板的,然而他们的具体
创作过程,人们却无从知晓。由此可见:传统的戏曲音乐创作,大多是以演员为中心,经过琴师(或
笛师)、鼓师等人反复进行磋商、润色,在没有严格的乐谱记录下形成的,然后又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弟子,至今戏曲界还用这样的方法居多,据我所知,许多京剧唱腔的曲谱还是由国乐大师
刘天华先生从唱片中记录下来传世的。因此说,
传统音乐的创作过程大概永远是一个谜。
戏曲音乐的表现因素是由(声乐)演员及(器乐)乐师两大部分组成。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我认为演员在剧中扮演角色时运用的
独唱、对唱、重唱、合唱等形式将来是不会有什么改变的,武场
锣鼓经改变也不会太大,变化较大的
是乐队的器乐伴奏。
实践证明,每个剧种在初期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骨干器乐编制,如:京剧三大件(
京胡、月琴、京二胡);
河北梆子的三大件(
板胡、
梆笛、笙);广东粤曲三架头(
高胡、
扬琴、
秦琴);越剧三大件(主胡、副胡、
琵琶)等,这些主奏乐器的乐师与鼓师共同掌握着全剧的伴奏。在这种文、武场的基本组合下,根据剧情与唱腔的需要,后来逐渐加入了
唢呐、笙、琵琶、
三弦、
中阮、
大阮、二胡、
中胡、
大胡(
大提琴)、倍司等乐器,从10多人到20余人不等,形成了一个中型编制的乐队。比如五六十年代出现的京剧《
野猪林》、《
望江亭》;越剧《
红楼梦》、《
胭脂》;黄梅戏《
天仙配》;广东粤曲《昭君出塞》等等。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由吹管乐、弹拨乐、打击乐、拉
弦乐四个声部组成的中小型民族
管弦乐的规模。笔者认为:从《中国民族音乐概论》的分类来看,从民歌、曲艺、歌舞和传统民族器乐乐种(如
江南丝竹、
河北吹歌、
西安鼓乐、
广东音乐等等)到
宫廷音乐,寺庙音乐等,都不具备管弦乐的条件与规模,唯有戏曲乐队,无论在乐器的功能配置上,
人员编制上,及情绪的对比上,才具备民族管弦乐的形态。笔者早在1987年5月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一届
学术研讨会上,就曾以《论现代中国民族管弦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中国戏曲音乐》做过发言,我的论点是:“戏曲乐队是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前驱”。
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前期,笔者认为是从传统戏曲音乐过渡到现代戏曲音乐的重要时期。从1964年全国戏曲观摩调演所演出的剧目来看,用一支完整的乐队来伴奏戏曲已是很普遍的了。这个时期笔者就曾观赏过
上海京剧团在北京
天桥剧场演出的《智擒惯匪座山雕》和
北京京剧院的《杨门女将》,它们的伴奏就比五十年代的戏曲要丰满,厚重得多。紧接着文化大革命开始,出现如《
沙家浜》、《
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海港》、《
龙江颂》、《
杜鹃山》等“革命样板戏”,这些剧目不约而同地废弃了原来采用的民乐伴奏而用改西洋管弦乐伴奏,这个时期
戏曲伴奏无论从音乐表情方面、音色、音区方面、音响气势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外在作曲方面也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它的明显标志是作曲家的作用加强了,演员琴师的创腔因素减弱了。在
音乐结构方面,从传统戏曲的单一板式走向成套唱腔板式的创新,在幕前曲与背景音乐的创作方面,也从过去套用传统曲牌的手法走向独立成章的器乐曲的创作。如《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的
前奏曲,《红灯记》第十场《伏击歼灭》的幕间由,《龙江颂》
尾声《
丰收凯歌》的
幕间曲、《杜鹃山》第七场《飞渡云堑》的
舞蹈音乐等等,都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
现代音乐的创作因素及表现手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
创作经验。后来又出现了
交响乐《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立体化、交响化的大型音乐作品。我们暂且不谈上述文革时期出现的“样板戏”在政治上的得失,但我们应该承认,在创作上,在表演水准上,都达到了中国一流水平,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从60年代初到文革后期出现的这些戏曲作品,应属于现代戏曲音乐。它从传统的演员、琴师、鼓师共同进行“音乐设计”的创作模式已经转化成作曲家作曲、演员和乐队进行二度创作、建立起三位一体的现代创作模式。
创作兴起
兴起
任何艺术的存在都需要土壤与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艺术的多元化需求,以听戏为最高艺术享受的人越来越少了(少数戏迷除外),
广播电视的媒体作用已超过了
剧场效应。戏曲音乐的品种不断增多,近年来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
音乐品种:一是
戏歌的出现,二是许多京胡琴师们不甘于“九龙口”的寂寞纷纷开起了京胡独奏音乐会。上述两种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这绝不是“不务正业”或“不甘寂寞”,而是
现代戏曲多方位发展的历史必然。戏歌,标志着歌曲作家向
中国民族音乐中最高成就的戏曲音乐深入挖掘的结果;而京胡独奏音乐会,是琴师们基于数百首戏曲曲牌的积淀而产生出的独奏能力与从后台走向前台的必然结果,这两个品种无疑地为
中国现代戏曲音乐增添了许多新的色彩。
作品形式
现代戏曲已不同于传统的戏曲音乐,它的展示有三大舞台空间:剧场戏院,音乐厅和广播电视。因此,对于从事戏曲音乐的作曲家们,其创作活动就产生了多方位的走向:一是为戏曲谱曲;二是为戏曲清唱、包括戏
歌谱曲;是为
戏曲器乐也包括音乐会作曲。尤其是第三项,给了作曲家们无限广阔的创作空间,因此可以创作如下的一些作品形式:
1、
主奏乐器(如:京胡、板胡、梆(曲)笛、
琵琶、
古筝等乐器的独奏、
重奏及协奏)。
2、独立成章的管弦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
5、戏曲风格的乐舞或舞剧。
作品
综上所述,这些戏曲音乐新品种非笔者所杜撰,而是音乐家们历经四十余年的耕耘所收获的戏曲精品,现笔者将大家所熟知的作品开列如下:
器乐独奏作品有:
笛子独奏《
五梆子》《
三五七》《蓝桥会》;板胡独奏《
秦腔牌子曲》《河北花梆子》《
红军哥哥回来了》;二胡独奏《
秦腔主题随想曲》《影调》《
宝玉哭灵》《
河南小曲》;杨琴独奏《
林冲夜奔》;古筝独奏《文姬归汉》;京胡独奏曲《夜深沉》等。
民乐合奏曲有:《
京调》《迎亲人》《
紫竹调》《吴江歌》《
采茶舞曲》《昭君怨》《将军令》等。
大型交响
套曲有:
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交响乐《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交响组曲《苏三》,交响乐《杨门女将》等。
梨园乐魂
从1982年起,笔者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创作了一个题为《梨园乐魂》的交响
协奏曲系列,作者不惴,将《梨园乐魂》的创作及其演出情况赘述如下:
1《红楼梦》
1、
黛玉进府 2、共读西厢 3、黛玉葬花 4、
黛玉焚稿 5、金玉良缘 6、哭灵出走
1983年由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
红旗越剧团乐队演奏,吴华指挥。
2《虞美人》
1、楚汉争 2、散愁情 3、闻
楚歌 4、劝君王 5、夜深沉 6、虞姬恨
1984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同年由
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演于
北京音乐厅,
李执恭指挥。
1987年由上海唱片社录制发行磁带,由
上海民族乐团演奏,
张素英独奏,
瞿春泉指挥。
1991年与1997年两次被选入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张素英独奏,吴华、
吴厚元指挥。
3《杨贵妃》
1、杨家有女 2、霓裳羽衣 3、渔阳鼙鼓
4、马嵬坡前 5、虚无缥缈
1998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
中国音乐学院民乐团协奏,
沈诚独奏,
黄晓飞指挥。同年首演于
北京剧院。
4《包龙头传奇》
1994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
中央民族乐团协奏,冯小泉独奏,
王甫建指挥。
1995年中央民族乐团公演于香港、台湾,
胡炳旭指挥。
1998年
新加坡华乐团公演于维多利亚
音乐厅,胡炳旭指挥。
5《白蛇传》
京胡与乐队 京剧《白蛇传》交响组曲,作于1992年
1、游湖相爱 2、端阳惊变 3、水漫金山 4、断桥情愫 5、倒塔团圆
1992年
中央乐团首演于北京民族宫剧场,
艾兵独奏,胡炳旭指挥。
1994年参赛于中国首届戏曲音乐比赛,获一等奖第一名,
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队协奏,张素英独奏,胡炳旭指挥。
2001年被选入中央电视台
春节戏曲晚会,
王彩云、艾兵独奏。
6《林则徐怀想》
古筝与乐队 粤剧《林则徐怀想》组曲,作于1993年
1、钦差大臣 2、岭南诉怨 3、
虎门销烟 4、海口抗敌 5、革职流放
1999年5月首演于北京
金帆音乐厅,中国音乐学院民乐团演奏,孙欣独奏,
刘顺指挥。同年由中央电视台“国乐飘香”栏目播出。
2000年4月公演于
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新加坡乐团演奏,
许菱子独奏,蓝营轩指挥。
7《牡丹亭》
1、游园 2、情殇 3、拾画 4、冥誓 5、还魂
1998年首演于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新加坡华乐团演奏,
俞逊发独奏,胡炳旭指挥。
8《天仙配》
双二胡协奏曲
黄梅戏《天仙配》幻想曲,作于1995年
1、路遇 2、还家 3、恸别
1996年首演于台湾
台南市文化中心演艺厅,
高雄乐团演奏,
辛小红、罗俊和独奏,闫惠昌指挥。
1999年公演于
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高雄国乐团演奏,杨斯雄、蒋明坤独奏,闫惠昌指挥。
1999年5月公演于
澳门,由
澳门中乐团演奏,
姜克美、尤里、阿斯达霍夫独奏,
黄建伟指挥。
2000年4月公演于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新加坡华乐团演奏,许静文、张彬独奏,胡炳旭指挥。9、10,《杨门女将》,《影调随想·汉宫恋》 京胡、二胡与乐队 《杨门女将》交响协奏曲,作于1998年 1、巾帼情 2、刀马赞 3、孤寡吟 4、出征
颂 2002年于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
香港中乐团考演奏,辛小红、
辛小玲独奏,闫惠昌指挥。
四胡(二胡)协奏由
唐山皮影戏《影调随想·汉宫恋》,作于2001年(未演) 1、影之恋 2、影之恸 3、影之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