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正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戴正华(1901年11月—1966年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安徽省合肥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曾担任广东国民党总兵站医院内科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四军卫生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卫生部医务科科长,湘赣军区司令部医务主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卫生部部长,湘鄂川黔军区卫生部部长,红军总卫生部副部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卫生部卫生主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卫生部部长,中央军委卫生部卫生主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卫生部政委,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副校长,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医政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后勤部参谋长,东北军区卫生部卫生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等职。他还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1年,戴正华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湖滨乡六家畈(今六家畈镇)桥头涧一个保守而又富有的旧式知识分子家庭,又名戴天球。全家主要依靠土地收入,一半出租,一半自家耕种,以维持祖孙三代6口人的生活。戴正华幼年、少年时期在家乡六家畈、撮镇读私塾,常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奋时”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学业优异。戴正华少有大志,欲济世人,曾到撮镇外号“小神仙”唐纯甫(淮军将领唐仁元之子)处学习中医和文化知识。
1921年2月,戴正华抱着外出深造增长知识、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的愿望,瞒着家人,只身前往上海,考入上海南洋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同校还有同为开国少将的李治。在校期间,戴正华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是学生会负责人。他曾参加上海学生联合会发起的废除“二十一条”和反对曹锟贿选等游行活动。
1925年,戴正华参加五卅运动。11月,戴正华毕业后去广州黄埔军校当军医。
1927年,戴正华任广东国民党总兵站医院内科主任,参加了北伐战争。在军营生活中,他耳闻目睹官场内部的相互倾轧和社会制度的腐败,见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蒋介石的叛变而失败,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内心十分苦闷,思想彷徨,亟想寻求新的生活出路。
土地革命时期
1928年,戴正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四军卫生队队长。
1930年4月,戴正华在同乡刘和鼎部国民党军第五十六师任少校军医。
1931年4月,蒋介石纠集2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横扫700里,歼敌3万多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戴正华所在的第五十六师被红军歼灭3个团,20多名军医、司药、看护被俘。后来红军转移,这20多人乘红军看守不严都溜了,只有戴正华留了下来。他看到红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是真正救民于水火的仁义之师,就毅然加入了红军队伍。他说:“参加红军队伍是我一生中最大转折, 过去昨日死,此后今日生。”表现了投身革命,追求光明的坚定决心。5月,戴正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三军团军医处医生。面对敌军的不断“围剿”和严密封锁,红军伤病员增多,医疗条件低劣,戴正华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自制手术刀、剪子、镊子等医疗器械和药品,抢救伤病员。
1932年2月,戴正华任红三军团卫生部医务科科长。他奉命率领大王洞医院的医护人员和该院红军伤病员转移到湘赣省所在地的永新县黄岗医院。黄岗医院是1927年湘南特委根据毛泽东“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的指示创办的,是苏区根据地唯一的后方医院,坐落在武功山下。戴正华在根据地的永新县黄岗医院一面克服困难治疗伤病员,一面办起医训班,自编教材讲课,培养医护人才。他当时著有《医学常识》、《实用药物学》等教材。他懂几国语言,凡从战场缴获的进口药品,别人看不懂的,都能一一译出,使药品得以及时提供使用。戴正华回忆,黄岗医院院部设在一所破庙里,除了一些陈旧的桌子、板凳外,连极平常的探针、镊子都没有。我们用竹子削成探针和镊子,还用竹子制造了外科用的刀、剪、锯。除了红汞、碘酒,没有贵重药品,就上山采药材,医院成立了一个草药科,自己配制丸、散、膏、丹。没有棉花和纱布,就自己纺纱织布。几把血管钳子和一个叁折器械包,是医院的珍宝,注射针头使用久了,磨了又磨。连一副旧的橡皮手套,大家也不舍得戴。整个医院只有4个医生,80个护理人员。医院没有固定的病房,重伤员隐蔽在深山密林,轻伤员住在老百姓家里。在这种伤员多、居住分散、医疗条件极差的情况下,戴正华以顽强的毅力,夜以继日地为治疗伤病员四处奔波,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哪里有伤病员,他就到哪里去医治、会诊,哪怕只有一名伤病员,他也不惜往返奔走数十里路。许多重伤号在他的精心医治下转危为安。1934年,黄岗医院发展到3个分院,可收容2000伤病员,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规模最大、技术设备最好的红军医院。这个医院的不少干部后来成为湘赣军区、红十七师和红二军团的卫生工作骨干。
1933年9月,戴正华调任湘赣军区司令部医务主任。他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湘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的医疗救援工作。
1934年1月,戴正华跟随肖克王震指挥的红军第十七师北出南浔,有效地牵制了敌人近40个团的兵力。他随军转战数月,经受了严酷战争的考验,表现出色。不久后,在任弼时直接关怀和教育下,经红十七师卫生部政委韦少峰的介绍,戴正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8月,戴正华任红六军团卫生部部长。他参加了西征和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5年,戴正华任湘鄂川黔军区卫生部部长。11月,戴正华参加长征北上。长征中,组织上配给戴正华的马,他让给伤病员骑,自己步行在部队的首尾,随时为伤病员治疗。周仁杰左臂上的伤口复发,经检查发现是由被子弹击碎的骨头碴子引起的感染。当时红军长征,药品稀缺,如果不能很好地抑制感染,不仅左臂保不住,还可能有生命危险。卫生部提出给他截肢,但周仁杰坚决不同意,他说一个师长,要是左臂没了,怎么带兵打仗?于是,戴正华决定亲自给他做手术。当时没有麻醉药,戴正华挑开了伤口处,顿时脓血溢出。戴正华用镊子在脓血处不断摸索,终于将所有的骨头碴子挑了出来,手术完成,最后保住了周仁杰左臂。戴正华还担任过毛主席的保健医生,曾用中草药为中央首长治愈多种疾病。
1936年6月,甘孜会师后,戴正华任红军总卫生部副部长。这时,正是长征最艰苦的时期,部队在阿坝准备了10天过草地的干粮,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中,红军战士每人都拄着一根棍子艰难地行走着,所带的干粮到第八、第九天就吃完了,而戴正华却将带的干粮省下让给伤病员吃,自己则挖野菜草根充饥。10月,红军会宁会师。12月,戴正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卫生部卫生主任。
全面抗战时期
1938年10月,戴正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卫生部部长。
1939年12月,戴正华被调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
1940年6月,戴正华学习结业后,任中央军委卫生部卫生主任。不久,又奉命调至晋西北军区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卫生部政治委员。为了加强一二〇师的卫生工作,军委卫生部派戴正华和祁开仁带领一个手术队到一二〇师创立卫生部。医疗队爬山涉水,迂廻绕道,冲破日军的封锁线,辗转一个多月,到达晋西北的根据地。戴正华在新坝附近的河家川创办一二〇师医院,治愈了一大批抗日负伤将士。
1943年底,戴正华又调任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副校长,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培养了一大批医疗卫生骨干。
1944年11月,戴正华又调任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医政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后,戴正华被调到晋察冀军区任卫生部副部长,从此又致力于人民解放军的卫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工作。由于他尽心竭力地工作,为我军卫生队伍建设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因而被提任为晋察冀军区后勤部参谋长。
1948年8月,戴正华因工作需要又被调到东北军区卫生部任卫生主任。他致力于军队卫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医疗事业的建设,卓有成效。
建国之后
全国解放后,戴正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为支持抗美援朝战争,曾多次率领医务人员志愿入朝,及时研究解决了志愿军后勤卫生部门工作中的许多困难,为保障志愿军将士的健康作出贡献。
(图册参考资料:)
1952年12月,戴正华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
(图册参考资料:)
1955年9月,戴正华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戴正华还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1960年3月,戴正华因病离休。这段时间他写了许多诗词。他自知身体状况不好,但仍壮心犹存,以诗抒怀,表达对党无限忠诚,对革命集体深切眷念,对往昔岁月的珍惜。1963年3月,戴正华填词《忆秦娥》表达自己的心情:春光泄,堂前燕子飞来歇。飞来歇,去来由它,软语切切。长征抗战青山血,雪山草地当年越。当年越,斜阳余照,故宫金阙。
1966年6月22日,戴正华因患直肠癌医治无效,逝世于北京301医院,享年65岁。周恩来总理以及肖华杨成武平杰三等领导人敬献了花圈,以表达对这位终生追求真理的红军老战士的悼念之情。戴正华逝世后被批准为烈士,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图册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参考资料
戴正华.中华英烈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20:3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