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1619.12-1690),明末
江阴隐士,字介立,号由里山人,明朝著名的
地理学家、
旅行家徐霞客的儿子。
人物生平
《江阴县志》卷18《人物行谊传》载:“母
周氏,徐祖宏妾,方孕而嫡嫁之,以育于
李氏,故名李寄,又以介两姓,历两朝,故名李介立。性颖异好学,少应郡试拔第一。既而悔曰:‘奈何以文字干荣哉!’弃去奉母居定山,终身不娶。母卒,隐由里山之山居庵,号由里山人。”李寄母嫡嫁于云亭
敔山湾旺湾小李家村一
李姓家。
后李家败落,养父又死,其母则偕同介立移居敔
川湾双林庵内。李寄边读书、
坐馆、撰文、写诗,边侍奉母亲。母死后,他孤身一人,移居花山南麓九里禅院旁的山居庵,过着清贫艰难的生活。当清军高叫“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进入
江阴城,江阴义民在
陈明遇、
阎应元等率领下抗清时,李寄在城东积极组织援助,时时关注着战事,在得知江阴义民喋血81天而告失败的消息后,他悲愤至极,绝食于花山顶上,幸被乡人发现救回才免于一死。此后则隐居于花山山居庵,埋头整理编辑其父的《
徐霞客游记》。他得悉其父的游记手稿因战乱而流失于
宜兴,便扶杖徒步专程
去求取。又据《江上诗钞》卷53载:“《邑志隐逸传》字介立……隐由里山之山居庵,绝意仕进,不受权贵赠遗。
陆次云得其诗甚重之。年七十二卒于钓台村。由挚友夏宝忠葬之于山居庵旁。著有《天香阁文集》7卷,《天香阁外集》1卷《历代后监》120卷、《历代兵鉴随笔》16卷、《舆图集要》40卷、《奏志摘录》3卷、《艺圃存稿》6卷,《诗》24卷。
奉养母亲时期
李寄童年时乡人就称其“性素颖异,少负奇才”。史书记载他“不
经师授,博学能文”。李寄懂事后从母亲处了解自己身世,体谅母亲苦心,凭入塾时打下的一点基础,自己刻苦攻读,执着追求。从他自己所撰和他人所写的众多著述中,就有他背负借到的一卷卷书籍回家,不久又背负一卷卷书籍外出调换的记载。
在少年时期,李寄曾作过回归
徐家的尝试。史载:“少长,欲旋里,族勿能收。” 宗族礼法是难以容忍被逐的人归宗认祖的。自此,他不再存此奢望。母亲被逐出徐家的遭遇,节衣缩食栽培自己的艰辛生活,年少的李寄是刻骨铭心的。到他18岁时,他的才名和学识已为乡人所折服。他已无法再一心读书,他必须自食其力,赡养母亲。这一年,他到周庄楼下村名门望族的
葛家当了
塾师。此后,他先后在定山、绮山、由里山一带设过塾,教授了众多门徒。历经16年,他过着边授课,边读书,边著述,边结友,边奉养母亲的生涯。
1644年,李寄听到
李自成攻陷北京,
朱明皇朝覆灭,出于当时读书人普遍的正统思想,他“徒步走留都,上《平贼十策》”,为南京的
南明小王朝献计。然而那些王爷、达官贵人是看不起一介布衣的,对他的“平贼”谋略更是不屑一顾。当得知
清兵入关,农民起义军败走,朱明皇朝已回天无力,他登上由里山,痛哭而返。
江阴抗清失败,他即着手搜集抗清烈士事迹,整理成10余篇,后收入他的《
天香阁随笔》中。李寄在事隔10年后获知,江阴东门外周家场有位秀才叫周新所,当年在守城失败后投定山
虎跑泉殉难,为黉塔湾庵僧打捞安葬。李寄特意请庵僧将自己领至周墓,
揖拜悼念。他后来终身不愿出仕于清,清军屠城惨景和抗清义士的铮铮风骨,无疑对他起了决定性影响。
在设塾期间,他结交了不少附近寺庵的僧人为朋友,其中不乏会吟唱之僧。且那时江阴多能诗善文之士,李寄早已名声在外,慕名而来与李寄切磋诗文者也多,你吟我和,李寄诗作也多,仅他在定山居住期间的诗作,后来就编定为《谷口集》一卷。
李寄僻居山野,一生没有结婚,靠课徒养母糊口,生活十分清苦。有时,甚至没有换洗的衣裤。江阴人赵曦明在《桑梓见闻》中记述道:“尝有人闻其名而访之,见一人坐松树下,询之,即李介立也。而不能起,盖止有一裤,方濯晒树上,待其干也。”隆冬时节,没有棉衣,常常卧床不起。生病无钱求医问药,只能让其自然痊愈。买不起茶叶,就从山上拾一点松毛
松果,燃
松枝煎汤代茶。朋友来了,也只能采摘野生的
黄花菜佐酒。李寄酷爱读书,但买不起书,他就向朋友借书来读。有的大部头书卷帙繁重,李寄背负着往来于山道上,乐此不疲。虽然生活艰难,李寄却不肯阿附权贵。在户部当官的张静涵慕名来访,李寄得到消息,越墙走入山中,避而不见。寒冬腊月,友人曹志云特制衣袍赠送给李寄,被他谢绝。
1652年,李寄母亲周氏去世,安葬在由里山山居庵侧。具有
戏剧性的一幕是,在他母亲去世前一二年,他参加了一次让他终生后悔的
科举考试。这就是应
常州府8县
童子试。郡守是祖星岳。祖星岳很爱才,对李寄的应试文章大加推崇,将李寄选拔为这次童子试所录秀才的第一名。据史料记载,应试后李寄就自责,说他懊悔“奈何以文字干荣哉!”,“遂不复就
院试。”祖星岳为李寄不参加院试而深为惋惜,专门赠送了一部《廿一史》。
远游时期
李寄进入少年时,已听到父亲远游的故事,设法借读到父亲西游时所撰的一些文章抄本。广读博览又使他拓宽了胸怀,早早便立下学其父远游
秦中,射猎贺兰太白的志向。但受“
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影响,终于未能成行。
顺治十年(1653),已升迁
关中、湖襄作官的祖星岳得知李寄母亲已经亡故,正孜孜以求圆少年时远游的夙愿,便派人送上
游资,邀李寄到他任职的地方游历。对祖星岳来讲,仍抱有借此打动李寄应试做官、为清廷效劳的想法。按照传统,李寄原该守制墓侧,可是李对祖星岳的邀约难以拒绝,有此支助可以了却夙愿。李寄洒泪告别母亲墓地,便经
镇江、南京、
皖口,去江西,入
洞庭湖,经
湘江到长沙,赴
九江,登庐山,抵
武昌、
汉阳,游
黄鹤楼。这年秋,由汉水至河南过冬。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经
涡河入淮,由淮入江,再由
江右入浙,沿途过
鄱阳湖进饶江,经
安仁、
贵溪、
弋阳、广信、
玉山等地,最后由
常山溪沿衢江而下,再经
兰溪入
富春江,谒严先生祠。当年秋天回到江阴,正式由定山迁到由里山山居庵定居。两年中,李寄同他的父亲那样,沿途作了不少记录,留下了大量诗作。定居后即自加整理,分别归入《晴川》、《鸣蝉》等诗集。
顺治十二年(1655),李寄又游江右。这次为时不长,当年即回江阴。顺治十三年(1656)春,李寄又应祖星岳之邀,由运河北上,渡
京口(今镇江),入
高邮湖、
洪泽湖,经
盱眙入淮,途中访问了明太祖
朱元璋的家乡。他从河南由陆路经
鄢陵、
许昌、,过
汝州(今临汝),自内埠渡
伊水,西行越
熊耳山,过
函谷关入潼关,两上华山,遍历上方峰、
千尺幢、莲花峰、北斗峰等名胜,实现了他少时攀登
五岳之一华山的愿望。这年夏天抵达西安,因病停留今陕西
三原,自冬至第二年春一直在此度过。病余游邻近胜迹,与友唱和甚多。顺治十四年(1657),李寄在游历三原、
泾阳之后,经河南、安徽,在仲夏时节回到江阴由里山,将寄寓的山居庵僧楼标名为“秀峰阁”。当年秋,将两年游秦诗作编为《听雨》集。
李寄在顺治十五年(1658)经
常熟、苏州游浙江,当年回归。第二年经原路再游浙江。这两年出游,得友人和门人支助,又有友人相伴,所以游兴极高,所经常熟、杭州、萧山、
绍兴等处,吟咏了很多诗文。后来他将两年游浙和在江阴境内探友访胜的作品收入《孤筇》、《息影》集。
从顺治七年(1650)起至顺治十六年(1659)止,是李寄的出游期,共出游6次。人们据此称他有“乃父风”。这几年也是他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心情最舒畅的时期,给后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李寄的诗集据《昆仑山樵传》有《停车》、《春》、《谷口》、《附游》、《
偕隐》、《晴川》、《鸣蝉》、《听雨》、《孤筇》、《息影》、《搔首》、《一笑》诸集共24卷。今除《搔首》、《一笑》等3集未见外,连同散见于《
天香阁随笔》的诗篇,共存诗320多首。其中,《停车》、《春》、《谷口》、《附游》、《偕隐》、《晴川》、《鸣蝉》诸集见《江上诗钞》卷53,《听雨》、《孤筇》、《息影》3集存诗以《李介立诗钞》存诗略全。
著述时期
1660年起到1676年,是李寄潜心搜集前人资料,加以整理创作,著述最旺盛的时期。
李寄通晓天文地理,对星象、地舆变化观察既细,收集也多,每有见闻,都加记述收录,为后人研究当时
自然现象留下了不少宝贵资料。
这期间,是李寄与江阴文友和他的学生来往最频繁的阶段。他的寓所慕名来访者不绝,唱和酬答,赠诗题序,情深意切。李寄交友标准中,排除了地方官吏、富豪士绅。连常州司马、江阴县令等来访,也一概避而不见。
李寄在这10多年中,花大量精力搜觅、收集、整理他前代和同时代人散佚的诗、书、画,连同自己部分著述,于1675年最终编定《
天香阁随笔》共8卷。天香阁原在由里山九莲禅院,
季芝昌《九日游由里山九莲禅院》诗云:“天香颓阁空怀古,云影归山喜放晴。”《天香阁随笔》
杂记明末清初佚事,以南明王朝为多。乙酉(1645)江阴民众守城抗清时,李寄正值青年,居住在城外,书中所记有关守城的文字,都是李寄当时的耳闻目击之事。咸丰二年(1852),南海
伍崇曜通过他人在羊城
书肆得到《天香阁随笔》抄本,读后觉得随笔“杂记
鼎革间琐事,及遗闻佚事”,将之删削成《天香阁随笔》2卷,附《天香阁集》1卷,列入《
粤雅堂丛书》刊印。伍氏认为,“内如备载万元吉《筹军录序》全文、《暨将赴滁阳上疏》、《疆事不堪再坏疏》等,均足补史乘之缺。其他野史,也未及详载。又如
吴三桂伎陈元事,与钮玉樵《
觚賸》,及各说部互异,亦足以备参考。”
李寄凭借自己拥有的藏书和借阅的大量书籍,经多年不懈的采集撷取,考证筛选,编纂成浩繁的《历代兵鉴》120卷,《历代兵鉴随笔》16卷,和与之配套的《舆图集要》40卷。可惜这些著作
均已散佚,仅有他写的《兵鉴自序》一文传世。
整理游记
李寄步入花甲之年时,着手整理父亲游记残稿,并正在设法寻觅游记其它几种抄本,打算在自己有生之年里,编辑出一部较完整的《徐霞客游记》,以慰老父在天之灵。
徐霞客在崇祯十四年(1641)逝世时,生前所写西行日记尚末整理成集。他在弥留之际曾托家中塾师季会明辑订,并嘱徐仲昭协助刻印。季会明不负重托,经遍搜游稿
遗佚,补正修订,因地分集,于崇祯十五年(1642)腊月编成《徐霞客西游记》,为游记最早抄本。清顺治二年(1645)江阴守城抗清,遭兵燹之灾,徐门又遭遇奴变,徐霞客长子
徐屺、侄徐虞卿遇难,季会明整理的这部游记和《徐霞客诗集》均遭劫毁或散佚,但还有一部分季会明整理的游记
稿本,以及徐霞客带回来的大理石标本在徐屺之子徐建极手中。后来,山东刘果督学江南,刘读过
钱谦益的《
初学集》,仰慕徐霞客,特访问霞客之孙徐建极,索记游之书。徐建极便将残存的霞客游记稿本及大理石送给刘果。刘果不久
丁忧回原籍山东,霞客游记稿本从此没了下落。
李寄最早读到的,是一部重新整理的游记,但已非原件,早被传抄者涂改得而面目全非,他还是随手抄录誊真,视作珍宝,将之置于案头。游记被传抄者你借我抄,抄者又各自牵强附会,迭加删改,更是残缺失真。康熙三十三年(1683),李寄已65岁,他在再次整理游记抄本时,看到季会明加的一份按语中,提及第一部《徐霞客西游记》
全集只有宜兴庠生曹骏甫处才有抄本,立即托人到宜兴打听,得知18年前曹骏甫所抄抄本已辗转到宜兴史夏隆处。他喜出望外,便扶杖徒步到宜兴,拜访已73岁的史夏隆,觅到了游记最早抄本。李寄如获珍宝,将稿本带回江阴由里山。
此后几年,李寄在山居庵秀峰阁将宜兴所得抄本和自己手头几种抄本互相对照,结合平时自己搜集到的游记资料,加以校勘、补充、订正。他得自宜兴史氏的抄本虽仅4册,尚非全稿,但已是当时仅有的可供
参校的本子了。李寄从中补得《
游太华山日记》、《游颜洞记》、《盘江考》三文。他还要“从
日影中照出
曹氏原文,与季本互校
成书。”李寄经历了许多艰辛,终于辑录成一部相对完整的《
徐霞客游记》,人们称之为李介立本。300多年来,《徐霞客游记》出现了数十种抄本,研究《徐霞客游记》的“徐学”界,历来都把“李介立本”视为“诸本之祖”。
李寄整理编定《徐霞客游记》脱稿时,已是70高龄。年老体弱,加心力交瘁,已是重病缠身。他投奔友人夏世名,临终之际对夏世名说:“不要为我准备棺材。你家屋后有
个旧水车筒,截为两段,一半垫,一半盖,用以藏我的尸体就足够了。”1690年,李寄病逝,终年72岁。夏世名没有按照李寄的话去做,而是按照礼节为李寄举办丧事,将他葬在由里山母墓之侧。李寄的生前著述、诗稿、书籍,也由门人陈其忠收藏。我们能见到的李寄部分著作,就是后人从
陈氏处访得,得以流传下来的。
继李寄之后,
杨名时、陈泓又先后对《
徐霞客游记》作过
校雠。直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徐镇根据李介立整理本将《徐霞客游记》刊刻成书,正式出版。此时,距徐霞客逝世已135年,李寄逝世也已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