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绛(764年-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中期政治家、
宰相。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绛(764年-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出身
赵郡李氏东祖。
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李绛考中
进士,又登
博学宏词科,授
秘书省校书郎。任满后,补任
渭南县县尉。
贞元(785年-805年)末年,拜
监察御史。
元和二年(807年),李绛以本职充任
翰林学士。不久,改授尚书
主客员外郎。次年,调任
司勋员外郎。元和五年(810年),升
司勋郎中、
知制诰。
尽心匡谏
李绛自登第以来,均担任
内职。他为官勤勉,以匡救劝谏为己任。朝臣裴武、
柳公绰、
白居易等,有的被奸人排挤、陷害,特加贬黜。李绛每每密疏论救,都使其得到宽宥。元和四年(809年)
成德军节度使
王士真逝世时,其子
王承宗袭位。
唐宪宗准备派人接任,如若王氏不从则派兵征讨,以革除河朔诸镇世袭的弊端。李绛认为不应对成德镇用兵,建议先解决相对孤立的淮西镇。宪宗不听,命宦官
吐突承璀领兵讨伐王承宗,之后战事进展果然不顺。李绛尽心匡正补益,宪宗多次向他询访朝政,屡有协助。
担任宰相
元和六年(811年),宪宗因宦官进言,解除李绛翰林学士之职,罢为守
户部侍郎,判本司事。同年,李绛
拜相,升任
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相位上,李绛与同僚
李吉甫不和(关于各书所载李绛与李吉甫争论之事,《
李德裕年谱》有所辩驳,故略写此段)。
元和八年(813年),封高邑县男。李绛因
足疾上章请求免职,至次年,被免知政事,授
礼部尚书。
数度沉浮
元和十年(815年),加
检校户部尚书,出任
华州刺史。不久,入朝任
兵部尚书。后遭逢母亲去世,李绛离职为母服丧。元和十四年(819年),再加检校
吏部尚书,因得罪宠臣
皇甫镈,只被任命为河中
观察使(本应授为
节度使)。
元和十五年(820年),
皇甫镈获罪被贬,李绛重任兵部尚书。新即位的唐穆宗
李恒任命李绛
御史大夫。
唐穆宗沉湎于游猎巡幸,李绛在
延英殿极力劝谏,穆宗都未予采纳。李绛借病辞职,再次担任兵部尚书。
长庆元年(821年),转任吏部尚书。同年,加授检校尚书
右仆射,判东都(洛阳)
尚书省事,充任东都留守。
长庆二年(822年)正月,改任兖州刺史、兖海节度观察等使,仍任检校尚书右仆射。次年,再任东都留守。长庆四年(824年),于洛阳被加授为检校
司空。
宝历二年(826年)九月,
昭义节度使刘悟去世,临终留表请求让其子
刘从谏袭任节度使。李绛秘密奏请立即任命靠近
昭义军的一位大臣充任节度使,令其兼程赴镇,以“
疾雷不及掩耳”之势迫使刘从谏来不及抗命,只能听命朝廷。但此时宰相
李逢吉、宦官
王守澄已受刘从谏贿赂,都奏请让他任昭义节度
留后(实际控制了昭义军),所以唐敬宗不能采纳李绛的主张。
李绛奉行正道,在当时颇有名望。但他性格刚直、嫉恶如仇,对待贤者与不肖之人态度判然有别,因此屡遭他人忌恨。一次,李绛与御史中丞
王播相遇道中,王播未避让他。李绛上奏论说事理,敬宗命门下、中书两省详议,群臣都支持李绛。但李逢吉庇护王播而厌恶李绛,便罢免他仆射之职,改授为
太子少师,
分司东都。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唐文宗
李昂即位,召李绛为太常卿。次年七月,进封魏国公。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以检校
司空衔出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为赵郡公。
身死兵变
大和三年(829年)冬,南蛮进犯蜀地,李绛奉诏赴西蜀救援。他在山南西道招募兵卒千人赴蜀,行至中途,蛮军已退,所募兵卒都返回。
山南的兵额素来有规定,招募的兵卒应该全部退伍回家。大和四年(830年)二月十日,李绛晨起理事,召集募卒,说根据诏令遣返他们,依例发给粮饷,募卒一个个怏怏而退。监军使杨叔元贪财恃宠,怨恨李绛不奉敬自己,于是趁募卒嫌赏赐微薄、众口喧嚷之际,煽动募卒作乱,以泄私愤。募卒喧噪聚集涌向府署,劫夺库中兵器冲入使衙。李绛正与幕僚会宴,来不及防备。听说叛乱立即北逃,登上女墙,衙将王景延力战抵御乱兵,最终力竭战死。左右将校请李绛
缒城出逃,被他拒绝。李绛随即与幕僚赵存约、薛齐一同遇害,终年六十七岁。十三日,杨叔元谎奏李绛收取新军士卒赏赐钱物,以致兵乱被杀。而三省长官为李绛诉冤,谏议大夫
孔敏行奏呈杨叔元激怒乱兵事实,文宗方知真相,册赠李绛为
司徒,
谥号“贞”。并赐其家属布帛三千段、米粟二百石。
尚书右丞
温造奉命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定计诛杀乱兵八百余人,囚禁杨叔元。温造将手刃李绛的人,剁为肉酱;并将发布杀害李绛命令的人,处以极刑。取一百首级祭奠李绛,三十首级祭奠王景延等人,其余的全部投入汉江。杨叔元最终被流放
康州(今广东德庆),时人以温造不杀杨叔元为遗恨。
大中二年(848年),李绛本拟与
李岘等三十七人共绘像于
凌烟阁,但他的画像最终被
唐宣宗留在宫中。
主要影响
李绛潜心匡时济世,屡屡上疏,常以
唐玄宗先治后乱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用治生于忧危,乱生于放肆的道理劝谏宪宗,劝其选贤举能,任贤政治,并提出贤则当任,任则当久的主张,他任宰相期间,曾多次建议
唐宪宗削藩平党,并积极参与谋划。利用藩镇内部矛盾,使
魏博节度使田兴(
田弘正)听命朝廷,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藩镇势力。
李绛喜实厌虚,在朝勇于犯颜直谏。他曾说:“身居国家重要职位,只图惜身不敢直谏,是臣辜负于君王。若臣子为国为民不看圣上脸色说话,敢于做出不顺从圣上的事,而被治罪,是圣上负于臣子。”宪宗听罢很受感动,说道:“卿告朕以人所难言者,疾风知劲草,卿当之矣。”李绛还反对大臣无原则奉迎上意,粉饰太平。为此,常与人争辩殿上。宪宗曾称赞道李绛:“绛言骨鲠,真宰相也。”
李绛在任华州刺史时,还禁止猎捕鸟兽,以保护自然生态。
历史评价
李纯:①卿尽节于朕,人所难言者,卿悉言之,使朕闻所不闻,真忠正诚节之臣也。他日南面,亦须如此。②绛言骨鲠,真宰相也。③端庄秉彝,亮直循道,抱凌寒之劲节,标肃物之贞规。尝以懿文,参於内署,亦以公望,贰於地卿。竭其器能,茂著宦业,洎居衮职,左右朕躬。远虑必陈,谠言无隐,竭致君之志,宏济俗之方。
李昂:神授聪明,天赋清直。抱仁义以希前哲,立标准以程后来。抑扬时情,坐致台辅。佐我烈祖,格于皇天。仗钺宣风,联居乐土。乘轩鸣玉,尝极清班。先声而物议皆归,不约而群情自许。汉中名部,俾遂便安。
李肇:宪宗朝,则有杜邠公之器量,郑少保之清俭,郑武阳之精粹,李安邑之智计,裴中书之秉持,李仆射之强贞,韦河南之坚正,裴晋公之宏达,亦各行其志也。
蒋偕:噫!自古忠臣不得其死者,自两汉王嘉、李固至西晋张华,如国朝褚河南、裴河东之类,刚毅不回,有类公之遗烈於公之生。
刘昫:①李赵公颉颃禁林,訏谟相府,嘉言启沃,不以身为。糜躯将坛,没有余裕。②赵公排摈,言犹鲠亮。干将虽折,不改其刚。
宋祁:镒、元衡暴忠王室,绛巨德大臣,皆为贼奸所乘,不殁元身,盖福善祸淫之训有时而挠。虽然,贤者于忠谊,宁以一不幸,遽使慊然于其心哉!要躬可殒,而名与岱、崧等矣。
苏辙:玄宗初用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后用张说、源乾曜、张九龄;宪宗初用杜黄裳、李吉甫、裴垍、裴度、李绛,后用韦贯之、崔群。虽未足以方驾房、杜,然皆一时名臣也。故开元、元和之初,其治庶几于贞观。开元之初,天下始脱中、睿之乱。玄宗励精政事,姚崇、宋璟弥缝其阙,而损其过,庶几贞观之治矣。
洪迈:若唐宰相三百余人,自房、杜、姚、宋之外,如
魏徵、
王珪、
褚遂良、
狄仁杰、
魏元忠、
韩休、
张九龄、杨绾、
崔祐甫、
陆贽、
杜黄裳、
裴垍、李绛、
李藩、
裴度、崔群、
韦处厚、
李德裕、
郑畋,皆为一时名宰,考其行事,非汉诸人可比也。
王世贞:姚崇、李泌才相似也,崇体近实,泌用近玄;狄仁杰、宋璟器相似也,仁杰近圆,璟则方;陆贽、李绛识相似也,贽达绛遂;杜黄裳、裴度略相似也,黄裳近疏度近密。
张岱:唐宪宗疑李绛、裴度俱朋党,而于
李吉甫、
程异、
皇甫镈则不之疑。盖绛、度数谏,吉甫、异、镈顺从阿谀,而不觉其欺也。
朱轼:李绛论事得大体,动协机宜,其才可为王佐。而方正鲠直,惓惓以纳忠为己任,则魏徵、宋璟之流,他人何足以及之。惜不幸多遇小人,吐突承璀、皇甫镈、李逢吉不能加害,而祸生所忽,卒堕杨叔元之计。悲夫!然绛也知有国而不知有身,躬历四朝,年近七十,此亦非所吝矣。
爱新觉罗·弘历:宪宗首即大位,即有削平藩镇之志,用贤能之相,时若杜黄裳、李绛、裴度诸人皆在相位。
轶事典故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权宦
吐突承璀要整修
安国寺。他依仗权势,擅自立了一个《圣政碑》,并请求翰林为其撰写碑文。时任
知制诰(专为皇帝起草诏令)的李绛听到消息后,立即向宪宗上奏,直斥功德碑的弊端:
“陛下布维新之政,划积习之弊,行前王所不能行,革历代所不能革,四海延颈,日望德音。今忽自立碑,以示天下不广,彰满假之渐,招矜炫之讥耶?陛下治国很有成就,有目共睹,却要立功德碑,自我炫耀,难道是想招来天下的讥笑吗?圣德、皇猷岂是能用一块碑几行字所能概括的,如果真要立碑,反而有损形象。高祖、太宗创开元、贞观盛世,也未立碑,难道陛下的功德还能超过先祖吗?尧、舜、禹、汤、文、武,皆无立碑之事,历史上只有秦始皇游泰山立过碑,为百王所笑,万代所讥,史称为失道亡国之主,岂能追秦皇暴虐不经之事,而自损圣德?何况此碑在安国寺内,碑文本应记载与寺院有关的内容,如记载陛下的功德,实在是不伦不类。请陛下特令罢修。”
宪宗览奏后,不好发作,只好说:“李绛是忠臣。”命人把碑拽倒。吐突承璀当时正在旁边,不高兴地说:“碑体积太大,恐怕拽不倒,慢慢拆吧。”实际上是心存侥幸,想暂缓执行。没想到宪宗正在气头上,听罢即厉声喝道:“拽不倒就多用几头牛拽!”吓得吐突承璀再也不敢吱声,只好动用了一百头牛,把自己费尽心机立起来的碑拽倒了。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李绛有文集二十卷及论事集二卷,今存《
李相国论事集》、《李深之文集》等。他平生好医,在闲暇时曾编集《兵部手集方》三卷,可惜早已亡佚。《
全唐诗》录其诗两首、
联句两首,《
全唐文》录其文两卷。
史料索引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八·唐纪五十四》。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九·唐纪五十五》。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十三·唐纪五十九》。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十四·唐纪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