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木偶戏
福建省莆田市传统戏剧
莆仙木偶戏古称兴化傀儡戏,俗称“柴头仔戏”,是中国古老的木偶戏剧种之一。莆仙木偶戏行于莆田市各地及其兴化方言区,且由于其流传的历史比莆仙戏早,因此称木偶戏为莆仙戏“戏兄”。
发展历史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莆仙地区俗称“柴头仔戏”“抽柴头仔”“木身”“木师”等。历史上木偶戏比人戏更早出现,学术界对木偶艺术有“源于汉,盛于唐”的说法。莆仙戏称本地木偶戏为“戏兄”,说明木偶戏比莆仙戏更古老,更早在莆仙民间流行。
莆田县志编辑委员会编著的《莆田戏剧史》记载,木偶艺术在汉代传到古莆田。明代莆邑状元柯潜的《重修陈庐园记》引旧史料称:五代后周显德(公元954—960年)中,南唐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回家乡仙游枫亭祭祖,“作傀儡郭郎戏,观者如堵”。
宋代,莆仙民间的木偶戏比唐五代有了更大的发展,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诞喜庆、丧事殡仪等,都有木偶戏演出。清初仙游人郑得来《连江里志》引旧志所叙蔡京观肉傀儡之记载云:“蔡太师做寿日,优人献技,有客以丝系童子四肢,为肉头傀儡戏,观者以为不祥。”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载:“清乐社:(有数社每不下百人)鞑靼舞老番人、耍和尚。斗鼓社:大敦儿、瞎判官……福建鲍老一社,有三百余人;川鲍老亦有一百余人。”福建鲍老是指来自福建各地的木偶戏,多达300多人,其中当有来自莆仙地区的木偶戏。南宋诗人刘克庄对莆仙木偶戏也有很多记述,如“方坐皋比开讲肆,忽看傀儡至优场。此翁奇奇又怪怪,若非伪学即阳狂”;又如“本子流传自柳营,着行线彩斗鲜明。似从傀儡家传出,又说熙河帅教成”。“柳营”为古地名,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熙河”,宋代路名,治所在今甘肃临洮。说明莆仙木偶戏源自北方。“郭郎线断事都休,卸了衣冠返沐猴。棚上偃师何处去,误他棚下几人愁?”“沐猴”指木偶在场上表演时是“衣冠之士”,而提线一旦停下,它还是木偶。木偶已“穿”上“衣冠”,说明有了各种表演的服饰。“棚上偃师何处去”,说明当时是高台演出,有了专门演出的戏台。而从刘克庄其他的诗词中可以看出,南宋时的莆仙木偶戏在高台演出、表演服饰、叙事能力、音乐伴奏等方面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
明代以来,莆仙木偶戏很少见诸文献记载,而是以其独特的形式,演唱与莆仙戏相同的音乐曲调和演出与莆仙戏基本相同的剧目,并以其所拥有宗教仪式剧《目连戏》《𤻼戏》《北斗戏》《愿戏》之优势与莆仙戏相抗衡。
清初郑得来《连江里志略》有一则七月中元节演木偶戏的记述,其文日:“中元节祭祀,乡人皆集社庙,每延黄冠登坛设醮,演傀儡戏,自申至寅,达旦而罢。”表现了中元普度演木偶戏之盛况。根据《莆田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黄石江东村长兴木偶戏班即颇负盛名。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为了防止日本飞机轰炸,禁止莆仙戏演出,此举为莆仙木偶戏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据《忠门镇志》记载:“民国26年(1937年),莆仙戏传统剧目被禁演,木偶戏盛极一时。境内宫社多聘约外地木偶戏班演出。民国34年(1945年)后,木偶戏渐稀。”由于莆仙戏被禁,木偶戏在某种意义上取代了莆仙戏,从而使木偶戏借机发展了近十年,当时仅莆田一县就有木偶戏班90多个。大约在这个时期,莆仙戏的音乐、剧目为木偶戏所全盘利用,从而使莆仙木偶戏被大量地“戏曲化”,从宗教型傀儡向戏曲型傀儡转化。
旧时木偶戏的艺人全为男性,旦角均以假嗓演唱,1950年后,木偶戏班开始有女艺人参加演出,并开始吸收管弦乐艺人参加伴奏,前台提线人员基本固定在3-5人,每班人数增至12人左右。木偶戏班社多以业余剧团名称出现。莆田全县有30-40班,仙游县也有10余班。“文化大革命”中,木偶戏班几乎全部解散,至1976年底,木偶戏演出得以恢复。至90年代初,莆仙木偶戏班发展至近百个,其演出活动完全恢复与民俗活动的结合。“民间每逢男女婚嫁、老人祝寿、社火赛会、神诞谢恩、拜忏以及追荐功德等都要演唱木偶戏。”至90年代中期,莆仙木偶戏班有所减少,两县尚存60余班,影响较大的有莆田县忠门镇元兴班、灵川镇东汾重兴班、华亭镇燕飞班、黄石镇万兴班、新度镇福兴班、莘郊荔珍班、清江长兴班、新度桂林班、仙游县榜头镇仙水班、盖尾镇前连班等。
2010年11月25日,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委会、浦口宫管委会申报的木偶戏入选“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5月,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的林春树,成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木偶戏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同月,城厢区文化馆将木偶戏成功申请为第三批市级非遗的扩展项目。
剧目角色
剧目
莆仙木偶戏的演出剧目,其早期剧目形态不详,从近现代剧目情况分析,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宋元至明中叶为前期,这一时期剧目除保持部分宗教仪式戏、谐谑调侃的戏弄剧外,主要为南戏系统的剧目;明中叶至当代为后期,这一时期虽保存南戏系统之《王十朋》《祝英台》《吕蒙正》等部分剧目和折子戏,但大多数剧目均以宋元明小说话本及民间传说为题材,大体可分“散戏”和“仪式戏”两大类。
“散戏”是指一般历史题材和民间话本小说及地方传说题材的单本戏,或近似于莆仙“大棚戏”之连台本戏,是莆仙木偶戏正常营业性演出的剧目,在仙游县民间,因与具有特别尊严的“尊者戏”等仪式戏剧相区别,故有“下戏”之称。木偶戏的“散戏”剧目与莆仙戏的剧目大体相同,但它多演情节复杂、人物性格差异明显,且具有神话、武打性质的戏,而场面文静及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人情、爱情类剧目则很少演出,此为木偶戏与人戏之差别所在。
“仪式戏”是莆仙木偶戏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宗教性剧目,其中包括“尊者戏(即目连戏)”“愿戏”“𤻼戏”“北斗戏”“彩戏”等不同题材及仪式表现形式类型的剧目。尊者戏,是傀儡班对目连戏的称呼,为民家在为亡者所作的超度亡魂的仪式中所演的宗教仪式剧;愿戏,是专指演出以戏神田公元帅出身故事,并借以还愿的剧目,此剧在莆仙地区之傀儡班和莆仙戏班均有演出,但名称略有不同,或称之为《愿簿》,或称之为《田智彪》,或称之为《田公出世》等;𤻼戏,一种专为民间小孩出麻、出痘(天花,俗称“出珠”)向夫人神(临水夫人)祈求平安的仪式戏;北斗戏,是莆仙木偶戏禳灾祈福民俗仪式活动中的特有剧目,其演出通常是为了酬神还愿。
另有将上述“仪式戏”拆成“尊者戏”和“愿戏”,与“散戏”并称为三大类。
角色
莆仙木偶戏的表演艺术,由于明代以来与莆仙戏的交流、磨合,已基本脱离原始宗教形式和宋元间的说话演史形式,成为与莆仙戏表演艺术极其相近的“戏曲型”傀儡艺术形态。如其行当角色,一个傀儡班的偶身仅有三十六身,除其中一身为田公元帅之戏神偶为专祀神偶,不作任何角色使用外,其他行当之角色体制一如莆仙戏“七子班”,仅有七个行当。明中叶后,南方盛行目连戏,同时,莆仙木偶戏之《北斗戏》《𤻼戏》《愿戏》等祭祀戏相继产生,也发展了一些角色,如天狼、天狗牛头马面、大哥(白无常)、二哥(黑无常)等。其中有些偶身也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如“生”角中的“红面生”,其偶头上画有太极图形,此偶身仅可作城隍赵匡胤关公以及田公戏《愿戏》中的田公等人物使用,一般不许用作其他角色。又如靓妆(净)中的“黑净”偶身,多用于刚直无私之忠臣使用,如包拯阎罗天子等,亦具有专用范围,不可混用于他戏其他角色。可见其行当角色体制显然受莆仙戏之影响,是完全戏曲化了的现象。
舞台道具
莆仙木偶戏的戏台一般临时搭棚,也称“傀儡台”,台高约60~100厘米,戏台长宽约4米,呈四方形;也有台宽2.3~2.7米,台深3.30米。戏台右边为表演区,左边为乐队演奏区。台前上则铺草席1条。在舞台后方设置1道屏幕,上绣吉祥图案,后来增至3~5道,色彩各异,或画有厅堂、宫殿、水府、野外等典型场景,演出时根据剧情需要随时变动。屏前为表演区,人物则从左右两侧登台表演。
木偶戏班的偶人有36身(尊),偶身高约90~100厘米。一些木偶戏班为节省开支,只配备20余身;为了弥补角色不足,偶身随剧情需要临时组合,视人物角色不同,可替换偶头、盔帽、髯口、服装,而偶身不变。服装有龙袍宫装箭衣马褂袈裟,各种盔帽冠冕及髯口、发套等。
操纵木偶表演的提线板长28~33厘米,宽约13厘米,板面宽、板柄较短。线板上的丝线有8~16条,连接在偶身的相应部位,线位的分布:耳线(头线)2条、胸前线1条、手臂线6条、脚线4条、背颈线1条、叉腰线2条。表演时,1人操纵1个木偶,若场合需要,表演动作且简单时,1人可提2~3个木偶,以减少台上拥挤。但也有因为表演人手少,只好凑合。
后台设置道具有刀、枪、剑、锤、鞭和桌椅等。
傀儡箱笼,过去都用竹条编成;一般只要1~2担就可运走。担笼分上下两层,上层放盔帽等头部用具,下层装傀儡和服装;另一说,上层装36尊傀儡,尤其是田公元帅的偶像,不能受到挤压。
音乐腔调
腔调
声腔音乐来看,莆仙木偶戏声腔属南曲系统,是宋元南戏音乐与本地音乐相融合而产生的戏曲声腔。其音乐曲调属曲牌体,以兴化方言演唱,演唱形式及伴奏与莆仙戏相同,其音乐曲牌亦与莆仙戏基本相同,亦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但其曲牌比莆仙戏少得多,因木偶戏很少演如南戏“荆、刘、拜、杀、琵琶”等文人化剧情的剧目,且无法演唱如人戏有套曲连缀式的长段的唱腔,因此所用大题少,而用小题多。根据《莆田民间音乐舞蹈史》记载,莆仙木偶戏音乐比莆仙戏粗犷,且有一些独特之处:“第一,锣鼓的敲法,虽与莆仙戏相似,但‘鼓点’与‘鼓频’却比较呆滞少变化;第二,所用的曲牌如《崔桐》《斩经堂》等剧目中所用的,在莆仙戏中几未发现;第三,曲牌唱腔,仿似朗诵,拖腔久而短,如”皂罗袍“曲牌的唱腔,与莆仙戏同样曲牌的唱腔不同,其他如”普贤歌“”啄木儿“等曲牌也是同样情况。”在唱腔形式上,由于旧时莆仙木偶戏班提线师全部为男性,傀儡师为了男女老幼角色的区别,一人要扮演好几种人物的说白和演唱声音,因此男女角色也就分为真假嗓发音。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有女提线艺人的加入,木偶戏班中男女声分开,都以本嗓演唱,其唱腔风格已与莆仙戏接近。
伴乐
莆仙木偶戏的传统乐队与莆仙戏一样,为锣、鼓、笛3人,亦有仅2人者,晚近才加入弦乐等乐器,志书对此记载甚详:“(木偶戏)后台乐队原来也只有三人,一人掌鼓,一人掌锣,一人掌笛管或唢呐,掌鼓者兼帮唱或提示。有的班子后台仅二人,由掌鼓者一个兼掌锣鼓,另一人则掌吹奏乐器。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借口莆仙戏演出时,观众多目标大,易招敌机轰炸,一度下令禁演莆仙戏,因此木偶戏代之而兴,盛极一时。那时为了适应群众要求,其演出剧目除了《目莲》《猖戏》之外,大量上演了莆仙戏传统剧目,所以后台乐队亦随之扩充,增加了拉弦和弹弦等乐器。”
表现形式
莆仙木偶戏的表演艺术虽与莆仙戏有许多接近之处,但由于其属偶人操作,在表演形式上具有由“声口重情”和“偶身重形”两部分结合之表现特征。因提线木偶操作的局限性,许多仿人的表演只能采取概括性、象征意义的表现形式体现之,这些具有象征性的表演动作便成为傀儡艺术之表演程式。
莆仙木偶戏的表演程式很丰富,它集中体现一些行当或角色的最具代表的特征,并应用于行当角色中去,如生角的“拖鞋拉”,表现落魄文人、穷酸书生的困境及心态;旦角的“蹀步”,表现缠足女人的细步及婉约娉婷的身姿姣好;净角的“跳步”,以体现豪强雄武之士的龙腾虎步、威武雄姿之矫健;丑角的“七步遛”,以展示机巧过人、反应敏捷的内心世界;末角的“三节弯”,以体现长者衰老、步履艰难之势等。此外,还有一些富有情感表现力的动作,诸如欢乐时的舞步“雀鸟步”,愤怒时的“双摇步”,悲哀时的“双掩面”,愉快时的“双侔肩”等动作,均为发自内心,形之于体外的动作表演。每个动作都有一定的名称、意趣以及表现之循序渐进的动作过程,并形成固定的模式,而莆仙木偶戏的这些表演程式不仅为该剧种所独有,而且影响了地方戏——莆仙戏的表演艺术,并且成为莆仙戏中的表演程式。
艺术影响
明清时期莆仙木偶戏的盛行,对民众的社会生活产生许多影响,民间有一则传说即与木偶戏有关,其故事云:“相传明中叶,后塘方姓某显宦,为其先人寻穴,向九鲤湖祈梦,曾梦一谶语云:‘前三山,后三山,梧桐树下看陈三。’后寻至梧桐村,正值傀儡戏在一大树下演《陈三》,遂筑墓于是。”该传说中的傀儡戏《陈三》,即是明代兴化戏常演的剧目,木偶戏演兴化戏剧目,由此可见一斑。此外,在莆仙人生活用语中,也有一些与木偶戏相关的谚语,如“不要弄‘古郎’给人看”之语,其意为不要出洋相,丢人现眼。而“弄古郎”即“弄郭郎”之方言谐音,来自唐宋之“郭郎戏”,可见木偶戏对莆仙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莆仙木偶戏的演出多与民俗仪式活动有密切联系,民国《莆田县志·风俗志》所记载的目连戏、“过关”等民俗仪式,均与木偶戏密切相关。其中,目连戏,“此亦忏筵之一种,而地方公众行之以超度无归之鬼。目连以优人或傀儡为之”;过关,“以傀儡为戏,俗谓孩儿多病,有关煞。演真人伏魔,父母抱关,为脱去关煞之证”。
传承情况
莆田木偶戏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为半职业经营,仅作为副业收入。忙的时候一天可演10场,闲时就歇业。而演员们主要讲效益,艺术追求被淡化。一些草台班不管演技和质量,只求抢到演出的机会赚钱。演一场150元(2013年数据),一个班8个人一起分摊,有的班为了多赚钱,缩减人员,演员既要演又要担任幕后乐手。这对木偶戏发展是一大阻力。
木偶班的艺人很是学莆仙戏出身的,但莆仙戏里只演一种角色在木偶戏里是远远不够的。木偶戏班里,每个人都要“身兼数职”,但收入却又非常少。随着社会的发展,莆田木偶戏的学艺人员越来越少,人们也大多不爱看木偶戏了。
在莆仙地区,凡有祭祀、节庆和民俗活动都要请木偶戏演出。但一些高难度表演技术已面临失传,若不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这个剧种就有可能消亡。城厢区文化馆已为木偶戏成功申请了“非遗”保护。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02 09:59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