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异(1062—1124),字试可,号西湖,人称“墨庄先生”,原籍
奉化、徙居
鄞县,生于
嘉祐七年正月十四日(公元1062 年 2 月 25 日)
寅时,为
楼郁之孙,
楼常之子。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己丑登
焦蹈榜
进士,曾任
泗州知州、
秀州知州、
明州知州、
平江府知府,
徽猷阁直学士等,官至
朝议大夫,赠
通议大夫。任
明州知州期间,废
广德湖、填湖造田,收租谷以供接待
高丽之费用,建
明州月湖高丽使馆,用于招待使者;建造大船用于来往
高丽。
嘉祐七年正月十四日(公元1062 年 2 月 25 日)
寅时,楼异出生,为
楼郁之孙,
楼常之子。
政和三年十月十二日(公元1112年10月21日),楼异之父
楼常去世,楼异丁其父忧。
政和七年四月十六日(公元1117年5月19日),楼异到任
明州,令尽泄湖水,废湖为田。垦辟湖田七万二千余亩,每年可收租谷三万六千石,收其田租以给国用。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
睦州清溪县民
方腊领导农民起义。起义军“连陷睦、杭、歙、处四郡,声摇两浙。楼异备御甚严,保全郡境,六邑秋毫无犯,百姓免遭兵祸之害。
宣和三年七月初三(1121 年 8 月 17 日),楼异以
徽猷阁待制知
平江府;在
平江府,楼异修复圣祠,并请求修城壁为战备之守。同年七月二十三日(公元1121 年 9 月 6 日),楼异升
直学士。
宣和六年正月十五日(公元1124年2 月 2 日)(一说为
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楼异去世,谥忠闽,葬
奉化县奉化乡金钟里云山辛向;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立碑,《墓志》周锷撰,《行状》
袁燮撰,《神道碑》黄棠撰。
对于
广德湖的兴废,历史上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宋末大儒
王应麟在《七观》中曾谓:“谁其填阏?利微害大。”原来的膏腴之田,一下雨就涝,一晴就无水可用。在湖边打渔、采菱为生的百姓,失去了生活的来源,成为游民。子孙后代,整个鄞西水患旱忧加剧,粮食产量低。交通资源也受到了制约。从此后,宁波西乡的土地价值大大降低,甚至有了“儿子要亲生,买田买东乡”的民谣。
虽然楼异的废湖为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致使西七乡“无岁不旱”,但是在中央财政匮乏的情况下,围垦所得收入用于接待
高丽使团,设置的“高丽司”主管
高丽外交,巩固了
北宋与
高丽两国的友谊。特别是在
北宋末年,北方狼烟四起,常规的横渡黄海航线不再便利,明州港便成了当时
高丽等国官方往来以及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明州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促进了 “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万斯同:楼公本意媚权臣,遂使千秋遗迹湮。何事还留丰惠庙,高墙大屋坐称神?
两宋之间,共为楼异建四座祠庙,更有一处是生祠(望春山上白龙祠侧的蓬莱观),其孙
楼钥上请追封楼异为
太师时,在
广德湖湖田上所建的“丰惠庙”,又叫“楼太师庙”,位于今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丰成村。2008年5月,“丰惠庙”内
宋徽宗赵佶亲书的御笔碑被转移到广德庵予以保护。
政和七年,郡人楼异除知
隋州陛辞建议:“于明置高丽司,曰:来远局。创二巨航,百画舫,以应办三韩岁使。且请垦州之广德湖为田,收岁租以足用。”既对改知
明州。复请“移温之船场于明,以便工役”。创高丽行使馆今之宝奎精舍,即其地也。(《
宝庆四明志卷六》)
政和七年太守楼异乞置高丽司徽宗皇帝有御笔批谕刻之于石其碑在西湖锦照堂。(宋《
乾道四明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