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樊泽赴京城
长安参加制科考试,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及第。他受宰相
杨炎看重,获其举荐为
左补阙,历任都官
员外郎。樊泽喜读兵书,德宗曾召见樊泽,策问兵法,听后赞叹所论与自己的主张相合,朝廷也“以其有将帅材”。
建中三年(782年)十月,朝廷命樊泽兼
御史中丞,充任通和蕃使,出使
吐蕃,“告以结盟之期”。樊泽抵达吐蕃后,受到吐蕃大相尚结赞的礼遇。
建中四年(783年)正月,樊泽随
凤翔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在清水(今甘肃清水西北)会盟。九月,德宗任命普王
李谊为荆襄等道行营都元帅,大开幕府,以讨伐叛乱的淮宁节度使
李希烈。樊泽以谏议大夫之职兼任元帅
右司马。其后,樊泽历任金部郎中、
御史中丞、
山南东道(治今湖北襄阳)节度
行军司马等职。
兴元元年(784年)三月,德宗逃至
山南西道(治今陕西汉中),
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派
樊泽前往
行在拜见德宗。樊泽返回后,贾耽正召集诸将举行宴会,突然有紧急文书传到,命樊泽接替贾耽任襄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山南东道节度使。贾耽当即同意交接,并携对此不服的
牙将张献甫离开节镇,军中于是安定。
樊泽因有
武艺,射猎在众将之上,所以“人心服之,贼众畏焉。”当时,李希烈反叛已久,樊泽率兵讨伐,多次与李希烈交战角逐。贞元二年(786年),李希烈部将杜文朝进攻襄州。二月,樊泽率军反击,将其擒获。樊泽前后擒获、招降其悍将张嘉瑜、梁俊之、李克诚、薛翼等人,攻取唐、随二州,使李希烈军气沮丧。李希烈叛乱平定后,樊泽
丁母忧离职,被起复为右卫大将军、同
正员,其余官衔如故。
贞元八年(792年)三月,李皋在山南东道节度使任上去世,军士趁机发动变乱,抢劫民财。德宗认为樊泽威惠称著于襄、汉之间,再次任命他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镇守山南东道。
贞元十四年(798年)九月三日(10月16日),樊泽去世,享年五十岁。讣信传至长安,德宗追赠司空,
赐谥“成”。德宗特将原定的宴会改取他日,以为其
辍朝一日。
平乱抚宁:樊泽武力过人,精通兵法。担任
山南东道节度使时,多次与淮宁节度使
李希烈交战,先后擒获、招降其悍将张嘉瑜、杜文朝、梁俊之、李克诚、薛翼等人,并参与攻取唐、随二州。贞元八年(792年),再镇山南东道,稳定乱局。樊泽两次出镇山南东道,威惠称著于襄、汉之间。
促成合盟:建中三年(782年),樊泽通和蕃使,出使
吐蕃。他受到吐蕃大相尚结赞的礼遇。次年正月,随
凤翔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在清水(今甘肃清水西北)会盟。
《
全唐文补遗》收录有樊泽的作品《有唐山南东道节度使赠尚书右仆射嗣曹王墓志铭并序》一篇。另据《
宝刻丛编》记载,樊泽还曾撰有《唐
孟浩然碑》。
刘昫:①泽威惠荆、襄。……皆贤帅矣。(《
旧唐书》)②张、路、曲、崔、樊、杨、李、裴,守忠臣之道,皆贤帅之才。(《旧唐书》)
据《
唐摭言》记载:
唐德宗时,
熊执易去京师参加
科举考试,走到潼关,秋雨连绵下了一个多月,无法行走,滞留在旅店里。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有一个男子连声叹气,熊执易走过去询问。那个人说:“我是前任尧山县令樊泽,前往京城参加
制科的考试。走到这里,马死了,口袋里的钱也花光了,没有办法继续前进。”熊执易回到自己的房间,将自己所骑的马和口袋里的钱全部拿出来送给樊泽。熊执易当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樊泽则于次年成功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