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是省级示范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其前身为
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1885年创建的“Wesley college WuChang(武昌博文书院)”, 是一所已有120年悠久历史的老校。1928年更名为博文中学。解放后,1952年
湖北省教育厅进行中学校际调整,将博文中学、武昌中学、东湖中学三校合并为规模为全省之冠的武昌第二中学,1954年定名为武汉市第十五中学,1962年被定为武汉市重点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
简介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创建于1885年,坐落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的华中重镇——武汉市
武昌区。学校占地面积70余亩,建筑面积30922.69平方米。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00多人,教职工245人,专任教师197人。
发展历程
学校历史悠久,最早源于
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创建的武昌博文书院,迄今已有130年的历史。1907年
湖广总督张之洞在
大东门外官购民地,修建山形西式楼房作永久校址即今十五中校址。1928年,更名为“武昌博文中学”。这里人杰地灵,区位得天独厚,人文积淀丰厚
。
国父孙中山先生曾在校园内点过兵,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坡”;党的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原国家代主席董必武曾亲临“博文”作过报告;众多的科学家和知名政要曾在这里治学卒业。中国心理学先驱、原
浙江大学名誉校长、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陈立院士;原
天津大学校长、
天津市副市长、中国著名物理学家
张国藩教授;“托着太阳升起的人”著名
动物学家吴醒夫教授;世界著名气象专家、新中国首任
气象局局长、
中科院院士涂长望先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植物胚胎学家
杨弘远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汉大学生化学院教授
查全性先生;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李德华先生等早年都曾在这儿就读。中共“一大”代表、原
国务院参事刘仁静先生、原广电部部长
艾知生先生、现任湖北省妇联主席
张岱梨、武汉市委副书记
殷增涛、
朱毅等也曾是这所学校的骄子。历史人物
陈立夫回忆在博文求学往事时,欣然题写“博文古井”四个大字。120多年来,这里人才辈出,名人众多,充分体现了这所百年老校卓著的办学效果和深厚的办学底蕴。1954年,
武汉市人民政府把武昌博文中学正式定名为“武汉市第十五中学”。1962年,被定位为武汉市重点中学。1964年,十五中首创的“滑翔班”受到社会广泛赞誉,江城人称其为“滑翔学校”。1978年,武汉市第十五中学又再度被市政府定为武汉市重点中学。
2001年秋,
武昌区政府及
武昌区教育局对高中资源实行优化组合,把原武汉市第十五中、武汉市第三十三中、武汉市第二十五中三个“完中”的高中部整合为一所单设高中,校址选在面积最大的十五中,校名定为“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整合前的十五中、三十三中、二十五中是三所知名百年老校,具有深厚的
文化积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均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优势和
办学特色。原十五中以教科研见长,原三十三中以文科优势和外语特色而知名,原二十五中的理科和体育特色较为突出。在整合过程中,集三校之长,撷广博之文采,展文明之华章,追科理之腾达,做大做强新十五中,逐渐形成了新十五中强大的优势和特色。2003年7月,整合后的十五中仅用两年的时间,不仅实现了平稳过渡,而且成功地创建了市级示范学校。
2005年11月27日十五中通过了省级办学水平
综合督导评估,2006年4月顺利通过省评估回访组考察,成为省级示范学校。
办学条件
在120年的办学实践中,原武昌博文中学“诚之为贵、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校训始终熏陶着十五中人,并在新的世纪里以新的内涵将其发扬光大。如今,“诚信、明礼、励志、博文”的校训正高扬在十五中古老的校园里,它将继续激励着十五中的师生员工,奋发向上,再创佳绩。
如今,按照省级示范高中的硬件标准,学校在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多渠道筹措
教育经费投入建设。学校共投入资金4000万元,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科学规化校园,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发展服务的
人文思想。校园
建筑设计新颖,主体突出,既有东方古代文化的典雅,又有
西欧现代科技的风韵,坚固实用,符合教育教学和
学生成长的需要。学校新建19000平方米哥特式综合教学大楼,分为教学区、办公区、实验区,集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电化网络监控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练功房、学术报告厅等于一体,分布合理,形成一体三区的综合格局。
供教学的办公楼内配有
中央空调;教学楼内各教室装有
环保空调及优质矿泉水机;实验楼内,学校按教育部部颁一类标准,配置了理、化、生、劳、微机等
专用教室;另外,独立的图书楼面积达1200平方米。当前,各学科实验室,功能教室设施齐全,配置标准。全校共有七个
多媒体教室,四个
物理实验室,四个
化学实验室,四个
生物实验室,四个计算机室,三个美术室,二个音乐教室,二个劳技室,一个形体舞蹈房。每个实验室均配备了两名实验员,功能教室有专人负责,满足了各学科的实验需要。
图书馆整洁的藏书室有10余万册图书,幽静的阅览室配有 近四百个座位,给莘莘学子创造了一个汲取丰富精神食粮的理想场所,也为
教师教学、科研创造了开拓视野的有利条件。在各楼层、各班都配备有满足学生需要的生活及饮用水。学校
医务室药品、器械完全按照国家级标准配备,三名专职医生随时处理师生中突发的疾病等相关事件。
二是新建的运动场为学生的课外生活提供了场所。“中山坡”下扩建的绿茵操场和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崭新的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
羽毛球场、
乒乓球场以及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设置的体育运动器材极大地满足了学生
体育锻炼和课间活动的需要,保证了
体育教学和
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场所。
三是加强
校园绿化建设,根据我校的建筑布局,重新植树种花,整修草坪,购置鲜花
幼苗,绿化校园。如今学校绿树、
红花掩映,草坪、通道相宜,无外露尘土,成为莘莘学子温馨的
精神家园。
四是营造校园文化的氛围。我校围绕“
人文校园文化”的主题,挖掘丰厚的文化底蕴,跟随
新时代的脚步,丰富“实践教育”的内容,拓宽“实践教育”的渠道,力图使学校的环境“人文”化,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协调一致。首先,我们注重保存富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迹,使这些历史积淀
校园文化
重新放出光芒,如“博文古井”和“中山坡”已成为历届学子引以为豪的古迹。在教学楼走廊悬挂着孙中山、陈独秀、董必武、刘仁静、陈立、
张国藩、
吴醒夫、涂长望、
杨弘远、李德华等10位与我校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当代科学家的画像及名言,以他们的精神思想来激励全体师生。我校还建立了“十五中校史陈列馆”,将学校的历史演变、育人业绩、办学经验、
科研成果、名师名生都浓缩在一馆之中,成为全校师生的“人文”天地。在继承传统校训精髓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新时期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楼正面悬挂着催人奋进的校训:“诚信、明礼、励志、博文”。我们挖掘历史文化的同时,还注意顺应“人文校园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发挥我校的英语优势,在学生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用符合
国家标准的中英文书写横幅、警示语。这些富有年级和学校“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展示,既
醒目美观,又生动亲切,形成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校史简介
2001年秋,三所百年老校(名校)——武汉市第十五中学(诞生于1885年)、
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诞生于1874年)、武汉市第三十三中学(诞生于1871年) 高中部实行
资源优化重组,由完全普通中学整合为当前的单设高级中学,实现了十五中从
办学规模到办学质量的又一次飞跃。
学校全面贯彻德育
教育方针,实施实践
教育模式,形成特色办学规模,外语特色教学聘任多名
外籍教师任教,为社会所瞩目;
文学社团特色蓬勃开展,“博文文学社”为全国文学社团百面旗,
湖北省优秀文学社团,其成员每年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文章百余篇,体艺美特色已成亮点,众多
特长生从这里走向高校,两防(预防吸毒、预防
艾滋病)特色教育长期坚持,在学生中铸起一道心灵长城,成效显著,得到市委宣传部、市、区教育局的赞扬,并向全市推广。2004年被
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办学水平示范学校称号。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有着丰厚的
文化底蕴,经过代代园丁和学生们的智慧承传,创造了百年的辉煌历史,我们坚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军步伐,十五中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未来。
校内资源
学校地处武汉市繁华的武昌
傅家坡,占地面积近70亩,综合教学大楼建筑面积达19000平方米,集教室理化劳音美计算机设备一应俱全。优雅的图书楼,新修的
400米塑胶跑道标准运动场,为学校办学增添了活力。校内现有57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全校教职工257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全国劳模,
全国优秀教师10人,省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占传任教师总数近一半,被媒体誉为“
高中航母”。
历任领导
第一阶段
博文书院时期
(1885-1927)
时间(年) 院长 国籍 学位1885-1892巴修理英国文学博士
1892-1893罗修忠英国 神学士
1894-1901狄益华英国 数学硕士
1902-1903任修本英国 神学士
1904-1908 狄益华 英国 数学硕士
1909-1910饶永康英国 文学博士、神学士
1910-1915(上) 狄益华 英国 数学硕士
1915(下)-1918 饶永康 英国 文学博士、神学士
1919-1920 狄益华 英国 数学硕士
1920-1921席明英国 理学硕士
1922-1923丁克生英国 文学士
1924-1925(上)马怀德英国 神学士
1925(下)-1926(上) 丁克生 英国 文学士
1926(下)-1927(下) 停办
1927(下)沈文卿中国 文学士
第二阶段
(1828-1952)
时间(年) 校长
1928-1929(上)董正初(董业昆)(代理校长)
1929(下)-1930(下) 经达人
1930-1931.11雷强
1932.4-1934胡昌鹤
1934-1938(上)蔡辉甫
1938(下)-1939刘尧卿
第三阶段
国立十二中时期
(1939.5-1946.7)
时间(年) 校长
1939.5-1945.7陶尧阶
1945.8-1946.7
陈祖炳湖北省立武昌第一中学时期
(1946-1947.8)
时间(年) 校长
1946.8-1947.5陈祖炳
1947.5-1947.8朱和父
第四阶段
立武昌第二中学时期
(1947.8-1950.10)
时间(年) 校长
1947.8-1950.7熊寿珩
第五阶段
湖北省立武昌中学时期
(1950.8-1952.9)
时间(年) 校长
1950.8-1952.9 熊华轩
第六阶段
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时期
(1952-2007)
时间(年) 校长
1952-1957黄怀智
1958-1959赖仁路
1960-1963陈文钦
1963-1965丁兰惠
1971-1973姜天德
1977-1980喻文娟
1988.9-1997.9潘泽生
1997.9-2000.5郑东陵
2001.5-2006.9徐先国
2006.9-2011.5董有建
2011.5-今陆先泽
获得荣誉
2023年2月,入选“2021—2022年度武汉市文明单位(校园)”候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