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八奇
漫画《火凤燎原》中的军师集团
水镜八奇,出自陈某创作的漫画火凤燎原》,是水镜先生司马徽)所亲自培训的军师集团,因该团体由水镜的八位门下弟子所组成,故名水镜八奇,简称“八奇”。八奇在故事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每位成员皆被视为当代最杰出的军师,因此各方诸侯无不想方设法招揽,以求为己效力,但他们多半仅以自身的意愿、信念和理想行事,不受任何形式的威胁利诱。出场的除了奇首袁方外,其余皆以史实人物为蓝本。
背景介绍
水镜八奇独特的运筹模式被称作八奇思考领域
简介
火凤燎原》是根据《三国志》《三国演义》为基础,附加原创剧情相结合的一部漫画作品,该作品以机略谋算之精彩而为人所称道,其中不乏有司马懿陈宫等精于算计之人,而水镜八奇更堪称是《火凤燎原》里描写智斗的灵魂人物,被评为“智冠天下”、“军师之首”。
八奇在水镜门下期间,除了学习兵法谋略等相关课程外,还可以担任老师,为天下间慕名前来水镜府求教的军师和将领们上课,这类课程通常不由水镜先生亲自指导。
批语
勇冠天下,无人能及,武者之最吕布,刺客之首残兵;
智冠天下,无人可比,智者之最许临,军师之首八奇。
角色设定
水镜八奇有一套制式装扮:扎着特殊形制的发髻;头戴竹笠;围上木制帘状面罩,只露出眼睛;白色长袍外加件宽肩无袖、长度及膝的黑色布衣;脚穿黑色长筒靴等。在未正式出师前,都必须维持这种形象,不可轻易将面目示人。
由于这种装扮起到某种程度的悬疑效果,因此面罩后的真面目及其真实身份成为本漫画的一大卖点,连载期间曾引起读者群广泛的讨论及揣测。
角色介绍
一奇·袁方
字显谋,豫州汝南郡汝阳县人,八奇之首。原创角色,以鹤为本命,设定为袁绍的私生子。聪明才智备受袁绍肯定,袁绍有逐鹿天下的野心却碍于世代忠良的面子,想让袁方以外人身份代替自己夺天下,故自幼便将他送到水镜先生门下学习,同时请了南华八怪之一的左慈收其为徒。所行兵法多种多样,唯独蔑视《孙子兵法》。尽揽八奇所长,堪为八奇之中综合能力最强的人,也是八奇中唯一一个兼具霸主、谋士与武将才能的人,精通失传已久的《握奇经》。在八奇中只有袁方与五奇周瑜是武将出身,常常躬亲上阵。
深爱着一位名为孔茶的富家之女,两人青梅竹马,约为婚姻。袁绍为安排他与孙坚之女孙淑进行政治婚姻,便下令悔婚并暗杀小茶,由此造成父子二人其后的隔阂。
曾担任征讨董卓的关东军总军师,用计削弱其他诸侯的战力,为将来袁家的强盛铺路。在攻打幽州时,在数月之内攻破天下第一关,达到先人所不能及之事,紧接着围陷易京,使得公孙瓒惊惧自杀,死前称袁方为“魔王”。其后官渡统筹全局,独力对抗荀彧贾诩郭嘉等人。其间施计不费兵力部署:送还玉玺取得与保皇党合作的机会,进而促董承许都事变、诱张飞叛乱徐州、迫马腾引兵东进、纳刘备壮大声势,皆给曹操造成不小的困扰。水镜先生认为其思想飞越程度已超出军师的范畴,在与曹操的谈话中,水镜认为袁方、曹操和某个小孩子(司马懿)一样都有着奸雄的能力与气质。袁绍更大胆怀疑水镜之所以栽培剩下七奇,其用意即在牵制袁方。已知在袁家阵营中文丑、高览、张郃蒋奇等人皆属于他的派系。
在津西一战中摆出绝学风后八阵图,大败郭嘉所率领的曹军。以甄宓拉拢袁熙,挑起袁谭和袁尚之间的不合让他们兄弟内斗,设局“一箭三雕”困住曹操部队,并火烧乌巢借此除去袁绍父子,希望将河北分化的族群统一为自己的势力,进而逐鹿天下。但计谋却被司马懿等人的幕后布局破坏,自己更被杨修偷袭重创。之后坠入悬崖,意识模糊间了解自己的生存意义,感慨父亲袁绍的“花”难以种满天下,和自己一样终究成为花下腐泥,更仿佛见到了恋人小茶的幻影,在其怀抱中安然逝去。尸身由荀贾郭三位奇人进行简单的葬礼,一火泯恩仇。
正式登场:第2卷 第11回 天下无双
逝世退场:第44卷 第351回 魔王完梦
二奇·荀彧
文若,豫州颍川郡颍阴县人。兵法属性为光,行事黑白分明,讲究仁道。身为保皇党,是皇帝刘协最信任的人之一,有王佐之才,被曹操赞为“吾之张良”。作为汉室忠臣,荀彧主张将曹操引导为辅佐汉室的支柱,发挥“治世能臣”的特性,令其忠臣把权,压下奸臣,让汉室屹立不倒。领兵时擅长部署箭阵,在内政与外交方面的能力极为出众,精通休养之道,使得曹操属地民心向附。谦称其绝技为“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曾在曹操讨董大败后助其收纳十万黄巾余党,其后逐步吸收扩大为青州兵,兵力多达数十万,成为曹操帐下最重要的主力部队。濮阳之战曹军处于劣势之时,荀彧使司马懿拖延时间,令残兵救援曹操,自己则与李典青州兵逼退陈宫。之后使计让汉帝刘协出走长安,与徐晃配合激起刘协的天子本能,重燃汉室斗志,是为“华阴儆君”。同时通过事先部署,让李傕郭汜人头落地,不费吹灰之力收服长安,吸纳董卓余众,使曹操顺利迎奉皇帝至许都,“来时五千,回时五万”,在此间荀彧被曹操评为“凌驾贾诩、郭嘉之才终于展现”。
庞统联合众诸侯讨曹,曹军被逼到危厄之际,荀彧不得已与郭嘉合作,安排于禁身在要职救援曹操,遣荀攸游说袁术,自己则前去应付吕布集团,用早前在张飞与吕布徐州之争时埋下的流寇伏笔,杜绝了各家出兵,终使曹操转危为安。曹吕下邳之战时说退袁术援军,令吕布孤立无援,又以汉室名义提醒刘备等人出兵剿灭袁术,意在杜绝曹操后方忧患。
官渡之战前夕被袁方设伏重伤,被迫退阵养伤,与曹仁留于许都处理内部反叛势力,与贾诩合力剿灭入侵许县的五万袁军。反对郭嘉与贾诩推行的先乱后治理论,但在郭嘉临终时由衷承认了郭嘉的所作所为。
赤壁之战荀彧留守后方,在曹操大败之时,曹操已死的流言四起,万般不得已之下拥立曹植
在曹操有心立魏之后逐渐被曹营忌惮,为保全汉帝刘协,荀彧配合诸葛亮,安排圣旨让刘备受领荆州牧,并牺牲同为保皇党的马腾,成全诸葛亮的三分天下,做大刘备而让刘协这个正统皇帝有一线生机,荀彧自己则抱了以身殉道的决心。
自朝中退隐后,表面平静无波,实则暗流涌动,布局不露痕迹,行事愈见狠绝,利用保汉派忠臣在中枢运作,牵动孙刘、西凉、川蜀等多方势力,延缓曹操立魏之举,一心维系汉室。
正式登场:第6卷 第43回 大人物
三奇·贾诩
字文和,凉州武威郡姑臧县人。与董卓女婿李儒结义兄弟,自陈信天,讲求顺应天意。先后辅佐董卓牛辅、张绣等人,被郭嘉称为“黑暗大使”、“用刑高手”。擅长用于埋伏的暗行阵法,其行军布阵的能力连司马懿也自叹不如,被誉为“阵王”。与郭嘉交情甚笃,二人均奉行黑暗兵法。绝技为“荆轲刺秦,公子献头”。
因与李儒存在谋略冲突,被董卓疏远。吕布谋杀董卓和李儒夺权后,贾诩为报此仇而投奔牛辅,施计引出吕布全军,以一成兵力,五天之内击败吕布,攻破天下第一大城长安。其后又得西凉太守董越配合,令吕布于凉州再次被围剿。贾诩两次大败吕布亦令其甘拜下风,就此闻名天下。
离开长安后辅佐张绣进占南阳,并主张其投降曹操。多次暗中帮助曹操,其间虽遭遇庞统连环计搅局,但最终还是成功令张绣降曹,由此正式加入曹营。在讨伐吕布的战事中负责统筹重任,以献头之计为司马懿铺路,与于禁在前线抵抗陈宫的强袭,在水淹下邳后配合于禁伏击高顺陷阵营官渡之战前夕被袁方设计滞于汝南,其间出手不战而屈人之兵,令刘备张飞不敢出城,并大败高览。在袁军粮草被烧,郭援撤退之后,坑杀进逼许都的五万袁军。郭嘉死后负责监视司马懿,并控制住司马氏家眷。明确支持曹丕赤壁之战时假意调空船回撤,安排军队伪装成流民混入敌寨,里应外合夹击,使敌将太史慈阵亡,成功夺下海昏作为登岸据点,将曹军主力送往对岸。与荀攸水陆并行,于陆路伏击陆逊,引周瑜船队出阵。赤壁兵败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不救曹操,力保曹丕
之后作为荆州攻略的曹方总军师,统合曹营众谋臣外加卧龙、凤雏共计十三位军师所注的孙子兵法,向五奇周瑜讨教,令前线突破孙家战术壁垒连退敌军,杀祖郎等孙家大将。与庞统进入周瑜所布之火阵,借马钧指南车率领残兵全身而退。
正式登场:第9卷 第75回 日出·日落
四奇·郭嘉
字奉孝,豫州颍川郡阳翟县人。以鸦为本命,被贾诩称为八奇中的最强者,有“决策之王”的美誉。体质羸弱,身患痼疾,屡次受名医华佗之助得以维持健康。推行“先乱后治”的理念,擅长极端的“黑暗兵法”,与荀彧的处事作风相违。与诸葛亮同为八奇中最擅长“神行之术”的人。
被贾诩引荐给曹操,初出场便说服曹操“奉孝杀戮”进犯徐州,正势逆势翻转天时地利人和,以“屠一城,降十城”之法连下徐州数城,并利用此行引出曹军所有异己之众,借此安定兖州。主张“无征不信”,通过与吕布的濮阳之战磨练曹营将士,前后多次进行练兵,使得曹操军团的作战应变能力在诸侯中首屈一指。其后在讨伐吕布一役中,看准天时,借名为挖陷阱,实为引水沟渠,利用暴雨决沂、泗之水,终使水淹下邳,大败吕布势力。官渡之战前夕受袁方算计身染疫病,依旧带病在前线指挥击破刘备、俘虏关羽官渡之战贡献良多,设计斩颜良文丑先拔头筹。其间统理内外事宜,上至皇室,下至小卒,未雨绸缪,滴水不漏。一边利用司马懿吸引各方注意,一边暗中安排,最后使得袁方死在自己安插的卧底杨修之手。其后引兵河北,执行“除虫”计划引马腾入许,扫平乌丸,翦灭袁氏余孽,一统北方。
在北方平定后郭嘉身体日渐恶化,因诸葛亮等人联手设计将华佗滞于荆州,最终不治而亡。死前在邺城开湖训练水师,留下南征遗计,包含叛将乱荆、汉水运兵、说降蔡瑁等等,以其缜密的决策风格,在常人不以为意的华容道亦设有军寨,诸葛亮亦感慨郭嘉死后自己心中大石落地。一直以来郭嘉与司马懿互相利用、互相打压,棋逢对手不分上下,南征主策失利后,郭嘉还留有副策来应对,确保司马懿继任其位。
郭嘉看透天下诸侯野心勃勃,哪怕扶起汉帝也无济于事,为防止春秋百年征战重临,决定辅佐霸主成秦始皇之势,行黑暗大义,不择手段火速平乱,汇聚百姓期望战争早结之民心,借此结束乱世,为将来的治世仁政铺路。志在国家大局为此不惜殉名,以自身恶名奠下足以结束乱世之根基,慈乌反哺,这正是孝者郭嘉的哀歌。
正式登场:第10卷 第85回 决义徐州
逝世退场:第46卷 第372回 慈鸦哀歌
五奇·周瑜
公瑾,扬州庐江郡舒县人。孙策的结义兄弟,在孙策占领江东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擅长观察天象水势,既精通火攻又深谙水战,被称为“水上无人能敌”。为人推崇“繁衍”的真意,主张“能者达之”,力求一代胜一代。真正掌握了《孙子兵法》的奥秘,战术格局宏大,当曹营众军师联合卧龙凤雏跨越原版兵法的框架另立新框,周瑜却依旧超脱框架之外。在八奇中只有他与袁方是武将出身。
出山时由于兵力有限,利用孙策诈死,假意投奔刘勋,用计牵制袁术刘表等人,不费兵力取下东安,令江东各方势力互斗,让孙家留有余力收复江东各郡。在孙策与太史慈大战神亭岭时,领兵攻破扬州刺史刘繇大营。之后连下江东,击溃严白虎王朗联军,直取会稽。与孙策攻破刘表沙羡、江夏等大寨,缴获荆州数千战船,成就天下第一水师。为配合孙策袭曹,使计打通庐江,利用暴雨使三万尸体顺流东去,令下城风声鹤唳。孙策遇刺后,因于吉之短暂催眠,得见孙策临终绝景。其后一连封锁消息数月,稳定江东局势,扶持孙权继位。赤壁战前进兵沔口,杀刘表第一大将黄祖,为孙家报仇雪恨。赤壁之战统领孙军与曹军于水上决战,设计以诸将临阵应变,连败荀攸的水军和贾诩的陆军。周瑜在孙策重伤卧床时就患有痼疾,曾用绳索制伏新残兵成员燎原广,但反被其毒刃刺伤,受名医张机救治,借此伪装成中毒,多次诈死,一为诱敌深入,二为稳定军心,三为让孙家将士摆脱对自己的依赖而独当一面。此间多方位施计:强攻荆州、软禁刘备、圣旨正名、联马入蜀等,与曹刘阵营你来我往,互有得失。临终再施火计,以自己尸身为饵,引贾诩庞统王双郭淮曹休曹真等众多英杰落入其设置的山林火阵,围困曹操在内的多位曹营主将,覆灭其主力,使其不能跨江统一天下。连番布局磨砺孙家众将,重挫曹营大军,为孙家稳坐东南霸土奠定厚重根基。
因周瑜无扶汉之心,所作所为只为使孙家卷土重来,套用孙坚忠臣之名谋取霸业,连玉玺也可当为筹码,所以前期诸葛亮并不喜与之为伍。又因长相酷似司马懿,甚至曾被太史慈及其家仆误认。统兵之能获水镜先生评为最强,却不擅长内政。为人豁达大度,曾在赤壁战前安排舌战会,意在说服诸葛亮归属江东,为此甚至甘愿屈就。
正式登场:第20卷 第166回 智强满道
逝世退场:第67卷 第525回 鲲鹏展翅
六奇·庞统
字士元,荆州南郡襄阳县人。面有凤纹刺青,右眼眼白暗沉,外表冷峻慑人,水镜府二杰之一的“凤雏”。为人推崇儒家孔子的理论,经常引用《论语》内容。身属保汉派,致力于除去曹操以复兴汉室,让天下权柄重归刘氏。是诸葛亮的阴暗面,用计凶狠,自陈喜欢杀人夺权,被水镜先生称为“实用派”。擅长算计布局,认为最高明的兵法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下一步,甚至是知道第二步第三步来设法应对,却最终踏进连环算计之中,这便是“连环计”。被周瑜评价为“口才无人能拒绝”、“比任何人更有本事的细作”。
关东军讨伐董卓时,曾以折叠法快速解出董卓所设计的经文暗号,而获其师水镜授予“凤雏”之号。最初心仪的主公是陈王刘宠,出山后便迅速摸清各路诸侯以及司马家的底细,以绝佳的口才纵横捭阖,联合吕布袁术刘表张绣、梁平、宋立等大小诸侯对付曹操,诱残兵入局,逼反司马家,扣押贾诩,一度将曹操逼入绝境,使刘氏诸侯坐大,并间接令司马家被曹操血洗。但因刘宠一念之仁,遭司马懿派遣的刺客三船暗杀,使得反曹包围网终告失败。其后偶遇刘备并对其重新评价,开始心生投靠之意。在官渡之战前夕协助孙策除去于吉、进犯曹操,自此寄居江东。
赤壁之战前替孙家说降甘宁。在诸葛亮出使江东时被说服而转投刘备。其后攻略荆州,在西江大败曹军船队,血流漂杵。与陈到白毦兵先行攻取夷陵,与贾诩进行计谋交易遏制周瑜。之后率刘备麾下五大上将攻打孙军焦城粮仓,在曹军领地与吕蒙起冲突。
正式登场:第23卷 第184回 凤凰投火
七奇·诸葛亮
字孔明,徐州琅琊国阳都县人。水镜府二杰之一的“卧龙”,司马懿一生宿敌。行事仁义为本,主张保汉以树立榜样,杜绝有人借改朝杀生。绝技为“轻敌”,擅长利用敌人的得胜心理,在对手一时疏忽之际乘隙而入,从而对整个战局进行反制。水镜先生认为其思维模式已达料事如神之境,但亦认为其相人之术不及荀彧郭嘉。八奇之中只有他和袁方偏好“八阵图”。
关东联合军时期,与司马懿联手运算密码棒,解开董卓军所设计的经文暗号“城下一聚”,并从中看出董卓即将有迁离洛阳之举,但当时并不为水镜所理解。不久获得“卧龙”称号,在曹操首次讨伐徐州时,再与司马懿联手,一人扮成雨神赤松子,一人在西山用兵,最终导致郭嘉率领的曹军战败,破解徐州之围。在水镜府教授各地小城军师时,曾单凭斥侯汇报军情便接连准确推断十六场战役的胜负。旁观刘备讨伐袁术的盱眙之战时,对战争的理念产生质疑,一度蛰伏起来。
官渡之战后已变得杀伐果断,并告诫刘备吞并刘表、刘璋。暗中与周瑜庞统司马懿联手,间接导致郭嘉去世。刘备为求自己的“水”而三顾茅庐,诸葛亮连下三计并最终出山。赤壁之战前出使江东联孙抗曹,私下与江东周瑜、曹方司马懿有计谋之间的交易。
赤壁之战利用荆州每隔十一年的水患与东风,水淹华容道,将曹操彻底逼入绝境,周瑜感慨华容道不下赤壁更胜赤壁。之后与司马懿在“三分天下”上达成共识,释放曹操。
赤壁战后安排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南下,凭借少量兵力取得荆南四郡。其间部署入川事宜,亲手动刑锤杀囚徒。而在征战过后每每自愧于杀伐过重,常于私下祭奠思过。力主联姻孙家,让刘备亲身前往江东,赚得孙家物资,又联合荀彧为刘备谋得荆州牧,借此引刘璋现身,蜀门大开,进可得荆,退可得益。
正式登场:第47卷 第380回 龙鼓震天
八奇·赵昇
冀州常山郡真定县人,赵范的结义兄弟,是八奇之中唯一一个刺客出身的人。在赤壁之战爆发时,入局推演计策细节和战争进程,并称赞曹操是忠臣。水镜先生评价其为“八奇中最擅长观测天象”,且对“工心之术”和“邪教”穷追不舍。行事狠戾,喜欢教唆他人作出抉择。在八奇中最不合群,从未向其他同门透露真实姓名。
赤壁之战后,暗中主导荆南四郡的叛乱,介入曹孙刘三方乱局,意图另立三分,并对朝廷巡南将领进行严刑拷打,劫取不少蜀道南蛮的地图情报,诸葛亮在得知拷问室的存在后,确认第八奇已经出山。
与燎原火师从常山赵氏宗族同一武术导师,在燎原火到来之前习得绝技“常山剑法·左曲右回”,声称发掘到天下群书的奥秘,便离开赵家行走天下。在许临遇刺后,与赵范收留樊夫人。预备入蜀之际被燎原火打断,在桂阳与燎原火用“壮士决”的方式决斗,互有损伤,不分胜负。
其后疑似与周瑜合作,引入马超撇除刘备,开拓新三分天下局面。在曹操秘巡潼关之时,暗中与荀彧合作,秘密策划影响多方的大事件,三个月内,迫使万户逃难入川。
恩师水镜病重之际,返回荆州照顾,因以宗教为兵法,与老师产生道争,遭水镜门人清理门户,血洗水镜府,亲手弑师,夺取荆州巨资。
正式登场:第598回 第八弟子
初出释疑
洛阳解谜时期
关东军讨董时期,为了破解谜题,水镜先生来到平阳关东军寨,水镜八奇中有五位奇人随同到场。
在场者五人,已知解出谜底的是六奇庞统和七奇诸葛亮;四奇郭嘉在徐州自陈当时在场;五奇周瑜能即刻反应和自己长得像的人是司马懿,所以他也曾见过;
不在场者三人,已知一奇袁方此时已出山并潜入洛阳;根据第七回布军图显示,三奇贾诩此时正在洛阳的董卓军帐下,也不在场;二奇荀彧濮阳之战会见司马懿时对其说了“幸会”,可知此前在关东军时期未曾得见,故不在场。
那么剩余那位关东时期见过司马懿的,就只有第八奇了。
所以解谜的五位奇人,到场的除了卧龙凤雏,余下三位奇人分别是:四奇郭嘉、五奇周瑜以及第八奇。
酸枣驻军时期
火烧洛阳之后,关东联盟驻军酸枣,诸侯终日贪欢宴饮,只有曹操孙坚出兵追击董卓。袁方袁绍军谋主,荀彧此时则在帮助曹操招揽黄巾残党,水镜带领其余六位奇人在一旁观瞻。
在见识到诸侯的野心后,水镜对众弟子指明眼前只有曹孙两位明主,得到三位弟子的赞同,另外三位则有不同意见。根据往后出山的立场推断,可以肯定的是郭嘉周瑜属意曹孙,卧龙凤雏持有不同意见。
存疑的是三奇贾诩和第八奇,由于当时董卓还未消亡,贾诩还是董卓麾下,所以他有可能不同意明主只有曹孙的看法;而第八奇往后虽然跟随义兄赵范,但他曾称曹操是忠臣,所以当时立场也存疑。
那么对于认同曹孙为明主这件事,可得出两种假设:①贾诩、郭嘉、周瑜赞同,庞统、诸葛亮、第八奇反对;②郭嘉、周瑜、第八奇赞同,贾诩、庞统、诸葛亮反对。
水镜府
教师
即水镜先生,是水镜集团的创办人,八奇的师傅,曾提出《士气论》。眼盲心不盲,擅长品鉴人物,除八奇外亦有不少人才出自他门下。喜欢赏画,是桃园画家张翼德的画迷。
精于管内理财,离开水镜府后受周瑜邀请,辅助孙家。以商家身份立足于江表,对孙家安定江东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专教忠义之道,负责引导和树立学生的道义观。现投身于曹操帐下,为司隶校尉。在书法领域极有造诣,有观字识人的本事。
深晓天文历数,时常上山下水,辨识气候。水镜府停办后入仕孙家,与张昭相对,乃农家的代表人物。与南华八怪中的左慈曾是同窗。
其他人物
称呼水镜先生为“主人”、“老师”,曾潜伏在于吉门下学医,与水镜府常有往来,跟三奇、四奇关系密切,支持“先乱后治”的理念,投身曹营。
陈式
漫画中称为“小陈”,公式书中注名“陈式”,本职为史官,乃诸葛亮的学生。曾在庞统围曹期间与袁方会面,笑言:若他日有儿,取名为寿。
出身于四代太尉之名门,杨彪之子,因避祸而隐名求学于水镜门下。善于揣摩人心,号为“推敲之王”,在官渡一役中后来居上,因功成为曹操女婿。为人自负且有野心,在曹家权力斗争中为曹植一派主力。称郭嘉为“主子”,赤壁之战期间留守许都,在曹军主策失利后代行郭嘉副策。
水镜门人,卧龙的知交,曾效力于刘备麾下,在新野廖化放火牵制曹军,后因老母被挟,不得不投靠曹操。现与司马懿共事,伺机倒曹。
遗珠
司马家二公子,年幼时曾被其父带到水镜府中,有机会成为八奇,但因为一些误解没能让水镜先生看中。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30 00:16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