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
玉器,为我国
传统的玉
礼器之一,也是“
六瑞”之一。
简介
据《
尔雅·释器》记载:“肉(周围的边)倍好(中间的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
玉环3种。
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古人在制作玉器时,对于玉璧的孔径与器体的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今天我们习惯上把
宽边小孔径的圆状器统称作璧,而窄边大孔径的称为环,一般不再用“瑗”这一名称。
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花纹形式多变,饰纹种类极为丰富,使用范围大增,数量也属历代之冠。
特征
我国
玉文化沉积蕴涵了深厚的炎黄
传统文化,是
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器为载体的玉文化,深刻地反映和影响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并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收藏和鉴别古玉璧,一定要切实掌握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风格特征。
古玉中礼玉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按照古人万物皆有灵性的观念,认为
美石——玉是山川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周礼》把壁、琮、圭、璋、琥、璜等玉器作为“六器”、“六瑞”。实际上玉礼器出现相当早。良渚文化中就出现大量
玉琮、玉璧,数量之繁多,制作之精美,后来的历朝历代只能望其项背。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穿孔称作“好”,边缘器体称作“肉”。《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壁,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一般把体形扁平、周边圆形、中央有孔且边
大孔小的器物称为壁。考古发现,玉璧最早产生于距今约5、6千年前的
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朝,都有不同形制和纹饰的玉璧出现。玉璧的
应用范围也极为广泛,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可用于佩戴,亦能作为
随葬品,同时又是
社会交往中的馈赠品或信物。
纹饰
商代玉璧大多是弦纹,春秋到战国时期主要有云纹、谷纹、蒲纹,有的还有蟠螭纹;到了唐宋元出现了凹吊蟠螭纹、乳钉纹、兽面纹、花鸟纹。汉代玉璧沿袭了战国的风格而又略有变化,玉质仍以白、青、碧玉为主,但壁的形体加大,有的直径达30直至50厘米以上,组合纹饰更为流行,有的还饰以吉祥文字。
绞索纹
绞索纹就是跟绳子一样的纹饰。
蒲纹
蒲纹即蒲席的纹样,一般由三种不同方向的
平行线交叉组织,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纹样,六角形有时还琢有阴线的谷纹,此样纹流行于汉代。《
说文》解释蒲:“
蒲草,可为度也。”所以说,“蒲”是从古人“席地而坐”的蒲席而来,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后人便将这种雕琢排列有序的纹饰称为蒲纹。汉代蒲纹
分割线较宽,并带有玻璃光,碾法干净利落。
涡纹
涡纹,顾名思义,如同水涡,故名为涡纹。其特征是圆形,内圈沿边饰有
旋转状弧线,中间为一小圆圈,似代表水隆起状,圆形旁边有五条
半圆形的曲线,似水涡激起状。涡纹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上,商代早期的涡纹是单个连续排列的,商周时期的涡纹则一般与龙纹、目纹、鸟纹、
虎纹、
蝉纹等相间排列,涡纹多用于罍、鼎、斝、瓿的肩、腹部;除了青铜器上的纹饰,涡纹还广泛用于玉璧上的纹饰;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的陶器上也极为常见。
涡纹的源起,有可能是古人对水的一种崇拜。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活的需要,最后乃至于死亡以后的归宿,都跟水有关系。仿佛万物都是从这个旋涡里出来的,最后又归集到这个旋涡里去。《
老子》中多处地方都谈到了水,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可以
柔弱胜刚强。
勾连雷纹
勾连
雷纹是古代汉族几何纹样的一种,由近似“T”形的线条互相勾连组成,再填以雷纹。它的主要特点是“花”的部分与“地”的部分形成勾状。作为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多见于青铜器、玉器、
陶瓷器上,多用于器边装饰,盛行于晚商至周初,战国时再度流行。
其实,勾连雷纹是雷纹的一种,雷纹是以连续的方折回旋形线条构成的几何图案。常见的有目雷纹、三角雷纹、波形雷纹、斜角雷纹、乳钉雷纹、百乳雷纹、勾连雷纹等多种类型。郭沫若先生认为雷纹是脱胎于指纹,因古代的陶器是用手做的,所以上面多有指纹,后人仿制,所以有了雷纹。
谷纹
谷纹形如倒写的e字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玉器中,到战国时期发展为逗号字样,如同圈着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称蝌蚪纹。谷纹是谷物发芽叶的样子,是汉族
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有关,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盼望。
《周礼·典瑞》的有“子执谷壁,男执蒲璧”说法。玉器上的谷纹汉代以后就不多见了,谷纹常与涡纹、卧蚕纹异名同称,事实上,三者之间确实区别不大。一般来说,人们常把半球形谷粒或有萌芽线的谷粒称为“涡纹”,把具有粗壮圆实萌芽线的谷粒称作“卧蚕纹”,到了汉代又简化出了乳钉纹。
历史演变
新石器时代的玉璧因受
切割工具的限制,形制不太规整,或外周不圆,或厚薄不均匀,
壁面不平,或留有切割痕,或两面宽度不一致,或穿孔打偏,孔边有斜坡。红山文化玉璧肉的边缘呈薄刃状,天然沁较轻,沁色也较少,仅有红褐色、
水锈和灰黑等色;良渚文化玉璧外缘薄,内缘厚,沁色多为雾状的灰白色。这一时期的玉质一般是
青玉、绿玉、灰白玉、淡
黄玉,特征大多是素面无纹,打磨较光亮。
商周时期为玉璧的发展时期,为贵族专用礼器。这时期的玉璧尺寸小于
新石器时代,均为圆形,壁面平滑,内外缘厚度相当,外缘边棱为圆角,两面对钻打的孔一般都很规整。商代玉璧多素面无纹;西周大壁无纹,小壁则有雕琢精美的纹饰,题材主要是龙、凤、
鸟纹。常用一宽阴线与一细阴线相结合的手法刻出壁面纹饰,宽阴线斜挖成一面坡形状,纹饰弧线较多,线条自然流畅,动造型柔美,所用玉材多为新疆青、碧、
白玉及
南阳玉、
岫岩玉。
春秋战国时代,玉璧开始被大量用来作佩饰和殓葬用玉,还有作为礼仪场合手执的信物。多采用新疆青、白、碧玉。佩带的壁直径一般在10厘米以内。不殓葬用或作为礼器用的壁直径则在15~25厘米之间。春秋壁壁体均较薄,厚度在1厘米左右。战国壁表面分成一、二或三区
同心圆纹带,内外区琢成一首双身龙纹,中区保留传统谷纹。内外边沿用阴线刻出,剖面呈三角立棱状。这时期出现了出廓玉璧等创新制作,即在内孔或外缘上
镂雕出生动的
动物形象。雕刻技法普遍运用粗细阴线结合法,
粗线条少,细线条多,且线条有毛口。刀工锋利挺拔,刀痕较深,转角尖锐。谷纹乳突饱满匀称,谷纹是在乳钉纹上加刻阴线而成。
汉代玉璧沿袭了战国的风格而又略有变化。玉质仍以白、青、碧玉为主,但壁的形体加大,有的直径达30直至50厘米以上。透雕的龙、凤、鸟纹较多。壁上的谷纹,蒲纹颗粒大而稀疏,起凸浅,谷粒上部浑圆。玉璧边缘加宽,立缘剖面呈方形,明显不同于战国时的
三角形立缘。同时组合纹饰更为流行,有的还饰以吉祥文字。到了东汉,壁体加厚,外缘立面略有弧度,但数量渐少。
宋代仿古玉器兴起,仿战国、两汉的玉璧随之出现。玉璧呈圆形转角,不见锋棱,谷钉稠密模糊,谷纹旋转力度不够,谷尾呈圆脊形,与战国谷纹用细阴线不同。刻有龙螭纹的玉璧,龙螭分叉长尾,叉尾内卷,具有宋代龙螭纹的特征。
元代玉璧多仿唐代,小型居多,大壁少,主要供佩戴用。多数只在一面雕纹饰,壁形厚重,谷粒稀疏,排列无规律。壁面雕动物的,动物具有元代工艺的风格特征。元代玉雕刀工粗糙,用刀较深,刀锋常有出廓现象,镂雕也不乏精美之作。
明代玉璧数量较前三代为多。多选用青、白玉,也有少量碧玉。器体大都比较小,常见凸雕
蟠螭纹,也有不少谷纹和云纹。乳钉纹颗粒圆而大,略扁,往往留有管形钻套钻的痕迹。明代玉璧主要为佩戴之用。刻工比较随便、粗犷。
清代玉璧小型较多,壁身较厚,穿孔较小,出现了中间带环套的双联壁。玉璧上的纹饰出现了几何纹图案,
吉祥图案及人物图案,写实性较强。这一时期无论朝廷、官方、民间,都很流行系壁。
乾隆时仿古玉璧逼真,而且十分精美。到了清晚期,玉璧的质料较差,做工粗糙,雕琢没有章法,只求形似,不求工精,工艺水品大大下降。
用途
玉璧的用途,按古文献记载和后人推测,一为
祭器,用作祭天、祭神、
祭山、
祭海佩饰。四作珐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腐用。玉璧的这些用途在
春秋战国时代几乎都存在,都可以从古文献及现代考古发掘实物中找到证据。
璧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器,
周礼:“以苍璧礼天”。玉璧,是中国古代玉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一种玉器,它的历史延绵了5000多年,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中,玉璧象征着美好的意愿和高贵的品质。当年,
林徽因设计的国徽图案就是以玉璧为主体。
造型及其衍变
六式造型
一式 玉璧表面光素无纹,又称素璧。
二式 玉璧表面布满一种纹饰,如蒲纹、谷纹、云纹、齿纹乳钉纹、列星纹以及各种镂空纹饰。谷纹玉璧,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外径11.6、内径4.3、厚0.4厘米,青玉质,有白色斑点,器两面纹饰相同,内外边廓内布满排列有序的谷纹,纹样精细。
三式 多层纹饰玉璧 即在内层简单的谷纹或蒲纹之外,另有一层相互交缠、分布匀称的图案化
兽面纹或凤鸟纹,此外在两种纹饰之间有饰以一组绳纹。兽面纹、蒲纹、绳纹玉璧,河北满城汉墓出土,外径21.2、内径2.2、厚0.6厘米,青玉质,器两面纹饰相同,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外区为兽面纹,内区为谷纹,中部以绳纹相隔,雕琢规整。
四式 出廓璧 即在二式、三式玉璧的外缘轮廓处附设各种
镂空纹饰。镂空纹饰的内容主要有龙纹、
螭纹以及“长乐”、“万寿”、“长宜子孙”等吉祥文字。双龙谷纹璧,河北满城汉墓出土,通长25.9、外径13.4、内径4.2、厚0.6厘米,玉质晶莹洁白,玉璧两面琢刻谷纹,缘周起棱,璧的上端有透雕双龙卷云纹,纹样精美,造型生动,是
汉代玉器的珍品。
五式 双联璧 为两形制相同的玉璧
外切相连组成。器形独特少见,迄今仅有广州南越王墓出土一件,长12.4、通高7.6、璧径6.2、孔径2、厚0.4厘米,黄白色青玉,有白斑,背面受沁有剥蚀,两圆璧外切并连,相连处上下方均有透雕附设纹饰,两璧形制相同,饰谷纹,下方附设一对展翅相对的透雕凤鸟纹,上方为
卷云纹,造型别致,为汉玉少见。
六式 重环璧 即把玉璧透雕为大玉璧内含小玉璧的重环状。如河北
定县40号墓出土的一件,长6.7、宽3.6厘米,玉为青褐色,两面纹饰相同,内含云纹小玉璧,外套谷纹大玉璧,璧外侧透雕对称凤鸟纹,凤圆目尖喙,身体卷曲,形象生动。
造型衍变
从现存实物来看,
春秋以前的
素面少饰,春秋时代的已有带纹饰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玉璧以云纹、谷纹、
几何纹为主,边缘附加雕饰的极少,但极为精致。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战国龙纹璧,器身琢刻不规则的谷纹、云纹,璧上缘附走兽形龙饰件,龙回头,尖翘耳、圆眼、闭口、上唇翘卷、下唇有回卷纹。前后两肢,尖曲形足,尾尖卷扬,身有简化
鳞纹,颈及尾刻丝束纹。
又据
黄浚《古玉图录初集》载有一件三龙纹璧,器身有排列细密而规则的谷纹,璧上缘附雕饰三龙,龙身为卷曲走兽形,大型尖卷分枝角,尖翘耳,
橄榄形眼、张口、圆弧形上唇,锐耳外露,四肢,拳形足,分二尖爪,
长尖翘
卷尾、上刻丝束纹,身刻菱形或圆形网纹,强劲伟丽,是战国晚期玉龙的
典型形象。《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了带纽的玉璧。
玉璧的渊源
玉石被人们发现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实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量的
玉石器出现,特别是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和
山东龙山文化的玉器,代表了中国史前玉器制作的最高成就。现就玉器中的玉璧谈谈它的渊源、用途及其如何鉴定。
在未谈到璧的具体情况之前,不妨先将有关璧的民间故事叙述一下:一则是在我国春秋时,楚人卞和,一次在山中得一块
璞玉,献给历王,王使玉工辨识,说是石头,以欺君之罪断其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玉,仍以欺君之罪断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之下,文王派人问他,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诳。”文王命人剖璞,果得宝玉。故称之为“和氏璧”。另一则是战国时,
赵惠王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遗书
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时
秦强赵弱,赵王惟恐给了璧,得不到城,
蔺相如自愿奉璧前往,他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后来蔺相如至秦献璧,见秦王无意偿城,就设法取回原璧,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用“还璧归赵”典故比喻物归原主。又有人有馈赠,不受而还之曰璧,如璧谢、璧还、敬璧等等。
所谓璧,《
尔雅·释器》指出:“肉倍好,谓之璧。”邢禹疏:“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把璧的形制讲得十分清楚,即璧呈扁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与此器近似的还有玉瑗,
玉环,三者的名称,由中心的圆孔大小来决定,大孔者为瑗,小孔者为璧。孔径与玉质部分边沿相等者为环。对于它的渊源发展,说法不一,归纳不外乎有这几种意见:一种认为璧源于环,首先是一种装饰品;一种认为璧源于人们对日月神崇拜的
宇宙观而演绎形成的。笔者认为不管是源于环或是受到日月圆形的影响也好,追本溯源地分析,璧的形成应该说是与人们的
形象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形象思维,指的是
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里形成的反映,特别是进入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使玉和玉器有了神灵和迷信的色彩,成为人们权力的标志和
等级制度的象征,享用圭、璋、琮、璧等礼器,以显示贵族的身份、豪富。《周礼·考工记》载:“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说明王者用玉的严格规定。另外还以玉祭祀祖先,人死后还要以玉陪葬,战国乃至
秦汉时期的墓葬中,一般都有玉璧陪葬的习惯,这说明墓主都有一定身份。正如
摩尔根在《
古代社会》一书中谈到印第安人财产观念时指出:“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都已成为已死的
所有者的
陪葬品,以供他在幽冥中继续使用。”这一点在殷墟妇好墓以及1972年陕西凤翔南指挥乡秦墓出土两件大型玉璧(一件直径19厘米,另一件直径29.7厘米)就可以得到证实。
古玉璧收藏
玉璧是一种圆板形、片状、中部有孔的玉器,《
尔雅》有“肉倍好谓之璧”的说法。肉即边,好即孔,边为孔径的两倍便是璧。
在存世的古玉璧中,肉与好符合倍数关系的不多。《尔雅》中有好倍肉谓之“瑗”、肉好如一谓之“环”的说法。“环”、“瑗”属于璧类玉器,是一种特殊型璧。
在古代,璧是一种重要玉器,使用年代之长、品种之多是其他玉器不能相比的。璧有以下几种用途:一为礼器,二为
佩玉,三为礼仪馈赠品,四为
葬玉。玉璧的纹饰随着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商代璧多饰弦纹。
春秋战国至汉代,玉璧为云纹、谷纹、蒲纹,间或有螭纹。唐、宋、元以后出现了凹雕螭纹、乳丁纹、兽面纹、
花鸟纹装饰的玉璧。
玉璧中应引起重视的是素璧、谷纹璧、蒲纹璧。素璧最早出现于
新石器时代,最引人注目的有三个出土地。一是良渚
文化遗址;二是广汉地区早期文化遗址;三是齐家文化遗址。商代也有素璧,素璧在当时主要用于礼器。谷璧、蒲璧使用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明清出现了一面以谷纹或蒲纹、
云雷纹、席地纹装饰,一面饰花、鸟、鱼、虫、龙、凤、八卦、吉祥物等图案。《周礼》有“子执古璧”、“男执蒲璧”的记载。谷璧上镌刻有成排的密集小乳丁,乳丁上雕成漩涡状如同谷牙,取其谷可养生之意。
蒲璧指带有极浅的六角形格子纹的璧,取蒲能织席可以安人之意。这两种璧多是战国和汉代的,一般为几厘米到十几厘米,超过二十厘米的不多见,从存世或出土的实物看,宝光四溢,做工极精良。在战国时期这类玉璧已被奉为珍宝,作为佩玉或
抵押品、赏赐品、镶嵌品、礼仪品及馈赠品。龙纹、鸟纹、凤鸟纹、蒲璧见之于汉代,璧的表面用同心圆绳纹分为两区,多达三区。外区饰龙纹或凤鸟纹,内区饰蒲纹,三区内饰兽面纹。这种汉代璧一般用
水玉制成,分厚薄两种,直径一般较大,大的有超过40厘米,但厚的并不多见。
龙纹的蒲璧很为奇特,以
阴刻线组成,正面刻画龙头。鼻眼很大,鼻下雕粗阴线较宽但很浅,一般无嘴,其他部位用细线雕刻。龙为双身,如飘带伸向两侧,
刻纹与龙身缠绕,代表爪或翅。玉璧的运用历史久远,跨度数千年之久,文化内涵极深。
古代的礼器,最常见的,除了青铜器(如鼎、簋等),还有玉器(如璧、圭等)。在三礼(《周礼》、《
仪礼》、《礼祀》)中占有重要地位。
璧是玉礼器中,较为广泛使用的圆玉。凡贵族朝聘,庙堂祭祀,丧葬礼仪等,用璧都有规定。及后,出现的小玉璧,则是用于佩玉,作为装饰之物。
玉,古称美石,由于产地不同,质地差异明显。以
新疆和田、陕西
蓝田、河南
南阳等所产
软玉为佳。璧上刻凿的纹饰也很多,几达二十多种,其中,以涡纹、鳞纹、勾连纹、谷粒纹较常见。
《夜读拾得录(九十八)·送璧与返璧》一文中,
卫国的右宰谷臣招待
鲁国大夫郈成之,“陈乐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正是说明谷臣将遇到凶事,或有不测。在当时,璧可作葬礼之器。送璧传递了将有凶讯。受璧者,心中便明白了。
古之圆玉,有璧、瑗、环、玦四种,这四种圆玉,在人事处理上作用不同。璧已如上述,瑗,主要用以召人。天子召见诸侯,诸侯召见
卿大夫、士的时候,都要命人拿着瑗,以为信物。环,主要用以君免臣罪,许回复任;玦则表示君臣关系已经断绝,返回无望。《荀子·大略》注:“古者,臣有罪,待放于境(边境,或远离京都的地方),三年不敢去(离开),与之环则还,与之玦则绝。”
四种圆玉有四种不同用途,它们之间怎样区别呢?古器物研究者拿圆玉的中心孔径作为掌握标准,列出以下几种情况:
②中心孔径大于边宽的,叫做瑗。
③中心孔径与边宽相等的,叫做环。
④凡是周边有一个小缺口的环,叫做玦。
这是一般情况,也有不相符合的,如战国中山园墓出土一件自名“玉环”的圆玉,中心孔径就大于边宽。尽管有些出入,上述以圆玉的中心孔径大小作为辨识璧、瑗、环、玦,仍不失为一个重要依据。
文物
20世界后半叶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三门峡虢国墓地,现收藏于河南省三门峡市
虢国博物馆。
直径10厘米,孔径6.9厘米,厚0.3厘米。
青玉,浅豆青色,双面饰尖尾双龙纹,臣字眼,
眼角线回勾,典型的
西周刻法,龙身饰
云纹,双
阴线刻法。外边棱被磨得圆滑,体薄,微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