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妃
明神宗孝靖皇后
孝靖皇后王氏(1565年2月27日-1611年10月18日),宣府左卫(今河北省张家口怀安县左卫镇)人,明神宗妃,生有明光宗和云梦公主朱轩嫄
人物生平
注:由于王恭妃身份和封号不断变化,称呼也有王氏、王恭妃、王贵妃等,所以统一称呼为王恭妃,以便阅读。
早年经历
王恭妃生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二十七日寅时,出身于中下级军官家庭,父亲王朝窭,在女儿未被选入宫之前考中武举人,官任锦衣卫百户(正六品武官)。
隆庆二年(1568年),家从左卫迁到京城。万历初年,朝廷为明神宗大婚,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恭妃顺利通过前几关选美入宫,但是没能进入前三名。选美前三名中的王喜姐被钦定为皇后(孝端显皇后),另两位女子分别册为刘昭妃宣懿太妃)、杨宜妃。落选的女子一部分按规矩遣返回乡、一部分条件较为出色者则留宫成为宫女。王恭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万历六年(1578年)二月初二日分配到慈宁宫,侍奉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孝定太后)。
以孕封妃
万历九年(1581年),恭妃偶然被明神宗遇见,偷偷临幸了她,事后按照惯例,必定有所赏赐,文书房的内侍要记录发生关系的年月时间和所赐给的东西作为将来验证的依据。但明神宗为了隐讳此事,既没赠送东西,也没对周围人说。王恭妃因此怀了身孕,几个月后肚子渐渐大了起来,但不敢明言。后被李太后看破,李太后看到后把她叫到密室追问,王恭妃跪在榻前哭诉了被皇帝“临幸”的经过。一天,明神宗去陪伴李太后就宴,太后谈及此事,太后召问明神宗,明神宗最初想赖账,假装不知道,拒绝承认。
按照明朝宫廷规矩,皇帝的起居有专人记录在册,叫《起居注》。太后命人拿来《起居注》,对照当时日期,明神宗只好勉强承认了。不过太后并没有责备他,反而安慰说:“我老了,还没有孙子,如果生个男孩,也算祖宗社稷之福”。明神宗说:“她毕竟是个宫女。”太后说:“宫女怕什么,母以子贵,她的身份低,不必计较,你可以加封她”。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十六日,王恭妃因此进封为恭妃。同年八月十一日,王恭妃不负重望,果然生了个男孩,这就是明神宗的庶长子朱常洛
万历十二年(1584年)七月庚辰她又生下皇四女云梦公主朱轩嫄
母子坎坷
参见:国本之争、梃击案
王恭妃先后生一子一女,实际却并不受宠,最受宠的是九嫔之一的郑贵妃。郑贵妃姿色娇媚,生性活泼,别的嫔妃见了明神宗都毕恭毕敬,诚恐诚惶,小心谨慎,不敢稍有疏忽。而郑贵妃则落落大方,谈笑自然,还常和明神宗开玩笑,称明神宗为“老嬷嬷”(即老太太)。明神宗不但不恼,还对她情有独钟。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郑贵妃生皇三子朱常洵,明神宗进封她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有了皇三子这一资本,郑贵妃倚仗明神宗对她的宠幸,一心想让皇帝立自己所生的孩子为皇太子。明神宗也有意立皇三子为太子。这就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引出了麻烦。按照宗法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皇后没有生育嫡子的情况下,应立庶出的长子(或最大的儿子)做皇太子,明神宗自己当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获得皇位。王恭妃生的朱常洛是庶长子,自然也应是皇太子。群臣和李太后都支持立朱常洛为太子,可是明神宗不喜欢王恭妃母子,郑贵妃又总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此立太子的问题,迟迟不能进行。
这样围绕皇太子的册立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十五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大案迭起,政治斗争暗流汹涌。国本之争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梃杖。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
一直到万历二十一年二月(1593年),明神宗才在大臣们一再的请求下允许皇长子读书,而且没过多久就长期辍读,险些让他成为文盲。
一年年地过去了。万历朝的皇太子位子还在那里空着。满朝文武呼吁尽快确立皇太子,以告天下百姓。明神宗就是不听,后来,李太后得知朝廷上下舆论纷纷,也十分同情善良的王恭妃,不得已亲自出面干预,质问明神宗:“满朝文武屡屡上表请求立皇长子为太子,你为何老拖着?”。明神宗说道:“他是宫女生的。”李太后听罢此言,龙头拐杖往地上一捣,指着儿子大骂道:“别忘了,你也是宫女生的。”明神宗这才想起自己的亲娘原本也是宫女,也是被隆庆帝“临幸”后生下自己的,且是泥瓦匠之女,论出身,比王恭妃低贱更多。明神宗羞愧万分,无地自容,闭口无言。李太后开导儿子说:“王恭妃为朱家帝业留下了根苗,为大明江山社稷立下了功劳。你为何不封她为皇贵妃,她的儿子难道就不是你的儿子?”
在李太后的力主和群臣的上疏劝谏下,他迫不得已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立朱常洛为皇太子。同时封皇三子朱常洵为福王。
受尽虐待
王恭妃被进封为皇贵妃后,不但没有享受到皇贵妃的优厚待遇,而且她深居幽宫,无人问津,处境更加凄苦。在这十余年中,王恭妃母子因受到明神宗的厌恶冷落,又被盛宠的郑贵妃视为眼中钉,饱受屈辱,各方面待遇极差。使尽各种手段排挤和虐待王恭妃母子。通过考古发掘,出自她棺椁内一把银壶,壶底刻铭文一周”大明万历壬午年(1582年)制”——可见这是她被封为恭妃的当年一直用到去世时的实物。30多年来她从宫女成为妃子再成为皇贵妃,又是未来皇帝的生母,生活上使用的器物却没有多大变化。此壶没有任何装饰,不仅比不上妃嫔墓出土的器物,甚至还没有民间富裕人家出土的器具精美。另一件出自她棺椁内的镀金银盘,也满是破洞和缺口。
王恭妃生下皇长子,理应进封为贵妃,但神宗就是不进封,好长时间王淑容的封号依然如故。再就是郑贵妃让王淑容母子同居景阳宫,不让她们与神宗见面,使皇帝逐渐淡化与皇长子的感情。不过作为母亲,王恭妃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儿子。她对儿子的安全极为担心,一直到13岁母子还一同起卧。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郑贵妃污蔑皇长子喜欢和宫女嬉戏,已不是处男。明神宗派使者前去验视。王恭妃大哭:“十三年来我同儿子一同起卧,不敢有丝毫的疏忽、不敢离开半刻,就是怕有变故,我的忧惧如今果然应验了啊。”使者不敢隐瞒,如实禀报神宗,皇长子的清白才算保住。
朱常洛在嫡母王皇后、祖母孝定太后李氏的多方关照调护下,终得以平安长大成人。
因病去世
儿子当了太子,但是王恭妃依然盼不到出头之日,她被幽禁在景阳宫,整整十年不能与儿子见面,晋封就更谈不上了。
直到万历三十四年(1605)十一月,朱常洛的妾侍王氏生下皇长孙朱由校(日后的明熹宗),太子有了儿子、明神宗有了孙子,而且朝臣们多年来的谏言力争,民间也议论纷纭,明神宗才借着给母亲加徽号的机会,顺便将王氏晋封为贵妃、皇贵妃。成为皇贵妃,听起来位极尊贵,其实因为皇帝的冷落,她凄惨的日子并没有什么改变,有名无实,始终受着迫害,一直被幽禁着,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在她身患重病时,明神宗也没有去看望过她。
万历三十九年(1611)九月十三日,王恭妃病危。朱常洛请旨见母亲一面,明神宗同意了。当太子赶到母亲居所时,景阳宫依然深锁不开。太子无奈,只得找太监拿来钥匙,破锁而入。 临终时,王恭妃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可惜早已双目失明。她伸出手抚摸着儿子的衣服,百感交集,凄然泪下:“你终于长大成人了,我死而无恨”。母子俩抱头痛哭,太子的侍从们也纷纷落泪,大伙哭的头都抬不起来。当日酉时(下午5 时正至下午7 时正),王氏气绝而死。王恭妃在深宫中苦熬了近30年,却始终没有盼到出头之日,就这样离开了人间。
而《先拨志始》根据外戚王升的叙述所记载的情形,则更为凄惨:临终前,母子见面本欲有话说,但王氏察觉到屋外有人,低声提醒道:“郑家有人在此”。于是直到咽气而死,母子俩默默相对痛哭,不敢说话。郑贵妃派的人一直等到王氏气绝,才允许太子给母亲收敛。
身后之事
王恭妃生前受到百般摧残,后事也不顺当。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并不把她的丧事放在心上。对她择地安葬之事,是极为刻薄的,依照他的本意,草草埋葬了事。但大臣们不服。首辅沈一贯大学士叶向高数次上折,大学士叶向高上言:“皇太子母亲贵妃去世,葬礼应当从厚。”言儿子是太子,葬礼应当按明世宗皇贵妃王氏(庄敬太子生母)的规格办理。明神宗却欲按明世宗皇贵妃沈氏(未生育子女)的规格办理,一再拖延。 最后还是按前朝未生育子女的沈皇贵妃的礼仪办理了。当时正值八月,天气炎热,棺椁又经十个月的停放,尸体早已腐烂不堪。一个月后,礼部左侍郎翁正春上疏请示王恭妃的安葬事宜,过了两天,明神宗才命人到天寿山卜地,选得了东井左侧的平岗地,经他同意,在那里正式营建了坟园。
万历四十年七月十七(1612年),将王恭妃葬在明十三陵陵区内东井左侧的平冈地,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 其随葬金制品极少,棺内除了为数不多的丝织品外,仅有银锭数枚和一些银制器物,金锭一枚也没有放。
明神宗不派人守坟,也不拨给守坟的费用。直到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轰动朝野、企图打杀太子的“梃击案”爆发,凶手张差供出自己是受郑贵妃手下的太监庞保、刘成指使的,还牵扯上邪教红封教。舆论激愤,时人皆怀疑是郑贵妃及其兄弟主使谋杀太子。太子的处境受到普遍关注。郑贵妃慌了,哭求于明神宗。为替郑贵妃开脱,明神宗一面要郑贵妃放低姿态亲自去恳求太子,一面命令对太子有调护之恩的嫡母王喜姐给太子做思想工作,要太子不要牵扯郑贵妃;一面自己出马给太子施加压力,让太子表态,安抚百官。最后只处死张差和郑贵妃名下的庞、刘二太监,草草将此案了结。为平息舆论的愤怒,这才在当年六月旨下礼部:“给皇太子母坟户三十名,园地二十五顷,以供香火。”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明神宗驾崩,太子朱常洛登位当了皇帝,即明光宗。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按制度追封自己的母亲为皇后。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明光宗下旨追尊生母,并说:“朕嗣承皇统,抚御临视天下,追念根源,则我的生母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恩大无及。朕往昔为太子时,没有能尽亲尽孝,如今入宫为帝,更只是对当时感到痛悔,想要一伸自己无尽的深情,只有由此而求合于礼仪。想按照皇祖穆宗皇帝尊生母荣淑康妃的先例办理,礼部仔细议定再报闻。”不料,朱常洛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在“红丸案”中不明不白的死去,他死后宫廷又发生了“移宫案”,追念母亲的仪礼没有行成。
因此直到王恭妃的孙子明熹宗登基后,御史温皋谟上疏揭发郑贵妃的罪行,说她“摧残孝靖皇后,至饮恨而不得一诀。”王贵妃的亲侄儿永宁伯王天瑞也上奏指责郑氏迫害孝靖皇后的行为,并为其姑鸣冤昭雪。明熹宗也感念其祖母的恩德,接着他父亲的遗诏,才正式追封自己的祖母为孝靖皇太后,泰昌元年九月十三(1620年)追尊圣母皇贵妃王氏曰“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后”,正式上册宝。泰昌元年十月(1620年)从东井把棺椁迁来,与明神宗和孝端皇后王氏一起葬入定陵的地宫内。并补充了三箱随葬品,其中,一箱放孝靖后的木制谥册谥宝,一箱放三龙二凤冠一顶,以及玉带、玉佩、玉谷圭、金垒丝珍珠霞帔,金香熏等物,另一箱放十二龙九凤冠一顶,神主祀祭奉慈殿。神主奉祀于奉慈殿。
一直到了崇祯十一年(1638年)三月,在御用监找到孝靖、孝端两皇后的玉册玉宝,崇祯帝命有司献于宗庙。
历史评价
虽然明神宗在王恭妃生前并未展现出明显的宠爱,但在她过世后,他对她的评价却展现出了深深的敬意。在她的墓志铭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惟妃毓秀德门,早膺国选,贰备柔嘉之德,久端宫壶之仪,首诞元良,克赞内治,圣明眷注,卓越等夷。”接下来的一段铭文对王恭妃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用词极尽赞颂之意:“夫生死有常,修短在数,惟淑德芳声则历世不朽,所谓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也。妃贤者椒涂,誉流兰掖,蒙眷于圣主,诞毓乎震英,肇启多孙,用延繁祉,懿谥既彰于玉册,休嘉永庇乎金枝。然则为妃也者,其亦无愧于穹壤矣乎!”
清朝学者程嗣章在其《明宫词》中对王恭妃的生涯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他这样描绘道:“未受尊封的年长宫人,一旦因得宠而腾飞。在慈宫中,她细心翻阅皇帝的起居注,欣喜于暮年时得孙的情景。”
人际关系
表格参考资料:
人物争议
生年考证
以下内容取自考古发掘书籍《风雪定陵》
1956年,中国考古队发掘了明神宗的定陵,出土了王氏的墓志。关于王氏和神宗相遇时的年龄问题,在定陵发掘中得到了澄清。因为孝靖皇后椁板的西面有一墓志,用铁箍箍住。她死后安葬时仅为皇贵妃,无谥册谥宝,仅有墓志;迁葬时已具册宝,但原有的墓志也一起随棺椁迁来,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她的出生年月。据此推算,她和万历相遇那年刚刚16岁,万历18岁。志文“以四十年七月十七卜葬”句中,“四十”、“七”、“十七”五个数字字体与志文并不相同,显然是臣僚作好志文后便刻石,空出日期,在入葬时再补刻的。
以《明史》和墓志相对证,年月上亦有出入。如墓志上册封恭妃在万历十年六月,《明史》却载四月;死于万历三十九年,《明史》载万历四十年。墓志的出土,更正了《明史》的错误之处。
《大明温肃端静纯懿皇贵妃王氏圹志》:
妃姓王氏,宣府都司左卫籍。父朝寀,原任锦衣卫百户,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母葛氏,封太恭人,生妃于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寅时,于万历六年二月初二选进内庭。万历十年六月十六日册封为恭妃。八月十一日诞生皇太子,上大悦,诏告天下,播闻四夷。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皇元孙生。上益大悦,仍诏告天下,播闻四夷。万历三十四年四月二十日进封为皇贵妃。万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酉时薨逝,距所生四十有七岁。惟妃毓秀德门,早膺国选,贰备柔嘉之德,久端宫壼之仪,首诞元良,克赞内治,圣明眷注卓越等。夷其薨也,上甚哀悼,辍朝,赐溢,谕祭。自慈圣皇太后以下咸致祭焉。以四十年七月十七日卜葬于东井左吉之原。夫生死有常,侈短在数,惟淑德芳声则历世不朽,所谓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也。妃贤著椒涂,誉流兰掖,蒙眷于圣主,诞毓乎震英,肇启多孙,用延繁祉。懿谥既彰于玉册,休嘉永庇乎金枝。然则为妃也者,其亦无愧于穹壤矣乎,儒臣奉命作志,纳之玄扃,后千万祀尚亦有徵哉。
后世纪念
史料索引
墓葬及文物
墓地
参见:明定陵
王恭妃去世后葬在明十三陵陵区内东井左侧的平冈地,明熹宗时候把棺椁迁来,与明神宗和孝端皇后王氏一起葬入定陵的地宫内。定陵地下宫殿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的帝王陵寝。
1956年,中国考古队成功发掘定陵。1959年9月30日,明神宗、孝端和孝靖皇后的棺椁被当作垃圾扔下山沟。1966年文革爆发,定陵也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8月24日,红卫兵小将闯入定陵,把明神宗当做“地主阶级的总头目”将帝后尸骨焚毁,而最早提出定陵发掘的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于1969年10月11日死于监狱。
文物
经整理,定陵地宫出土文物3000余件,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其中的金冠、凤冠、衮服、百子衣、大碌带、玉带、金酒注、金爵杯、玉爵、三彩瓷炉及瓷觚、青花梅瓶、镶猫睛石金带饰等都是珍贵的文物精品。
三龙二凤冠总重2165克。冠上饰金龙三、翠凤二。正中一龙及二凤皆口衔珠宝结。左右各三扇博鬓,冠上共嵌红、蓝宝石九十五块,珍珠三千四百二十六颗。
十二龙九凤冠正面顶部饰一龙,中层七龙,下部五凤;背面上部一龙,下部三龙;两侧上下各一凤。龙凤均口衔珠宝串饰。龙凤之间插饰翠云、翠叶。冠后面下部左右各嵌金龙首一个,龙口衔博鬓,左右各三扇,全冠共有宝石一百二十一块,珍珠三千五百八十八颗,小红宝石十八块。冠总重2595克。
定陵地下宫殿共出土两件百子衣,均为孝靖皇后的陪葬品。因为这件衣服上绣有一百个童子故而得名百子衣,百子衣为立领、对开襟,它以方目纱为底料,织工用五种绣线,十余种针法,用色五十余个,绣满了一百个童子嬉戏的场面。这些场面按画面情节内容来分,共有39个,例如:跳绳图、踢毽图、蹴鞠图、沐浴图等等。在这件百子衣的衣领、袖口、后背还绣有腾飞的金龙,花草、树木点翠其中,是这件百子衣显得异常富贵华丽,就连衣服的扣子都是黄金制成的,聪明的织工将扣子做成莲花的形状,因为莲花多籽,寓意皇家多子多孙,多子多孙才会多福多寿。绘制在百子衣上的一百个活泼可爱的童子,打破了皇家御用的威严,创造了清新自然的民间情趣。
影视形象
2007年电视剧《明宫谜案》:徐幸饰演王恭妃
2010年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凌珑饰演王恭妃(剧中名王迎儿)
2012年电视剧《大明嫔妃》:王春妹饰演王恭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22:1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